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章

《易》与天地准:易道昭示做人之道

我们都知道,在现代战争中,士兵往往要穿迷彩服,目的是隐藏自己,不让敌人发现。大家知道吗?美国科学家已经研制出了一种新军服,这种军服可随环境的变化瞬间改变颜色,使士兵与环境的颜色融为一体:在草地上变成草绿色,在沙漠地区变成黄褐色,白天是绿色,晚上变黑色,当受到核爆炸的光辐射时,能瞬间变成白色,从而大大减轻光辐射的危害。其实这是一种可以随着光照和温度不同而改变颜色的涂料,把它涂在衣服和各种武器上,可以瞬间变换颜色,从而和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

科学家是受到什么东西的启发呢?就是“易”,“易”这个字的本义就是蜥蜴、变色龙。《说文解字》说:“易,蜥易,蝘蜓,守宫也,象形。”因为蜥蜴是随环境而变化的,所以“易”又专指变易、变化,于是“蜥易”的“易”就加了一个虫字旁,成为“蜴”。“易”字还有一个说法,“日月为易”,象征阴阳变化。

科学家是模仿了变色龙而发明了变色隐形材料。而《易经》与《易传》模仿的则是天地之道,是一种更宏大的模仿。

我们来学习《系辞传上》第四章——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

这一章第一次提到什么是“易”,一开头就提出一个令人震撼的命题:“《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什么意思?就是说,“易”是以天地为准则的,也就是对天地的模拟,所以它能涵盖天地万物的大规律、大道理。前面三章是在讲乾坤和卦爻辞,第四章第一次对“易”做出界定,这个“易”既是指《易经》这本书,更是指大易之道。这也是《系辞传》第一次将“易”提升为“道”,“易”不再是“术”。

“《易》与天地准”,这句话揭示了《易经》的性质,《易经》不是一部纯粹讲占卜的书,而是一部讲天地之道的书。《易经》经文分卦爻象符号和卦爻辞文字两个系统,这两个系统是互补的、互动的。这些符号和文字是对天地道理、天地规律的一种模拟,是以天地的道理为准则的,是尊天法地的,所以能够将天地间的一切道理都包含在内。

天地是什么?当然是客观存在的天和地,就是第一章开头说的“天尊地卑”——天高地低,也就是头顶的天和脚下的地;除此之外,还包括“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也就是天地万事万物的变化情况。

“《易》与天地准”与老子所说的“道法自然”本质上是相同的。“易”就是“道”,是天地之道、自然之道。注意“道法自然”的“自然”不是指大自然,而是本然的意思,也就是天地本来的样子。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告诉我们,学习《易经》的目的,就是认识这个天地之道,而不是去占卜算命。当然,掌握这个天地之道,按照这个天地之道来做,自然就有好运。这是对《易经》的定性,明确指出“易”能涵盖天地之道。这一句是统领,接下来八句就是进一步说明,为什么“易”能涵盖天地之道,我们学了《易》对人生有什么作用。

首先是:“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这句话的意思是:因为仰观天文,俯察地理,所以才知道黑暗和光明的道理。这是指当年伏羲氏怎么发明了阴爻阳爻,怎么发明了八卦。不是凭空想象,而是仰观天文,俯察地理,才创造出来的。我们都知道《易经》有两个基本符号,阳爻是一长线,阴爻是两短线。当然一开始的时候,阴爻还有其他写法,有时像个八字,有时八字上面又连在一起。这就是“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而创造出来的。天文就是天象,天上最大的象就是太阳和月亮;地理,就是地象,地上最大的象就是山和水。太阳就是阳爻,月亮就是阴爻;山是阳爻,水是阴爻。观察天上的太阳和月亮的运行,观察地上山水的变化、草木的荣枯,就知道了黑暗和光明的道理。

“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幽明,就是黑暗和光明。“幽明之故”的“故”就是缘故、原因。观察了天文、地理的各种现象,所以才知道了黑暗和光明交替变化的缘故,进而也就知道了阴阳变化的道理。从幽与明推广到阴与阳。阴、阳这两个字都是左耳旁。请大家注意,无论是左耳旁还是右耳旁,都和耳朵没有丝毫关系。左耳旁其实是个“阜(fù)”字,阜是个象形字,甲骨文字形就像山崖边的石磴,所以“阜”字旁的字多与山有关。阴阳的本义当然和山有关:阴就是山的北边,晒不到太阳的那一边;阳是山的南边,能晒到太阳的那一边。当然这是指北半球。阴因为晒不到太阳,所以就有黑暗的意思;阳因为能晒到太阳,所以就有光明的意思。这就是“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日月为明,日月为易,“易”是教我们怎样洗掉心中的黑暗、心中的杂念,怎样保留一颗光明之心的。《系辞传》后面就说“圣人以此洗心”,圣人是用“易”来洗心的,把心中的私欲、杂念洗干净,心中就有光明了。《易经》讲天地之道的目的是阐明为人之道。

正因为《易经》是观察天文地理而来的,所以《易经》才能弥纶天地之道,才能涵盖万物之道,才能昭示做人之道。

总的来说,《系辞传上》第四章第一句“《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把“易”提升为模拟并涵盖天地万物的大道。从第二句“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开始,其实是在讲易道对于我们人生的作用,一共列出了八大作用,又用了八个“故”字。

原始反终:易道揭示生死的秘密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三国演义》开篇语。虽然今天距离三国时代已经一千七百多年了,但地球上国家之间各种关系依然在“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轨道上运行。国家之间如此,人与人之间也如此,人与人之间关系好好坏坏,不断交替,反反复复,从来没有一种关系是停止在一个状态永远不改变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世间事物和人的命运总是处在不断变化之中,有兴有衰,荣辱更替,看似没有定数,实则存在规律,这个规律将万事万物一网打尽,谁都逃不掉。这究竟是一种什么规律呢?《系辞传上》第四章用四个字总结了这个规律。

前面我们学习了第四章开头一句“《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第一次将“易”等同于天地之道。然后讲了“易”给我们人生带来的第一个作用:“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下面我们学习后面两句:“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这是“易”给我们带来的第二、第三个作用。

先看“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这句话的意思是:探究事物的开始,复归事物的终结,所以能知道人和万物的生死规律。“原始反终”的“原”是动词,是探究本原的意思;“反”就是回复,通“返”,返回。“原始反终”就是探究事物发展的始终,追根溯源。我认为“原始反终”还可以理解为“原于始反于终”,从始点出发返回到终点,这个终点就是始点,就这样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从开始回归终了,一个周期的终了标志下一个周期的开始。正如《易经》第二十四卦复卦的卦辞所说:“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反复走在路上,七天就会回复。《彖传》解释说:“复,其见天地之心乎。”复卦,大概体现着天地生育万物的用心吧!也就是说,循环往复大概就是天地生育万物的核心秘密吧。这一句“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是说从循环往复的大规律,可以知道人和万物生死轮回的秘密。

所以我开头讲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也好,“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也好,其实是有定数的,有规律的,这个规律就叫“原始反终”。

我常说,发现事物的变化并不难,但发现事物的周期变化规律可就太难了。大家都能看到万事万物每时每刻都在变化,但却很难看到变化是有规律的,是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尤其是不同事物各自的变化周期究竟是什么,这一点是很难被发现的。《易经》了不起的地方就是讲了周期变化规律。《周易》告诉我们,万事万物都呈现出从初始到终结的周期变化规律。比如每一天太阳都是东升西降,每个月月亮都是晦朔弦望——月缺月圆,每一年都是春夏秋冬。再看天上云卷云舒,地上花开花落,大海潮起潮落。那么人呢?也是生生死死,佛家称为轮回——六道轮回,道家称为复归——老子说三复归:复归于婴儿、复归于朴、复归于无极。《易经》六十四卦就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从乾坤开始,到既济、未济结束。既济是已经渡过河流,表明第一个周期已经结束;未济是没有渡过河流,没有结束,为什么?因为下一个周期又开始了。于是周期变化,循环往复。老子就看出了这个规律,他说:“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万物总是一齐生长,我们要观察它的生死往复。万物纷纷芸芸,总是各自返回它的本根。这是一种大智慧,万物从生到死,从死到生,新生就是走向死亡,死亡又将获得下一次新生。我们一旦明白这个大道理,又何必计较寿命的长短?所以,学习《周易》可以了脱生死,断灭烦恼。

我们接着看“易”给我们带来的第三个作用:“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精气变成物体,游魂形成变化,所以就知道鬼神的情况。其实这一句就是对“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的进一步展开。精气凝聚而成为有形之物就是“生”“始”;灵魂游走了之后造成了变化就是“死”“终”。生变为死,聚变为散,始走向终,通过这种变化可以知道鬼神的状况。

这一句中提出了三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精气”“游魂”“鬼神”。

我们先看“精气”。“精气”分开来是“精”和“气”。老子提出“精”的概念,《道德经》第二十一章说:“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这是对“道”的解释,道是幽暗、深不可测的,但其中有“精”,这个“精”是真真切切的,是包含真气的。“精”是什么?这个字是米字旁,原本是挑选过的上好的细米,这里是指精微的物质,是构成宇宙的最基本物质。“气”这个字的繁体字写作“氣”,下面也有一个“米”字。什么是气?本义也是一种无形的物质,也包括这种无形物质发出的能量。再看“精气”这个词,在战国时,齐国稷下学派有学者托名管子写了《管子·内业》,提出了一个重要命题:“精也者,气之精者也。”是说,“精”就是气中特别精粹的部分,也就是说“精”是一种更高级的气。他们认为这种“精气”是宇宙的本原,产生了天地万物。

《系辞传》提出“精气为物”的精气和《管子·内业》所说的精气是否相同?有同又有不同。相同点是,都认为“精气”是产生天地万物的基本物质;不同点是,对精和气间关系的论述有差别。《管子·内业》认为,气是低一个层次,精是高一个层次的;但是在《系辞传》看来,精和气是两种不同的物质能量,精属于阴,气属于阳,精气就是阴阳两气,精和气处在同一层次。到了汉代,道家、道教则明确提出“精气神”的学说,精是第一层次,是最基础的,气是第二层次,神是第三层次,是最高的。可以看出《系辞传》的“精气”学说起到了关键作用。《系辞传》说“精气为物”,宋代大儒朱熹认为,“精”是阴精,“气”是阳气,阴精和阳气的结合变成万物,其中最高级的变化就是神。

再看第二个“游魂”。“游魂”就是魂散失掉、离开自己的身体了。“游”字是游荡,即是离开原来的地方,“游魂”就是魂离开身体。“游魂为变”,魂离开自己的身体就变为鬼。当然魂和魄还是有区别的。据《左传·昭公七年》记载,郑国掌权者子产(相当于宰相)在回答闹鬼的问题时说:“人生始化曰魄,既生魄,阳曰魂。”当一个人刚刚出生,那时他只有魄。等到魄产生后,才能思考,就叫作“魂”。“阳曰魂”,魄就是“阴”了,所以是“阴魄阳魂”。《黄帝内经》说得很清楚,魂和魄都是随着“神”而往来出入的,是“神”的阴阳两面不同的表现,魂为阳神,魄为阴神。

连起来看“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阴精和阳气的结合变成万物,游魂包括阳魂和阴魄,离开了人体就形成变化,所以就知道鬼神的情况。为什么?因为精和气的结合变成万物,万物包括天地、人类、动植物、鬼神在内。万物最高级的变化就是神,最低级的变化就是鬼。

最后来看第三个“鬼神”。注意,这里的“鬼神”已从一般的鬼神概念变成了哲学概念,是指阴阳二气变化所表现出来的不同功能的事物。这一点朱熹讲得很好,他在《周易本义》中说:“阴精阳气,聚而成物,神之申也。魂游魄散,散而为变,鬼之归也。”这一句强调了整个宇宙万物生成变化的根本原因,就是精气阴阳的聚合与分散、往来与屈伸。

这是告诉我们,掌握了“易”,可以知道事物发展,尤其是自我最后归宿的高低境界。这是易的第三个作用。

道济天下:易道带给世界和平与发展

上一节我们讲到小说《三国演义》的开篇语,这一节我们欣赏一下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明代文学家杨慎的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这首词告诉我们,但凡天下人与天下事,都和天地之道一脉相承,无论英雄豪杰,还是凡夫俗子,只要顺应天道尽力去做,顺其自然就好,着急上火、焦虑抱怨都没用,青山依旧在那里一动不动,太阳该升的时候升,该落的时候落。每个人都在自然界的亘古悠长中循环往复,在人类社会的兴亡盛衰中生老病死。是非成败,转眼成空,沦为闲谈的话题,而山河自在,风月无边,故唯有看淡功名成败,才是顺应天道。

这就是《系辞传上》第四章说的“与天地相似,故不违”,《易经》是与天地相似的,所以它和天地之道是不相违背的。我们也要顺应天道,千万不能违背天道。“与天地相似,故不违”其实说了两层意思,第一是说《易经》之道与天地之道是不违的,第二是说做人做事与《易经》之道、天地之道也应该不违。

第四章的开头已经说过,“《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易经》就是对天地之道的模拟——阳爻阴爻是对日月、山水、男女的模拟,每卦六爻是对日月运行、万物变化、六个时空节律的模拟,六十四卦是对万事万物发生发展、开始结束变化大周期的模拟——所以它和天地、万物不仅结构是相似的,而且运动变化的规律也是相似的,是不相违背的。对一个人来说,明白了《易经》的道理,就等于明白了天地的道理,要按照《易经》的道理来做,这样人的行为也就不违背天地的道理。这就是我们学《易》的第四个作用。

“不违”是一种底线思维。我们今天常说不违法、不违章、不违背道德底线,就是这个意思。“不违”看起来简单,甚至还有点愚钝,但实际上是一种高明的做人智慧。我想起《论语》记载颜回对孔子的话从来都是“不违”的,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孔子说:“我整天给颜回讲学,他从来不提反对意见,像个愚蠢的人。等他退下之后,我考察他私下的言论,发现他对我所讲授的内容有所发挥,可见颜回其实并不愚蠢。”孔子的后代、西汉的经学家孔安国说:“不违者,无所怪问,于孔子之言,默而识之,如愚。”不违就是不提奇怪的问题,对孔子的话,总是默默地记住,好像愚钝。言外之意,其实是大智若愚。

真正的“不违”是不违本心,不违大道。什么大道?当然就是天地大道,但天地大道是虚幻的、无形无相的,正如老子所说:“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看不见、听不到、抓不住,怎么办?有一个办法,就是遵循《易经》大道。《易经》有一套符号系统和一套文字系统,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好比是一把钥匙,拿着这把钥匙就容易打开宇宙万物之道这扇大门。《易经》原理连通宇宙万物的大道法则,按照这个法则来做就不会发生差错。也就是说,只要不违背易之道,就不会违背天地之道。

不违天地之道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在这个基础之上,还要“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这是掌握“易”的第五个作用。这句话的意思是,学《易》使人真知广及万物而以道来救助天下,所以就不会有过错。“知”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是知道,是真知,也就是从内心真正明白《易经》的原理,明白宇宙万物的原理;第二个是智慧,“知”通“智”,真正明白了《易经》的原理、宇宙万物的原理,那一定是有大智慧。“知周乎万物”也可以理解为“周知万物”。“周”是周普、普及、普遍,“万物”当然包括了天、地、人。《易经》认为凡是伟大的圣人都能够周知万物,只有周知才是真知,才有智慧。想一想我们今天的教育更多是强调专才教育,中学就分为文理科了,这是不利于人才成长的。当然专才是需要的,但必须以通识、周知为基础。古人说:“一物不知,儒者之耻。”只有周知万物,然后道济天下,才能成为儒者,成为真正的人才。

其实“道济天下”不仅仅是儒家的要求,而且也是道家、佛家修行的目的。大家听说过“道济和尚”吗?可能你没有听说过,可我要说“济公活佛”,你一定听说过。济公,法号道济,是南宋高僧。他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行为举止疯疯癫癫。他起初在天台山国清寺出家,后到杭州灵隐寺、净慈寺居住。他不受戒律拘束,嗜好酒肉,看上去似痴若狂,却是一位学问渊博、行善积德的得道高僧。他扶危济困,除暴安良,彰善瘅恶,喜好打抱不平,息人之诤,救人之命。他还精通中医医术,为百姓治愈了不少疑难杂症。他是“道济天下”的模范。

“道济天下”是以道济天下。什么道?虽然有儒家之道、道家之道、佛家之道的不同,但归根结底是《易经》之道,是天地之道,因为《易经》“弥纶天地之道”。光是周知万物是不够的,还要道济天下。周知万物是知,道济天下是行,一定要知行合一。“道济天下”是对一个君子的要求。就现代人来说,无论做什么职业都可以以《易经》之道、以仁义之道,去资助天下、救助天下或者治理天下。

这里说“道济天下”,不说“道济天地”,是有深意的,因为:天地包括天地万物,范围广;天下则指天之下,范围小,是人为主,万物为从。所以“道济天下”重点是指要解决人类的问题、人生的问题,让人类过上幸福、安乐的生活。要把周知天下万物的智慧付诸行动,要身体力行,加以实践。你可能会说,怎么可能人人都有本事“道济天下”?其实不在人的能力大小,也不在做的事情的大小,而在人的发心,只要发心去救济天下,哪怕再小的能力、再小的事情,都对人类是一种善举、一种贡献。比如你和周边的人和睦相处,你尊重自然,尊重万物,和天地自然和谐相处,你的行为言语会影响别人,其实这也是在“道济天下”,也是在救世救人。“道济天下”的结果是“故不过”,“过”本义是超过,凡事超过了就不好,就有过错了。《易经》有小过卦、大过卦,就是教人怎么改变小过错、大过错的。改过就是要适中,不超过就是“中”。无论儒家还是道家都要求做人要“中”。所以按照易道来做,为人处世的行动不偏激,结果不会有差错。

最后总结一下,《周易》之道就是天地之道,只有“道济天下”——以易道来救济天下,才能带来个人的和乐、家庭的和睦、社会的和谐、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乐天知命:学《易》之后的快乐人生与大爱胸怀

我们在初中的时候都学过北宋大文豪、一代名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那里面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颂至今。此外还有一句千古名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说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悲喜。也许你当时年纪小,还不太了解这是一种宠辱不惊的生活态度,要能真正明白这句话的用意,非得有点起伏跌宕的人生阅历才行,正如那一句歌词:“初闻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如今我们有了阅历,那么怎么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呢?这就是我要和大家分享的《系辞传》中的生存智慧。

我们继续学习《系辞传上》第四章。前面我们学过了:“《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

这是讲了“易”的性质,“易”就是天地之道,然后讲了“易”的五大作用。跟在后面的一句是:“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这是“易”的第六大作用。这一句意思是说,学《易》使人广泛推行易道而不会滥用,乐其天然,知其命数,所以就不会有忧愁。“旁”不是旁边的意思。《说文解字》:“旁,溥(pǔ)也。”就是说“旁”有普遍、广泛的意思,比如旁征博引。“旁行”指普遍推行。“不流”义为不违、不过、不滥用。是什么“旁行而不流”呢?当然是推行易道。掌握了易道,可以触类旁通、广泛推行,而又不会滥用,不会有过错,并且能够“乐天知命”,乐其天然、天数,知其命数、命理,知天命而乐天命,“故不忧”,所以就不会有忧愁。

怎么才能做到范仲淹说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方法是“乐天知命”,外物也好,自己也罢,其实都得服从天命。“乐天知命”中“天”和“命”合起来就是“天命”。“天命”就是“天道”,“命”是“道”的必然反映,“道”是终极真理,“命”是天道的安排。一个人如果“乐天知命”,必然就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乐天知命,既要顺应天道的安排,顺应自然规律,顺应命运变化,又要安于自己的处境,以乐观的心态面对困境,做到在任何时候都积极乐观,不计较得失,通达人生。这样就必然会看淡自己的喜怒悲忧,对世间一切事情都有一种平常心。

孔子曾说过:“不怨天,不尤人。”不埋怨天,也不责备人。孔子不仅这么说,而且也这么做。这句话表明了他对自己人生境遇的一种态度,一般人是绝对做不到的。孔子的一生是悲催的。六十三岁时,孔子与弟子在陈蔡之间被困,绝粮七日,有的弟子因饿而病,有的连发怨言,但孔子却仍然诵诗、弹琴、唱歌。“不怨天,不尤人”“乐天知命,故不忧”,这是孔子一生的真实写照。

我们再看《易经》六十四卦中表示困难的困卦的经文,泽水困,是指沼泽中没有水了。六条爻辞每一条都有“困”,陷于各种困境,但最后还是“曰动悔,有悔,征吉”,认识到了困难来自于自己并有所悔改,最终可以摆脱困境,获得吉的结果。

为什么身处困境还能“乐天知命,故不忧”?显然是明白了天地之大道,明白了《易经》之大道。正如朱熹所说:“既乐天理,而又知天命,故能无忧,而其知益深。”可见圣人创《易》、传《易》,已达炉火纯青、出神入化、触类旁通的境地,后人学《易》、用《易》,也要做到“旁行而不流”,既触类旁通、广泛推行,而又不滥用。无论是圣人创《易》,还是今人学《易》,目的都是要“乐天知命”,与天道相融,与天命相应,成为一个不忧的仁者。

“乐天知命,故不忧”是学《易》的第六个大作用。学《易》不仅可以不忧,而且还能有爱,这就是后面一句:“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这是学《易》的第七大作用。简单地说就是学《易》能让人安处在自己的环境当中,忠厚地去推广仁义,所以能泛爱天下。

“安土敦乎仁”实际上就是“安乎土敦乎仁”,也可以简述为“安土敦仁”。为什么要强调“安土”?“土”本义是指土地。自从人类步入农业社会,人们便依靠土地而定居下来。土地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大地给我们房屋,大地给我们粮食,大地给我们生命。我们的先民一旦在一个地方住下来,一般情况下都不肯搬迁,都很热爱家乡,对故土都很留恋。这就形成了“安土重迁”的观念。还有大地是最宽厚的、最仁爱的、最无私的,我们在大地上不仅建高楼、开山挖洞,而且还制造各种垃圾,但大地总是默默地承载一切而从无怨言。

我们的古圣先贤早就创立了五行学说,木火土金水,其中土居中央,是最重要的方位,土不占四方而统领四方,不占四时而统领四时。我们为什么崇尚黄帝,尊奉黄帝为我们的人文始祖?因为黄帝属土,居中位。黄色为土。在中国文化中,崇尚土德处处可见。比如中医讲脾为土,居中,是后天之本,起到运化的作用。一是运化水谷精微,脾把水谷(饮食物)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转输到全身;二是运化水液,脾对水液有吸收、转输和布散的作用。所以脾胃强健可以协调各脏器的功能顺畅,而这一思想就来源于《易经》。其实从商朝开始就有了崇尚中位的观念,到了《易经》这一观念更加深入、系统,《易经》坤卦六五爻辞说:“黄裳,元吉。”黄色中位是最大的吉——元吉。在《易经》六十四卦中居中位的爻往往都是吉的。

所以“安土”意义是很深刻的。一是要人们像大地那样宽厚爱人,敦厚诚信,奉献自己,没有私心。二是要像大地那样安居中位,遵守中道。除此之外,“安土”还有随遇而安的意思,就是安心地处在自己的环境当中,不要见异思迁。

所以“安土敦乎仁”这句话中,“安土”是个前提,只有安于土,像大地那样,才能“敦乎仁”——温柔敦厚地施行仁义。“安土敦乎仁,故能爱”,因为创立《易》的圣人和善于用《易》的后人能够懂得天地之理,能够像大地那样宽厚无私,安处于自身的环境,敦厚地施行仁义,所以才能做到真正的“爱”,这个爱就是仁爱,就是博爱,就是泛爱天下。

总结一下,因为“《易》与天地准”,“易”就是天地之道,所以学《易》、知《易》、按《易》来做,对我们人生就有七大作用:知幽明之故,知死生之说,知鬼神之情状,不违,不过,不忧,能爱。学《易》还有一大作用,我后面再讲。

神无方而易无体:易道告诫我们成功没有捷径

通过《系辞传上》第四章的学习,我们知道“《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易”是对天地的模拟,这种模拟有什么特征呢?第四章最后说了七个字:“神无方而易无体。”这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都看过《西游记》,你看《西游记》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可能大多数人会回答,孙悟空的七十二变。尤其是孙悟空在和二郎神大战中,七十二变更是被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了。他可以变麻雀,变鸬鹚,变鱼儿,变飞禽,变水蛇,变土地庙,真是千变万化。可惜变土地庙时尾巴没处安放,只好变作旗杆,结果露馅儿了。孙悟空的这种变化被很多人质疑。有人说孙悟空的七十二变不是七十二种变化,而是七十二种法术。两者的区别在于,七十二变指的是能变成七十二种别的东西,比方说麻雀、老鹰、刺猬;而七十二种法术原名是地煞七十二术,是接地气的障眼法。我认为孙悟空七十二变和猪八戒三十六变之中,七十二和三十六并不是实指,而是表示数量多。这里用的是中国人的数字思维,因为《易经》八卦每一卦都是三根爻,老子《道德经》说“三生万物”,所以中国人崇尚“三”,以三表示多,比如孔子读《易》“韦编三绝”,其实是指牛皮绳多次断掉。同样,三的倍数也表示多,比如“九牛一毛”“九死一生”“十二分勇气”,九、十二都是三的倍数。同样,三十六、七十二也都是三的倍数,并不是说孙悟空只能变成七十二样东西,猪八戒只能变成三十六样东西,而是说孙悟空能变化的数量比猪八戒要多得多。

我要说的是这种变化是“神无方而易无体”的,是千变万化,没有定型的。当然孙悟空的变化比起“易”的变化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我们来看《系辞传上》第四章最后:“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易道的广大,可以涵盖包容天地的变化而没有差错,可以间接曲折地去成就万物而没有遗漏,可以通晓昼夜的变化而无所不知,所以易道是神妙的,没有固定的方位,没有固定的形体。

“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范围”这个词在这里是动词,是包含、涵盖的意思。“天地之化”是指天地以及天地间万事万物的变化,包括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的变化。“不过”是指没有过错,没有遗漏。谁能“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呢?谁有这么大的能量呢?当然是“易”,“易”能涵盖天地万物的变化,没有遗漏,没有过错。因为天地万物的变化是无穷无尽的,如果要一个事物一个事物去研究,对每一个事物穷尽式分析,显然是很困难的,是很难穷尽、很难全面把握的。怎么办?《易经》为我们发明了一种办法,就是取象比类的方法,《易经》创作了卦爻符号,用这些有限的符号将万事万物进行分类,万事万物被分成有限的几类。这样我们就可以从这有限的符号去推测这一类中的所有事物,用这种方法就可以知道天地万物的变化道理。这就是这一章开头说的:“《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易经》是以天地为准则的,是对天地的模拟,所以能涵盖天地之道,能涵盖天地万物的变化而没有过错、没有遗漏。正因为如此,只要读懂《易经》,掌握易之道,就能准确把握天地万物的变化情况。

再看“曲成万物而不遗”。什么是“曲成”?就是曲折而成、委婉而成。“曲成万物”就是多方设法成就万物、使万物成功。这个“曲”字用得很妙,说明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条直线,而是迂回往复、坎坷曲折的,所以成就万物也不可能是直线的、有捷径的。唐代经学家孔颖达说:“言圣人随变而应,屈曲委细,成就万物。”这个圣人指创作《易经》的圣人,因为能够随时而变、随机而动,顺应变化,不僵化,知道拐弯,知道变通,所以能取得成功,能成就万物。这就告诉我们,要懂得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要通过学习《易经》掌握“曲成”之道,《易经》六十四卦每一卦都是曲折、委婉的,六根爻总是有吉凶悔吝等不同情况。大家都说六十四卦中只有一个卦是全吉的,就是第十五卦谦卦,这种说法值得分析。虽然谦卦的卦辞和六条爻辞中都有“吉”“亨”“利”“无不利”等说法,但并不是直接形成的,同样也是因为各种谦虚、谦卑、退让的做法才获得的。现在很多年轻人总想一夜暴富、一战成名,那都是违背易道的。还有我们不要一条道走到黑,要学会拐弯,学会循序渐进,否则只能是四处碰壁,不会成功。另外“曲”这个字还有涵盖全面的意思,和前一句“范围”的意思差不多。正因为如此,才没有一件事物可以遗漏。

再看“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指通晓昼夜变化的道理而无所不知。前面讲的是天地万物,这里从万物中重点提出了昼夜——白天和黑夜。昼夜是日月运行的结果,“县象著明莫大乎日月”,日月是万物中最大的象,日月运行形成的白天和黑夜,又代表了时间的变化。“通乎昼夜之道而知”的“知”既有知道的意思,又有智慧的意思。通晓昼夜之道便可知世间万事万物之道,当然也就有了通达万物的智慧。为什么通晓昼夜之道就能通晓万物之道呢?其实昼夜之道就是日月之道,日月之道就是阴阳之道,阴阳之道就是万事万物之道。所以学《易》,关键在于掌握阴阳之道,掌握了阴阳之道,也就掌握了通晓万事万物的一把钥匙。

最后是总结:“故神无方而易无体。”这是对“易”的特征和作用所作的一句大总结,这里说的“神”不是宗教所说的神,而是宇宙生命的主宰,也就是“易”,就是“道”,合起来就是易道。“神无方”的“方”就是方位,无方就是没有位置,无所在又无处不在。“易无体”是说易道无形体;“易”的思维不是形思维,而是象思维,在“象”的背后蕴藏着大道,所以老子说“大象无形”。“神无方而易无体”是说,“易”是神妙的、神奇的、变化无常的,没有固定的方位,没有固定的形体。同样这里也说明了学《易》的第八大作用,学了《易》可以明白无形无体的神妙作用,其实就是得了“道”之后的神奇功能。

现在,我把第四章总结一下。这一章指出了“易”的神妙性质以及学《易》的神奇作用。一共用了九个“故”,从“《易》与天地准”开始到“神无方而易无体”结束,遥相呼应。其中第一句“《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是一个总纲,将“易”提升、等同为“天地之道”,然后介绍了易道的八大作用,也是学《易》对我们人生的八大作用:“知幽明之故”“知死生之说”“知鬼神之情状”“不违”“不过”“不忧”“能爱”“神无方而易无体”。 R/3FaDtYwjCsKTNl6hgGA9BglGWYgJw9dRzAQcbk85URNGef7GdpxQFMeCTA2lp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