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引力弹弓”让航天器飞得更远

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中讲述了当太阳即将膨胀,开始侵占地球空间时,人类利用高科技让地球离开原来的运行轨道,并利用木星的“引力弹弓”效应,将地球送向新家园的故事。虽然这是虚构的,但在现实中,科学家的确用到了“引力弹弓”效应,将航天器发射至深空。

“引力弹弓”效应是指利用巨大质量的天体所产生的引力,改变接近它飞行的物体的运动轨道和速度的一种特殊的物理效应。

由于航天器可以直接飞行到被观测天体的上方,所以它们是科学家研究太阳系内行星最好的探测工具。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人类不断向邻近行星,如金星、火星、水星等,发射航天器。这些航天器返回的数据,帮助天文学家对这些邻近行星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但当天文学家想要向木星等更远的行星发射航天器时却遇到了难题:相比火星与太阳的距离,木星距离太阳要远两倍多,而下一个行星——土星与太阳之间的距离,又是木星与太阳距离的两倍;天王星、海王星更是遥不可及。要想探索更远的行星,航天器的动力成了大问题。

美国推力最大的火箭之一“泰坦3E-半人马”火箭也仅能携带航天器飞至木星,无法实现飞离太阳系所需要的第三宇宙速度。要想飞向更远的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甚至飞出太阳系,就必须设法达到更快的速度。

在茫茫太空中,从哪里才能找到某种力量给航天器再次助推?科学家想到了航天器在旅程中所经过的行星产生的“引力”。

●八大行星与太阳之间的位置和大小示意图。最左侧的是太阳,从左到右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从水星到火星,这四颗行星与其他四颗行星相比,彼此仿佛簇拥在一起。但即便如此,“天问一号”探测器从地球飞向火星仍然花费了202天之久。宇宙探索之难,由此可见一斑。

如果你看过链球比赛就会发现,链球运动员在抛掷链球时会一边甩球,一边旋转身体。不仅如此,他们在旋转时,整个身体还会向着抛球的最终方向移动。运动员将链球以这种方式甩出去,能够保证链球在被抛出去的瞬间,飞行速度比它围绕链球运动员自身旋转时还要快。因为运动员在将链球抛出去的那一刻,自身向前移动的一部分能量(动能),会从运动员身上转移到飞行的链球上,进而使链球在脱手的一刹那速度增加,并达到最快。如果我们将运动员换成行星,链球换成航天器,通过链球的铁链施加的拉力换成行星对飞行器施加的引力,就得到了“引力弹弓”这个听上去很神奇、道理却并不复杂的物理效应。同样,相对太阳,如果这时航天器的飞行速度是 v 1 ,行星的运转速度是 v 2 ,那么当航天器从行星后方绕到与行星前进方向基本一致时,就会因为行星的引力而加速。在极限情况下,航天器的速度就会增加2 v 2 左右(这里的计算用到了能量守恒定理,并且假设行星的质量远大于航天器)。与此同时,行星也会因为动能的减少而减速。但由于行星的质量太大了,这点动能损失所造成的减速几乎难以被察觉。

在“旅行者号”诞生之前,很多科学家对“引力弹弓”效应持怀疑态度。他们觉得“引力弹弓”效应会让航天器偏离直飞目标的直达轨道,花费更多的时间才能到达目的地。但天文学家加里·弗兰德罗在研究“引力弹弓”效应、计算航天器发射轨道时却发现,有一条轨道可以接连借助木星、土星的“引力弹弓”效应,将航天器访问土星所需要的时间减半,甚至将航天器到达天王星、海王星所需要的时间减少三分之一。正是因为这条航线的发现,才催生了旅行者1号和2号计划。这两台航天器相继成功发射,并在“引力弹弓”效应下高速飞行,于2012年和2018年先后越过日球层,进入星际空间,成为两个最先离开太阳系的航天器。它们的成功证明“引力弹弓”效应可以被应用在航天器轨道设计中,帮助航天器缩短飞行时间。

●链球运动员抛掷链球与“引力弹弓”效应

●旅行者1号飞行轨迹示意图(非正常比例)。最中心是太阳,从内到外的几个圈分别代表地球、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的轨道。在木星和土星轨道上的两个黑点处,旅行者1号抵近这两颗行星观测,同时会受到来自二者的“引力弹弓”效应,从而加速向太阳系外飞行。

那么,作为承载全人类的地球,是否可以像电影《流浪地球》中那样,借助“引力弹弓”效应,实现加速呢?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我国向宇宙深处探索的脚步将会越走越快。深空探索中必不可少的“引力弹弓”效应也一定会被更好地应用在未来航天器的飞行设计中。

知识小卡片

日球层 太阳会不断向其周围射出带电粒子流。由于这些带电粒子流的流动特性和风类似,所以被称为太阳风。随着距离太阳越来越远,太阳风的强度也越来越小,无法超过来自其他天体的各种辐射。太阳和太阳风起主导影响作用的区域叫作日球层,这一区域的边界也被认为是太阳系的边界。 NFsrJUOmEJ0zsPxYBeMRHpLYRbKEHviGbjsxsguYWZfibr2OtbDs/YO1OwJeuk3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