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领悟人生

INSIGHT FOR LIVING

我第一次来新加坡是在1995年,当时陪同我的老师——法王晋美彭措一起来的。老师对我非常好,我如今的一切都来自于他老人家,但老师现在却已经离开了世间。昨天刚到新加坡时,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受。其实我们人生中的很多宝贵知识,都来自老师,一旦老师离开世间,我们就很难再有机会报答师恩。

当年与老师一起来新加坡时,我还年轻。在那一个月里,我们跟这里的知识分子、佛教徒有过非常精彩的交流。但现在,即使我再想念他,有些感受也很难用语言表达出来。

我第二次来新加坡大概是1999年,离现在也有14年了。总的来讲,我在这些年中的感悟是,无论走到哪里,无论跟什么人接触,都是一种经历,也是一种学习的机会。今天和大家一起分享交流,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我可能讲不出很深的道理,但特别希望有人能从我的分享中受益。

每一个人,从来到这个世界直到离开,都会有一些非常精彩、有意义的经历,认识并把握这些经历是非常关键的。自从我真正学习、了解佛法后,人生有了非常大的变化。虽然我没有大彻大悟,但确实认清了很多世间的真相。我特别希望年轻人能在寻找人生目标的过程中,也了解一下佛教所揭示的道理。

人生真正的领悟是“苦集灭道”

人生有不同层次的领悟。世间当中有一些“认识、放下、解脱、自在”的方法,而出世间当中则有更甚深的方法。比如,佛教中讲,真正的领悟是要懂得“苦、集、灭、道”。这也叫做“四圣谛”,是圣者的境界,我们凡夫很难通达其中的甚深意义。两千五百多年前,释迦牟尼佛在印度三转法轮,传授了八万四千法门,但归根结底,都可以归纳为“四圣谛”。

释迦牟尼佛在印度鹿野苑第一次传授这个法门时讲:“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灭,可证性;此是道,可修性。”这里讲的是人生真相:我们现在的痛苦,都是以因缘而来,但这种因缘可以被了解,也可以通过修行被灭除。

“此是苦,汝应知;此是集,汝应断;此是灭,汝应证;此是道,汝应修”,意思就是:你应该认识到,现在所承受的痛苦,其来源就是执著和烦恼,而认识到这一点后,你应该通过修行、学道来断除它,最后获得证悟。

“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断;此是灭,我已证;此是道,我已修。”从释迦牟尼佛,到无数的菩萨、阿罗汉、成就者,他们以亲身体会来告诉我们:苦,我已经认识了,并且找到了苦的根源,我通过修行断除了苦,最后现前了灭谛,现前了成就。

以上就是佛教所讲的真相。

苦才是人生

如果想要更进一步了解这个真相,首先要认识到我们现在正在承受痛苦。

很多人认为,我们现在的生活并不苦,过得很快乐。但实际上,随着科学越来越发达,社会竞争越来越大,我们生活的压力也随之增加。我第一次来新加坡时,这里的人虽然也有烦恼、压力,但并不像现在这么忙,物价也没有这么高。表面上看来,新加坡人非常有成就,不但在海上填出很大一块陆地,而且高楼大厦也越建越高,但人们的困惑、痛苦、焦虑好像也越来越多了,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因为“轮回皆苦”。

如果你觉得人生应该是幸福的,那在挫折面前,你可能就会觉得自己格外不幸,难以面对现实。但人生的底色其实是痛苦,虽然我们可以获得一些快乐,但它很快就会消失。

有人会说:“我现在很快乐,生活甜蜜,怎么会是‘轮回皆苦’呢?”其实,当你真正用智慧观察时就会发现——在六道轮回中,地狱有寒热的痛苦,饿鬼有饥饿的痛苦,旁生有被役使和互相啖食的痛苦,阿修罗有战争的痛苦,天人有放逸和死堕的痛苦,而我们人类则有“三大根本苦”和“八种支分苦”。

生命无法承受之“三大根本苦”

人有三大根本苦,包括苦苦、变苦和行苦。

什么是苦苦呢?比如,家里父母去世、生意不好,又或者自己的身体不好等等,不幸在生活中接踵而来,这就是苦苦。

什么是变苦呢?本来过着天堂般的生活,但灾难痛苦突然发生,比如像日本和菲律宾的海啸。我问过一些人:“新加坡最近有没有什么海啸、战争?”他们说:“虽然目前没有海啸,但以后很难讲,因为新加坡就在海边;新加坡目前也没有战争,和邻国之间比较和睦,但以后也很难讲,因为这里的食物主要依赖进口,人才也很大程度上依赖移民。”除此之外,世间生活当中,家庭是否和睦也很难预料,即便当前感情和睦,但也许突然间发生很多变化。这就叫做变苦。

所谓的行苦,是我们生活中觉察不到的一种痛苦,但它实际上是苦因。比如说,新加坡母亲河周边的高楼很壮观,这些高楼凝聚了人们的力量、智慧、勇敢,当然也包含了发达的科学技术。但每一座高楼的背后,也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和痛苦,这就叫做行苦。此外,行苦中也包括“生老病死”的痛苦。

为什么我总是说“苦才是人生”呢?很多人认为,人生很幸福,幸福才是人生,但实际上,官员、富翁、学生、老师、乞丐,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内心都有痛苦。当我们用智慧观察时,就会明白,原来人生的确是痛苦的。

八种支分苦之“生”

佛教中提到的八种支分苦,首先包括我们常讲的生、老、病、死。人刚出生时应该是很痛苦的。为什么呢?如果我们是快快乐乐地来到这个世界,那为什么出生时都在哇哇大哭呢?几乎没有人是笑着出生的,这就是一种苦的象征。

八种支分苦之“老”

很多人都担心衰老,于是使用各种化妆品、保养品,试图让自己永葆青春。但衰老的过程是没有办法停止的,青春是留不住的,脸上的皱纹会越来越多,头发也会越来越白。正如人们常说“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好花不常开,好景不长在”。

新加坡人好像没有过分担心衰老。我在宾馆里碰到一位七十多岁的人,他还在工作。我问:“你准备再工作多少年?”他说:“我身体还不错,准备再干一段时间。”我说:“你好厉害,在我们那里,六十岁的人已经觉得自己很老了。”如此看来,人的心力很关键。我有一些同学,才五十多岁,但已经想着要退休了。其实这并不好。

八种支分苦之“病”

人生中还有生病的痛苦。在新加坡,很多人都有医疗保险,政府也提供医疗服务,很人性化,但依然有人因看不起病而惧怕生病,任何国家都存在这个问题。当你生病时,你会觉得财富、地位都不重要,身心健康才是人生中最大的幸福。其实我们现在就拥有健康,应该开心才对,否则,当病重或临终时才意识到这一点的话,那就太晚了。

八种支分苦之“死”

佛教告诉我们,人会有衰老的痛苦,而死亡来临时,痛苦更加明显。很多人都怕死,尤其是没有信仰的人,连提都不敢提。其实大家不应该怕死,而应该在死前就做好准备,因为有些人是突然离世的,有些是年轻时去世,还有些是老年时去世,有各种情况。

以上就是生老病死的痛苦。

八种支分苦之“爱别离”

八种支分苦中还有爱别离苦,就是指你特别喜欢的人,经常不在你的身边,比如父母、家人、朋友总是离开你。

八种支分苦之“怨憎会”

怨憎会苦与爱别离苦相反,是指你不愿与之相处的人,常常在自己身边。

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非常糟糕,我特别希望同学们在高校里学好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无论是谁,感情、就业或者生活的压力都是阶段性的,但人际关系不好,比如与家人、朋友的关系不好,却是终生的事情。

很多高校里也出现过一些悲剧。比如清华大学的朱令被人投毒,变成了植物人;还有云南大学的马加爵,杀害了四个同学。很多时候,同学之间因为一件小事就可能把关系闹僵。

新加坡人特别重视小孩子的德育,这是很人性化的教育,非常好。在工作中,德行和人际关系可能比知识更重要。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德行,那跟任何人都没办法相处。我听说有的人很难和其他人相处,容易精神崩溃。其实,如果我们早有准备,就不会这样。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好人,也有很多坏人。遇到坏人的时候,我们千万不能精神崩溃,或选择自杀。去年新加坡有很多年轻人自杀,这是非常不明智的做法。自杀率上升是一个世界趋势,全世界每年有近一百万人选择自杀,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有些国家在经济越来越发达的同时,道德、善良、慈悲、智慧、信心等宝贵的品质却可能在随之下滑。我们要对此有所准备,因为我们心灵的危机随时都会出现。表面上看,很多人过得特别开心,但每个人的背后都有伤心事。我们应该把这些事当作过眼云烟,不要憋在心里。要知道,人生中有很多事情,即使不愿接受,也还是要面对。

八种支分苦之“求不得”

很多大学生都面临着很大的压力,比如来自就业、感情、学业、家庭的压力。我昨天问一位老师:“新加坡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怎么样?”他说:“工作是找得到,但不一定非常满意。”每个人都想要一个更满意的工作,但要求也不能太高。很多人特别懒惰,不但要求高薪,而且什么事情都不想做,周六、周日还要好好休息。除此之外,平时也有好多要求。但每个人都需要一定的付出,才能获得相应的回报。就算是出家人,虽然没有家庭或者工作的压力,但也不能整天只管睡觉,这毕竟不是人生的目标。我们不应该怕有事情做,而应该怕没事情做。在很多经典里,蚂蚁和蜜蜂都是勤劳、勇敢的“代言人”,它们一般休息得很少,但一生中却可以做很多事情。

此外,找工作也不能只盯着薪水高低,而应该考虑这份工作是否对自己的身心、对社会、国家,乃至整个人类有益。这才是最重要的。从表面上看,有些工作的薪水不高,但它可能在价值观上更重要。很多人在找工作时只考虑薪水,其实这就是爱因斯坦所说的“猪栏理想 ”。要知道,金钱不一定能解决我们所有的问题。有很多富翁,因为金钱坐牢、自杀,这在世界各地都时有发生。

八种支分苦之“五蕴炽盛”

最后一种苦叫五蕴炽盛苦,也就是说,在五蕴 的束缚下,我们生活中的一切都会成为痛苦的因缘、根本。

当然,可能有人认为生活很美好,非常享受,没有什么痛苦。但圣天论师在《中观四百论》中指出:“无常定有损,有损则非乐,故说凡无常,一切皆是苦。”所有事物都是无常的——世上没有不散的宴席:家人、感情所带来的快乐是无常的;新加坡像天堂一样,是个非常美丽的国家,但这里所有的人百年之后都不在了,会换成另一批人;财产的主人也是不断变换的,不要认为买下一栋房子,它就永远是自己的,其实人能活多少年呢?很多富翁现在名下有上亿资产,但这些资产的主人却不断更换……一切美好的事物到最后都是无常,一旦无常到来,就不会令人快乐。所以佛教中讲,凡是无常的法,一定会带来痛苦。

佛教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有些人觉得,生活是这么快乐美满,佛教却把它比喻成火宅 ,说生活充满痛苦,一点积极性都没有。实际上,佛教只是将生活的本质剖析得很透彻。希望大家对佛教的理解,不要仅停留在形象上。有些国家佛教徒比较多,不管是在高校里,还是在社会上,每次开法会,都有成千上万的人参加。这是很好的事情,因为佛教的确可以洗涤我们的心灵。但很多人对法会的理解仅仅停留在仪式上,或者把佛教当作一种发财、保平安、保健康的工具;除此以外,并没有深入了解佛教更甚深、广大的内涵。

表面上看来,大家都是世俗人,而世俗人的眼光往往比较短浅,因此很多人学佛、皈依的目的就是为了保佑自己和家人平安,这是很短浅的目标。但如果是为了懂得宏观世界、微观世界,乃至我们心灵世界的种种微妙知识的话,那佛教也确实能够提供答案。

我并不是在这里自吹自擂。大家可以读一读《大藏经》,再了解一下科学家和知识分子是怎么评价它的。古人通过学习《大藏经》,又是如何在东方文明中开创出那么多精妙思想的。《大藏经》是人类社会中宝贵的精神财富,非常值得探讨和研究,可很多人还没有系统、正规地学习,只停留在比较功利的层面。我曾遇到一位大学教授,刚刚皈依了三宝。我问他:“你皈依的目的是什么?”他说:“我经常开车外出,担心路上出现意外,皈依三宝就是希望可以保佑一路平安。”如果连大学教授都只是为了保佑开车平安而皈依的话,这就很值得我们仔细思考。诸如此类的事还有很多。

苦谛——人生的本质是痛苦

其实,不仅佛教讲人生有诸多痛苦,一些世间学者也有类似的观点。有一本书叫做《幸福的历史》 (Happiness: A History) ,作者是美国的一位大学教授。他用了六年时间,调查了世界各地对幸福的定义。而他最后的结论是:所谓的幸福,只不过是一种美好的向往而已,没有真正的实义。

虽然很多人想要过上某种幸福的生活,但获得了这种生活后,心中又会产生更多的渴望,因为对幸福的追求是一种欲望,永无止境。可能你原本觉得,拥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就是幸福,但当你拥有了家庭后,又想去获得更多的财富。由于欲望没有断除的原因,新的欲望会接踵而来。比如,当你有了一套房子,你可能又想要一套更大的;当你有了一百万时,又想去挣两百万、三百万,还得是美金。欲望越来越大,到临终时也不会满足,更不会得到真正的幸福。这就像追逐彩虹一样,追了很久,抬头一看,却发现彩虹依然在远处。

那幸福究竟存不存在呢?暂时的幸福应该是存在的,但并不会长久。就像叔本华 (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 说的:人生的本质是痛苦的,但痛苦可以通过艺术创作、哲学沉思等暂时遣除。但这样的幸福,只是一种暂时的忘我,一段时间后,因缘聚合,我执和痛苦又会回来。

当你用佛教的智慧来对我执进行剖析时会发现,原来一切事物的本体是空性的,一直寻觅幸福的“我”并不存在,而我们却将原本不存在的东西执著为实有。当你明白了这一点后,你所获得的是一种永恒的解脱。

集谛——烦恼是痛苦的根源

那痛苦的根源是什么呢?实际上就是烦恼,也就是四法印中的集谛。贪、嗔、痴、傲慢等烦恼,都是由各种欲望产生的。我们要认识并逐渐断除这些欲望,否则,它的假象会为我们带来许多痛苦。虽然这些痛苦在实相上是假立的,但当我们正在经历时,却意识不到这一点。

南传佛教当中有一个公案。以前有一位国王,特别疼爱他的皇后。不幸的是,皇后突然离世,因此,国王十分伤心,无法面对这个现实。他留恋皇后的美丽,连尸体都不让处理,一直沉浸在痛苦之中。后来,他来到一位尊者面前,询问皇后转生何处。尊者把国王带到一个花园里的粪坑前说:“这里有一条小虫,就是皇后的转世。”这位尊者通过自己的神通力,使得这只小虫讲话,而这只小虫也认出国王是自己前世的丈夫。尊者问它:“你现在还爱不爱国王?”小虫说:“虽然我前世的丈夫是一位国王,但我对他没有任何执著,我现在更喜爱粪坑中的丈夫。”听到这番话,国王顿时明白了,原来他对皇后的执著只是一种假立,于是当下息灭了所有的贪欲。

虽然这是一个比较超越的公案,但我们世间当中也有类似的情况。现在各个国家的离婚率越来越高,美国的离婚率好像有50%,中国大约也有30%。即使没有经历转生投胎,但当其中一方喜欢上其他人时,可能就已经对以前的伴侣没有丝毫留恋了。

人与人之间的互相贪爱,其实就是一种执著,当我们真正去观察它的时候,就会恍然大悟。就像孩童对自己的玩具特别执著,但成人后就会觉得儿时的行为十分可笑一样。所以,贪心、嗔心、痴心、傲慢等等都可以断除,也就是断除集谛。

道谛——行持善法可断除烦恼

那这种贪欲要如何断除呢?要通过修行,通过行持善法来断除。其实,我们现在经常讲的“正能量”,就是无论在任何场合当中,都要尽心尽力地去行持善法。现在这个时代很奇怪,我们有很多机缘去造各种各样的恶业。表面上看,别人不知道我们造的恶业,但实际上,这会为自己的身心带来各种痛苦。如果我们一心一意地行持善法,快乐就会自然而然地出现。在佛教当中,六波罗蜜多、出离心、菩提心等都是非常殊胜的善法。有时候,与强行获取相比,行持一些善法反而会让我们的事业自然增上。

日本的稻盛和夫 (Kazuo Inamori,1932-2022) 是一位非常出名的企业家,也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他是如何从小开始修学佛法的呢?他的一位叔叔曾患上肺结核。在那个年代,肺结核也被叫做痨病,由于医疗技术不够发达,肺结核就像现在的艾滋病和癌症一样无法治愈。本来肺结核会传染,但他的父亲和哥哥却尽心尽力地照顾叔叔,而他自己则特别怕被传染,每天东躲西藏。结果,一直照顾叔叔的父亲和哥哥并没有被传染,稻盛和夫却被感染了。患病之后,大家都觉得他没有康复的希望,而他自己也只能等待死亡。后来,他的邻居给了他一本佛法书籍。稻盛和夫在这本书里了解到,我们的心就像是磁铁一样,有一种“吸引力”。我们执著和非理的心态会“吸引”灾难和痛苦,而善的心态则会“吸引”快乐。稻盛和夫觉得,自己之所以患上肺结核,就是因为以自私的心态躲避叔叔。想到这一点后,他便勇敢地面对疾病,开始逐渐放下自我,努力去帮助别人。经过两年的时间,他的心态逐渐转变,肺结核也痊愈了。稻盛和夫就是在这样的机缘下,依靠一本书开始学佛。有时候,依靠一位好老师,或是一本好书,或一次短短的交流,就可能改变我们的人生。这种情况在历史上有很多。

有时候,看起来非常不幸的现实,反而可能是一个很好的机遇。比如,金庸在与池田大作(Daisaku Ikeda,1928-) 的一次对话当中提到他学佛的经历。1976年,金庸19岁的大儿子在哥伦比亚大学自杀了。当时,这个消息对他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整个人都崩溃了,他甚至也有过自杀的念头。但通过这个因缘,再加上以前读过一些汉传佛教的书籍,他开始学习佛法,整个人生都完全改变了。

当然,在与池田大作的对话当中,金庸谈及大乘佛教的一些教义,我对他的个别观点持不同意见。但总的来讲,他的确读了很多汉传、南传的经典,对《阿含经》等很多南传经典发自内心地佩服。

大家方便的时候,也可以读一读池田大作的书。他是当代非常了不起的人物。池田大作跟汤恩比博士 (Arnold J. Toynbee,1889-1975) 也曾有过非常著名的对话 ,其中有很多值得当代年轻人学习的内容。很多年轻人,把所有的时间都花费在吃喝玩乐上面,既不学习,也不努力工作,这不是一种很好的价值观。

在大乘佛教的精神中寻找包容

每个人都会经历各种各样的“梦”,你经历的是恶梦还是善梦,完全取决于自己。恶梦也可以变得有价值。历史上有很多成功人士,在人生遇到坎坷、磨难时,不但不会自暴自弃,反而会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在佛教的修行过程当中,我们也提倡这种理念。

首先,我们要有一种自我解脱的心,也叫出离心,就是希望自己从三界轮回当中获得解脱的心。然后,在出离心的基础上,还要有菩提心,也就是不但希望自己能够获得解脱,而且还要将自己所有的力量、资源都用来帮助一切众生。菩提心就是一种帮助众生解脱,且特别包容的心态。

新加坡国立大学是一所非常包容的、多文化、多民族并且相当开放的国际化大学。在这里,我们的心态也要像大乘菩提心一样包容,不能因为小事而斤斤计较。有些大学教授,虽然名气很大,但心胸却很狭隘;有些大学生总强调自己是名牌大学毕业的,却总是对小事耿耿于怀。

我觉得我们思想上的开放和包容还不够,尤其是很少见到年轻人到大乘佛教的天地里遨游。为什么现在很多人都喜欢去藏地旅行呢?我想,不仅仅是因为在喜马拉雅山脉中有辽阔的蓝天,更重要的是,可以在那里学习到一种非常包容的知识。当你真正学到这些知识后,生活中遇到的事情,应该都不会再成为你的阻碍或违缘了,你完全可以用微笑去面对。

虽然我自己对大乘佛教的教义学得不是很好,但也不是很差,别人特别计较的事情,对我来讲并没有什么。但有些时候,我也觉得自己有执著,特别不好意思去给别人讲课。但不管怎么样,我有我的缺点,你们有你们的优点、功德、智慧,我们可以互相督促、互相学习。我想,大乘佛教的菩提心确实值得大家学习。

佛教思想经得住推敲,值得被追求

世间的科学、人文道德和其他宗教思想,都可以在大乘佛教中找到与之可比较之处。正因为这样,西方科学家和佛教人士有过很多次成功对话。很多知识分子对佛教思想也非常关注,因为它经得起科学的验证,也经得起人类进步思想的观察和推敲。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如果佛教的思想像肥皂泡一样经不起观察和推敲,那它无疑是失败的,我们佛教徒自己也无法接受,更不敢与知识分子接触。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我们往往会很自信地与大学生、老师交流。

其实佛教并不像个别人所说的那样,只是一些老年人或者一些有信心的人烧香拜佛。如果佛教只是这样的话,那它就只是一种迷信而已。但佛教是一种智信,它既是世间的一种正能量,也是世间人应该追求的一种精神目标,在任何一所高等学校当中都值得被希求。如果我们不去希求这种精神目标,而只追求物质生活,那我们的身心不一定会很健康。因为身体和心态,只能在一定程度上通过物质来维护,而更有必要的是用自心去进行调整,这才是最好的调整方法,这也是所谓的道谛。

灭谛——永恒的快乐

当我们的境界提升到一定层次的时候,会有一种永恒的快乐。但世间人,因为没有修行,不一定能够感受到这种快乐。曾有人问一位禅师:“如果美女、妖魔以及世间一切对境,同时出现在您眼前,您如何对待?”禅师说:“让青色归于青色,黄色归于黄色,让听只是听,看只是看。”世间中的事情,实际上都有其本质,而这个本质并不会束缚任何人。

密宗中也有类似的观点。藏地的一些大德说过,显现不会束缚你,但你对它的执著,却会束缚你。在我们达到这个境界前,不一定能明白其中的道理,但达到后,就会恍然大悟。比如,池塘中的青蛙可以跳到陆地上,享受蓝天和草地,回到池塘后,可以向蝌蚪讲述陆地上的情景。但蝌蚪从来没有到达过陆地,因此无法明白陆地上的情景究竟如何。可一旦蝌蚪长大,真正来到陆地上,立刻就明白了。所以,当我们还是凡夫时,并不能理解圣者的境界,但当我们真正达到这个境界后就会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从烦恼当中真正解脱,这就是圣者的境界。

我们要像一个病人,先要知道自己生病了,然后请医生诊断,找出病因,最后通过治疗而康复。知道自己生病就是苦谛,找出病因叫集谛,吃药是道谛,而通过治疗,最后康复就叫做灭谛。

在生命的旅程中,我们会对人生有不同层次的领悟。希望通过这些领悟,我们都获得自在、快乐,最后到达究竟状态——无有快乐,无有不快乐,无有自在,无有不自在,一切都是在自性中的大解脱、大成就。

现场互动

问:您以前主要是翻译一些藏传的经论,后来是什么样的机缘,让您开始写《残酷才是青春》《苦才是人生》这样比较通俗易懂的作品呢?

堪布:从1999年到2009年这十年间,我一直在翻译经论,数量比较多。在经论翻译中,语言不能太通俗化。因为这些论典的作者都是古代的成就者,如果翻译得太通俗,那他们原话的含义会被打折扣,但如果按照大德们的教言来翻译的话,现代人又难以理解。所以,虽然我以前翻译得比较多,但基本上没有出版社想要出版,很多人也读不懂。后来我想,现代人对语言简单且实用的小故事比较感兴趣,如果用社会现象作话题写几本书,可能会对现代人有帮助,于是就写了刚才你提到的几本书。

问:您发出了“启动爱心”的倡议,号召大家在救护动物的同时,也不要漠视身边的一些弱势群体。请问,您走访了这么多国家,遇见了这么多人、事、物,其中有什么比较特别的经历吗?

堪布:我一直都强调放生、救护动物,因为很多人只把动物看作食物,很少考虑它们被残杀时的痛苦。可能只有当其他生命以人类为食的时候,我们才会发觉生命的宝贵。

后来,我觉得其实不仅是动物在承受痛苦,实际上,我们人类中也有许多值得关注的情况。尤其是一些比较有钱、有地位的人,他们生活得很快乐,也许他们的财富一辈子也用不完,但却忽视了身边很多吃不起饭、穿不起衣、读不起书的人。我昨天问:“新加坡有没有人读不起大学?”他们说:“只要考上就没有问题。”我想这里的确跟其他地方有很大差别。我在其他地方见到过很多读不起大学的学生,其中有一个让我难以忘记。

大概在五年前,我见到一个孩子,他的家庭条件非常艰苦,没有办法供他读大学。他无奈地在我面前讲述他的家庭状况。后来,我便资助他去读书。他现在已经工作了,但我始终忘不掉当时那一幕。当一个人特别需要帮助时,眼神中会有一种非常难以言表的神情。但这除了个别人以外,其他人不一定有机会见到。

每一个人都走在通往自我成功的道路上,很少去关心身边人的痛苦。我去过很多大城市,并没有太多感受,但前两天在柬埔寨,我特意去了一些难民区和孤儿院,心里特别有触动,没想到世界上还有生活在那种处境中的人。我特别希望大家以后能去关心身边的动物,同时也关心身边还在承受痛苦的人们。

问:很多大学生都要面对工作、家庭等人生目标。同时,就像您所讲的,人生有种种苦,既然是痛苦,就应该要放下。那我们大学生是应该先实现这些人生目标,再放下,还是说我们应该先放下所有的一切,再去实现人生目标呢?

堪布:实际上,我们既要认识到痛苦,同时也要努力工作,建立家庭。我们之所以要放下,是因为过分的贪欲是一种烦恼,是不合理的心态。但正常的人生追求是有必要的,它既是社会的动力,也是家庭生活必不可少的力量。因此,大学生努力工作,建立家庭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也应该要有一个正当的途径生存。

并不是因为人生痛苦,就一定要放弃所有追求。我们要放弃的是过多的欲望,过分的虚荣心,比如奢侈品,还有各种各样的名利。而让我们维持正常生活的追求,则应该被建立起来,但一定要有分寸。

社会中有一种“羊群效应”。如果一个人买了件名牌衣服,其他的人就会跟风效仿,花多少钱也无所谓。人们好像觉得,只要有钱,什么事情都可以解决,甚至去追求一些超出自己承受能力的奢侈生活。但每个人的能力都有限,有些人的经济状况很不错,而有些人再怎么努力也改善不了。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条件去追求、实现人生目标。

问:听了您的讲座之后,我觉得人生真的非常苦。但是我想问一下,佛教对苦的诠释,会不会为人生蒙上了一些悲观主义色彩?

堪布:如果佛教是通过各种手段来掩盖真相,将原本乐观的事情变成悲观的话,那它就是在违背真理。但如果佛教只是把人生中真正存在的痛苦直接揭露出来,这并不能叫做“蒙上悲观主义色彩”。

刚开始了解佛教时,有些人可能会觉得:生活本应是很美好的,但佛教却让人的心情变得沉重,生活变得悲观,一点希望都没有。实际上,佛教并不是这样。佛教中有一部《善生经》,讲了人生可以享受的很多种快乐。但不可否认的是,一天之中,我们保持乐观的时间很少,而悲观情绪很多,比如时常抱怨社会,或者想起伤心事等等。

如果你不承认佛教“人生皆苦”的观点,也可以,但你可以观察一下自己的内心,看看从早到晚,自己保持乐观的时间长,还是悲观的时间长——哪怕我们只观察三天。

中国很多大学统计到,大学生使用积极、向善、乐观的口头禅很少,而烦恼、伤心、麻烦、讨厌等抱怨的口头禅则比较多。生活中,我们应该多多使用开心、感恩、快乐、舒适一类的词才对。比如,我们可以说,“天气温暖很好”“下雨令人开心”“天气炎热,打开空调很舒适”等等。但现实中,很多人反而会说“天气太热,太痛苦了”“天气太冷,太痛苦了”“开空调对身体不好”等等。可能你们也会抱怨新加坡政府,比如,外来人多的话,会抱怨人太多了;外来人少的话,又抱怨经济提不上去。

即使你不承认佛教中“苦”的观点,也一定要用公正的智慧去观察,最起码看一看,自己每天所用的词里面,正面的多还是负面的多;自己的心态中,是正面情绪多还是负面情绪多。如果真是负面的多,那佛教只是揭露了一个事实而已。

问:佛教有很多的大道理、大智慧,但是作为学生,我们平时没什么机会接触到这些道理。一般只有当我们不开心、寻求安慰时,才会想起去追求这种正能量。请问您有没有什么建议,能够让我们在平时就了解这些道理?

堪布:我也经常思考这个问题。现在的年轻人,当他有机会去寻求智慧时,基本上是漠不关心的态度,对别人所谈及的一些道理嗤之以鼻,认为这是宗教的、迷信的,认为人还没老的时候,不需要学佛。但在泰国、柬埔寨那边,人们认为学佛和了解佛教的智慧是一件很高尚的事情,大家也很尊重学校里面信仰、学习佛法的人。那里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佛教元素,比如,杂志、电视节目中经常有佛教和出家人的影像等等。在这样的环境下,即使你没有直接去学习佛法,心中也会对佛教产生敬仰。

但是在很多其他地方,学校并不提倡佛教思想,尤其是在当今这个经济浪潮冲击人心的时代,不要说大学生,甚至连一些僧团里,也有很多整天玩手机,不太喜欢研究佛经的出家人。

其实,当我们在人生比较顺利,还有时间、有精力去寻求智慧的时候,尤其是年轻的时候,一定要懂得艺术和哲学以外的、更高层次的宗教修行。有些学生对宗教讲座不感兴趣,觉得耽误时间,会影响考试成绩。但有些老师却认为,短短的宗教讲座,会帮助学生们调整心态,其价值远远超过一次考试。

我们的价值观,跟社会环境以及教育体系有一定关系。我想,当经济越来越发达的时候,人们还是会去追求心灵方面的精神财富。

问:我经营一家宠物食品公司。我本身是素食主义者,发心吃长素已经八年多了,但宠物食品都是一些荤的东西。您觉得我作为素食主义者,从事这样的职业是否有冲突呢?

堪布:在某种意义上,也许会有一些冲突。我认为,素食对人体健康有非常大的利益。人类有很多固有的习气和毛病,比如,认为自己不吃肉就活不了。但实际上,现代医学、营养学,还有很多相关领域的专家都认为,吸收过多的肉食对寿命有特别大的损害。自古以来,素食的老人、禅师的身体非常健康,很长寿,这跟素食有一定的关系。不管你所经营的是什么项目、企业,应该用自己的智慧来观察分析,然后选择最好的路。

问:我们常说,计划赶不上变化,但又说,没有目标的人生,就像一只失航的小船。那我们在生活中,应该要有目标,还是应该随遇而安呢?

堪布:我觉得一定要有目标。也许我们制定的计划很快就会变,无常随时可能发生,但人生如果没有目标,盲目前进,那对自己、对他人都是不利的。我做任何一件事情之前,都要反反复复地思维,一定会先选择正确的目标,经过努力之后,即使最终目标没有实现,也问心无愧。

选择目标的时候,既要看到正面结果,也要看到负面结果。现在很多人总是把目标设想得很美好,只考虑正面的结果。比如,有些企业在建立目标时,利润考虑得更多,而亏损则考虑得比较少。但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一定要同时考虑到正面和负面的可能性。比如一些不可预估的违缘、障碍发生时,应该如何应对等等。这一点很重要。人生中的任何一件事,都要这样考虑。

现在很多年轻人只想美好、乐观的事,而悲观的一面很少考虑。这可能是因为生活中经验、知识都有一定的欠缺。当然,一个人的生活阅历会随着时间越来越丰富,但同时,人生却很短暂。有些同学可能觉得,人生很漫长,但现在距我第一次来新加坡已经14年了,一眨眼就过去了。

所以,你们要充满希望地建立人生目标,但也要对变化、对负面结果做好应对准备,这都是不可缺少的。

问:您讲到,人际关系对我们每个人都非常重要。那我们该如何运用佛法处理好生活、学习当中的人际关系?

堪布:我的老师——法王晋美彭措,当年在新加坡大众佛学会传讲过“文殊大圆满”,还有其他的相关开示。在开示中,他着重讲过处理人际关系的三个要点:

第一点,对上者要尊重。也就是说,对自己的上司、领导一定要恭敬,不能不把他们放在眼里。

第二点,对同等者要和睦相处。在与同等人交往的过程中,你很可能有竞争心、嫉妒心、傲慢心等等,但你要与对方和平相处,要会说话,会调节与对方的关系。

第三点,对下等者要慈悲爱护。不管是智慧还是能力,某方面不如自己的人,对他们都要慈悲爱护。

我觉得这是非常精辟的教言。我也接触过一些人,有些对上者很好,天天都在对方面前讨好卖乖,即使对方不需要任何承侍,依然把自己所有的力量都倾注过去,然而,他却跟同等者、下等者关系特别不好,这样是不行的。

还有些人,同上者的关系搞不拢,不把他们放在眼里,却与同等者相处得十分融洽,但这样的话,上司很容易对他制造各种违缘,甚至一句话就让他离职,这种事情很容易发生。我觉得很多人之所以下岗,就是因为不会跟上司处理好关系。对待上司,不要虚伪地去讨好,但还是要尊重。同样的道理,作为一名学生,在学校要尊重老师,在家里要尊重长辈。

还有些人,只能处理好与上者、同等者的关系,却不能好好对待下等者。我看到有些稍微有点成功的人,根本不把保姆、司机,或者一些比较弱势的群体放在眼里,好像完全不把他们当作生命一样,这是十分不合理的。

佛教里讲,上等者曾在前世向别人恭敬顶礼,如今果报现前,拥有一定的身份和地位;下等者在前世虽有权势,却经常欺骗、歧视或者威胁别人,于是今生承受卑下的果报。所以,要学做人的话,就应该仔细思维法王开示的这三点。无论你是学生、年轻人,还是老年人,无论你身处社会的哪一个阶层,都要对上者尊重,与同等者和睦相处,对下等者慈悲爱护。如果可以这样处理人际关系,至少你会有一个好的口碑,即使跟别人关系不好,自己也问心无愧。

问:佛教是您的第一选择吗?如果是,您选择佛教之前,有没有比较一下其他宗教,比如说基督教?

堪布:从我出生开始,我周围的环境,包括父母的声音,全都处于佛教的世界当中。所以,我一睁开眼睛就成了佛教徒,这也许是一种前世的因缘。

我特别尊重其他宗教,包括基督教、伊斯兰教、道教、儒教等。其他宗教对人类社会起到的作用,无法用语言描述。在漫长的岁月当中,它们一直在洗涤、调整人类的精神世界。宗教给人类带来的这种真实利益,值得大家去了解。

如果我们有一颗开放的心,就会发现,其他宗教中有些真善美的行为,很令人感动。比如天主教的特蕾莎修女,她不怕传染,每天帮助麻风病人的事迹非常感人。我作为一个大乘佛教徒,整天口口声声地说菩提心,但让我到麻风病人中去无条件地帮助他们,恐怕还没有这种境界。特蕾莎修女的行为,是天主教引导的结果,还是她个人的精神力量呢?我也在思考当中。总之,在其他的宗教中,确实有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问:我的工作压力非常大,每天都要处理很多事情。这些事情都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处理完,所以我常会处于一种非常焦虑的状态。这种情况持续的时间比较长,所以我觉得自己越来越没有耐心,对自己、对同事经常有不耐烦的感觉,有时候还会有挫败感,也会产生一种戾气。我该如何改变这种状态?

堪布: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确实会有一些压力。我之前问过:“香港和新加坡,哪里的生活节奏更快,哪里的压力更大?”有人回答说:“应该是香港的节奏更快,新加坡人的压力更大。”其实,压力并不可怕,它也可以转化为动力。

作为年轻人,如果身体健康,乐观开朗,那应该可以轻松面对工作中的诸多问题。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把它当作一种享受,而不是痛苦。实际上,命运、天分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密切关系,要好好地利用这个机会。比如说,我是一位巴士司机,每天一边开车,一边还可以欣赏路边的花,此外,听游客们的对话,也是一种学习的机会。

我曾看到一本资料中写到,现代人的特点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当中,完成多项任务。这样看来,你刚好拥有这一特点。以前人们做事情的时候,需要面对面地交流,但现在,你用一台电脑,或者拿手机给对方发一个邮件就可以了,各种各样的事情可以同时完成,而且可以跟全世界不同的思想、文化交流。在这种情况下,生活、工作的节奏很容易快起来。我们脚步加快,跟紧这个节奏,既是对心灵的磨练,也是对身体的锻炼。

我昨天去佛牙寺,从六七层楼下来的时候,没有乘电梯。这样运动一下,应该会对膝关节有好处,因为人是需要活动的。

蚂蚁和蜜蜂每天都劳作,比我们的节奏还快,但它们每天都很有动力。因此,大家不要把工作当成一件痛苦的事。其实,痛苦都是我们的心造出来的。在这个时代,我们肯定要工作,我自己也是在各个地方跑来跑去,但是我把这看作是一种锻炼。

问:每天能够呼吸、走路、吃饭、睡觉就是活着了吗?我有时候会为自己定一些目标,可是当目标达成时,我又觉得生活失去了意义,于是再定一个目标。请问,我这些目标应该定得高一点,还是低一点?

堪布:如果目标定得太低,人生就好像没有前进的动力。新加坡的国歌叫《前进吧!新加坡》,既然要前进,目标就要定得高一些。当然,这样也可能会引发一些痛苦。

其实,这个问题应该分情况来考虑。首先,对于重要的目标,比如人生的定位等,我们要定得高一些。当你对未来生活设定目标时,还要先分析一下,看看这件事是否有意义。比如,身为一名老师,就要做一名好老师,把这个目标定得高一些,然后朝着这个方向前进。当然,目标也不能太高,否则很容易迷失自己,最后很有可能损己害他。其次,社会上有很多人对个人欲望、竞争心所驱动的事情制定较高目标,但这其实对社会、对个人的意义都不是很大。

因此,在制定目标时,我们需要用智慧来观察,否则,虽然自以为目标是对的,但实际上,它对社会、对个人不一定有意义。

其实,利他心对每一个人都很重要。即使目标没有实现,但只要心存利他,那还是会有一些正面作用的。只可惜,现在很多人都只为自己的利益而活。我经常说,人活着的目的有三种:上等人为社会、他人而活;中等人为家庭、亲友而活;下等人只为自己而活。所以,在制定人生目标时,标准因人而异。

问:我一两个月后即将毕业,正面临着人生比较重要的一个选择:是工作还是读书。请问,我该遵循什么样的原则来做出选择呢?

堪布:在藏族人的传统中,帮别人做选择时会“换位思考”,也就是说,我要站在你的角度来思考,给出意见。

你正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不知道如何选择。如果我是你的话,首先会看自身的条件、因缘。如果各方面的条件具足,我会选择继续读书。我觉得在这个世界上,最有意义的事情就是学习,而学习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好方法。但如果存在一些特殊情况,不得不马上工作的话,则另当别论。

虽然我对其他的事情也比较重视,但我觉得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学习。无论是学生,还是已经工作的人,都要坚持学习。如果有条件的话,就坚持一直读书,读到一定阶段后,找工作也相对比较容易。

所以,如果我是你,在因缘具足的情况下,会继续读书,继续提升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这个世界上,读书是最有意义、最快乐的事情。

问:我年龄不大,对青春充满了希望和憧憬,但您却有一本书叫《残酷才是青春》。我不太明白,为什么青春是残酷的?

堪布:你现在虽然不明白,但是再过几年,等你长大一些,对生活有更多体会时,再思考一下,看青春到底是充满希望的,还是残酷的。

你现在沿着对青春充满希望和憧憬的路,还可以继续走下去。但你要提前有些心理准备,以后可能就会逐渐明白为什么叫“残酷才是青春”。

问:我是南洋理工大学的在校博士生,研究的方向是废水处理。仓央嘉措写过一句非常有名的诗:“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这虽然是表达感情的,但也体现了世间法和出世间法不能同时成办。您在演讲中提到,我们皈依的目的,不应该仅是为了保护我们不出车祸,而是为了解脱,乃至于成就无上佛果。因此,我的问题是:我们要怎样平衡世间法和出世间法?如果我设定了世间目标,那是不是会妨碍我追求出世间的解脱呢?

堪布:仓央嘉措的这一句诗,应该不只是字面的意思。他用很多美丽动听的词藻,看似描述了人们特别执著的世间情感,实际上涉及了佛法、社会等很多内容。

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是一种世间法,但即使追求出世间的目标,我们也要保证在世间做一个好人、善良的人,行持善法,不做恶事。其实,佛教的教义可以归纳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是对每个人的基本要求。

新加坡国立大学对学生也有一定的人格要求,佛教中也有类似的情况。在我们刚开始学习的时候,世间法和出世间法之间并不会有矛盾,一旦你的境界脱离了世间法,到了更高层次的时候,在那种境界面前,该放弃的世间法还是要放弃。

每一位新加坡的男性都要去当兵。军营中的纪律,跟世间其他行为准则是不同的。同样的道理,佛教修行人的一些行为,跟其他世间人的行为也有不同。虽然行为上有相违的地方,但同时也有不相违的地方,这些都是可以融合的。

问:我在《联合早报》工作,是一个媒体人。藏传佛教里面有宁玛、萨迦等好几个宗派,您为什么会选择宁玛派?您能否简单向大家解释一下,宁玛、萨迦、格鲁、噶举、觉囊派的主要不同点?

堪布:其实我也没有特意去选择宁玛派。我出生后,周围的环境,包括我父母都是宁玛派的。因为身边环境和因缘的关系,促使我师从宁玛派。

藏传佛教的教派比较多,总的来讲有八大派 ,其中宁玛派是旧派,格鲁派是新派,萨迦派是依靠地名而命名的,噶举派是按佛法的意义命名,此外还有觉囊派等宗派。

各个宗派所修的法有所不同,其中宁玛派所修持的主要以大圆满法为主,萨迦派以道果法为主,觉囊派是实现如来藏以时轮金刚为主,噶举派以大手印为主。此外,每一个教派的创始人,以及创始人的历史、当时的生活环境也有不同。比如,宁玛派是最早在藏地传播的佛教教派,是莲花生大士从印度传入藏地的。所以,从时间上划分,宁玛派也叫做旧派。虽然各个宗派有很多方面的不同,但实际上,藏传佛教的教义,都以发菩提心开始,中间积累资粮,最后实现佛果。

就像汉传佛教当中也有净土宗、华严宗、禅宗、唐密等不同的教派一样,藏传佛教,包括南传佛教也都有不同的教派,但实际上,这些不同教派的教义和最终目的不但没有矛盾,而且都是融会贯通的。

问:您提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那碰到要做抉择的时候,该如何分辨善恶?

堪布:我们需要学习才能分辨善恶。善,可以从身、口、意三个方面来总结。身体方面包括不杀生、不邪淫、不偷盗;语言方面包括不说妄语、粗语、离间语、绮语;心理方面包括不生贪欲心、嗔恨心、邪见,这统一叫做十善。与十善相反的即是十不善。所以,从身口意方面讲,佛教将我们的行为归纳为十善和十不善。

两千多年前,佛陀就已经将我们的语言、行为做了这么好的一个归纳。虽然现在各个国家都要求讲文明、讲道德,但世间当中依然有很多危机。这些危机就是依靠十不善而导致的。当我们逐个分析的时候就会发现,原来佛教中所讲到的十善,就是对我们言行举止规范的一种总结。如果想要更细致、更广泛地了解的话,相关佛经中有详细的叙述

在其他宗教当中,也有对善和恶的描述。当然,个别的地方与佛教有少许不同,但大致意思都是,尽量维护“正能量”,排除“负能量”。人们经常用正能量、负能量来指代善、恶。我认为,所谓的正能量,也就是指身口意当中,对自身、他人的善行。

问:我是研究所的一名研究员。我觉得,由于先天智力还有后天教育不同等原因,人会有不同的层次。在不同层次上,人的心念有善恶差别,而且人们想的问题也不一样。我想请问堪布,从您自身的经验来看,一个人怎么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层次,最有效且最快速的方法是什么?

堪布:佛教当中有一部经典叫《阿含经》,其中讲到,众生的智慧、财富、寿命、相貌都有不同。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因为众生都是业的继承者、承受者。

智慧、财富、寿命、相貌的不同,与前世的业有一定关系。比如,同一个学校里面毕业的学生,最后所走的路是不同的;同一对父母的孩子,最后的生活状况也不相同;甚至一对双胞胎,他们人生中的苦乐也不同。所以,我坚信佛所讲的,众生都是业的继承者、承受者。

以我的经验来讲,如果一个人尽量减少自私自利的心,提升乐于助人的心,那他所追求的目标、行为都会全面提升。如果每天只考虑自己,甚至有损人利己的心态,即使表面上看来某些方面有所提升,但实际上,道德、伦理、良心等方面的层次是在下降的。所以,要想提升自己的话,首先最好是有一颗无条件帮助别人的心。

如果你暂时还做不到,那可以先尽量地帮助别人。有了这样的基础,你的所作所为也会慢慢提高。相反,如果你的心态完全是自私自利的,那可能会给自己的家庭、同事带来许许多多的痛苦。

一个人如果能够拥有开放、包容的心态,同时尽心尽力地去利他,那别人的抱怨、损害都会成为修行当中的一种顺缘,让自己更加坚强、勇敢。这也是生活当中,提升自己、促进成功的最好方法。

“这些人和我们是一样的,

只不过暂时运气不好。

我们有能力就帮他们一点。” vnh1z9Q1RXpBlpDu4DWf9irQyZ627e/0gGS7yV9Nl6seBaMuBlTl1O+YDjknm1M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