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这本书的内容是什么?如何使用它?

关于衰老的畅销书可谓比比皆是,尤其是关于如何“不变老”的,但本书不在此列。我撰写本书的目的,是为读者们提供一本关于身体抗衰老的指南。

我们对于行车指南、徒步指南、登山指南或是温泉指南之类各色指南都并不陌生。在旅途之中,你可以从一本指南中获取目的地的信息:如何到达那里以及当你到达那里时可以找到些什么。然而,当我们踏上另一种旅程——通往衰老的旅程时,却几乎不知道如何走下去,也不知道在这条路上会发生什么。这条路上的各种遭遇,有的也许不值一哂,有的则让人感到分外力不从心。虽然在三十岁左右时,与年龄相关的衰退已经在我们的细胞中显出征兆,但直到四五十岁时这种衰退才会突然加速,并使身体呈现出明显的变化。

本书和旅行指南相比,有一个主要的区别:书中的“道路标志牌”带有注释,会告诉你为什么你会随着年龄增长而经历全新的体验,又该如何到达不同的终点。本书有着双重目标:首先,通过详细介绍人体生物学的背景知识来解释衰老过程;其次,介绍利用生物学手段来延缓乃至逆转衰老可能引发的变化的全新研究。

阅读本书时,请谨记一点:衰老不是一种疾病。尽管已有一些科学家开始主张将其视为一种疾病,但衰老其实是所有人都不可避免的一个正常过程。但同时,年龄也确实是许多困扰工业化社会的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事实上,年龄的增长是许多疾病,如癌症和心脏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在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这些疾病已成为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由于年龄增长和慢性疾病之间的这种相关性,越来越多的“老年学专家”(也就是衰老问题的研究者)正在探讨是否应将衰老视为一种疾病。本书将把这个观点留到最后一章审视。不过,虽然我们无法让时光倒流,但却有可能延缓甚至逆转许多相关的有害变化,这些变化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并使我们易患上各类慢性疾病。

当本书出版时,全世界年过六旬的老年人数量可能已超过五岁以下儿童的数量。而到2050年,将近1/4的世界人口都将超过60岁。 [1]

随着人们的年龄层次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我们正面临着一个关键性的问题:长寿是意味着健康人生的延长,还是慢性疾病的增加?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质量并不取决于我们的实际年龄(即我们已经活了多少年),而是取决于体内细胞、分子和遗传活动的相互作用交织而成的生理年龄(即我们看起来有多大)。有的人可能已经60多岁了,但给人的观感不过40岁出头;而同样的,有的人也可能虽只有40岁,看起来却要比实际年龄老得多。而且,伤病、日常饮食和其他生活方式等自然因素,也可以与疾病叠加,进一步加剧与年龄相关的衰退。

本书在这里明确使用了“衰退”一词。实际年龄的增长虽然可以带来许多积极的变化,但同时我们的身体状况也会随之不断恶化。其中的积极效应包括:一生丰富的经历给予我们更宽广的视角(有些人可能称之为智慧) [2] ;拥有更强大的克服与生命中的美好如影随形的苦难挫折的能力。但在身体方面,随年龄增长而发生的变化所反映的现实就是:我们已过巅峰,身体开始走下坡路。

下一章将探讨这些衰退是如何发生的,以及是为何发生的。而在这里我并不打算对衰退做价值判断。很多人崇尚青春,无比注重外表的年轻与魅力。我不认同这种偏好,但这不是本书的重点。

我只希望各位读者能理解身体随着年龄增长所发生的变化。只有对你的身体在过去几十年里的变化过程有了基本的了解,在当新的科学发现揭示出延缓或逆转这些变化的可能时,你才会明白其意义所在,然后才能在知情的情况下选择是否亲身践行这些发现。重申一下,尽管本书使用了与年龄相关的“衰退”“退化”这类术语,但请勿将其理解为某种带有贬义的价值取向,这只是相对于身体在20~30岁时所经历的巅峰状态而言。与之对应地,我把许多应对这些衰退的策略称为“抗衰老”。这个术语在部分老年学专家中并不怎么受待见,可能是因为它暗含时光倒流之意,而我只是用它来简单地描述一种可能有益的行为或药物。

但这个用法,也不仅仅是我的个人观点。最近,世界卫生组织(专注于全球公共卫生的联合国所属机构),在其多达28章的对所有已知疾病加以分类的浩繁卷宗中增加了“老龄化相关疾病”这一术语。 [3] 这一修改意味着科学家和医生们正日益认识到“变老”可能也可以治疗,也由此催生出各种疗法和干预手段。我们可能不至于因此修改我们的表达,说我们“被衰老感染了”或者“得了严重的老病”,但这正是本书中想要去探索的。如果我们可以确定自身的细胞和构建细胞的分子会随着年龄增长发生什么样的变化,那么就有可能“修复”这些变化过程。本书将为你们带来那些正在揭示这类过程的全新研究。一旦这些过程被识别出来,我们就有可能对它们施加干预。这些激动人心的新研究所聚焦的,正是逆转或延缓与年龄相关的部分变化。

我个人也曾经历过一些令人不快的衰老过程,比如日渐衰老的容颜、逐渐明显的皱纹、变得灰白的头发,以及更为严重的骨质疏松和皮肤癌。于是作为一名科学家,我开始钻研科学文献,试图弄清楚自己的身体正在发生什么。在阅读了数百篇学术论文、消化了其中的内容,并与朋友和同事讨论了这项研究后,我搞清楚了一点:人们对自己后半生会发生什么都很好奇,但大多数人并没有时间和相应的专业知识来理解科学文献。当然,你可以求助网络搜索,但极有可能你会止步于流行网站上大量散播的混杂内容,因为其中只有少得可怜的事实,剩下的要么是大量似是而非、缺乏论证的观点(这还算好的),要么是子虚乌有的杜撰(最糟糕的情况)。

在过去的10年间,对衰老的内在生理学和遗传学的研究呈现爆发势头。许多期刊开始关注老年学研究,并将其定义为对正常衰老和老年人的多学科研究。在12家主要发表生物学(而非心理学)领域论文的期刊中,有7家是在2000年以后成立的。最新的期刊也开始聚焦老年学领域,这是一个将正常衰老的研究与其他领域的相关问题相结合而成的跨学科领域,如与年龄相关疾病的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这些期刊会发表描述新发现的学术论文,但这些内容的传播往往仅限于学术界。信息从“试验台”(即实验室研究)传递到“病床边”(即临床护理)的过程存在着滞后性,这意味着服务于临床的医疗专业人士关于许多这方面的信息并不能充分掌握。一些最新研究已经确定了衰老背后的全新生化机制,每一种机制都蕴含了缓解甚至修复衰老的可能性。本书致力以一种简单易懂的方式告诉读者,为什么与年龄有关的变化会发生,而新科学发现又能带来什么应对之策。

本书会带你开启一场对身体重要器官和系统(皮肤、肌肉、骨骼、心血管等)的认识之旅,并一窥衰老对这些器官和系统的影响。其中整理归纳的相关的科学文献,会告诉你衰老如何改变这些器官和系统,又为何会发生这些改变。本书还将描述那些可将衰老效应降至最低甚至逆转衰老的疗法或药物,它们是如何起作用的,又有哪些可能的副作用。另外本书还对那些已知的、影响身体器官和系统衰老的基因及其作用进行了探讨。我会尽量减少术语的使用,但对于有兴趣详细了解相关内容的读者,我在每一章后面的注释中提供了相应的文献出处。除了从学术期刊上收集的参考资料,书中还收录了一些科普书籍和文章,旨在更清楚地为非科学领域的读者解释科学原理。为了免掉读者反复寻找缩略词定义的烦恼,每一章的末尾都列出了缩略词表。

本书不涉及任何当前已在使用的医疗技术、设备、治疗方式或药物的相关介绍或讨论,这些领域当然有许多卓有成效的方法来处理与年龄相关的衰退问题,但这些还是留给你与自己的医疗服务人员去讨论吧。本书专注于那些全新的、有助于延缓甚至逆转与年龄相关的衰退的疗法和手段,但请注意本书只会关注那些我认为可靠的实验证据。而这种支持证据可能只是初步的,且大多来自动物实验,还请慎重对待(这一点会在下面讨论)。

从本书创作到出版的这段时间里,情况可能已经发生了变化——也许更好,也许更坏。因此,如果你发现自己希望进行某种初步干预,你应该自己再去了解下情况,看看是否还有进一步的信息。最后一章简要介绍了如何获取这些信息并进行自我实验(如果你有此意向)。

第二章对我们为什么会变老的相关理论的发展史进行简要回顾。这些理论与本书主题息息相关,因为它们都在尝试解释衰老的过程。理解了这一过程,也许我们就能更好地对抗它。如果你对此不感兴趣,尽可跳过该章节。本书大部分内容的组织方式可以让你方便地自行选择并找到对你来说重要和有趣的内容。

而第三章则阐明了一些公认的衰老过程背后的机制以揭示我们如何衰老。同样,这些机制与本书主题也是相关的,因为它们指明了减缓衰老损害的新方法所针对的主要目标。如果你觉得它们过于复杂,同样可以跳过并在有需要时再来重读。我会在身体各个系统的对应章节再介绍一遍相关机制。这种重述对部分读者可能略显多余,但对另一些人来说却是必要的。如果你觉得如此赘述太过啰嗦,我在此表示歉意。不过,以我担任大学教师的经验来看,重复对学生很有帮助。在每一章中,介绍和定义术语时,我都会将它们的字体加粗。

第四章到第八章涵盖了人体的重要器官和系统,从体外覆盖层皮肤开始渐次深入到肌肉、骨骼、心血管和神经系统,你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来阅读。每一章都会从一些基本的解剖学(结构)和生理学(功能)开始,以便读者了解各器官和系统最重要组成部分的名称和功能,以及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结构和功能发生了什么变化。除此之外,还汇总了一些针对该章所介绍器官或系统的可能的干预措施的最新研究。许多新研究都是由对相应机制的思考而引发的,所以如果你需要温故知新,可以重读第三章。每一章还为感兴趣的读者加了一小节,介绍少数已知的影响身体器官和系统的基因,以及检测这些基因的潜在益处。

最后两章介绍了我称之为“干预”的概念。这些行为或药物(或类药物化合物)可以延缓甚至逆转一些与年龄相关的趋势。尽管有些干预措施的效果是推测性的,但所有这些都有实验证据支持。其中大多数已经在人体试验中测试过了,但本书也确实加入了一些仅从动物研究中获得的颇有潜力的建议。

可能有用或引发兴趣的参考文献放在了本书的最后。其中大部分是发表在著名科学期刊上并经过同行评议的论文。同行评议是现代科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可确保只有高质量的、可验证的科学研究才能被发表。接受同行评议意味着,当一篇论文提交给一家期刊请求发表时,几个在该领域具有公信力的、独立且假定公正的科学家将对其进行评议。只有当评审人核准,或者作者得以规避批评后,论文才能被接收并发表。当然,这个过程并非毫无漏洞,但总的来说,它确保了所发表科研成果的严谨性。

我偶尔也会参考某个网站、某篇新闻稿或维基百科,因为这些来源可以提供简单易懂的相关内容。请注意,如果该网站后缀为“.com”,则该信息未必是公正无偏的。也就是说,我可以在这些网站上找到一些非常清晰准确的科学文章和漂亮的图片,但同时这些科学论文的作者可能与其成果的商业化有关联,而导致他们的立场有偏向。本书最后一章,也就是专注于当前可用和即将可用的干预措施的一章会指出其中的关联。

我浏览WebMD和LiveStrong 一类的流行网站,并不意味着我支持其中的所有内容或其商业背景,而是因为里面的文字通俗易懂。之所以提到某种产品,也并非建议你购买任何已经商业化的产品,仅是因为在我看来,它的建议用途得到了可靠的科学数据的支持。也就是说,它也可能并不适合你,因为每个人的基因和经历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对任何药物或治疗的反应也可能各不相同,就像任何关乎健康或生活方式的决定一样,对此你应该自行权衡利弊。正如最后一章所言,你可以亲身实验一下。 ZvBJM2tLt4P9uFI65YibI/h3VJuclz2JhUaV9X9Zmv+N6rAUPFDoeuUN3ORNuNo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