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热的血和冷的铁

《热血日报》

1925年5月15日,日本纱厂资本家枪杀工人代表、中共党员顾正红。5月30日,上海学生2000余人在英租界游行示威,抗议日商暴行,声援工人运动,被租界巡捕抓走100多人。下午,上万上海市民聚集在英租界巡捕房门口,要求释放被捕学生,并高呼“打倒帝国主义”口号。谁知,英国巡捕竟突然向群众开枪,当场打死13人,重伤数十人,逮捕150余人,酿成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全国人民愤怒不已,各地纷纷游行示威,罢工、罢课、罢市,发动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运动。

上海是当时全国舆论的中心,公共租界内就有号称“九家大报”的《申报》《新闻报》《时事新报》《神州日报》《中华新报》《新申报》《民国日报》《商报》《时报》。“顾正红事件”发生后,报界竟无人说一句公道话。5月30日的惊天惨案发生后,这些报纸也极为冷淡,有些消息都不登载,有些还要说些风凉话,甚至大举攻击和抹黑这场运动。

为加强领导五卅运动,中共中央5月31日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由蔡和森、瞿秋白、李立三、刘少奇、刘华等人组成行动委员会,并决定特别发行一份机关报来指导斗争。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张日报——《热血日报》。

报纸名字为瞿秋白所取。商务印书馆为反对帝国主义强权,出资办了一份《公理日报》。瞿秋白认为其态度过于温和,说道:“这个世界有什么公理呢?解决问题的,只有热血!” 《热血日报》这个名字极具战斗性和鼓动性,得到中央批准。该报由瞿秋白任主编,郑超麟、沈泽民、何味辛等人组成编委会,编辑部设在上海北浙江路华兴坊567号,是一间破旧的平房。

《热血日报》第5期(1925年)

会后仅用了3天时间筹备,6月4日,《热血日报》创刊号就正式出版了。瞿秋白是革命家、理论家,也是文学家,真不愧是大才子!“热血日报”这几个字由他题写,遒劲洒脱;发刊词也由他撰写,文采飞扬。请看:

洋奴,冷血,这是一般舆论所加于上海人的徽号!可是现在全上海市民的热血,已被外人的枪弹烧得沸腾到顶点了!尤其是大马路上学生、工人同胞的热血,已经把洋奴、冷血之耻辱洗涤得干干净净。

民族自由的争斗是一个普遍的长期的争斗,不但上海市民的热血要持续地沸腾着,并且空间上要用上海市民的热血,引起全国人的热血;时间要用现在人的热血,引起继起者的热血。

创造世界文化的是热的血和冷的铁,现世界强者占有冷的铁,而我们弱者只有热的血;然而我们果然有热的血,不愁将来手中没有冷的铁,热的血一旦得着冷的铁,便是强者之末运。

本报特揭此旨,敢告国人!

这篇236个字的战斗檄文,果真让人热血沸腾!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年轻的党,同志们也多是年轻人,瞿秋白时年26岁。《热血日报》每日出版,对编辑工作提出巨大挑战。上海6月间已进入暑期,编辑部房间狭小逼仄,陈设简陋,瞿秋白、郑超麟几个人却毫不在意,常常围坐在屋内一张白木长桌上,通宵达旦,挥汗如雨赶编新稿。

彼之砒霜,吾之蜜糖。这样艰苦的工作,共产党人却甘之如饴。此前在上海大学做社会学系主任的瞿秋白,对妻子杨之华说:“这样的工作比在大学讲台上有效得多。” 于是,他清晨早早起床,读完新材料后就开始在纸上耕耘起来,以至少每日一稿的效率发表了25篇文章。其中撰写社论19篇,还不算发刊词。在6月12日、13日两期上,瞿秋白分别用“热”“血”“沸”“腾”“了”5个单字做笔名,撰写8篇杂言。5个笔名合在一起就是一句话,点出当时运动如火如荼的热烈场面。

作为党的第一份日报,《热血日报》体现出高超的新闻报道水平。标题新颖有特色,能激发爱国民众的思想共鸣。比如提问式的《政府派员是何居心?》,反问式的《谁是敌,谁是友》,心理感知式的《最可怕的十秒钟》,皆是教科书级别的新闻稿件。作为一张战时性质的报纸,《热血日报》不设广告,还在每期报边大字加印运动口号,如“中国人不能受外国人统治”“取消一切不平等条约”“全国各界联合一致对外”,让人一看就懂,具有巨大的宣传鼓动效果。

《热血日报》与五卅运动紧密配合,在群众中影响很大。出版到第10期,发行已达到3万份。这个数量超过了开张10年的老牌报纸《民国日报》,说明办报工作极为成功。随着运动的深入,帝国主义与军阀开始疯狂反扑。6月25日,大批巡警突袭承印《热血日报》的明星印刷所,查获了大量正在印刷中的报纸及其他革命书籍。“明星”被封,经理徐上珍被捕。这个印刷所本身是私人所办,并无政治性质,此前也曾为中共印刷过《向导》周报,这次因为《热血日报》而被查禁。

6月27日,《热血日报》在其他处印刷了第24期,被迫终刊。然而,24个昼夜带给国人的热血沸腾不会终结,反帝爱国的旗帜只会更加高扬。 tqy0X7iZFtQlrMAg+oUZLuF8tFZ6GsVaFEtNpL3ggxOoFS7bfRzwp+qo9QbWMF0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