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2 如何教孩子感知现实 故事力

讲述生活故事,即对个人的生活经历进行描述,能够帮助我们理解生活中所发生的一切。无论是对个体还是对群体而言,讲述生活故事都是为了分析我们的生活经历,并从这些经历中挖掘意义。生活故事对人类文明至关重要,共同的故事能够把我们与他人联系起来,从而产生对特定群体的归属感。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故事会影响人们对世界的感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创造了故事,而故事反过来影响了我们的人格和品性。因此,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整个人类来说,故事都是非常重要的。

故事的力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这些故事使我们加深自我认知,更好地理解自己与他人的关系。通过亲历式讲述,我们能够分析自己的生活,使我们对生活的感受变得厚重而有质感。通过分析生活旧事和心路历程,不断地加深自我理解,我们的生活故事也会不断地发展和变化。

孩子也在试图理解和分析他们的生活经历。给孩子讲述一次经历,能让他们更深刻地体会所发生的事情。这样的沟通和交流非常有助于孩子理解他们经历过的事情,从而成为善于反思、富有洞察力的人。如果和抚养者没有情感交流,孩子可能会情绪低落,甚至有羞愧感。

安妮卡3岁时进入玛丽的幼儿园,当时她家移居当地已经两年,她只会讲芬兰语。安妮卡外向、可爱,喜欢和小伙伴们玩耍,因此她的语言障碍也显得无关紧要。有几周时间,妈妈很放心地把安妮卡留在学校,直到后来发生了一件事。

那天早上,安妮卡玩得很高兴,突然她摔倒了,擦破了膝盖,她哭喊着寻找妈妈。因为语言不通,老师的安慰起不了任何作用,安妮卡的情绪一直很低落。老师让办公室助理打电话联系安妮卡的妈妈,并继续努力安慰安妮卡。

老师很快找来几个洋娃娃和一个玩具电话做辅助,向安妮卡讲述这件事。老师用一个洋娃娃代表安妮卡,用另外两个洋娃娃代表老师和妈妈,以此模拟安妮卡的遭遇。代表安妮卡的洋娃娃正在玩耍,然后摔倒了。这时老师给“安妮卡洋娃娃”配了音,呜呜地哭起来。看到这里,安妮卡停止了哭泣,注视着老师。“老师洋娃娃”对着“安妮卡洋娃娃”轻声说话,安妮卡又哭了起来。当“老师娃娃”拿起玩具电话给“妈妈洋娃娃”打电话时,安妮卡又停止了哭泣,重新开始观察和倾听。

老师用这些洋娃娃把安妮卡擦破膝盖这件事模拟了好几次,其间不断让助手打电话通知安妮卡的妈妈来学校。安妮卡本来就听得懂“妈妈”这个词和她自己的名字,加上老师用辅助道具重复讲述这件事,她开始明白发生了什么事。过了一会儿,安妮卡完全停止哭泣,回到快乐的玩耍中。当妈妈赶到时,安妮卡把洋娃娃和玩具电话拿给老师,因为她想听老师再讲一遍这件事,好让妈妈知道她膝盖受伤这件事以及她的不快乐。

讲故事这个办法很好地安慰了安妮卡,她不但明白了发生了什么事,也对妈妈的到来有了预期。作为成人,我们经常用语言讲述自己的故事,而对孩子来说,洋娃娃、布偶或者图片等辅助物能够帮助他们理解自己的经历,从而明白自己当下的处境。当孩子明白了发生的事情以及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时,他们的不快乐就会大大减少。

教养笔记

◎ 通过借助洋娃娃、布偶或图片等辅助物向孩子讲述事件经过,可以让孩子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了解自己当下的处境,从而减少不安等负面情绪。

也许有些童年的经历你在当时无法理解,因为没有成年人帮助你去分析它。在生活的最初,人们就试着去理解世界,并利用和父母的关系去调节内在的情绪状态。随着不断的成长,孩子会逐渐具备运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创造亲历式讲述的能力。讲述故事不仅是孩子理解世界的重要方法,也是他们调节情绪的主要方式。

我们讲述生活经历的方式体现了我们如何理解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当你讨论自己的生活故事时,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或想法?你有没有觉得自己好像在讲别人的故事,或者好像在心理上重新经历了这件事?有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让你情绪激动并且直到现在还让你如鲠在喉,即使它们发生在很久以前?你能不能记起早年生活的很多细节?讲述早年经历时你有什么样的心理感受?

生活故事能给我们一些提示,从中可以看出过去如何影响现在。我们讲述生活故事的方式以及讲述过程中的侧重点,体现了我们对世界和自己的理解。比如,你可能会想起家里发生的一些事情,而不太在意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有些家庭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非常疏远,他们很少分享彼此的情感。在这样的家庭里,父母和孩子都有可能在构建丰富的亲历式故事时出现困难。他们讲述的故事里就很少有细节回忆,也缺乏情感交流的内容。父母和孩子对外界以及自己和他人心理的感知能力都非常薄弱。总之,讲述生活故事能开启我们的心智,帮助我们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内心世界。

大脑的感知方式

思维是一种大脑活动,有很多不同的处理模式。从基本层面来说,我们有不同的感知系统,例如视觉、听觉、触觉、味觉以及嗅觉。从另一层面来说,在语言、空间思维、运动、音乐、数学、个人内心以及人际交往等方面,我们有着不同的“智力”水平。思维极其复杂,它感知和联系外界的方式既独特又令人惊叹。我们的感知方式会直接影响我们的行为方式。正如生物组织有输入和输出通道,大脑也有从外界获取信息,然后进行内在处理(即认知),最后产生特定反应的过程。“输入—内在处理—输出”,这是描述大脑功能和神经系统最基本的方法。

我们能够检测出左脑和右脑对输入信息的处理方式是不同的。低等动物不对称的神经系统经过几百万年的发展演化,导致左脑和右脑差异显著。这两个在物理上分开的区域由被称为“胼胝体”的神经组织连接在一起。这种分离能使左脑和右脑在某种程度上独立运作,进而运行不同的处理模式。由于神经信息在左右脑间来回传递,因此形成了一种协调处理模式,这能使大脑功能达到较高的水平。左脑和右脑感受与处理信息的方式也不相同,这使大脑拥有多种功能。如果左脑和右脑能够协调运作,我们的思维能力就会强很多。

左脑和右脑的“输入—内在处理—输出”模式是不同的(见表2-1)。右脑处理模式的特点是非线性和全面性。这种模式擅长吸收和处理视觉及空间信息,比如亲历过的事实、非语言信息、肢体感受、心智模式、紧张情绪以及对社会的认知,都主要由右脑处理。

表2-1 右脑处理模式和左脑处理模式

左脑处理模式与右脑处理模式截然相反,其特点是线性、逻辑化、基于语言处理。“线性”的意思是在函数模型里,一条线上的数据紧密相关。“逻辑化”是指追求因果关系,比如自然界里的各种关系模式。基于语言的处理与信息处理中的数位(是/否,开/关)概念相似,它们都包含在文字之中,比如你正在阅读的本页文字。

大脑剖面结构图和大脑顶部视图如图2-1所示。

图2-1 大脑剖面结构图和大脑顶部视图

讲故事与左右脑模式的融合

在《人际关系与大脑的奥秘》一书中,有个观点是讲述(即理解和分析生活)形成于具有解释功能的左脑模式和储存了亲历式信息、社会信息以及情感信息的右脑模式的融合。只有当左脑模式的解释功能和右脑模式的非语言信息及亲历式信息处理功能协调融合时,一个连贯的叙述才能产生。

作为父母,分析和解读自己的生活很重要,因为这能让你与孩子建立充满情感交流的良好关系。如果你对自己的生活经历有完整、连贯的感受,则有助于孩子认识他们自己的生活。通过了解左右脑处理模式,你能够提高对自己生活的理解力。每个人都能够使自己远离那些不可控制且难以预料的原始情绪。这种远离被视为一种由左脑处理模式起主导作用的状态,即在某个特定的时刻左脑对右脑输入的信息不予理睬。

相比之下,在另外一些时候我们的意识可能会被各种感受塞满,不能有逻辑性地思考或分析。我们可能会失去时间概念,被自己的感受紧紧抓住,注意不到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我们会沉浸在以往经历带来的身体感受和情感回忆里,而这些都是右脑处理模式的特征。

当我们试图用左脑处理模式讲述生活故事时,我们是在用基于语言的、线性的逻辑化思维对生活经历中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若要用左脑处理模式讲述一个线性故事,我们就必须用到右脑处理模式储存的信息。如果这些信息不容易获取,或者像水波一样涌动不安,我们就不能讲述一个连贯的故事。过去悬而未决的问题可能会导致这种讲述的不连贯。在这种情况下,讲述不连贯要么是因为缺少丰富而有意义的情感和亲身经历,要么是因为不能理解右脑处理模式对讲述故事所起的作用。

一位十几岁的少女体会不到失去父亲的悲痛,到三十几岁时谈及当时的事情,她可能会突然泪流满面,无法继续讲述她的人生故事。她最后一次和父亲在一起时气氛很紧张,因为父亲反对她和男朋友交往,他们发生了争吵,结果诱发了父亲严重的心脏病。直到很多年后,她能够正确面对自己的内疚感了,她才能心平气和地为父亲哀悼,并把父亲去世这件事融入她对生活的连贯叙述中。

你要不断地进行自我思考,试着去感受两种思维模式到底有什么不同。把这两种思维模式融合起来,对建立完整、严密的思维以及讲述连贯的生活故事都是必不可少的。

思维的协调程度

我们和孩子的关系是建立在很多共同经历之上的,那些能够触动内在心理感受的经历能够促进良好、健康的人际关系。如果不同的处理模式能够协同运作,我们就可以说它们是“协调”的。

我们来思考一下大脑可能以什么样的方式协调运作。如果说解剖学上所谓的“高级大脑皮质”这种复杂的反思性和概念性思维活动,是由大脑深层区域最基本的情感冲动所引起的,我们就能以一种纵向协调模式、以一种高水平的处理模式对外界做出反应。如果大脑皮质的反思机能被切断,我们就会进入“低水平反应模式”状态,思维协调不起来,我们也因此变得僵化而不灵活。

同样,思维也有横向协调模式,在这种状态里左右脑协同运作。这种左右脑的协调性是我们对自己的生活进行分析后做出连贯叙述的关键所在。由于连贯的叙述能够体现孩子是否在情感上依赖我们,所以这种左右脑的协调处理模式尤为重要,它决定了父母是否有能力为孩子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成长环境。

构建我们生活故事的除了纵向和横向协调模式,还有另外一种协调模式——时间协调,即通过时间跨度把思维处理的不同阶段连接起来。这是构建生活故事的基础:它连接着自我的过去、现在以及可预期的将来。这种心理上的“时间之旅”是故事的一个重要特征,因为这种特征在实际生活中普遍存在。

教养笔记

◎ 我们和孩子的关系是建立在很多共同经历之上的,那些能够触动内在心理感受的经历能够促进良好、健康的人际关系。

思维与幸福感

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心灵的幸福感取决于我们的思维是否具有流畅、活跃且协调的处理能力。幸福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维的协调程度,这种协调性可以加强我们与自我和他人进行沟通的意识。通过这种不同层面的协调提升,我们的自我认知和人际关系将大大改善,我们和孩子的生活也会更加丰富多彩。

拿出自己的故事与他人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和分享是我们进行人际交往的一个基本方法。故事能让我们拥有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当我们想起生活中重要的人时,出现在脑海里的,往往是那些我们最为珍视的关系。在婚礼、毕业庆典、各种聚会和葬礼上,与会的人们将各自的经历娓娓道来,好像他们共同见证了时光飞逝一样。他们讲述的故事也在空气中慢慢地弥散开来。

不断反思你的生活故事,可以加深你对自我的认识,帮助你把情感融入日常生活中,并且运用那些有价值的认知方法。当你的思维随着自我反思发生变化时,你也许会发现你和孩子的相处体验发生了变化。经历会影响思维方式,就如同思维方式会影响经历一样。通过不断反思你的生活故事,你会慢慢成长,自我认识会加深,这些又可以反过来提升你的心灵感知能力,增加你对孩子的敏感度。

反思练习

1 仔细阅读表2-1中的内容,从你的个人经历中找出与这两种模式的思维特征相对应的例子,并将其写下来或者记在日记里。特别要注意你和孩子相处时的一些毫无逻辑且突如其来的心理感受,这些都属于右脑模式的思维特征。

2 在反思你的经历时,要特别关注脑海里那些属于右脑模式的非语言景象。在讲述人生故事时,要注意脑海里出现的景象和回忆,也要注意一些特殊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影响了你与孩子的相处。把它如何影响你的成长以及你与孩子的相处写下来,想想这些问题的哪些方面对你影响最大,最后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3 用3个词描述你与孩子的关系并思考:这些词与你描述自己儿童时期和父母的关系时用的词相似吗?或者它们有什么不同?这些词能准确地概括这些关系吗?在这些重要的关系中,是不是有一些回忆不适合这种概括化的描述?这种例外的情形在你和父母以及你和孩子的生活故事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fEiz/pUXAQQdIDCl1FY9VxOSIMoorrJWYbvXMohb5HpXGIwjmwSGtWYXkfUyfAo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