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明初饮茶方式的变革

明朝初年,朱元璋下诏废除了茶饼进贡,使得散茶得到较快的发展,多种新的茶被创制出来。冲泡散茶之风的兴起,也使饮茶的成本更为低廉,推动了茶的普及。

明初,饮茶开始变得简单方便,饮用冲泡散茶成为当时的主流,这种泡饮法加快了饮茶在民间的进一步发展,受到了社会各个阶层的欢迎,它也代表了一个新的品饮方式和潮流。

朱元璋废“龙团”

在元朝,虽然散茶已经得到一定的普及,但贡茶仍采用团饼茶。直到明初才有所改观,这是因为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于社会底层,深知前朝的弊病与民间的疾苦,认为进贡茶饼有“重劳民力”之嫌,于是下令罢造“龙团”,改进芽茶。朱元璋废茶团并非突发奇想,它从一个侧面说明散茶在当时的流行程度。废团茶在客观上推动了芽茶和叶茶的发展,对明朝茶叶技术的革新起到了促进作用。

宋代的知名茶叶寥寥无几,仅文献中提及的日注、双井等几种。但是到了明代,由于制茶技术的改进,各地的名茶发展很快,品类日渐增多,仅黄一正的《事物绀珠》一书中辑录的“今名茶”就有97种之多,绝大多数都是散茶。在散茶、叶茶发展的同时,其他茶类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乌龙茶、黄茶、黑茶、白茶等都已出现。

冲泡散茶之风兴起

由于明太祖朱元璋的提倡,散茶成为主要的饮茶方式,虽然以前的煎茶与点茶的方法依然存在,但是已经成为大部分人寄托情怀的一种特殊的方式。据现有的资料看,散茶冲泡在当时已经得到了绝大部分人的认同,如文震亨《长物志》载:“简便异常,天趣悉备,可谓尽茶之真味矣”。可见,简单方便的冲泡散茶之法,深为大众所欢迎。

如果说,明以前的饮茶还是封建社会部分人的专利,那么从明代开始,饮茶逐渐成为普通百姓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与社会生活、民俗风情等结合起来,产生了深入而广泛的影响。

朱权的茶道

朱权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七个儿子,深为朱元璋所宠信,曾被封为宁王,手握重兵,镇守北部。在散茶大行、饮茶风气为之一变的情况下,朱权受时代风气的影响,以自己特殊的政治地位和人生经历,结合自己对茶的理解,撰成《茶谱》一书,对明代饮茶模式的确立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朱权将普通的饮茶提升到“道”的高度,并且将饮茶看作明志及“有裨于修养之道”的一种方式,这进一步完善了唐宋以来的茶道艺术,而且为文人饮茶向精雅化发展做了理论上的准备。

朱权提倡饮茶与自然环境的统一。这种茶与自然相融合的理念,自陆羽在《茶经》中提出后,到了宋代几乎中断,在朱权的努力下,饮茶的环境重新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并成为一种流行之风。

明朝废除团茶后,朱权对一些新的品茶、饮茶方式进行了变革,简化了传统的品饮方式和茶具,开创了清饮之风。此外,朱权的品饮方式经后人的改进,形成了一套简单的烹饮方法,影响颇为深远。

延伸阅读
明太祖御封厨师

明洪武三年,太祖朱元到灵山寺降香,汝宁府专门派来厨师为皇帝泡茶。茶泡好后,朱元打开茶杯盖,一股沁人肺腑的清香直扑口鼻,未曾入口,便产生了一种飘飘然欲仙之感,一口茶进去,舌尖首先有一种浓郁的醇厚之味。朱元喝完便对身边的说:“这杯茶是哪位官员沏泡的,给他连升三级。”跟随他的一位官员说:“是汝宁府派来的厨师沏泡的。”意思是他不是什么官员,无法升官。朱元也听出了随行人员的意思。但这杯清香甘甜的茶水使他兴奋不已,再次传旨:“他是厨师也要升三级官。”那位官员只好照办,一边着发牢骚:“十年寒窗苦,何如一盏茶。”朱元一听这位官员的牢骚,便对他说:“你刚才像是吟诗,只吟了前半部分,我来给你续上后半部分:‘他才不如你,你命不如他。’” ycSGG9o4BoZOP7eXW4TUqPaxd9htCpp4kAgKfDaxWOmOMhxnCSh4MTe3gYDmgPf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