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六、没有结论的结论

回到我们最初的问题:人为什么选择犯罪?

人是自由选择的,还是被决定的。大家有答案了吗?

自由意志强调人的理性,但人并非完全的理性,人内心中的理性、欲望和激情始终处于冲突的状态;但人也并非完全非理性的存在,如果任由欲望拉扯,人必将被撕成碎片。

被决定论则强调人的身不由己,无论认为犯罪是由基因、自然还是社会决定的,都会导致责任的消解,当你甩锅给社会,社会也会甩锅给你。它可以随意诊断你具有人身危险性,以治疗为名剥夺你的基本权利。

没有最好的选择,只有最不坏的抉择。

决定论与被决定论,就像人的命运与自我决定的关系。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时代,正如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地和母语。 我经常引用的爱比荷泰德的话:我们登上并非我们所选择的舞台,演绎并非我们选择的剧本。我们一生中能够决定的事情很少,也许只有5%,但也许这5%也可以撬动95%,一如阿基米德撬动地球的支点。

因此,即便人生的命运很多时候是被决定的,我们依然需要努力,如果根本不努力,也许你就浪费了一手好牌。爱默生说,“除了你自己,没有什么可以给你带来平静,除了个人原则的胜利。”当然也有人在爱默生的话后面续了一句:光有这些,没有好运气,还是不够的。

一个人被判死刑,他对法官说,“我命中注定会去杀人,所以判处我死刑是不公平的。”法官对他说,“我也是命中注定要去判处一个杀人犯死刑。”

所以,即便一切都是命中注定,但每一个人依然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

想一想

在电影《少数派报告》中,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发明了能侦察人的脑电波的高智商机器人“先知”。“先知”能侦察出人的犯罪企图,所以警察得以在罪犯犯罪之前,逮捕他并判刑。如果科技真的能够预测犯罪事件,你会支持这种犯罪预防机制吗?

[1] Emiliano Feresin, Lighter sentence for murderer with 'bad genes', Nature 2009. Published online 30 October 2009, doi: 10.1038/news.2009.1050. ki5rriA4485QlO3rh4pqVt2Xb6MpLGEseLGaVUxfwU4UxOr0k/hYkskZ0noAnPZ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