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李世民:如何扮演一个英明君主

李世民于隋开皇十八年(598)十二月戊午(廿二日),生于武功之别馆,相当于在长安的郊区。四岁时,有善相的书生看见李世民,对李渊说:“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年将二十,必能济世安民矣。” 李渊于是以“济世安民”之义给他取名“世民”。史书记载李世民“自幼聪睿,玄鉴深远,临机果断,不拘小节,时人莫能测”

李世民是个军事天才。毛泽东曾有评价:“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旧唐书》对他的评价是:“文皇帝发迹多奇,聪明神武。” 非常恰当。李世民的军事才能不仅仅是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他本人骁勇善战,经常带头冲锋,年轻时多次突入敌阵,且擅长骑射,跟其父李渊都是神箭手。早年围剿高阳贼帅魏刀儿,“太宗以轻骑突围而进,射之,所向皆披靡,拔高祖于万众之中” 。在李世民的一生之中,他经常亲自率领精锐部队发动冲锋,往往能以少胜多。李世民非常擅长长途奔袭,经常追击几百里,在途中发动大小十几战,不给敌人以喘息之机。中古时期的中原军队,其长于守城,但唐前期以李世民所部为代表的军队跟突厥等游牧民族一样擅长野战。

武德三年(620),李世民率军围攻洛阳时,“陷于重围,左右咸惧。太宗命左右先归,独留后殿。世充骁将单雄信数百骑夹道来逼,交抢竞进,太宗几为所败。太宗左右射之,无不应弦而倒,获其大将燕颀” 。武德四年(621)二月,王世充退守洛阳,因为攻不破城墙,李世民便“遣诸军掘堑,匝布长围以守之”,挖了长长的沟堑把洛阳城围住。这时窦建德率大军来救王世充,众人都认为唐军腹背受敌,应当撤军。但李世民使用围点打援策略,反其道而行之——让李元吉和屈突通围困洛阳,自己则亲率三千五百精锐奔袭虎牢。虎牢之战是人类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典型战役,李世民亲率史大奈、程咬金、秦叔宝、宇文歆等挥旗而入,所向披靡,追奔三十里,斩首三千余,在战斗中生擒窦建德,可谓取上将首级于万军之中。“神武”的确是对李世民的准确描述。从年轻到当皇帝,李世民历经大小战阵,战无不胜。这也是他在晚年岁月,敢于御驾亲征高句丽的信心来源。

历史上有不少文治武功都很杰出的皇帝,但是像李世民这样能够冲锋陷阵的极少。李世民曾跟尉迟敬德说:“吾执弓矢,公执槊相随,虽百万众若我何!” 一直流传的《秦王破阵乐》,正是对李世民冲锋陷阵的写实,并非仅仅是文学性的比喻。武德三年(620),秦王李世民打败刘武周,将士们以新词填入旧曲,作《破阵乐》:“受律辞元首,相将讨叛臣。咸歌《破阵乐》,共赏太平人。” 这首曲在唐代拥有极高的政治地位。贞观初年,唐太宗诏魏徵等增撰歌词 7 首,吕才协律度曲,订为《秦王破阵乐》。该曲只在重要的场合演奏,凡是宴请三品以上的官员及“蛮夷酋长”,在玄武门外奏之。曲调雄浑,擂大鼓,声震百里,气壮山河,要用两千马军引队入场,非常壮观。现日本保留有《秦王破阵乐》遗谱 9 种。高僧玄奘在《大唐西域记》记载,秦王的威名甚至传到了印度。印度的戒日王对玄奘说:“有秦王天子,少而灵鉴,长而神武。昔先代丧乱,率土分崩,兵戈竞起,群生荼毒,而秦王天子早怀远略,兴大慈悲,拯济含识,平定海内,风教遐被,德泽远洽,殊方异域,慕化称臣,氓庶荷其亭育,咸歌《秦王破阵乐》。闻其雅颂,于兹久矣。”

李世民先后骑过的战马中有名的有六匹,名字叫“拳毛騧”“什伐赤”“白蹄乌”“特勒骠”“青骓”“飒露紫”。为纪念这六匹战马,李世民令阎立德和阎立本描绘战马英姿,又请良匠以青石制成浮雕列置于自己的陵墓前,即为“昭陵六骏”。这六块石刻每块宽约 2 米、高约 1.7 米,是李世民一生功业的见证。1914 年,六骏中的“飒露紫”“拳毛騧”被打碎装箱盗运到美国,现藏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其他四骏被截获,现陈列于西安碑林博物馆。李世民作战方法类似突厥,他的战马也多用突厥语命名。李世民平定宋金刚时所乘的是特勒骠,“特勒”是突厥官名,比如可汗家族的子弟可以称特勒。白蹄乌是李世民平定薛仁杲的时候所骑的战马;青骓是李世民在虎牢关大战窦建德时所乘战马,浮雕上的战马身中五箭,见证了当时战斗的激烈;什伐赤是李世民围攻洛阳时所乘,也是身中五箭,都在臀部,“什伐”很可能是突厥“设发”的异译,也是突厥的高官名,仅次于可汗和叶护;拳毛騧是李世民平定刘黑闼时所乘,身中九箭,此马原名“洛仁騧”,是代州刺史许洛仁在武牢关前进献给李世民的,所以曾以许洛仁的名字作马名。

飒露紫是李世民击败洛阳王世充时所乘战马。飒露紫浮雕是“昭陵六骏”中唯一刻有人物的,上面描绘的是丘行恭给战马飒露紫拔箭的那一刻。《旧唐书》记载他跟随秦王冲锋陷阵的故事:

初,从讨王世充,会战于邙山之上。太宗欲知其虚实强弱,乃与数十骑冲之,直出其后,众皆披靡,莫敢当其锋,所杀伤甚众。既而限以长堤,与诸骑相失,惟行恭独从。寻有劲骑数人追及太宗,矢中御马;行恭乃回骑射之,发无不中,余贼不敢复前。然后下马拔箭,以其所乘马进太宗。行恭于御马前步执长刀,巨跃大呼,斩数人,突阵而出,得入大军。贞观中,有诏刻石为人马以象行恭拔箭之状,立于昭陵阙前。

丘行恭是鲜卑人,为人残酷,他曾在平定战乱后,把他所认为的叛臣的心脏挖出来吃掉。丘行恭虽然也跟随李世民参加玄武门之变,但并没有在仕途上有更大的进展。他的儿子很有名,就是武则天时代的酷吏丘神勣。他似乎继承了其父残忍的性格,后来在政治上倒台,整个家族就此退出了政治舞台。

李世民登基之后,在对突厥、高昌、吐谷浑的战争中很少再御驾亲征,但是到了晚年,又披挂上阵,亲征高句丽。可以说,李世民是戎马一生,武功耀世。同时,对内统治也很有建树。司马光称赞:“太宗文武之才,高出前古。盖三代之还,中国之盛未之有也。”

相比赫赫武功,李世民的文采略逊。毛泽东云“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是符合事实的。李世民最好的一首诗可能是《赐萧瑀》,里面有一名句“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唐太宗的文采像是在努力模仿齐梁时代的庾信体,讲究辞藻、形式。其文字绮丽虚雅,宛如妇人,完全跟他刚毅果决的形象不符。

图 13 昭陵六骏中的“飒露紫”。原在昭陵前,现藏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李世民撰文赞叹此马:“紫燕超跃,骨腾神骏,气詟三川,威凌八阵。”

太宗在当皇帝之前就娶了长孙氏,长孙皇后在太宗争夺皇位的过程当中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晋王李治都是长孙皇后的儿子,也是最有资格继承皇位的皇子。长孙皇后在贞观十年(636)就去世了,之后太宗再也没有立皇后,主要陪伴他的似乎是徐贤妃徐惠。徐惠是湖州人,非常有才华,其外甥徐坚是后来有名的文人。徐贤妃于永徽元年(650)去世,年仅二十四,陪葬于昭陵之石室。

长孙皇后和徐贤妃是李世民唯二在官方史书中立传的妃嫔。但实际上李世民的女人很多,包括后来的武则天在当时也还只是比较低级的才人。另有一位韦贵妃,跟前夫生有一女,李世民爱屋及乌,对她的女儿也很照顾。虽然没有皇室血统,李世民仍封其为定襄县主。李世民另外娶了隋炀帝杨广的一个女儿,生下了吴王李恪。据说李恪英武,跟李世民最相像。在李承乾倒台后,李世民一度想把李恪立为皇太子。如果那样的话,就有趣了。李恪身上流着隋炀帝和唐太宗的血,融合了隋杨和李唐两家皇室的血脉,这么高贵的出身必然会遭到很多政治集团的反对,所以最后不了了之。后来长孙无忌特别忌惮李恪,找借口把他杀了。另外前面提到,李世民还有一位情妇,就是弟弟李元吉的王妃杨氏,但是李世民并未娶她,他们没有婚姻关系。有史料记载,李世民晚年一度想把她立为皇后,遭到大臣反对,没有成功。

虽然李世民戎马一生,指挥千军万马,但是似乎不善于管理后宫,史料的字里行间都能感觉到唐太宗后宫乱哄哄的气氛。如立晋王李治为太子时,“妃嫔列于纱窗内,倾耳者数百人,闻帝与无忌等立晋王议定,一时嚂叫,响振宫掖” 。在这种氛围里,武则天会认识晋王李治一点都不奇怪。不过,在唐太宗时期,几乎没有任何关于后妃竞争或者遭到贬斥的记载,更不要说你死我活的斗争了。

李世民特别在意史书如何记载他,多次干预国史的修撰。贞观三年(629),太宗下令在中书省特置秘书内省专门负责修撰“前五代史”。同年闰十二月,太宗又下令将史馆移入禁中,设于门下内省北面,由宰相监修。从此以后,原著作局不再具有修史职责,史馆成为皇帝直接控制的门下省的一个常设机构,专门负责修撰当朝国史。《唐会要》里多处记载了李世民要亲自审查起居注,并且遭到了一些大臣的批评。比如贞观九年(635)十月,谏议大夫朱子奢批评他:“陛下独览起居,于事无失;若以此法传示子孙,窃有未喻。” 唐太宗还多次问褚遂良,自己能不能看起居注,如果自己有错误,是不是也要被记载;还问监修国史的房玄龄要国史看,并且说:“朕之为心,异于前世。帝王欲自观国史,知前日之恶,为后来之戒,公可撰次以闻。” 最后没办法,房玄龄等删为高祖、今上实录,拿去给李世民看,“上见书六月四日事,语多微隐,谓玄龄曰:‘周公诛管、蔡以安周,季友鸩叔牙以存鲁,朕之所为,亦类是耳,史官何讳焉!’即命削去浮词,直书其事”

玄武门之变始终是李世民在意之事。在民间很长时间流传着《唐太宗入冥记》这样的故事:阎王把唐太宗追索阴间,责问他六月四日发生的事情,指责他“杀兄弟于前殿,囚慈父于后宫” 。尤其是武则天时期,对唐太宗玄武门之变颇多讽刺。至今在敦煌文献中仍保存着这一民间文本(S.2630)。

最终,官方史书《旧唐书》对其评价道:

臣观文皇帝发迹多奇,聪明神武。拔人物则不私于党,负志业则咸尽其才。所以屈突、尉迟,由仇敌而愿倾心膂;马周、刘洎,自疏远而卒委钧衡。……况周发、周成之世袭,我有遗妍;较汉文、汉武之恢弘,彼多惭德。迹其听断不惑,从善如流,千载可称,一人而已! v1vttcEP43TXBM51o53QFoXDU0Hfz7G/ZKzXiOt4tXeDwJjNeI4xdQZ71chGFMo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