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当了广东的签约作家

张英: 你很早在《花城》杂志发表作品。

东西: 我把小说投给《花城》杂志的田瑛。田瑛看了,认为有新意,就交给编辑林宋瑜处理。林宋瑜给我写了一封用稿信,字写得潇洒,像男人的字,没见面之前我以为林宋瑜是男编辑。《花城》1992年第3期发我的短篇小说《幻想村庄》,之后就跟我建立了联系。我第一部长篇小说《耳光响亮》也在《花城》首发。

张英: 刚工作时,你订了一些文学杂志,《世界文学》《人民文学》《文学评论》,开阔了你的眼界。

东西: 那时候最亲切的人是学校的收发员,每看见她朝我走来,我就知道要么是杂志来了,要么是稿费来了,要么是谁给我写信了。总之,她带来的基本上都是好消息。身处偏远山区,能通过《世界文学》阅读到福克纳和马尔克斯的作品,这扇窗口,开得太幸运了。

张英: 怎么从中学老师变成报社编辑的?

东西: 我发表了些作品,得到县里重视,把我调到了宣传部编报纸。人调去了,报刊准印证还没拿到,我只好先干别的工作。其间,河池地区办了一个文学讲习班,通知我参加。班还没结束,我又调到了地区行署办,专门负责写专题片的解说词。领导为培养我,让我下乡14个月蹲点抓农业生产。蹲完点,我跟领导说我还是想写作,于是就调到河池日报社副刊部做编辑。

张英: 1994年,广东作协设立青年文学院,面向全国招聘八名作家,你入选了。

东西: 1994年,陈国凯老师是广东省作协主席,在他的倡议下设立了广东青年文学院,面向全国招聘青年作家。这是绝佳的学习机会,就报了名。刚好招聘负责人杨克兄比较欣赏我的写作,于是我、余华、韩东、陈染等八名作家被聘上了。广东青年文学院招聘期间,我完成了中篇小说《没有语言的生活》。小说丢进河池邮电局邮筒后,我就离开河池日报社,到广西日报社报到了。

张英: 和余华做同事了,你怎么看他的小说?

东西: 那时余华已名满天下,写出了《活着》,张艺谋导演根据该小说改编的电影刚上映。余华小说写得很犀利,这是我喜欢的原因之一。他看鲁迅的作品比较晚,但自带鲁迅风骨。我喜欢鲁迅的作品,初学写作时模仿过鲁迅的文风。28岁,我就能和一群出名的作家混在一起,这对我的写作信心有提振作用。也很惭愧,悄悄下决心要写出自己的代表作。 DQyopB6HwMGRRmFXpooLxEtghFOVLDHcoDv+JmIMmAAvNPFAxgWHFDTkfG6/GO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