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中国13世纪的科技之光
——郭守敬

郭守敬是谁

中国古代有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以他的名字命名,太空中的一颗小行星以他的名字命名,我国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LAMOST望远镜也以他的名字命名,这个“他”就是郭守敬。

郭守敬,字若思,于1231年在邢州邢台县出生,逝世于1316年。他是元朝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工程专家。邢台自1217年为蒙古军队占领,战乱不断,及至郭守敬的青年时代,元世祖忽必烈推进“邢州大治”,和平的曙光才缓缓降临。中原大地百废待兴,忽必烈不拘一格任贤选能。历经紫金书院的学习,郭守敬结交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师友,也奠定了他在水利、天文等诸多学科的研究基础。特别是其主持的永定河引水和白浮泉引水,解决了元大都(今北京)城市发展和综合供水的需要,奠定了当今北京城供水的历史格局。通惠河的开通,也使他成了京杭大运河全线通航的第一人。郭守敬还与许衡、王恂等人奉命修订了新历法,历时四年,制定出《授时历》,《授时历》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一种历法,沿用360多年。

了不起的影响力

无论是“滚滚长江东逝水”还是“大河向东流,天上的星星参北斗”,都说明了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正因如此,无论是长江还是黄河,都从西向东流淌,加快了我国东西方向的人文交流乃至国家统一。相比之下,南北方向的交通,就不是那么顺畅了。如果说秦始皇修建的长城是中华大地上阳刚的一撇,那么隋炀帝挖开的京杭大运河就是阴柔的一捺。纵观中国的历史,随着京杭大运河的开通,南北的交通运输日益频繁,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也逐渐东移。

郭守敬作为古代的科学家,就参与了京杭大运河上游部分的修缮。他在水利测量中,还发明了以海平面为标准比较两地高度之差的方法——地理学中“海拔”的概念。此外,他还是出色的天文学家,改进、制造了“圭表”“简仪”“仰仪”等多种天文仪器,尤其是仰仪中运用了小孔成像原理,比西方照相机运用此原理早了几百年。可以说,郭守敬将我国古代天文学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人生超级剧场

在爷爷的教导下成长

我从小和爷爷相依为命。我的爷爷名叫郭荣,是一位有名望的学者,他很重视对我的教育,教我熟读四书五经,还教我天文、算学和水利技术。我时常跟着爷爷一起巡查河道,排查险情,了解了许多地形水流情况。由于我们这里地势东北高,西南低,虽然有一条鸳水河,灌溉却成了问题,水总是流不过来。我记得爷爷曾说,他年轻的时候,曾经引河顺势西流,附近千亩旱地变成水田。父老乡亲们对他又敬佩又感激,尊称他为“鸳水翁”。

我家里还藏有一幅南朝画家僧繇的《山海经图》,这幅图被爷爷拿来给我当小画书来看。除此之外,《禹贡图》《舆地图》《十道图》这些古代的著名地图,爷爷也都找来带着我一起研究。虽然邢州只是一个很小的县城,但看到这些地图,我便感到仿佛天下都在我眼中。可以说,看地图是我童年的一大乐趣。

除了读书学知识外,积累实践经验也很重要。一天中午,我和爷爷去巡河,我一边走,一边留意着河堤周围的土壤、地形、植被的变化。有的地方干裂,有的地方略微湿润,还有的地方表面看起来是干枯的沙滩,可是踩下去却很快会下陷,留下一个带水的小水坑——这说明土壤表面没有水,但地下有水。我想起爷爷说过的一句谚语,就脱口而出:“大旱不过六月二十四。”爷爷听了,问道:“你可记得去年六月二十四是何天气?”我突然一愣,开始仔细回忆起来。去年巡河的画面逐渐在我的脑海中浮现。“去年下雨了,牛毛细雨,飘到村外的鸳水河里,连点声息都没有。”我轻声说。“那你以为,这句谚语有什么道理?”爷爷接着问。“那天邻居婶婶说,六月二十四是关公向龙王爷借雨磨刀的日子。我感觉大多数谚语都很灵验。”就像这样,我童年时期在爷爷的启迪下,了解了很多自然知识。

紫金书院收获多

我小时候,南宋、金、蒙古之间战事不断。我曾听一位和尚说:“大乱之后,必有大治。”这位和尚是虚照禅师,他是我爷爷的朋友。有一天,为了商讨修缮水利之事,他来拜访爷爷。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给我和爷爷展示了一个拓片,是北宋科学家燕肃发明的莲花漏的模型。这是一种设计十分精巧的计时工具,我对它十分感兴趣,可惜虚照禅师临走之时带走了拓片,说先让我学习基础知识,打好根基,日后才能按照拓片仿造模型。

终于有一天,我到了向相依为命的爷爷道别外出求学的年纪。我动身前往紫金书院深造,师从子聪和尚。子聪和尚,俗名刘秉忠,是虚照禅师的学生。他的主张是:人人都是老师,人人都是学生。在书院,子聪和尚亲自教授我天文、术数,给我讲解天下大势。同时,我还认识了张文谦、王恂等良师益友。

值得一提的是,我在紫金书院尝试复原了莲花漏,只是还有些粗糙,不太精确。子聪和尚跟我说,不必急于求成,不如再多读读古人关于刻漏的记载。我深受鼓舞。

我们几名学生在闲暇时间也会谈论未来,但面对未知的未来都感到迷茫。子聪和尚告诉我们,他已经建言总理漠南事务的忽必烈将军,在邢州试验新政,让百姓归于农桑,经营产业。这才是对国家最大的好处。我暗暗攥紧拳头,想着以后一定要多学本事,做个对社会发展有用的纯德实学之人。

修建大都水系

我最终加入了忽必烈的幕僚。记得有一天,忽必烈把我、张文谦、刘秉忠等人召来议事。忽必烈说:“我打算重修金国留下来的燕京城,沟通华北和燕京的漕运。大家认为如何?”

刘秉忠沉思片刻,站起来微笑作答:“陛下,臣以为如此决策,甚为英明。如今,北方战事还在继续。为保证战事所用粮饷,先得把华北地区的粮食运到燕京,再北上转运。要保证华北到燕京漕运的畅通,关键是设法实现通州至燕京通畅。”

“有什么好的办法吗?”忽必烈目光移向我。毕竟不久之前,我曾向他当面陈述水利六事,其中之一就是把玉泉河水引入燕京城。燕京这个地方,左环沧海,右靠太行,南襟河济,北连朔漠,是个建都的好地方,但唯一的缺点就是缺水。因此,我为这座城市引入新水源的奏议,正碰忽必烈的心坎。

后来,皇帝下旨:开玉泉水工程。由宁玉主持,我负责勘察水源,设计蓝图,指导施工。和带兵作战一样,修建水利,也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使用肌肉的力量进行搏斗。但这次搏斗的对手不是敌人,而是自然界中的山河。我先后五次进入山中,考察水源流向等问题。在图纸定稿前,我还最后进入了一次西侧的山脉。这座山六峰连缀,纵贯南北,远远看上去形状像马鞍,沙痕石隙之间都是泉眼。奇岩幽洞,小溪潺潺。

对照着工程图和实地勘察的情况,我向宁玉仔细讲解,“开玉泉通漕工程,分为两段:一是玉泉山至积水潭段,二是积水潭至通州段。这两段,前代都有规模不等的开凿,所以这次关键是摸清玉泉山真实的水量,进行保护性治理。至于疏浚工程却不难,一方面拓宽河道,另一方面修造必要的闸坝控制设施即可。”

最终,我们选择沿用前代引水工程的旧渠道,导玉泉水汇入高梁河,进而引入城中,注入太液池,这就是所谓的金水河。随后,建设燕京为新的首都,命名为“大都”。由此,大都成为规模空前的世界性大都市,我也被人称作“大都水系总设计师”。

关于郭守敬你还要知道

2012年,世界上第一台大视场兼大口径光学天文望远镜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基地建成,这就是我国自主创新研制的天文大科学装置——郭守敬巡天望远镜。如果郭守敬还活着,这一年他781岁。

名人说

意大利学者利玛窦评价郭守敬:“其(郭守敬的天文仪器)规模和设计的精美远远超过曾在欧洲所曾看到和知道的任何这类东西。这些仪器虽经受了二百五十年的雨、雪和天气变化的考验,却丝毫无损于它原有的光荣。” KUiqV4fgAean1eX1hNaTvOJEmBedKkZPxfVyX2wSKknyzJ1l5duyXNiXkCizSui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