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的第一声

《妇女声》

马克思说:“没有妇女的酵素就不可能有伟大的社会变革。” 20世纪初的救国图存、民族解放运动,中国女性未曾缺席。她们不仅是催化革命的酵素,更是在场者、记录者和直接行动者。

在党的早期历史上,有一位杰出女性经常被提起,这就是李达能干的夫人王会悟女士。当中共一大会议被租界密探闯入被迫中断时,是她出主意将会址转移至嘉兴游船上,边游湖边开会,顺利躲过了巡警的干扰。其实,在会前,她还为全国各地来开会的代表妥善安排了住处。这个住处就是博文女校的宿舍,在一大会址的旁边。

王会悟和博文女校颇有渊源。这得从学校的来历说起。1907年清政府颁布我国第一部女学章程,女子教育合法化,在开风气之先的黄浦江两岸,涌动着一股兴办女子学校的春潮。博文女校就是在昌明女子教育、再造“国民之母”的潮流中创办的。章太炎唯一女弟子黄绍兰、黄兴夫人徐宗汉、章太炎夫人汤国梨等人为主要创办者。1919年,这些进步女性以博文女校为大本营,又成立中华上海女界联合会,以“竭女子之知能,启发国民之自觉,提倡社会服务” 为宗旨,是近代历史上有名的妇女运动团体。上海女界联合会的会长徐宗汉,思想进步,倾心于妇女解放事业。王会悟初到上海时,曾做过徐宗汉的秘书,协助她处理联合会的工作。

《妇女声》平民女校特刊号(1922年)

1921年,一大过后,党对妇女工作非常重视。陈独秀和负责宣传工作的李达,为了推动党领导下的妇女运动,决定以办学校、办报刊的形式,在劳动妇女中间开展宣传工作。于是,他们派王会悟找到徐宗汉,希望将上海女界联合会改组为中华女界联合会,并以该会名义办一份妇女刊物、办一所平民女子学校。徐宗汉欣然同意。很快,中华女界联合会完成了改组,并在《新青年》第9卷第5号上刊发了改组宣言和章程,宣布“拥护女子在社会上政治的及经济的权利,反抗一切压迫”。陈独秀将此宣言和章程寄发给各地党组织,希望地方党组织以此为范例开展妇女工作。

经过紧张的筹备,1921年12月13日,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份妇女刊物——《妇女声》在上海法租界贝勒路375号正式创刊了。刊物对外以中华女界联合会机关刊物的名义出版,实际上由李达任主编,王会悟、王剑虹负责编辑。《妇女声》是半月刊,版面为8开,每期4版,主要栏目有言论、小说、讲演、国内消息、通讯等,当时在上海的共产党人如陈独秀、施存统、李达、邵力子等人,大多为其撰过稿。该刊在邵力子主持的《民国日报》印刷所内印刷。

《妇女声》大声疾呼妇女解放,而且是底层最受压迫的劳动妇女的解放。这是它区别于其他妇女报刊的显著特色,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把妇女运动纳入整个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正如恩格斯所同意的傅立叶的观点:“在任何社会中,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 中国社会经历漫长的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妇女是最受损害、最被侮辱的群体,这个压迫的根本来源是不平等的阶级统治。只有党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才是消除压迫和剥削的最终途径。《妇女声》虽然只办了10期,但是从第1期起就有明确的阶级性,因此特别能促动女性的觉醒。创刊宣言写道:“女子是人类社会底一分子,有应尽的义务和应享的权利,应当自己支配自己的生活。经济组织变化的结果,迫使我们离开家族奴隶的境遇,走到社会中来,要完成我们历史的使命。”这个使命,就是“宣传被压迫阶级的解放,促醒女子加入劳动运动”。王会悟、王剑虹和中华女界联合会的骨干是撰稿的主力。1922年4月,美国妇运领袖和人口专家桑格夫人访华,王剑虹代表《妇女声》采访后写下《节制生育与保持恋爱》,王会悟也撰写了《我对“产儿限制论”的意见》。她们都同意桑格夫人的节育理念,反对把妇女当作“延续种族的机械”这种腐朽的旧观念,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

1922年2月,为了培养妇女工作的力量,党组织又与中华女界联合会商定,成立了一所妇女学校,这就是赫赫有名的平民女校。李达任校长,仍由王会悟、王剑虹负责具体工作。学校不大,学生也不多,初期只有20多人,半工半读,倡导知识女性与劳动妇女相结合,是我们党建立的第一所妇女干部学校。学生虽少,普遍文化程度也不高,但是老师都特别有学问,有李达、邵力子、沈泽民、茅盾、陈望道、施存统、张太雷、恽代英等人。丁玲、王一知、杨之华等人都是平民女校的学生,后来升入上海大学。学校提倡学生到工厂去,和女工交心,组织她们开展工会运动,推动了早期妇女解放运动。

《妇女声》和平民女校是党领导妇女工作开出的两朵姊妹花。学校开学时,《妇女声》第6期特别出版了“平民女校特刊号”,以示祝贺。在这期特刊号上,陈独秀发表《平民教育》,希望平民女校做一个“风雨晦冥中的晨鸡”,使教育从贵族化转向平民化;沈泽民说,平民女校是“平民求学、平民精神的养成所”;邵力子说“一个平民女校救不了多少苦女子,但若第一个能办有成效,将来就会产生无数的平民女校”;李达更明确指出“平民女学是到新社会的第一步”。

《妇女声》于1922年6月停刊,平民女校也于年底停办,但它们在妇女运动历史上的贡献和地位不容小觑。正如党中央第一任妇女部主任向警予所评价:“当时由妇女团体主办的、足以鼓动妇女思潮的出版物很少。《妇女声》虽然生命很短,却比较精彩。” KqrQ6cx64O8wurmMrtgrFBYgnmareH9YeoFp4yfo9A4OgNVSIq7zfGwmbfoQmTH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