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自序
大明之气

明朝开国第57年,明成祖朱棣最后一次亲征鞑靼,追击到答兰纳木儿河(今蒙古国境内),于回师途中病逝。这名硬气皇帝,一生多次亲征,直至死在路上。

明朝开国第82年,明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蒙古瓦剌部,在土木堡(今河北怀来)被俘虏。蒙古人以为“奇货可居”,谁知明朝在硬气大臣的主导下另立新君,平稳度过统治危机。

明朝的最后一年,崇祯皇帝朱由检面对死局硬不迁都,最后在煤山上自缢。死后,人们从他身上找到一纸遗诏,上说:“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无伤百姓一人。”

这是代表明朝的三张面孔。

明朝是个很精彩的朝代。16位皇帝各有特点,他们或明或暗,或刚或柔,或暴虐或仁慈,或勤政或懒政,或奇葩或多疑……有的口碑极好,有的风评很差。在16位皇帝中,甚至找不出两个“雷同”之人。但无论如何,他们在国家层面上均守住了两条原则:一是“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二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这两条总结性的原则,当然是今人对明朝的概括,但它们并非空穴来风。

明朝中期有一个名叫敖英的官员,他在笔记《东谷赘言》中盛赞当朝的外交格局:“我朝国势之尊,超迈前古,其驭北虏西蕃,无汉之和亲,无唐之结盟,无宋之纳岁币,亦无兄弟敌国之礼,其来朝贡,则以恩礼待之。”这段话后来被多方引述,慢慢演变成“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的口号式表述。

汉唐流行和亲,两宋主张纳贡,清代割地赔款,中国历史上的主要朝代在外交上都有权宜和不得已的特别举措。唯有明朝,哪怕被逼到墙角,到了万不得已的地步,也仍旧采取一种硬刚到底、决不妥协的姿态。

可以作为对比的有两个例子:西汉初,刘邦被匈奴骑兵围困于白登山,最终以贿赂、和亲解之;明朝的皇帝朱祁镇被俘,其母孙太后、其妻钱皇后偷偷以金银赎人,但在朝廷上,文武官员定下的对策却是以硬碰硬——皇帝的命可以被扼住,王朝的命不可以。

前后相距1600多年的这两个事件虽然最后都得到了妥善解决,但其背后体现出的王朝气质迥然有别:西汉以柔克刚,韬光养晦,展现的是智慧;明朝以硬碰硬,虽死不惧,展现的是骨气。

明朝最初定都南京,随着北伐成功,疆界拓展,帝国的敌人和压力变成分化的元朝势力。朱棣起家于北京,知道边疆困局所在,又因为靖难之役后的政局魅影,故而决定迁都北京。对外可以说的理由,或许便是“天子守国门”,不过,历史的惯性也由此形成。

唐朝中后期的皇帝动不动就在战乱中出逃,任由都城沦陷,而明朝的皇帝绝不敢如此惜命和草率。他们背负着巨大的道德压力和责任感,要为全体臣民之表率,所以越是危急时刻,越要镇守其位。崇祯皇帝在亡国之时做出的抉择是不迁都、自缢死,我们不能以迂腐和无能进行解释,而是需要看到整个王朝背后的历史传统:身在其位的帝王已经被塑造成一个象征性的模范。这既是历史的神话,也是历史的包袱,正所谓“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正因如此,不管崇祯皇帝是英明还是昏聩,他都必须以死为“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家族传统画上句号。只有这样,他才对得起明朝,才能激发臣民、士人的气节。

纵观明朝风气,虽不如唐朝奔放,不如宋朝潇洒,但自有一股凌厉之气贯穿始终。无论文人、武士、市民、才子,他们都像紫禁城里的帝王一样,身上流露出这个朝代的精神气质。这是明朝可以诞生于谦、王阳明、海瑞、张居正的原因,也是明朝覆灭后依然可以走出张煌言、史可法、李定国、顾炎武的原因。这,或许就是孟子所说的“气”。

话分两头。朱棣迁都、朱祁镇好战、朱由检自杀,他们做出这样的选择,从更深的层面来看,是因为他们的位置决定了他们必须作为帝国的象征而存在。他们的选择固然有值得被放大的意义,但没办法改变他们面临的人性与历史的局限性,包括小农、刻薄、自私、暴虐、多疑等特质。我们不能以今度古,过分苛求古人,但对此仍需批评,仍需反思,这样读史才有意义。

为明朝写史作传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因为不仅牵涉历史,还关乎当下的社会情绪。不管是在专业史学界,还是在历史爱好者小圈子,对明朝的评价均呈两极化态势:有人恨它的暴虐、荒唐和倒退,也有人爱它的霸气、才气和市民思潮。但实际上,一旦带有偏好去阅读和理解一个朝代,便会陷入历史信息的茧房里出不来。只有把一个朝代的所有侧面像镜子一样摆放在桌面上,让它们相互对照着,才能看清接近于历史事实的模样。

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我愿意在此提供三条原则,若您无法认同,请谨慎阅读本书:

第一,抛开个人好恶与历史成见;第二,尊重已经发生的历史事实;第三,对历史复杂性抱同情之理解。

本书作者“艾公子”,系微信公众号“最爱历史”创作团队的集体笔名。四名作者分别是郑焕坚、吴润凯、梁悦琛和陈恩发。感谢我们的第一批读者,他们在“最爱历史”阅读了本书的部分内容,并提出了一些宝贵的修改意见。

是为序。

艾公子 UaZUnxMsNIEO1V4AiEL+LMzyEc6dSaL0r8dHzOIcndVolK2Q8s5e0PtxExNycNv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