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的儿子中,嫡子(长孙皇后所生)为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晋王李治,此三人最有资格继承皇位。吴王李恪也有一定优势,他的母亲是隋炀帝的女儿,身兼隋唐两大皇室血统。贞观十七年(643),太子李承乾政变未遂,被赶下台。魏王李泰按次序应该继任太子,不过唐太宗也考虑过李恪——他长得最像唐太宗,但是最终的结果是魏王李泰被赶出京城,似乎是最不被看好的晋王李治成为新的太子。李治的上台看似偶然,其实背后有当时朝廷上最强大的两股势力作推手。
其年,太子承乾得罪,太宗欲立晋王,而限以非次,回惑不决。御两仪殿,群官尽出,独留无忌及司空房玄龄、兵部尚书李勣,谓曰:“我三子一弟,所为如此,我心无憀。”因自投于床,抽佩刀欲自刺。无忌等惊惧,争前扶抱,取佩刀以授晋王。无忌等请太宗所欲,报曰:“我欲立晋王。”无忌曰:“谨奉诏。有异议者,臣请斩之。”太宗谓晋王曰:“汝舅许汝,宜拜谢。”晋王因下拜。太宗谓无忌等曰:“公等既符我意,未知物论何如?”无忌曰:“晋王仁孝,天下属心久矣。伏乞召问百僚,必无异辞。若不蹈舞同音,臣负陛下万死。”于是建立遂定,因加授无忌太子太师。
按照史书记载,唐太宗自己心里想立晋王李治,但又因为按照次序轮不到李治而有点犹豫。等到文武百官都离开之后,太宗留下了三个人来参加最终的决策会议。分别是他的大舅子长孙无忌、司空房玄龄和兵部尚书李勣。其实李勣很少参加这种决策会议,让他来实际上有特殊原因。唐太宗是著名表演艺术家,他自己心里有主意,但跟这三个人说,我三个儿子和弟弟做出此等事情,我心里非常痛苦。“三子”分别是李承乾、齐王李佑和魏王李泰,“一弟”是汉王李元昌。说罢太宗便非常痛苦地扑倒在床上,拿出佩刀要刺自己,此时长孙无忌他们非常慌乱,赶紧把刀夺下来交给了晋王李治。大家问唐太宗:“你想立谁?”唐太宗说:“我想立晋王李治。”长孙无忌说:“遵命。如有异议者,请斩之。”太宗对晋王说:“你舅舅已经同意了,还不快谢谢他。”晋王李治赶紧下拜。这时太宗还不心安,对大家说,我们立了李治,不知道外面舆论怎么样,大臣们会不会同意。长孙无忌说:“晋王仁孝,天下人早就归心于他。”最终太宗立李治为太子,加授长孙无忌太子太师。《册府元龟》记载立晋王李治时,在外面旁听的后宫女人有好几百,等到确定晋王李治为太子的时候,外面群起欢呼,声音响彻云霄。
从这段记载看,当时是谁决定了要立晋王李治为太子的呢?根本不是别人,就是唐太宗自己。但是他担心舆论——毕竟按照次序应该轮到魏王李泰。从他留下的参加最终决策的大臣就可以看出,他已经下定决心立晋王李治了。长孙无忌、房玄龄、李勣似乎分别代表了外戚、政府和军队,但实际上这三个人中真正有话语权的只有长孙无忌和李勣。长孙无忌作为贞观第一权臣,长期影响朝政;而房玄龄此时老迈,更多的是代表行政团队,政治立场不明显;而李勣当然代表了军队。就像唐太宗自己说的那样,“当今名将,唯李勣、道宗、万彻三人而已。” 随着开国武将的逐渐凋零,加上唐太宗晚年诛杀了侯君集和张亮两位具有军事领导能力的凌烟阁功臣,剩下的唐军将领没有人可以跟李勣相提并论。不论是战功、资历、权位,李勣无疑是对军队影响最大的将领。
最有意愿立这位年轻的皇子为储君的人,首先是唐太宗。这样他可以继续掌握大权而不用担心一个强势的皇储。此时李治只不过是十六岁的少年,太宗仅仅四十五岁,正是壮年,他根本没想到自己再过几年就去世了,可能还觉得自己能再干几十年。唐太宗率军跟随李渊进入长安那年,不过二十岁;率领唐军主力跟王世充、窦建德决战时,不过是二十三四岁的青年;发动玄武门政变也不过二十八岁。第二是李勣。他是晋王李治的长史(僚佐长),长期教导辅佐李治,扶持自己的府主登上皇位是理所当然的。晋王李治即位后,长孙无忌虽然短期掌权,最后还是被赶出了权力中心,而李勣却一直得到李治的信任,死后哀荣备至,享受了超高规格的政治礼遇。
打倒太子李承乾集团和魏王李泰集团的过程,虽然官方史书很多隐晦,但我们还是能看到长孙无忌和李勣的身影。太宗死的前一年,李泰阵营的大将薛万彻被副将举报对太宗不满。李勣劝唐太宗杀了他:“万彻职乃将军,亲惟主婿,发言怨望,罪不容诛。” 最后薛万彻被流放外地。
长孙无忌是北魏的皇室后裔,本姓“拓跋”,因祖上那一支立下了很大的功劳,是宗室之长,就改姓“长孙”。长孙无忌聪颖好学,博览文史,跟唐太宗从小就是好朋友,一直跟随唐太宗南征北讨,累除比部郎中(刑部官职),封上党县公 。后来他因参加玄武门政变,功居第一,进封齐国公,实封千三百户,拜尚书右仆射;贞观七年(633),册拜司空;十六年(642),册拜司徒。十七年(643),长孙无忌的画像被挂入凌烟阁,位列第一。贞观二十三年(649),太宗病重,长孙无忌及中书令褚遂良受遗令辅政,开启了唐高宗时代。
图 18 唐鎏金铜尺。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动脉影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