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雷锋在湖南

(1940.12.18—1958.11.12)

在湖南望城,雷锋一共生活工作了18个春秋,经历了出生到成年,出生在万恶的旧社会,成长在新社会,感恩付诸奋进学习工作中。

好学生:雷锋在学校

雷锋“时时争第一、处处争第一、事事当先锋”,上学时如此,参加工作也是如此,是学校第一个报名下乡当农民的学生,是望城青少年捐款最多的个人,是第一个拖拉机手。到辽宁鞍钢,雷锋也是第一个学会开推土机的,所在的班组经常拿第一、夺红旗。报名当兵亦如此,他又是第一个站出来表态要当兵的,他还为没能抢到第一个报名名额而懊悔,并写进了《我决心应召》里,刊发到报纸上。当兵后,更是如此,是第一个下到战斗班的新兵,是第一个入伍十个月就入党的新兵,更是一个新兵中唯一“破格”入党的战士。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雷锋从上学开始起跑,沿着自己的人生规划,坚定不移地一路在奔跑,一路在追赶,跑向胜利的终点,跑向人生的辉煌。

1950年夏天,10岁的雷锋被安排免费进入望城县刘家祠堂小学(即龙回塘小学)读书,成为一名小学生。

上学的第一天,雷锋就下决心要做毛主席的好学生。雷锋当兵后参加忆苦思甜做报告时说:“党又送我到学校念书,老师给我和同学发了新书,看到同学都交了费,我就去找老师说,我还没有交费呢。老师说这是党送你去读书,并翻出毛主席像说,就是他老人家送你读书的,你永远也不要忘记他老人家。所以我第一次就在笔记本上写了‘毛主席万岁’五个大字。我非常感谢党和毛主席,连睡觉做梦都想见到毛主席……毛主席热爱学习,热爱劳动,处处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我非常感动,一定要好好学习,做毛主席的好学生。”

李扬益是雷锋小学班主任,接待雷锋并帮雷锋办理了入学的手续。他仍清楚地记得雷锋入学第一天的情况:学校正式上课的那天,雷锋起了个大早,是第一个来到学校的。

李扬益看到雷锋这么早就来学校上学,对他说:“雷正兴,你怎么来得这么早?”

雷锋回答:“老师,报到时彭叔叔和您对我讲的话,我回家后想了很久很久,毛主席是我们穷苦人的大救星。所以,我今天特意早点来,请您教我写‘毛主席万岁’。”

看到雷锋如此懂事,李扬益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兴,牵起了雷锋的小手,带他进了办公室,鼓励说:“希望你以后听党的话,做毛主席的好学生!”

雷锋点了点头:“好,我一定努力,做毛主席的好学生!”

李扬益拿起毛笔,在一张纸上端端正正写下了“毛主席万岁”五个大字,并把笔画和执笔方法都一一告诉给了雷锋。雷锋聚精会神地看着,跟着一句一句地念着:“一撇,一横,一横,一竖弯钩……”

开始时,雷锋总是写不好,写得扭扭曲曲、歪歪斜斜的,非常着急:“老师!为什么我的字总是写不好?”

李扬益安慰道:“勤学苦练,字就能写好。”

雷锋听后静静地坐下来,认真地写呀写,认真地练啊练,写了一行又一行,一页又一页……终于会写这几个字了。

雷锋就是这样怀着对党对毛主席无比的热爱走进学校,走向人民的视野,开启新的人生。

在龙回塘小学,雷锋从一年级一直念到了三年级。雷锋在报告中曾说:“每天功课每天都做完,星期天也不休息,晚上9点多钟才睡,我想将来很好地为人民服务,所以一年级时我考了第一名,二年级也是第一名……只有好好学习,才能将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报答党的恩情。”

悲惨的童年生活,让雷锋从小没有娇生惯养的习气;每天都在劳作中讨生活,这也练就了他“眼中有活,手脚勤快,做事麻利”的良好品质和独自处理事情、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些优点,影响着雷锋成长的每一步。

在得到党和国家的照顾后,身为孤儿的雷锋视每个人都是亲人,更愿意尽自己最大所能,去像党和国家帮助他一样,无私地去帮助别人,不计得失,不求回报,只讲付出和奉献。

李扬益说,雷锋10岁入学,由于深受苦难,他比一般孩子更懂事,在学校里热心助人,从上学的时候就表现出来。学校门前有一个漫水桥,一下雨,水就把桥淹了,小孩子们过不去,老师帮助孩子过桥,雷锋就和老师一起,遇到个子小的就背着过去。

因为学校更名、合并等原因,1953年夏天,雷锋先后在上车庙、向家冲、第二完小(后改为清水塘完全小学)、荷叶坝完全小学等五所学校上学。

新中国成立之初,望城教育沿用民国“四二”学制。完全小学指设有初级和高级两部的小学,其中一年级到四年级为初级小学,五、六年级为高级小学。

1954年下半年,雷锋考入清水塘完小五年级,后来清水塘完小被合并到荷叶坝完小,雷锋在这里一直念到高小毕业。

上学期间,雷锋家住在简家塘,距离清水塘学校足足有十里地,可他总能克服困难,每天起早摸黑,来回步行上下学,风雨无阻。因为童年经常挨饿,雷锋的胃不是太好,经常胃疼,他也没有请过假,总是带病坚持上学,从不迟到、早退、旷课。对于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雷锋总能认真按时完成,从不马虎潦草,从不缺交或拖交。

雷锋在忆苦思甜时说:“一定要好好学习,做毛主席的好学生。”

雷锋在自传体小说《一个孤儿》中把自己化名为“李斌”。他在小说中写道:

学校里成立学生会,小李斌当上了学生会主席。1952年,他初级小学生毕了业,又考上了“二完小”,开始了高小的生活。

李斌在高小曾经读过这样一课书:“一个可怜的孤儿,在党的培养帮助下成长大了,现在当上了一个优秀的拖拉机手。”李斌想:我将来是不是也能当上一个拖拉机手呢?

有了一个这样的理想,他在高小加入了光荣的少年先锋队组织。他还被选为少年先锋队的大队委员。同学们都很敬佩他,老师也非常热爱他。李斌的成绩算是全校第一个,每门功课都得5分。

平时,雷锋也一时不闲着,学业、家务、农业都不误。李扬益曾问过雷锋,是如何读好书、做好作业、搞好家务劳动全面发展的。

雷锋说:“我采用了毛主席‘各个击破’的战略战术,归纳起来叫作:‘一问、二抓、三补’的方法。一问,就是上课时没有听懂的问题向老师提出,一定要问懂为止,因此课堂上的课就不存在问题了;二抓,上午布置的作业中午抓紧时间做好,下午布置作业晚上抓紧时间做好,因此作业就不存在问题了;三补,就是上午耽误的下午补,下午耽误的晚上补,晚上耽误的第二天早上补。所以我能够全面完成作业,家务劳动也没有耽误。”

雷锋学习成绩优异,乐于助人,品学兼优,多次被评为优秀学生。特别是在成为少先队员后,雷锋表现更加突出,荣获优秀少先队员称号,还被评为毛泽东时代的好少年。

当时,学校和乡政府同在一个院子里,来往办事的人很多。课余时间,雷锋看到有人进校门,就马上去迎接,帮着提包拿东西,主动热情询问找谁,如果要找的人在,他就把客人带过去,如果要找的人不在,他也帮着继续找。

雷锋曾担任过儿童团团长,对当地干部和群众非常熟悉,乡政府通知开会或联系群众传个话,一般都交给雷锋放学后去送发。雷锋上小学的几年时间里,一直都是乡政府的义务通信员。

当时,农村许多地方连报纸都很少,遇到有任务,就需要学校配合帮着宣传。雷锋经常和老师一起写黑板报、贴标语,到村民会上宣读文件。雷锋还经常和李建芝、凌小俐等班里同学把中心工作编写成“莲花落”“三句半”“民歌联唱”等到村里演出。

1954年6月1日,在雷锋加入少先队的当天,荷叶坝完小举办了一场建校以来规模最大的庆祝大会,10所小学的1500多名少年儿童参加。

在庆祝大会上,雷锋负责会场组织指挥,并代表全体同学在大会上讲话。在大会进行第四项时,雷锋身着白衬衣、佩戴红领巾,精神抖擞地走上主席台,向台下师生敬队礼。

雷锋说:“庆祝六一儿童节,这是多么幸福、多么有意义的节日。这幸福是有了毛主席,有了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解放军,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解放了全中国,才有今天。要打垮强大的敌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是千千万万的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了我们的幸福。”

雷锋回忆了自身的悲惨遭遇,让师生感同身受,泪水横流。雷锋话题一转,呼吁同学们要安定地学习,幸福地生活,一定要听毛主席的话,做毛主席的好学生,学好文化科学知识,锻炼好身体,让自己成为建设新中国的人才。

主席台下,掌声雷动。

在主席台上,坐着望城县委书记张兴玉、安庆乡乡长彭德茂。雷锋讲完话后,张兴玉站起身和雷锋握手,摸着雷锋的头,表扬他讲得好,鼓励他要好好学习。

雷锋不曾想到,台上坐着的这两位会是自己人生路上的贵人、恩人。自己与张兴玉的这次短暂相识,只是开始。两年后,他在彭德茂的推荐之下,来到张兴玉身边工作,并得到了张兴玉的关怀和帮助,成长飞速,受益无穷。

好农民:雷锋在望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解决城市中的就业问题,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就组织将城市中的年轻人移居到农村,尤其是在边远的农村地区建立农场。

1955年,毛泽东提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这句话,也成为后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最响亮的口号。从这一年开始,共青团开始建设农场,鼓励和组织年轻人参加垦荒运动。

1956年,在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之后,中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1956年1月,党中央发布了《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提出“社会主义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但是,发展农业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占有极重大的地位。农业用粮食和原料供应工业,同时,有五亿以上人口的农村,给我国工业提供了世界上的最巨大的国内市场。从这些说来,没有我国的农业,便没有我国的工业……今后的任务是要尽力巩固合作化制度,同时继续反对农村中的资本主义自发势力”。

农业合作化给我国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最广阔的道路。由此,全国掀起大办农业、发展农业生产的高潮。

农业合作前景广阔,农村到处都需要人才。

望城县安庆乡乡长彭德茂反映,在全乡5个村,只有一个人能读报纸,还是个富农的儿子,想找一个记工员和队会计都十分困难。

雷锋在忆苦思甜时说:“老师要学生们填志愿,很多人都填志愿要入技校、高中,我就在志愿书上写着‘党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老师让我升学,我向学校写了决心,要求到农村参加农业生产,去建设新农村。农村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到农村可帮助农民扫盲,去锻炼和改造自己。农村是广阔的天地。毛主席说有两门知识:实践知识、书本知识。我再三保证,老师才批准我的要求。”

1956年7月15日,荷叶坝完小举行第一期毕业及休业仪式,雷锋高小毕业,并作为学生代表上台发言。时任荷叶坝完全小学少先队辅导员夏柳在“教师笔记”记录下了雷锋的发言:

我响应党的号召,去当新式农民——做个好农民,驾驶拖拉机耕耘祖国土地。将来要做个好工人,建设祖国。将来要做个好战士,拿起枪用生命和鲜血保卫祖国,做人类英雄。

三天后,夏柳还在日记中记录了雷锋在学校学生会和少先队队部工作表现:“雷正兴:工作积极,关心同学,尊敬老师,记甲奖一次”。由此,雷锋在小学期间表现可见一斑。

雷锋高小毕业后,回到安庆乡柳塘湾生产队当记工员,后又到安庆乡政府担任通信员和秋征助理员,帮助搞征收公粮工作。

两个月后的11月17日,在乡长彭德茂等人推荐下,雷锋到了望城县委,给县委书记张兴玉当公务员。

在县委工作期间,雷锋表现十分优秀,不仅光荣地入了青年团,还三次被评为县委机关“工作模范”,被评为“优秀共青团员”。

1957年,湖南省湘潭地区及沩水河沿线各县研究,决定根治沩水河,并成立了望城县治沩工程指挥部。

雷锋主动请缨,多次向县委领导积极要求参加治理沩水河工程,要到最艰苦的地方去。

就这样,夏天,雷锋来到了治沩工程指挥部给总指挥、望城县委副书记赵阳城当通信员,往返于下面11个大队,上传下达,发通知、送文件、记电话……

在治沩工程现场,南北端距离指挥部最远有10余公里,全部需要步行,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黑天白天,雷锋都风雨无阻,坚决完成,不辞辛苦。

在1958年10月写的自传体小说中,雷锋把自己化身为“李斌”,这样讲述了自己参加治沩工作:

他还当上了青年夜间突击队的队长。他带领着30个队员战斗在最艰苦的地方!他们在工作中开动了脑筋,创造了“浪形挖土法”和“双钩倒土法”,提高了工效6倍多。每天每人平均挑到19方土。治沩工程指挥部奖给了他们一面很大的流动红旗。

一天雪夜,工地党委命令夜间突击队在3天内,在宽达100米的沩水河上搭一座木桥,600多人挑土要从这桥上经过。如果桥没搭好,就会直接影响600多人的工作。

李斌愉快地接受了党委交给的光荣任务,连夜带领全体队员赶到了工地。他自己奋不顾身地把冰打开,跳到河里打桩。队员们在他的影响下,也勇敢坚强地同冰雪战斗。有的忙着打桩,有的忙着运石头,有的运木板,有的在扎架子,夜以继日地紧张战斗着。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由于夜间突击队全体同志的努力奋战,克服了一切困难,提前半天完成了党委交给的光荣任务。

1960年11月5日,雷锋到沈阳师范学院做报告时又一次回忆起这段经历,他说:“1957年9月,和赵书记参加建设新农场。一个下雨的晚上,我和赵书记从工地开会回指挥部,赵书记把雨衣披在我身上。我走到一个桥上,一下子没小心掉到了八曲河里,河有三丈多宽,水深八九尺,河岸高一丈。我掉到河里后,赵书记立即跳到河里,把我救了上来。我右腿摔伤了,赵书记背我回到指挥部,第二天把我送到县医院。他在百忙中还抽出时间来看我,送给我苹果、橘子,我住了一星期就好了。

“有一天晚上,我送通知到工地,回指挥部时天突然下雨。我走到一个新修的水闸上,看见了很多的水泥,于是我想到了不要让国家财产受到损失,便连忙脱下了自己的棉大衣盖在水泥上,并急忙跑回指挥部找到雨布,和民工一起去盖好了。农场建完后,我被评为劳动模范(实为‘治沩模范’)。”

1958年春,治沩工程胜利结束后,县委研究决定将围起来的团山湖开垦成一个国营农场,让荒芜沉睡的湖洲地变成米粮仓。这一决定得到了上级支持,分配了一台拖拉机指标,并批准建立拖拉机站。

由于当时县财政拮据,为了购买拖拉机与建站,共青团望城县委发出了捐款的号召。

雷锋在自传体小说透露:

今年1月底,团县委号召建立望城县第一个青少年拖拉机站。李斌多么想当一名拖拉机手啊!他把节约下来的准备做被子的20元钱全部捐献给了拖拉机站。他只想拖拉机站能马上建立就好。他向党委写了6次申请书,表示了自己的决心,说出了自己的理想和愿望。

雷锋捐献出20元钱,成为全县青少年捐款最多的个人,受到了共青团望城县委表扬,并为其颁发了纪念证表示感谢。

鉴于雷锋为购买拖拉机所做的贡献和一贯表现,望城县委研究决定选派雷锋去团山湖农场学开拖拉机。1958年2月26日,雷锋光荣地走上了农业劳动战线——来到了团山湖农场。

雷锋在《我学会开拖拉机了》一文中写道:

团山与杲(高)山之间有一个大湖——团山湖。它纵横六七里,湖草丛生。人们形容这里土地肥沃,说是有五尺深的肥料。湖的周围去年围起了一道新的大堤,那弯弯曲曲的大曲河,再不能穿过湖中间了,只能顺着新堤往下游流。一个新的国营农场在荒洲上建起来了。还有“铁牛”在荒地上奔驰着。这里有三百多勤劳勇敢的农场工人在歌唱今天的幸福,歌唱劳动的愉快,歌唱美好的将来。

1958年3月10日,雷锋来到团山湖农场只有13天,就已经能够独自驾驶拖拉机了。

雷锋在《我学会开拖拉机了》一文又写道:

3月10日,是我永远不能忘记的日子。这天,我第一次学会了开拖拉机,心情是何等激动啊!

我7岁时父母双亡,变成了一个可怜的孤儿。那时,在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下,我只得给地主放牛,吃不饱,穿不暖,经常挨打挨骂,过着牛马一样的生活。

自从来了人民的救星——共产党,把我从火坑中拯救出来,送我上学,给我吃的穿的,把我培养成为一个有一定知识、觉悟的青年;使我于1956年投入革命的怀抱(在县委会当公务员),并在1957年2月加入了自己光荣的组织——青年团。

今年1月底,团县委号召建立望城第一青少年拖拉机站,接着又看见农学院的拖拉机来支援团山湖犁田,我多么想当一名拖拉机手!我就把节约下来准备做被子的20元钱,全部捐献了,只想拖拉机站马上建成就好。

这次,党批准我到农场来,我真是高兴极了。……

当我第一次爬上拖拉机驾驶台学习的时候,我真高兴得要跳起来。我坐在驾驶员的身边,专心地看他怎样操作,怎样转弯,怎样发动汽油机……老陈一面驾驶,还一面告诉我操作方法和各部分名称,我一点一滴都记在脑子里,并写在日记上。这几天,我总是睡不着觉,起来又去学习,只想早一日学会,早日为祖国出一点力量。

学习了一个星期,懂得了一些操作方法和基本知识,老陈就让我试验驾驶,他真的让出座位,站在一旁指点我。我一坐上驾驶台,心跳得很,生怕开不动,别人会讥笑;又怕没有力,转不动方向盘;还怕刹不住车,就更糟。我的心情既紧张,又快活,手脚都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老陈对我说:“不要怕,要放勇敢些!”这时,我才把油门加大,把离合器向上一推,拖拉机嘎嘎地开动了。可是,拖拉机总不听我的指挥,走弯路。开了一会儿,我不怕了,心也跳得不那么厉害了,手脚也慢慢地不发抖了。这时,拖拉机也听我使唤了。在这个时候,我的心情又是多么喜悦呀!我回头望望,看到那可爱的肥沃土地,很快地被犁翻了,仿佛看见了一大片绿油油的可爱的庄稼。

今天,真有很大的收获,过得真有意义。下班以后,脑子里一个转又一个转地想着。吃饭的时候,还好像坐在拖拉机上似的,不停地摇晃着;拿起筷子,像握住拖拉机的操纵杆一样,随手拽动。两只脚像踏在“刹车”和“油门”上,自然地踏动着。我在想,今天这样幸福,不是党的培养,又是哪里来的呢?

我一定要以实际行动,来报答党对我的亲切关怀和照顾。一定努力钻研,勤学苦练,克服一切困难,忘我地工作,争取做望城县的第一个优秀的拖拉机手。

雷锋这篇《我学会开拖拉机了》,在原望城治沩工程指挥部《治沩工地报》编辑熊春祜的帮助下,于1958年3月16日发表在了《望城报》上。

就这样,雷锋成了望城县第一位拖拉机手,驾驶着拖拉机耕耘在团山湖农场。

雷锋曾在忆苦思甜时说:“每天白天、黑夜,我就驾着拖拉机耕地,一天工作10多个小时,我也不觉得累,后来粮食丰收了,我非常高兴,原来的荒湖,现在开垦出来了。”

1958年8月1日,雷锋兴奋地创作并发表了人生的第一首诗歌《南来的燕子啊》:

南来的燕子啊!新来的候鸟,从北方飞到了南方,

轻盈地掠过团山湖的上空,闪着惊异的眼光。

我听清了呢喃的燕语,

像在问:“为什么荒芜的团山湖,

今年改变了模样?”

…………

南来的燕子啊!

也许母燕曾向你说过旧时的惨象。

往日的团山湖——

湖草丛生,满目荒凉,洪水一到,一片汪洋,

十年前有人三次收款,三饱私囊,

围垦团山湖只是一个梦想。

如今的团山湖啊——

良田万顷,满垄金黄,

微风吹过一片稻香。

新修的长堤像铁壁铜墙,

洪水已再不能称凶逞狂。

红旗插在社会主义的农场,

到处是谷满仓、鱼满舱,

祖国又添了一个“鱼米之乡”。

南来的燕子啊!

…………

你是这样轻快地飞翔,

许是欣赏这美丽的景象:

蜿蜒的八曲河像一条白银管,

灌溉这片肥沃的土地,

团山湖与乌山对峙,

是天生成的一幅屏障。

这景象是诗情也是画意,

活跃在这诗画般怀抱里的工人,

更是些生龙活虎般的健将。

…………

南来的燕子啊!

你不用再寻旧时代的屋梁,

无论你飞到哪里,

再也找不着你从前住过的地方。

去年这里是荒凉的地方,

今年变成了高大的厂房,

欢迎你到新的农场宿舍来拜访。

但得请你告诉我,

你可知道你所飞过的地方,

新建了多少这样的农场?

1958年秋,望城县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高潮,国营团山湖农场被撤销,并入五星人民公社。团山湖农场场长李庆发调任到五星人民公社任党委书记,雷锋也跟着到五星人民公社工作。 oWHd15WYWICUHvO+w2uw1iV5oXcso1l/sqH+zzpHCXJ+E9kcA6ig0n7HCQqEwFp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