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贞观之治:铸造盛世之道

太宗统治的贞观年间,政治清明(太宗对腐败惩治较为严厉)、与民休息,经济得到恢复,官员队伍并不冗余且比较有效率,治安也得到保障,文化教育事业也得到发展,经过长时期战乱的中国,进入了一个较好的时代,为李唐帝国的对外拓展和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故这段时间被称为“贞观之治”。

中央体制方面,唐初沿用隋制,设立中书、门下、尚书三省,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 。因为太宗没当皇帝时曾担任尚书令,所以在他即位后不常设置此职位,一般以左、右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中书令、侍中号为宰相,后来只有郭子仪等担任过尚书令。其他官员通过加“同中书门下三品”“参知政事”“平章军国重事”等头衔也可参与决策,也是当然的宰相。三省各有分工,中书出诏令,门下掌封驳,尚书管执行。在实际的运作中,宰相常于门下省议事,谓之政事堂 。太宗贞观年间,政事堂议事的模式已经成熟。政事堂本来在门下省,但是到了唐高宗永淳年间,权力较大的裴炎担任中书令,把政事堂挪到了中书省。政事堂最终朝着政府机构的方向演变,在开元十一年(723),中书令张说奏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分列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从此,中书门下正式成为宰相的办事机构,依据习惯,仍然被称作“政事堂”。按惯例,仆射为正宰相,制度上并未规定仆射必须加同三品衔才是宰相。中宗神龙初(705),豆卢钦望为仆射,未加同中书门下三品衔,由于他跟相王(中宗的弟弟)有复杂的关联,竟然不敢参议政事。从此仆射不加同中书门下三品衔就不再等同宰相了。政治事件对政治制度的反作用,在这件事上体现得非常明显。

地方制度上,分为州、县两级,设刺史和县令为州、县长官。安史之乱前的刺史备受重视,政治地位较高。很多大臣乃至宰相外放,也不过担任重要州的刺史。而且太宗非常重视刺史是否称职,认为自己委任的都督、刺史是治乱的关键。李世民自己说:“为朕养民者,唯在都督、刺史,朕常疏其名于屏风,坐卧观之,得其在官善恶之迹,皆注于名下,以备黜陟。县令尤为亲民,不可不择。” 他经常把都督、刺史的姓名写在屏风上,将他们治绩的好坏,分别列于名下,以便考察。因而使唐初吏治出现了“法平政成”的局面。

唐朝之前,地方政治体制主要是封建和郡县两种模式,都是二级结构 。太宗即位后,希望国祚长久,对到底是实行封建还是郡县制,展开了一次大范围的讨论来征求意见。封建制的代表人物萧瑀认为应该恢复使夏、商、周三代国祚长久的封建制,认为皇子在外作为中央政府的屏藩,可以维护中央的权威。虽然一开始这种意见就遭到了李百药、魏徵等人的强烈反对,但是太宗在贞观五年(631)还是出台了“世袭刺史”规划,派遣皇室子弟和功臣勋贵到地理位置关键的州去担任世袭刺史。贞观十一年(637),太宗坚持实现了第一部分:将二十一个皇室子弟分封为世袭都督、刺史,主要掌管位于关东被征服地区的形胜之地,作为中央的屏障。但是太宗派遣十四位功臣勋贵担任世袭刺史的规划,遭到了激烈的反对,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以辞职相威胁,最终使太宗放弃了这一制度。虽然太宗一直到去世都向往封建制,但最终没能够实际推行。这与唐代内重外轻之风相关。在唐代,能人志士,包括那些有政治抱负的人,也都以去长安登上政治舞台的核心作为自己的晋升之阶,很少有人愿意离开中心到地方上去。

图 14 贞观十一年(636)亲王典州(府)形势图(局部)。圈出的地方,均由唐朝皇室子弟担任刺史、都督。李世民在实际操作上,希望李唐子弟能作为中央的屏藩,控制重要的战略要地。

唐太宗非常注重科举制度选拔人才的作用。考试的次数大大增加,每年都有来自各地的人才参加考试。这是科举制度的早期阶段,能够考中的人数并不多。

教育方面,太宗尊崇儒学,祭祀孔子,兴办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等。算学和书学主要针对下级官员和平民的子弟,学生卒业后担任的是技术性的职位,很难跻身高层。朝廷还设立弘文馆,其前身是太宗为秦王时的文学馆。太宗精选天下文学之士虞世南、褚亮、姚思廉、欧阳询、蔡允恭、萧德言等,以本官兼学士,又取三品以上子孙充弘文馆学生。于是四方学者云集京师,乃至高丽、百济、新罗、高昌、吐蕃诸酋长亦遣子弟请入国学,升讲筵者至八千余人。为了解决教义多门的局面,太宗命国子祭酒孔颖达撰定“五经”义疏,贞观十六年(642)书成,凡一百八十卷,名曰《五经正义》。关于《五经正义》的学术争论一直没有停止——《五经正义》引用了大量纬书的内容,它反映的是当时儒家的思想与知识水平——这点不为宋以后的儒家学者们认同或理解,甚至遭到清儒皮锡瑞等的激烈批评。儒家学说从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能够在中国历史上扮演重要的角色,在于它是一个不断革新的思想体系。史学在此时也得到极大的发展,不管是官修还是私修,都有重要的作品完成,包括《晋书》《周书》《北齐书》《梁书》《陈书》《隋书》《北史》《南史》等。

在法律方面,太宗命长孙无忌、房玄龄等本着“意在宽平”的精神,重新制定了《贞观律》 ,比如死罪的判决,太宗“皆令中书、门下四品已上及尚书议之,庶无冤滥” 。对于刑罚太重的情况,太宗也做了多次改革。原来的条文中有 50 条是规定违反者需处以绞刑,太宗和长孙无忌等商量,改为断右趾。后来太宗还是觉得太残忍,遂改为流放三千里。太宗对贪污的官员采用了不同的办法处理,尽量避免吏治腐败。沧州刺史席辩贪污,太宗公开将其处决。右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受人馈绢,太宗却说:“顺德果能有益国家,朕与之共有府库耳,何至贪冒如是乎!” 太宗感念他的功劳,并不降罪,在宫殿之上当众又赐长孙顺德绢数十匹。此举遭到大理寺官员质疑,太宗说:“彼有人性,得绢之辱,甚于受刑;如不知愧,一禽兽耳,杀之何益!” 濮州刺史庞相寿是李世民秦王府的旧部,因为贪污被解职。他向太宗求情,太宗说:“我昔为秦王,乃一府之主;今居大位,乃四海之主,不得独私故人。大臣所执如是,朕何敢违!” 于是赐帛遣之。

贞观十年(636),太宗重组全国的军府,称“折冲府”,士兵被称为“府兵”。府兵制是一种寓兵于民的制度,类似今天的民兵组织。每个折冲府 800 到 1 200 人,10 人为一伙,50 人为一队,200 人一团。他们自备坐骑、武器、装备和口粮。但是甲胄和复杂的装备由折冲府的武库供给。府兵农闲时接受军事训练,在服役期间免除赋税和劳役。在唐前期,服役并不是强制征集的,因为免除赋税和劳役,反而是一种特权。全国一共大约 633 个折冲府,大部分都集中于京畿地区,关中就有 261 个,另外河东、洛阳附近也分布着大量军府。京师附近的折冲府分属于 12 卫,负责拱卫京师,这样就保证了中央的权威不受地方的挑战。整个唐前期,若要夺取政权,必须在首都取胜,没有一次地方的起兵能够挑战朝廷权威。直到安禄山叛变,以边防军的强大军力攻陷长安和洛阳。

但是府兵制无法支持长期驻防和远征,这时候就需要职业兵。随着唐朝对外战争的需要,规模庞大的国防军逐渐形成,由节度使统帅;而内地的府兵制越来越流于形式而失去战斗力。这也是后来安史之乱初期唐朝无法应对的重要原因

太宗大力推行均田制,劝课农桑,建设水利,促进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唐王朝建立之初,曾因为粮食缺乏而禁止酿酒。到了贞观四年(630)左右,局面明显好转;一直到高宗时期,唐朝的物价都能够保持较低的水平。太宗时期,长安所需要的粮食,主要从河南运来,并不需要从南方调运。

图 15 莫高窟第 23 窟北壁《法华经变》(局部)。描绘了唐代农夫使用黄牛犁地的农耕生活场景。(动脉影 摄)

唐太宗李世民是有自我期许的人,认为自己是济世安民的明君,时刻表现出对百姓的关爱。比如贞观三年,京畿地区发生蝗灾,李世民视察灾情,抓起蝗虫就要吃,说:“民以谷为命而汝食之,宁食吾之肺肠。” 近臣们劝阻他,说蝗虫不干净,吃了会得病,但李世民还是吃了,并称:“朕为民受灾,何疾之避!”

唐太宗的“贞观之治”不但为唐朝走向强盛奠定了基础,也为发动对突厥等部族的战争提供了保障,更被后世统治者视为典范,包括朱元璋、德川家康,都将唐太宗视为学习的榜样。 5/ZSkBBJfBURl/PXtPDc3tTmaITZJorP0NnetWTZbO7gQ/9wjIHjtxkMhTMNh2z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