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六章
剖析超级单体

超级单体是雷暴之王,高度可达10英里(约合16.1千米)以上,旋转如同陀螺,地球上最猛烈的一些天气状况就来源于它。它优雅又极具破坏力,充满魅力又令人恐惧。它是必须严肃对待的力量。

普通雷暴会聚集成堆,或者形成线形的阵雨带。超级单体则不同,它小而强劲。单个超级风暴可能只有5英里(约合8千米)到10英里(约合16.1千米)宽,但这狭小的空间中满是破坏力极大的飑线风、垒球大小的冰雹、洪水般的暴雨,还有龙卷风。

超级单体的特殊之处在一个“单”字。其他雷暴可能会与相邻的雷暴单体争夺资源,超级单体却是茕茕孑立。于是,超级单体完全掌控着周围的环境,就像无人开发的燃料堆。

所有雷暴都有两个主要区域:一个是暖湿气流向内向上运动的上升气流,另一个是下沉气流,其内的雨水(有时还有冰雹)会落向地面,带动上空的冷空气下降。普通雷暴是垂直“发育”的,意思是下沉气流最终会“扼杀”上升气流,从而为风暴画上句号。所谓的雷阵雨常见于夏季,持续时间可能只有一两个小时。

超级单体就不一样了,因为它有切变,也就是风速、风向会随着高度而变化。这就产生了旋转和倾斜,上升气流和下沉气流相互分离,有利于延长超级单体的寿命。超级单体能够横行数百千米,越过州界,旋转好几个小时。在恶名昭彰的2011年4月27日美国东南部龙卷风暴发事件中,有个超级单体一连转了7个小时,穿行350英里(约合563.3千米),从密西西比州东部一直刮到北卡罗来纳州西部。

超级单体中旋转的上升气流叫作中尺度气旋,范围可达数英里,形似理发店门口的旋转灯,从西南向东北方向移动。来自南方的暖湿空气向内盘旋,形成螺旋形的轨迹,伸向高空。空气向上运动的时速可达100英里(约合160.9千米),悬停的雹块可以长得硕大无朋。最强劲的超级单体能够产生直径达6英寸(合152.4毫米)的冰雹。

超级单体雷暴共分三种,每一种都能给风暴追逐者带来不一样的乐趣与挑战。典型超级单体最容易追逐,因为它们经常会形成龙卷风,而且符合课本里讲的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分离的特征。于是,我们能够更快确定龙卷风的形成位置。

高降水型超级单体裹挟在雨水中,因为风暴湿度较大,从而形成笼罩上升气流的雨幕。追踪这种环境下的龙卷风是危险的,因为这种龙卷风往往直到最后一刻才会现身。

低降水型超级单体大概是最容易达到拍摄效果的。它们存在于干燥环境中,上升气流的筒状结构一览无余。其钩状回波有时难以被雷达侦测到,因此容易受到低估,但也可能一面滴雨未下,一面降下棒球大小的冰雹。尽管其视觉效果震撼,却很少形成龙卷风。

超级单体的螺丝刀形上升气流的底部,潜藏着风暴最凶险的部分。这里有旋转的云墙,也就是一种诡异的不规则形状低空云,它会将空气吸入风暴。从这些缓缓旋转的、烟雾一般的云块中会向地面伸出一条条更集中的旋转触手:漏斗云。蛇行到地表的漏斗云就是龙卷风。

有些龙卷风形如细长的绳子,在辽阔的大地上肆意跳跃,比较上镜。另一些则笼罩在雨中,宽度可达2.5英里(约合4千米),会将整个城镇吞噬。上升气流不停转动的同时,一条由雨水、冰雹和冷空气组成的条带会被带着一起走,拖到风暴的后侧。这就是后侧下沉气流。这些风暴形成后涌出的稠密冷空气会收紧上升气流的旋转范围,挤压和拉扯上升气流,使其成为龙卷风。有时,后侧下沉气流会将龙卷风整个包住,把水幕都拽到自己身边。这种隐形龙卷风最是危险。

如果超级单体向你袭来,状况会瞬息万变。你一开始可能会注意到远处有一团蓬松的白云,里面缠绕着羽状上升气流。它越来越近,颜色也逐渐加深。云的顶盖将会遮蔽阳光,同时风也停了,微弱的雷鸣不时被焦急的鸟鸣打断。

最后风暴近了,淅淅沥沥的小雨迅速变成如注的暴雨。雨变得更冷、更少,但更大的雨滴砸在路面上。你可能会注意到雨滴在跳舞。 跳舞 ?你自问道。几秒钟后,雨停了,换成豌豆大小的冰雹落下,中间还掺杂着更大块的雹子。天空染上了荧光绿。天空变绿的原理目前还不完全确定,但很可能是橙色的晚霞穿过云砧厚厚的雨柱时变得偏蓝。这些不同颜色的光平均起来就是绿光。

冰雹变得更大了,跳得更高了,轰击着地面。冰雹原来是弹珠大小,现在是高尔夫球和网球大小,落地时炸成四溅的冰凌,有的还会砸出坑来。现在冰雹有垒球那么大了,落地的没有几颗,但个头很大。

突然间,你注意到大约1英里(约合1.6千米)外有一片云正直扑过来。它看起来也太低了。不对劲。其他所有云似乎都向它奔去。

片刻之后,云雾盘旋中显出了一个指向地面的尖锥,在下方卷起一片烟尘。又过了几秒钟,漏斗云完全形成了。这就是龙卷风,并且在不断变大。 RPjUItDBlInHbXIQrfEfrjjPfJkQ/1/5qf42ZmxDEcUcnTAU6yroj+CyJzO/Lit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