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凉州词(二首录一)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首诗是写出塞远征的士兵们的思想感情的。他们从原驻地出发,渡过黄河,到了凉州,再出玉门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去保卫边境或攻击敌人。愈向西走,就距离渡过的黄河愈远,回头望去,如在天际,所以说“远上白云间”,这也就是李白《将进酒》中“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意思。次句孤城,即是玉门关。这两句上写祖国山川之雄伟气势,下写远征士兵的荒凉境遇,都是为后两句刻画人物的心理状态作准备。

在这种环境之中,忽然听到了羌笛的声音,而羌笛所吹,又是《折杨柳》一曲,就更不能不引起征夫们的怀乡之感了。《折杨柳》歌辞有云:“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第三句即由此化出。但诗人却没有停止在这里,而是代征夫们进一步设想:羌笛又何必吹出这种“愁杀行客儿”的乐曲呢?折柳赠别,是当时风俗,所以看到杨柳,就想到离别,而由于不愿离别,所以连杨柳也怨恨起来,以致在笛声中透露了这种感情。可是,如果想到再往前走,出了玉门关,气候就更冷了,虽有春风,而不能吹到关外,也许连杨柳也难以发青,那就连折柳赠别也不可能,吹笛怨别也就更属徒然了。这两句诗将折柳赠别的风俗以及羌笛吹奏《折杨柳》这一伤离的乐曲两事合而为一,以描写征夫虽然已经长途跋涉,远达玉门,可是玉门以外,却还有也许是更漫长的道路在等待他时,内心不怎么乐意,可是又不便公然说出的心理,不但委婉细致,而且含意深刻,情感强烈。全诗的风格悲壮苍凉,也与所反映的情调合色,所以自来评价很高。

杨慎《升庵诗话》说:“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则认为它还含有比兴,以春风不度玉门暗喻恩泽不及边塞将士。根据古人所谓“诗无达诂”或“作者何必然,读者何必不然”的说法,以及文艺作品中的形象往往大于思想的道理,也未尝不可以这样理解,虽然我们并不能断定作者是否确有此意。

这首诗的开头四字,或作“黄沙直上”。这异文出现较早,今天很难据底本以断其是非,而只能据义理以判其优劣。认为应作“黄沙直上”的人,理由是黄河离凉州很远,凉州离玉门也很远,不应写入一幅图景之中;而且“黄沙”一词,更能实写边塞荒寒之景。认为应作“黄河远上”的人,则认为此四字更能表现当地山川壮阔雄伟的气象,而且古人写诗,但求情景融合,构成诗情画意的境界,至于地理方面的方位或距离等问题,有时并不顾及实际情形,因此,不必“刻舟求剑”。照我们看来,后一说是可取的,“黄河远上”是较富于美感的。古人诗中,像这种事例并不少。如王士禛《带经堂诗话》云:“香炉峰在东林寺东南,下即白乐天草堂故址,峰不甚高,而江文通《从冠军建平王登香炉峰》诗云:‘日落长沙渚,层阴万里生。’长沙去庐山二千馀里,香炉何缘见之?孟浩然《下赣石》诗:‘暝帆何处泊,遥指落星湾。’落星在南康府,去赣亦千馀里,顺流乘风,即非一日可达。古人诗只取兴会超妙,不似后人章句,但作记里鼓也。世谓王右丞画雪中芭蕉,其诗亦然,如:‘九江枫树几回青,一片扬州五湖白。’下连用兰陵镇、富春郭、石头城诸地名,皆辽远不相属。大抵古人诗画,只取兴会神到,若刻舟求之,失其指矣。”可见前人诗中,多有将辽远不相连属的地名写在一起的,而唐代的边塞诗中,尤为习见。王士禛的论证,对我们解决这个问题,很有帮助,不独可借以定这首诗异文的优劣而已。

诗人们常常由于欣赏音乐,而从音乐形象中获得自己的诗情。王之涣听了《折杨柳》,激发了心灵,写出了《凉州词》这样优美动人的小诗,而和他同时的高适也有着同样的创作经验。其《塞上听吹笛》云:

雪净胡天牧马还,

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

风吹一夜满关山!

此诗是因听羌笛吹奏《梅花落》这一曲调而写的,与前诗情景极为相近。它写的是塞上风光和战士生活。在胡人的聚居区,积雪已经化净,草原上又可以去牧马了。战士们牧马回来,天色已晚,天空洒下了月光。这时,不知道是谁,忽然在戍楼(碉堡或城上供瞭望敌情的楼)中吹起羌笛来了,吹的曲子是《梅花落》。正如听到《折杨柳》就想起杨柳一样,听到《梅花落》,自然就想起梅花,故乡的梅花。曲名《梅花落》,这梅花落在哪里呢?用一问句隐约地表达了听曲时的感触,并以突出下句。胡天是没有梅花的,但在此时此地,想象中的梅花之落,应当是一夜之间,被北风吹下,散满关山吧。听到的是四处飘扬的笛声,而仿佛看到一夜之间,吹满关山的花片,这种现实的听觉与想象的视觉的通感和交织,就使得诗中所要表现的边塞特定环境中壮丽苍凉的景色更为突出,与久戍思乡的情调非常吻合。这一句以想象回答问询,是虚构的,但它又是来自当时当地的现实生活,所以很有情味。这种在诗中用自问自答以突出所要表现的情景,唤起读者特别注意,也是诗人们常用的表现手段之一。

再如李益的《渡破讷沙》:

眼见风来沙旋移,

经年不省草生时。

莫言塞北无春到,

纵有春来何处知?

这首诗是作者经过一个寸草不生的沙漠时所感。前两句写其地沙丘经常移动(旋,随即之意),从来不知道什么时候长过草;后两句写草既不生,春来了也无从知道,所以也不必管“塞北无春到”了。也是翻进一层,与王诗所写由于“春风不度玉门关”,所以“羌笛”无须“怨杨柳”,用意正同。

高、李两诗虽然与王诗有类似之处,但我们细加比较,就可以看出,就整体论,它们都不及王诗之气象雄伟,辞意深婉,形象鲜明,因此也就不能如王诗之激动人心,流传万口。我们比较各家作品,不仅要看它们的异同,也要看它们的高下。这样,才能全面地提高自己的鉴赏力。 qU5cKVNa/+2QMSKvUqcWE2ou+OEITHa1ktbfNrIO6tnEjcCa/xNObalRHEgG7pY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