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茶叶命名的学问

中国产茶的历史悠久,茶区分布广泛,品种资源丰富,再加上制茶方法的多种多样,相应的茶叶名称也五花八门,这使得茶叶的命名也成为一种学问。

清康熙年间,苏州一带的人们发现洞庭湖东碧螺峰石壁上有一种野茶,便将其采下带回饮用。有一年,因产量很大,竹筐装不下,大家把多余的放在怀里,不料茶叶沾了热气,透出阵阵异香,采茶姑娘都嚷着:“吓煞人香!”这“吓煞人香”是苏州方言,意思是香气异常浓郁。于是众人争传,“吓煞人香”便成了茶名。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皇帝南巡到太湖,认为“吓煞人香”这个名字不雅,便赐名为“碧螺春”,从此沿用至今。

纵观中国古今的茶名,通常都带有描写性的特征。人们在对茶叶命名时,都试图通过它传递出茶叶某方面的信息或特点,让人一见茶名,对茶便能知其一二。通过茶名反映最多的是有关茶叶的品质特征。有的反映茶的形状,如珍眉、珠茶、瓜片、松针、毛尖、雀舌、鹰嘴、旗枪、仙人掌等;有的反映茶叶颜色,如黄芽、辉白、白毛茶、天山清、水绿黄汤等;有的反映茶的香气与滋味,如十里香、兰花茶、水仙等;还有的茶名综合反映茶的形状、颜色等多种特点,如雪芽、银笋、银峰、玉针、白牡丹、碧螺春等。

以茶的产地命名

这是指结合茶叶产地的山川名胜来对茶叶进行命名,如西湖龙井、普陀佛茶、黄山毛峰、茅山青峰、神龙奇峰、庐山云雾、井冈翠绿、太湖翠竹、苍山雪绿、鹤林仙茗等。将风景名胜与茶叶联系在一起,可增加人们对茶的好感。

以茶的采制方式命名

为了突出茶叶采制方面的特点,有的用明前、雨前、火前、骑火茶、春蕊等茶名来反映茶叶的采摘时间,体现茶的嫩度与质量;也有的用炒青、蒸青、烘青、晒青、工夫等茶名来反映制茶工艺,以区别各种制法下茶叶的品质特点。

对于制法、品质特征相似的同类茶,命名时常在茶类名前冠上产地名称或其简称以作区别。如炒青绿茶有婺绿、屯绿、杭绿、湘绿、川绿等;烘青绿茶有徽烘青、浙烘青、闽烘青等;红茶有祁红、宁红、宜红、川红、湖红、越红、苏红、滇红等。

特种茶的命名方式

对于各地特种名茶的命名,一般是前冠地名,后接专名。地名反映产地;专名反映茶的主要品质特色,而且文字讲究独特别致,以表现茶品的非凡。如敬亭绿雪、恩施玉露、蒙顶甘露、南京雨花茶、安化松针、信阳毛尖、高桥银峰等等。

在六大茶类中,乌龙茶常以品种或单枞来命名,并且为区别各地产品,常在品种名前冠以地名。例如以品种命名的有台湾乌龙、安溪铁观音、武夷肉桂、闽北水仙、安溪香椽、永春佛手等;以单枞命名的有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等。

以上茶名的命名方式都突出了茶的描写性特征,方便了人们对茶叶的认识和了解,这对茶叶的分类研究和实际应用有一定意义。此外,由于中国茶史长,茶品多,也存在着历代、各地茶名同名异实的现象。

文艺性的命名方式

中国的茶名,不仅具有描写性特征,还有文艺性特征。茶名的文艺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许多茶名,尤其是名茶之名,文字都文雅优美,富有诗情画意,让人一见茶名,便会引起无限美好的遐想,如敬亭绿雪、庐山云雾、黄山毛峰、高桥银峰、雪水云绿等,浏览这些茶名,犹如欣赏一幅素淡清雅、写意传神的中国画,让人感到美不胜收。

二是许多茶名都来自一些美妙动人的传说和典故,如碧螺春、竹叶青、文君嫩绿、峨蕊、太平猴魁、大红袍、铁观音、文公银毫、金奖惠明等,这些茶名背后的传说与典故,既丰富了其文化内涵,也使茶叶本身的魅力倍增。

延伸阅读
惠明茶的传说

传说从前有个景宁商人,坐船到南方去。在船上见到一个衣衫破旧的老和尚,商人乐善好施,便布施给和尚许多银两布匹,老和尚无以回报,就取出身上的白茶及种子,送给商人,并告诉商人说:如家人有急病时,可取一片,用水沏泡喝下。商人回到家里,就把白茶收了起来,并未当真。过了一段日子,商人的老母急火攻心,突然双目失明。遍请名医也无法医治,商人急得团团转。后来,忽然想起老和尚送的白茶,就忙叫人沏了一杯,给老母奉上。奇特的是,老母喝了这茶,眼睛竟然好了。商人见此茶如此神奇,便取出和尚送的种子,命人精心培育,制成茶叶后,又加以宣传和流通。因为喝了这茶眼睛会复名,所以商人给取名叫“会明茶”,人们传来传去,成了“惠明茶”,这就是惠明茶的传说。 xz67CsQ0avq3EaVjG7TAyAAdQtYQs4n3AfIY8XIDbHUMWVgsa6uRF/iyVYcH8b7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