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风味独特的庐山云雾

庐山云雾茶,产于江西庐山,是绿茶中的珍品,以“味醇、色秀、香馨、液清”而享誉天下,深受茶人的喜爱。朱德曾有诗赞美庐山云雾茶云:“庐山云雾茶,味浓性泼辣,若得长时饮,延年益寿法”。

传说云雾山上有座凤凰坡,满坡都是茶树,有一对凤凰常在茶树上梳洗羽毛,昂头鸣唱。乾隆年间,朝廷每年向苗家索取“贡茶”,而且“贡茶”数量年年增加,苗家百姓实在无法活下去了,就打算毁了茶树,他们用开水浇在茶树上,烫得茶树一片焦黄,然后去禀报官府。县官大发雷霆,要惩办毁茶之人。愤怒的百姓提着刀、棒,从四面围了上来,吓得县官连忙答应禀报皇上,免去贡茶,然后匆匆逃去。而那对凤凰见茶树枯萎伤心极了,一边飞,一边哭,凤凰泪滴在茶树上,没有多久,茶树转青复活,枝叶又显得绿葱葱了。风凰坡的茶树经过凤凰泪的浇灌,品质更加优异。这就是传说中的庐山云雾。

庐山云雾的历史

庐山产茶历史悠久,早在汉代就有了茶叶生产。据《庐山志》记载,东汉时,庐山已有梵宫寺院300余座,僧侣们常以茶充饥渴。他们除了采摘野生茶叶,还开辟茶园,种植茶树,采制茶叶以自给。自晋至唐,庐山茶叶基本上都是寺院僧侣或其他山居者种植、采制,种制者多出于自身的需要,自产自用。不过在此期间,不少文人墨客常上山游览和隐居,留下了大量赞美庐山的诗文。在这些诗文中,有许多都涉及到庐山茶,为庐山云雾的扬名起了很大作用。唐代诗人白居易就曾在庐山香炉峰结草堂居,并辟茶园种茶,在他留下的多首诗中均谈到茶。如《重题》:“长松树下小溪头,斑鹿胎中白布裘。药圃茶园为产业,野麋林鹤是郊游。”到了宋代,庐山茶已是远近驰名,并列入贡茶。茶叶生产面积也有所扩大,种茶人数也日渐增多。至明、清时,茶叶生产最盛,茶叶已商品化,成为了山民和僧尼们主要的经济来源。

庐山云雾的品质特点

庐山终年云雾缭绕,雨量充沛,气候宜人,土壤肥沃,日照短,昼夜温差大。生长在这种环境里的茶树,具有芽头肥壮、持嫩性强、内含物质丰富、碳氮比小的特色,这是庐山云雾成为名茶珍品的先天条件。

庐山云雾具有条索紧结卷曲、翠绿显毫的特点,它的汤色绿而透明,香气高锐,鲜似兰花,滋味浓厚鲜爽,有“香馨、味厚、色翠、汤清”之称。此外,由于受庐山凉爽多雾的气候及日光直射时间短等条件影响,形成其叶厚、毫多、醇甘耐泡,含单宁、芳香油类和维生素较多等特点,不仅味道浓郁清香,怡神解泻,而且可以帮助消化,杀菌解毒,具有防止肠胃感染、增加抗坏血病等功能。

庐山云雾的采制

庐山云雾茶还有一套精湛的采制技术。由于气候条件原因,云雾茶比其他茶采摘时间较晚,一般在谷雨之后至立夏之间开园采摘。鲜叶采摘以一芽一叶初展为标准,长度3厘米左右。严格要求不采紫芽叶、病虫叶、破碎叶、单片叶。采回的芽叶先薄摊于洁净的竹篾簸箕内,在阴凉通风处放置4—5小时后始进行炒制。经杀青、抖散、揉捻、炒二青(初干)、理条、搓条、拣剔、提毫、烘干等几道工序,才制成成品。庐山云雾茶的加工制作十分精细,每道工序都有严格要求,如杀青要保持叶色绿翠;揉捻要用手工轻揉,防止细嫩断碎;搓条也用手工;翻炒动作要轻,这样才能保证云雾茶的优异品质。

庐山云雾冲泡方法

云雾茶的冲泡方法也别具一格,沏茶时,最好先倒半杯开水、温度掌握在80—90℃之间,不加杯盖,茶叶瞬间舒展如剪,翠似新叶。然后再加二遍水,在清亮黄绿的茶汤中,似有簇簇茶花,茵茵攒动。品饮时,滋味醇厚,清香爽神,沁人心脾。同时要注意及时续水,不要等茶水喝干再续,当杯子中的水剩下四分之一时就应续水。这样才能品尝到真正的茶香。

延伸阅读
庐山云雾的另类传说

传说孙悟空在花果山当猴王的时候,有一天,他驾着祥云正好看见九州南国的茶树,可是孙悟空却不知如何采种。这时,天边飞来一群多情鸟,见到猴王后便问他要干什么,孙悟空说:“我那花果山虽好但没茶树,想采一些茶籽去,但不知如何采得。”众鸟听后说:“我们来帮你采种吧。”于是展开双翅,来到南国茶园里,一个个衔了茶籽,往花果山飞去。谁知飞过庐山上空时,巍巍庐山胜景把它们吸引住了,领头鸟竟情不自禁地唱起歌来。领头鸟一唱,其他鸟跟着唱和。茶籽便从它们嘴里掉了下来,直掉进庐山群峰的岩隙之中。从此庐山便长出一棵棵茶树,出产清香袭人的云雾茶。 AxYQIZR1iZz4a7z1CHoXx3WJQdGBcV4WCkl2819QCpbGnKVahNQQjgydT0QrfMQ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