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是中国茶道精神的核心内容,它意味着万物的有机统一与和谐,并由此产生了茶道的和谐之美,最能突出中国茶道的独特风格。
中庸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儒家处理一切事情的原则和标准。“和”就是恰到好处,可用于自然、社会、人生等各个方面。“和”尤其注重人际关系的和睦、和谐与和美。饮茶能令人头脑清醒,心境平和。因此,茶道精神与儒家提倡的中和之道相契合,茶成为儒家用来改造社会、教化社会的良药。中和也成为儒家茶人孜孜追求的美学境界和至上哲理。
中庸是儒家最高的道德标准。中和是儒家中庸思想的核心部分。“和”是指不同事物或对立事物的和谐统一,它涉及世间万物,也涉及生活实践的各个领域,内涵极为丰富。中和从大的方面看是使整个宇宙包括自然、社会和人达到和谐;从小的方面看是待人接物不偏不倚,处理问题恰到好处。正如儒家经典《中庸》中所讲的: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昔,天下之定理。
儒家的中和思想同样反映在茶道精神中。儒家不但将“和”的思想贯彻在道德境界中,而且也贯彻到艺术境界中,并且将两者统一起来。但是儒家总是将道德摆在第一位,必须保持高洁的情操,才能在茶事活动中体现出高逸的中和美学境界。因此无论是煮茶过程、茶具的使用,还是品饮过程、茶事礼仪的动作要领,都要求不失儒家端庄典雅的中和风韵。
东方人多以儒家中庸思想为指导,清醒、理智、平和、互相沟通、相互理解;在解决人与自然的冲突时则强调“天人合一”、“五行协调”。儒家这些思想在中国茶俗中有充分体现。历史上,中国的茶馆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调解纠纷。人与人之间产生分歧,在法律制度不健全的封建时代,往往通过当地有威望族长、士绅及德高望重文化人进行调解。调解的地点就在茶楼之中。有趣的是,通过各自陈述、争辩、最后输理者付茶钱,如果不分输赢,则各付一半茶钱。这种“吃茶评理”之俗延续很久,至今在四川一带犹有余俗。
《周易》认为,水火背离什么事情都办不成,水火交融才是成功的条件。茶圣陆羽根据这个理论创制的风炉就运用了《易经》中三个卦象:坎、离、巽来说明煮茶中包含的自然和谐的原理。“坎”代表水,“巽”代表风,“离”代表火。在风炉三足间设三空,于炉内设三格,一格书“翟”(火鸟),绘“离”的卦形;一格书“鱼”(水虫),绘“坎”卦卦形;另一格书“彪”(风兽),绘“巽”卦的卦形。意为风能兴火,火能煮水,水能煮茶,并在炉足上写“坎上巽下离于中,体均五行去百疾”。中国茶道在这里把儒家思想体现得淋漓尽至。
此外,儒学认为“体用不二”,“体不高于用”,“道即在伦常日用、工商稼耕之中”,在自然界生生不息的运动之中,人有艰辛、也有快乐,一切顺其自然,诚心诚意对待生活,不必超越时空去追求灵魂不朽,“反身而诚,乐莫大焉”。这就是说,合于天性,合于自然,穷神达化,便可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快乐,达到人生极至。中国茶文化中清新、自然、达观、热情、包容的精神,即是儒家思想最鲜明、充分、客观而实际的表达。
很多历史上的著名茶人都精于“中和之道”。宋徽宗《大观茶论》中讲到茶“擅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故可以“襟涤滞,致清导和”,“冲淡简洁,韵高致静”。也正是由于茶叶具有这些中和、恬淡、精清、高雅的品性,因此深得茶人的欣赏。朱则以理学入茶道,说建茶如“中庸之为德”,江茶如“伯夷叔齐”。朱在《朱子语类 杂说》中讲到:“先生因吃茶罢,曰:‘物之甘者,吃过必酸,苦者吃过却甘。茶本苦物,吃过却甘。’问:‘此理何如?’曰:‘也是一个道理,如始于忧勤,终于逸乐,理而尚后和。盖理天下至严,行之各得其分,则至和。’”这里以茶喻理,巧妙地将中和的哲学理念与政治、伦理制度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