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晨报副刊》首推“劳动节纪念专号”

《晨报副刊》

1919年5月1日,北京《晨报》在第7版副刊上推出一期“劳动节纪念专号”。这是中国报刊首次以专号形式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

这期专号一共刊发了5篇文章:

打头的是署名渊泉(陈溥贤)的《人类三大基本的权利》。这三大基本权利是生存权、劳动权和劳动全收权。“我们要想做一个真正的人,非得这三种的权利不可。我们要得这三种的权利,非先改造完全的社会不可。”

二条位置是署名守常(李大钊)的《“五一节”(May Day)杂感》。文章热情地赞美这个工人争取来的节日:“(劳动节)是世界工党第一次举行大祝典的日子!是世界工人的唯一武器——‘直接行动’(Direct Action)造成的日子!是世界工人的神圣经典颁布的日子!”

第三篇是署名一粟(高一涵)的《对于劳动节的感想》。文章呼吁政治平等,“劳动者和资本家在政治上差不多有同等参与的资格,社会生计上的不平等,未尝不可假平等政治的机会,使之归于平等”。

还有两篇分别是署名一湖的《二十世纪之大问题》和署名辛木的《饭碗问题》,痛陈劳动者遭受的不平等待遇,呼唤无产阶级进行革命反抗。

《晨报》是五四时期最有影响力的大报之一,为梁启超、汤化龙等人主持下的政治团体研究系的机关报。研究系控制的《晨报》,何以能拿出副刊来组织一期政治性如此鲜明的专号呢?

《晨报副刊》第111号(1923年)

这就要说到其中的关键人物——李大钊了。

李大钊,字守常,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当时他的身份是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但是图书管理并非其本行,政治学才是他的专长。李大钊曾在北洋法政专门学校学习政治经济6年,又东渡日本入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深造一年半,精通日文和英文。在日期间,他潜心研究日本社会主义领袖幸德秋水的著作,广泛阅读日文版、英文版的马克思主义著作,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深刻的领悟和理解。可以说,李大钊成为中国第一代马克思主义的旗手,与其深厚的理论功底密不可分。

李大钊与《晨报》渊源颇深。早到1916年《晨报》(当时叫《晨钟报》)创刊之时,刚从日本学成归国的李大钊就被聘为编辑部主任,实际主持了筹备和创立工作,发刊词《〈晨钟〉之使命——青春中华再造》即其手笔。1919年2月,李大钊重回《晨报》担任《晨报副刊》主编。他迅即将这个副刊改组为一个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重要阵地,开设“自由论坛”“马克思研究”等专栏,并亲自撰写了不少重要政论文章,如《劳动教育问题》《青年与农村》和《现代青年的方向》等。

李大钊非常重视《晨报副刊》这个平台。因为它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日报,每日出版。这就解决了月刊《新青年》和周刊《每周评论》发文不够及时的问题。

在马克思主义的引领和李大钊的努力下,《晨报副刊》团结了一批进步人士。出现在“劳动节纪念专号”头条位置上的陈溥贤,曾担任《晨报》驻日本记者,经常在各大报刊上发表评介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是“五四”前后引介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人物之一。还有高一涵、陈独秀、罗家伦、孙伏园和鲁迅等一众《新青年》作者班底,都为《晨报副刊》贡献了不少稿件。

1921年10月,孙伏园接任副刊主编。《晨报副刊》由原来第7版独立出来,成4开4版单张小报。报头题作“晨报副镌”,报眉“晨报附刊”由鲁迅题写。不过大家习惯叫它《晨报副刊》,并将其与《时事新报》的副刊《学灯》、《民国日报》的副刊《觉悟》和《京报》的副刊《京报副刊》,合称为民国时期“四大副刊”。

话说回来,这一期“劳动节纪念专号”有什么影响呢?天亮前的第一声鸡鸣总是略显孤单,可随后就会有千百声呼应响起。李大钊在当期文章中预言:“我们中国今年今日注意这纪念日的人还少。可是明年以后的今日,或者有些不同了,或者大不同了。”

果然,一年后,1920年5月1日,“北李南陈”在京沪两地领导了声势浩大的集会游行活动,除《新青年》以7卷6号出版“劳动节纪念号”之外,《觉悟》《星期评论》《新社会》《北京大学学生周刊》等重要刊物,纷纷推出纪念劳动节的专号,“劳工万岁”口号遍呼大江南北。

1921年5月1日,中国工人阶级也开始“直接行动”,登上政治舞台。在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领导下,京汉路长辛店铁路工人会宣告成立。工人们唱着《五一纪念歌》走上街头,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美哉自由,世界明星,拼吾热血,为他牺牲,要把强权制度一切扫除净,记取五月一日之良辰。红旗飞舞,走光明路,各尽所能,各取所需,不分贫富贵贱,责任唯互助,愿大家努力齐进取。”这首《五一纪念歌》是李大钊指导北大学子创作,邓中夏等人教授给工人们传唱的。长辛店工人运动在早期工运史上有重要地位,它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起点和典范。

1919年《晨报副刊》首推“劳动节纪念专号”,最初只有微薄之力,但是真理的力量唤起了劳动者的觉醒,工人运动如春雷响彻神州。这不是偶然的,而是20世纪历史潮流的必然,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落地生根的回声,是中国共产党出世的前奏。 jXp5JI5YhIHn0v8vcazFqczfMs6/oacFKWou5QGApkN7U/DKtMCrZsXIpYVRJf9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