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地中世界

地面有飞禽走兽、鲜花美果,是各种生物的活动舞台。至于暗黑的地中世界,大概除脾气古怪的鼹(yǎn)鼠、蚯蚓等之外,不见得有多少生物吧!可是,一握之土,用显微镜观察,足有几十万细菌在里面生息呢!

地中千千万万的细菌都忙碌地做着各种工作,像使落叶、虫尸、蚯蚓粪以及别的种种肥料腐败,变成植物可以吸收的养分;或是吸收空气中的氮气,供植物生长。当然,这里面也有无用,或会传染疾病的,但大部分都是有益的细菌。

在这样布满细菌的地中世界,“唯我独尊”地向四处延伸的草木的根,究竟是怎样生活的呢?

当种在花盆里的种子发芽时,将花盆横放,于是芽就向上弯曲,继续伸长,而根的尖端反曲向下方。可见根尖的目标,实是地球的中心。这恰像诸位在黑暗中摸索时,看到某处有一点灯火,就直向那边走去一样。根是被地球引力牵拉着而延伸的

图1 番茄的根型

左,经过蒸汽消毒的土壤;右,未消毒的土壤

根的尖端戴着一顶小帽子,叫作根冠。这是为了防止坚硬的沙砾等将柔软的根尖擦破而生的保护装置。

将蚕豆种在适当湿润的沙或锯屑中,到根伸到两寸长的时候拔起,从中央到尖端,每隔一分 左右,用墨画一条横痕,并设法给予湿气。第二天再观察,这根会长不少,但画着的横痕不像先前那样均匀了,可见根延伸的速度不是全都相同的。延伸得最快的,就是尖端稍上处叫作延长区的。

图2 根的成长实验

根端是感觉很灵敏的地方,它不断地左歪右斜,穿过土粒间隙而向下延伸。若碰到坚硬的石块,无论如何钻不通的时候,便立刻通知延长区:“赶快弯曲吧!”不久,延长区就会弯曲,根的尖端再向新方向,继续探险前进。那位有名的达尔文先生说:“植物的根尖有脑髓似的作用。”某学者又推想,也许从根尖到延长区,有类似动物神经的东西联结着。究竟怎样,现在还是不明白。

根原是为吸水而生的,它躲在地中,一半也是为此。所以若地中有一处干、一处湿的时候,它就只向湿润的方向延伸,即使这湿润处离得颇远,也还会向那方向延伸。这看上去太奇怪了,其实这是因为根尖常选择坚硬物少而松软的地方扎根,湿处的周围自然土松泥润。至于由远处泥土带来的细微影响,我们虽看不出,灵敏的根尖却能感觉到。

若地中有积水,根延伸到那边后,便像扫帚似的生出许多枝根,将水潭围住。这样的根,在崩坏的河岸上常常看到。地中的根,不仅能向有水的方向延伸,连有毒质的地方都会知道,绝不胡乱伸过去。而且这块地有无养分,也远远就知道,总会选择养分丰富的地方走。

图3 根毛吸收水和溶液送入木质部

这里讲一件非洲的新闻吧。热带原产的仙人掌在非洲那边,多得同野草一样,常常缠着树干生长,用一片片碧绿的茎,装成一棵翡翠树。某处农家,将仙人掌丢在仓屋的顶上,若这屋顶上有一个孔,当仙人掌的茎在屋顶蔓延时,恰巧碰到这个孔,仙人掌便会立刻生出许多根,穿过这孔,在屋内慢慢挂下去,一直达到相离八九尺的地面。可惜,这仓屋里有许多鼠,它们以为是从天上吊下来了好点心,一起将根尖咬去了。

根能够这样长长地挂下来,固然因它有向地球中心伸长的性质,换一面来想,又像有特别的智慧,虽身在高处,但知道总有可以到达的土地,就勇敢地伸下来。像故事里听到过的龙一般,长长地挂下根来喝水的树木,在热带常会遇到。

根虽有这样求水的性质,但实际能够喝水的,也只有尖端的软嫩部分。老的部分,皮层坚硬,不能透水,只用作支持身体。同是软嫩部分,生在延长区上方的丝一般洁白的许多根毛最能吸水。若在移植草木时,胡乱拔取,伤了根毛,那么,它就要因不能“喝水”而枯死了。

接着我们要来研究根究竟有多长。某学者把一棵刚从种子萌发的枞树种在沙里,经过三个月,主根和支根一共加起来,长有三十六尺 以上,根的表面积也有五尺见方 。某种玉蜀黍 ,根也有一千五百尺到两千尺左右。据别个学者调查,某种大王瓜的根有七万五千尺,就是五十里 左右,这好像是在胡说,但的确是事实。

单子叶植物的根往往深得让人不能相信,尤其是泥土干燥的地方。小麦即使生在肥土中,也能伸到五六尺的深处。野草中,像白花苜蓿(mù xu)能到九尺左右的深处。最会钻地的,要算非洲产的巴恶巴蒲树了,它的根能一直伸到一百尺深。

山蒜、薤(xiè,俗称火葱)、洋葱等的根,有更有趣的作用。这些种子发芽后,根也是向下延伸的。但因它们都是百合的亲戚,根像一蓬胡须,当它们斜斜地向四面八方伸去时,尖端的根毛牢牢地附着在泥土上后,将根一缩,于是茎就被拉入地中了。这恰像在气球上面挂了许多绳,每根绳系着一辆汽车,汽车向四面奔驰,把气球拉下来的情形一样。到了秋天,虽另外再生出专门吸收养分和水的根,但第二年春天,新叶一出,又会生出这种有拉扯作用的根。所以,茎的基部一面渐渐膨大成球茎,一面慢慢向地中埋下去。可是,也不是一直会陷下去,到了适当的地方就会停止。好像茎虽在黑暗的地中,仍旧很明白自己的位置一样。

前面讲过,根如果碰到坚硬的石块,会转弯避开。但有时它们不肯退让,会分泌酸液将岩石溶解。试看打磨得光光的石碑,苔藓生长后,就被溶得凹凸不平了。在山里,常可看到根钻入岩石中,这是因岩石的裂隙暗黑而多水,根自然喜欢钻进去。后来,根肥大起来,便将裂隙胀开。据说某学者见过直径还不到一尺的根,肥大时能将一千六百斤重的石块抬起。有些石墙倒塌,就是因为贴近种着树木的缘故。 FzNiTMcvd/Ze6KLEiG2VcSnR1l9ul277M+xY5xkGGTfnB9s+4ttahzbF2E1g0bh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