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但中国历史上还真有一位一生都没打过败仗的“必胜将军”,他就是白起。白起是战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与廉颇、李牧、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并且他可是被誉为“战国四大名将”之首的。
白起精通兵法,善于用兵,在秦昭襄王时开始征战六国。在战争实践中,白起的军事指挥能力得到了迅速提升,用兵如神。他一生指挥了许多重要战役,没有败绩。也正因如此显赫的战功,他遭到了猜忌,最后被秦昭襄王赐死。
白起是一位饱受争议的军事家,有人将他奉为“战神”,也有人称其为“杀神”,但历代史学家都不会否认的一个事实是:秦国最终能一统天下,和白起的赫赫战功是密不可分的。
白起是当之无愧的“常胜将军”,堪称战国时期最强力的“战争机器”。他虽然没有留下什么军事著作,但他的实战指挥艺术却代表了战国时期军事家的最高水平。
白起善于分析敌我形势,然后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对敌人发起毁灭性的进攻。如伊阙之战中,他集中兵力,各个击破,歼灭韩、魏联军二十四万,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华阳之战中,他带兵长途奔袭,大败敌军,被后人赞为“古典闪击战”;长平之战中,他又以佯败诱敌,使对手脱离既设阵地,然后分割包围,一举歼灭赵军四十五万,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歼灭战。白起用自己的不败战绩,在我国军事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我出生在强大的秦国,得益于商鞅变法的军功爵制,我从一名普通士兵一步步累积军功,终于成了一名统兵将领。我的第一仗就是进攻韩国,并取得了胜利,夺取了新城,我也因此获得提拔。韩国不甘心失败,联合魏国,组成二十四万联军前来讨伐,与我军在伊阙展开了对峙。
伊阙地势险要,是秦国东出中原的必经之处。我站在伊阙的山冈上,眺望韩、魏两军,发现韩军居前,魏军位于韩军的侧后方。这就奇怪了,明明是魏军实力更强,何况韩军刚刚吃了败仗,为什么还非得让韩军打头阵呢?莫非魏军主帅意欲保存实力,好坐享其成?于是,我便派出探子去刺探情报,果不其然,所得的情报证实了我的判断。于是我心里就有了底:“此战必胜!”我决定采取避实击虚、各个击破的作战策略。
我先佯攻韩军,派出大军举着旌旗在韩军阵地前列队,同时又派小股兵力进攻韩军阵地,韩军很快就被我们牵制住了。魏军以为我的主攻方向是韩军,自然坐山观虎斗,疏于防范。而我派出的精锐兵力则迅速绕到魏军后方,突袭魏军。魏军措手不及,情急之下被迫在伊阙的狭隘山地仓促应战,接着便迅速溃败。
韩军得知其盟友魏军被瞬间击溃后,军心不稳,士兵哗变,主帅也无法控制颓势。我便指挥军队对其左右夹击,韩军惨败。我乘胜追击,扩大战果,全歼韩、魏联军。伊阙之战以秦军大胜而告终,韩、魏两国精锐尽失,被迫献地求和。
伊阙之战中,我小试牛刀,一战成名。韩、魏两国关系却因为这场大败仗渐行渐远,直至破裂。魏国竟然与赵国结盟,组成了联军去进攻韩国的重镇华阳。而戏剧性的是,面对赵、魏联军的进攻,韩国竟然向昔日的敌人秦国求救。基于种种原因,秦王命我率军救援韩国。
秦地和华阳相距很远,因此赵、魏联军的将领知道秦国出兵的消息后仍不以为然,以为在我赶到华阳前,他们早就能把韩国打败。我深知兵贵神速的道理,决定采取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战术,以平均每日急行百里的速度让大军长途奔袭,突然出现在华阳战场上。这招很好用,面对秦军的“闪电战”,赵、魏联军猝不及防,连吃几场败仗,赵军主帅被俘,魏军主帅败逃。
赵国不甘心失败,又派来了援军。这一切早在我的意料之中,于是,两万赵军进了我的伏击圈,成了俘虏。深入外国国境作战,我该怎么处理这么多敌军俘虏呢?经过这场“闪电战”,秦军也疲惫不堪,伤亡惨重,万一这两万赵军俘虏反抗,秦军也很难招架住。我左思右想,最后下令将这些赵军俘虏沉入黄河……
我处理俘虏的手段令各国胆寒。从此以后,世人对我的非议渐渐多了起来。
在我年过半百之时,秦、赵两国再次爆发了战争,两国军队在长平一带展开了长时间对峙。赵国派出久经沙场的老将廉颇迎战秦将王龁,双方互有胜负。廉颇在试探性的进攻遭受失利以后,采取了坚守不战的持久战战术,凭借其坚固的防御工事坚守。秦军无可奈何,始终不能取得突破。
秦王甚是焦虑,想要铲除廉颇,于是便派人到赵国四处散播谣言,说廉颇固守怯战,赵国很快就抵挡不住了;廉颇不足为惧,秦军最害怕的还是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等等。赵王果然上当,罢免了廉颇,让赵括取代廉颇,担任长平前线的总指挥。秦王得知赵王上当后大喜,任命我接替王龁,统率长平前线的秦军。
赵括是有名的书呆子,只知道死读兵书,不会变通。他一上任,就改变了廉颇的战术,变防守为进攻,主动出击。在赵括的率领下,四十多万赵军主力冲出了坚固的堡垒,以排山倒海的气势向秦军压了过来。
看到蜂拥而来的赵军,我不禁冷笑起来,因为运动战、歼灭战正是我的强项。秦军的前锋在与赵军接触后,象征性地抵挡了一下,就按照我事先安排好的计划,佯装败退。
赵括很快就追到了秦军构筑的堡垒跟前,遮天蔽日的箭雨从秦军堡垒中飞了出来,冲在前面的赵军士兵成片倒下,附近很快就堆满了赵军士兵的尸体。
这一切都正中我下怀。我又使出了撒手锏:先向赵军后方派出一支部队,截断赵军退路;然后派一支精锐骑兵,突然插入赵军中部,像一把锋利的剪刀,把赵军一分为二。赵军被我成功地分割包围。被包围的赵军很快便陷入了困境——为了进攻便利,他们根本没有携带多少粮食,赵军很快就陷入了粮荒。
被围困四十多天后,饥饿和绝望把赵国士兵折磨得奄奄一息,毫无斗志,等赵括被乱箭射死之后,这些士兵便全部投降了。
随着胜利的来临,我面临着一个艰难的抉择:收容四十万降兵,我的军粮很快就会被吃光。更可怕的是,这支由廉颇一手训练出的赵国主力部队一旦恢复体力,想要反抗,相信伤亡同样惨重的秦军也无力抵抗。要永绝后患,唯一的办法就是把他们全部坑杀……
长平之战的恐怖结果迅速传遍各国,从此以后,我的名字便像一个恐怖的诅咒,印在了各国人的心里。我知道,做下这种伤天害理的事,千秋万代都会背负上骂名的。
长平之战后,我打算乘胜追击,一举灭掉赵国。赵国王室惊恐万分,重金贿赂秦国官员求和。他们做到了,秦王应允了和议。得知此事之后,我愤懑不已又无可奈何。
直到八个月后,秦军才再一次出征,目标仍然是赵国首都邯郸。不巧的是,此时我身患重病,无法出征,秦王只好任命他人为统帅。或许是因赵国此前获得了喘息的机会,秦军战败了。等我病愈后,秦王便又命我领兵出征。但此时已过了伐赵良机,强行伐赵,必然损失惨重。我婉拒了秦王,并表达了我的忧虑,可他不听,执意要派人伐赵。不久,又传来了秦军惨败的消息,我不禁长叹一声:“不听我的话,果真不出所料啊!”
令我意想不到的是,这句话传到了秦王的耳中,竟然成了我幸灾乐祸的罪证,秦王决定将我赐死。我实在不明白自己究竟犯了什么错,竟然沦落到这个地步。但忽然之间,我想明白了,我这样一个“杀神”,做了那么多错事,受到这样的惩罚着实也不冤屈呀!
山西省高平市有一种以豆腐为原料的小吃,名叫“烧白起”,为什么起这样的名字呢?
原来,高平是长平之战的战场,当地人为了表示对白起的憎恨,便把豆腐比作白起的肉身,把豆腐切成小块,寓意千刀万剐;放在火上烤完再放进水里煮,寓意先受火刑再受烹刑……没想到的是,人们在泄愤之后,吃这种小吃,发现别有一番风味,于是“烧白起”就在高平境内流传至今。
白起为秦平赵,乃被昭王所杀……乃君之过也,非臣之罪焉。
——〔唐〕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