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使用场景

资源效率的提升是人们使用消息系统的原因之一,但良好的用户体验是一个更有说服力的优势。我们会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使用某一款软件,但提升用户体验能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预期需求,甚至能创造额外的价值。用户体验提升方法中最值得关注的有:1)改进用户界面设计,使其更易于操作;2)为用户创造价值。为用户创造价值的程序能将日常体验变得奇妙。例如,有一款程序可以自动把用户的活期储蓄账户余额转到定期储蓄账户。每当用户的活期储蓄账户收到一笔存款时,该程序会根据账户余额和其他账户信息把一定数量的存款转到定期储蓄账户。这样一来,用户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存下了钱,却又不用经历存钱时的纠结情绪。消息系统是这类系统的支柱。在这一节中,我们会更详细地分析几个示例,并讨论消息系统究竟是如何丰富用户体验的。

银行

银行为我们大部分的经济活动提供资金,人们经常从银行贷款买车、买房或者做生意。在我看来,从金融机构贷款的过程很是折磨人。要从银行贷款,你通常需要打印银行流水,信贷员可以借此了解你的每月开支,并通过这些资料来核实你的收入和纳税情况。银行流水、收入证明、纳税记录及一些额外的材料可以帮助你通过贷款预审,两个月之后,你需要再次提供相同的文件来获得实际的贷款。在当今这样的科技时代,这一过程听起来很烦琐,但银行有充足的理由使贷款审查尽可能地细致。

对银行来说,为客户提供数十万美元的贷款额度具有相当大的风险,深入审查客户的银行流水和其他文件可以降低放贷风险。同时,在严格的监管条例下,如果银行不全面了解客户的信用情况,可能会因为没尽到审核义务而被吊销放贷许可证。想要优化贷款审批系统,我们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

如果某位顾客通过贷款预审,银行同意为其提供一定的贷款额度,前提条件是在放贷前,申请人维持好信用水平。通常来说,银行会借助与其相关联的某软件系统向顾客的信用卡公司发送通知,进行一些预操作(例如查看顾客的信用)。预审通过后,如果顾客存在影响放贷的行为,银行会接到实时通知。基于顾客的行为,银行对顾客成功还款的概率有了明确的认知,可以实时调整实际的放贷额度。完整的流程如图 1-4 所示,贷款预审资料收集完成后,以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顾客的交易和信用卡消费记录会通过一条实时的管道被发送给银行。

图1-4 信用卡情况和相关风险会被发送给下游用户

在许多方面,这一流程都比传统的贷款预审和正式审批流程更胜一筹。它减少了结清贷款的阻碍(银行正是借此获利),借款人的行为也会受到约束。对提供实时数据的金融机构来说,要做的只不过是在顾客申贷时将数据传输到银行。通过这种流程获得的效率和价值是显而易见的。

医疗

医院、医务人员和医用软件都避免不了严格的审查,这些审查往往是政府相关机构进行的合规检查。如果医疗领域发生了意外,造成的后果远比银行贷款示例中可能存在的经济损失严重得多。医疗领域中的过失可能会导致患者受到永久性伤害,甚至死亡,而医务人员可能会被暂停甚至吊销执业资格,医院也可能会受罚。由于医疗机构面临如此严格的监管,即使是日常就诊也会让患者感觉又慢又低效,甚至会让患者非常沮丧。例如,在就诊过程中,患者需要填写很多不同的表格,之后是长时间的等待,在此期间还会有不同的医务人员询问相同的问题。这种模式不仅效率低下,还增加了患者就医的成本。

实时系统如何帮助医院解决上述问题呢?美国犹他州的一部分医院正在做一些尝试。在医院收到的投诉中,最多的一条是患者在就诊过程中需要重复提供医疗记录。患者到医院就诊时需要填写医疗记录,护士分诊时也会问到很多他们此前已提供过的信息。当患者终于见到医生时,同样的问题还会被问一次。医疗记录的确可以为医生的工作提供帮助,避免诸如误诊、处方错误等常见问题。然而,频繁收集医疗记录会浪费患者的就诊时间,导致他们的就诊体验不佳,同时也给医务人员带来额外的工作量。

犹他州部分医院的软件工程部门和医务人员重新设计了医疗记录系统,他们将医疗记录系统设计为一个事件驱动的实时系统。当患者前往配备了该系统的医院后,他们可以在一个平板电脑上输入自己的信息(如图1-5所示),这些数据被保存在该医疗记录系统内。在离患者就诊时间还有三分钟时,医生会收到提示,提醒其登录系统并查看患者的医疗记录信息。医生可以利用这三分钟时间结束当前诊疗,了解下一位患者的医疗记录。这么一来,当医生见到患者时,他对患者的基本情况有了充分的了解,也想好了如何与患者沟通病情。

就诊结束后,如果患者需要做检查或者化验项目,医生可以点击按钮给化验室发送检验请求。当患者抵达化验室时,系统会自动弹出他们的信息。虽然该系统设计的初衷只是为了减少医疗记录信息的重复收集,但带来了多方面的积极影响。它不仅为医院节省了开支,还极大地改善了病人的就诊体验。

图1-5 一些医院会自动给必要的部门发送患者信息,以提供更好的就诊体验

安全

对政府和私营企业来说,如果没有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网络欺诈行为和黑客攻击将会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在应对欺诈行为和黑客攻击时,最难的一点是防止组织的每一个安全保护环节受到攻击。当银行无法准确识别一个用户的身份或授权信息时,欺诈就很可能发生(如图1-6所示)。例如,假设某人并不是某个账户的所有者,但却让银行相信了该账户属于他,那他就能以账户所有人的身份执行相关操作,包括取款、借贷或其他不法的行为。当员工不小心点击了某钓鱼链接,或工程师在代码中使用了错误的策略时,黑客攻击就很可能发生(如图1-7所示)。防御不同的攻击代价很昂贵,而且需要特别的手段。

图1-6 欺诈者伪造身份信息欺骗银行,让银行误以为其为合法客户,欺诈者提供的信息被银行确认后就可以利用获取的权限提款

图1-7 黑客通过后门(未授权渠道)访问金融机构并获取用户信息

在一定程度上,实时系统可以减少组织应对网络欺诈和黑客攻击的负担和所需费用。很多组织需要专门的手段来应对不同的威胁,它们需要一个供应商提供防火墙,一个供应商保护邮件系统,另一个供应商管理组织的云计算策略。对大部分供应商来说,让自己公司的安全产品与其他公司的产品互相集成并不符合公司的商业利益。很多安全产品供应商使用相同的数据来检测不同的风险。

市场上的一些新产品利用数据(网络流量)的实时性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如图 1-8 所示)。这些产品将每个新的连接都视作威胁,它们采用具有机器学习、业务逻辑及其他手段的事件驱动系统判断某个特定请求是否安全。这种方法同时也是模块化的,安全产品供应商可以根据每个客户的需求定制系统保护方案。与目前已有的方法相比,这种方法更胜一筹,因为它在系统中复用了数据,编排了来自多个系统的响应。

图1-8 实时的欺诈检测系统将每个新的连接都视作威胁

物联网

智能音箱和其他智能家居设备的需求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有了覆盖面更广的互联网服务和更低价的联网设备,很多尝鲜用户开始进入智能设备市场。总的来说,使用智能设备的用户认为这些设备确实提供了实用的功能。多年来,我一直是智能设备的重度使用者。我知道虽然每个摄像头、感应器和音箱会发挥自身的功能,但是如果它们协同工作,会实现单个设备难以匹敌的效果。协同工作将智能家居从智能手机上的诸多应用程序变成一个可以满足用户需求的整体系统。然而,让不同制造商生产的设备协同工作是很难的。对制造商而言,让自己的产品与竞品集成工作可能并不符合自己的商业利益。这可能也是有些设备不支持某种主流协议的合理原因。对用户来说,这些限制让人沮丧,令人望而却步,于是我决定为我的智能家居产品建立专有的连接。

绝大部分智能家居设备都支持以下三种协议之一:蓝牙、WiFi或Zigbee。绝大多数人都熟悉蓝牙,它是一种广泛采用的设备连接协议,用于连接电脑键盘、鼠标和助听器等设备。蓝牙不需要任何网络连接,因此得到广泛支持。WiFi 是一种无线网络连接协议。Zigbee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设备的低功耗传输协议。

假设你有 20 个由不同制造商生产的智能家居设备,且每个都支持蓝牙、WiFi 或 Zigbee中的一种。如果你想要让它们协同工作,例如进行家庭监控,这绝非易事。但是,如果你构建了一个桥接器,能将 WiFi 转换成 Zigbee,将 Zigbee 转换成蓝牙,等等,那将开启无限可能性。如图1-9所示,这是我设计智能家居桥接器时的想法。

图1-9 智能家居系统的结构图。每个设备都通过自己的协议进行交流,但会将事件发送到一个中央MQTT服务器中,该服务器可以对事件进行编排

我的每个智能家居设备都由事件驱动,这意味着当一件对设备很重要的事件发生时,该设备会把事件发送到中央服务器。对于我拥有的所有家居设备,我都可以接入它们的软件,并向我的事件桥接器广播相同的事件。我使用的是 MQTT(消息队列遥测传输),一个为物联网应用程序设计的轻量消息系统。现在,每当我的家里有事件发生(例如门开了)时,智能家居设备会同时向制造商平台和我的平台发送该事件。我构建了一个小型的事件处理平台,它负责处理发送到MQTT的事件,并根据预设的标准执行相应的操作。例如,如果一扇门打开了,但在两分钟之内没有关闭,我的妻子就会收到一条相关的推送通知;如果警报系统处于开启状态,但当它检测到有人在家时,警报通知就会延迟几秒。

如今,我的智能家居系统可提供更多实用的功能,因为其中所有的事件均以可复用的方式编码。这就是实时系统的强大功能所在,也是事件驱动架构的优势所在。 4CzKnBDew6oj4GaqtcTd3BGJDfZ3YGgzEUpp52V4BRIK8NL7IHawbcZqXrrS9WU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