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立场模式

我们要考察的第一个模式将本真性理解为拥有一个立场。这个模式有很多形态,其区别在于以不同的方式去理解什么叫作拥有一个立场,以及什么是这样一个“立场”。我想到了许多观点,例如,将本真性设想为居有一种特殊的志业或人生筹划 [1] ,或者投身于特殊的身份、承诺 或规范 [2] ;拥有一段叙事或者生活故事,也表达出了对本真性的理解。把这些观点汇集到一起的做法模糊了它们之间的诸多差异。但我觉得这对于本文的目的来说是无关紧要的。 [3]

作为第一个例子,我们来考察一下约翰·豪格兰德(John Haugeland)早期作品的一个观点,这个观点将本真的人等同为某个认识到“[她的] 各种身份之间的张力”并且“对此做些什么”的人 [4]

在我的总体而言的自我理解中,我发现并彻底清除了一种不一致;在一个“我”和另一个“我”之间,我并没有犹豫不决,而是自始至终并且旗帜鲜明地成为两者中的一个(或许还有其他第三个),由此获得了一种“更真实的”自我理解……其结果乃是一种批判性地实现出来的、最大程度上自身稳定的能力,能够过上一种个别而又融贯的有限生活:我自己的生活! [5]

索莫吉·瓦尔嘉(Somogy Varga)的作品展现了一种类似的想法,他的作品将“本真性”刻画为我们“通过自己全心全意支持的筹划而将自己的生活整合为一” [6] ;我们可以在关于规范的习见中看到差不多的想法:非本真者的行动在他们从一个情境转移到另一个情境的时候受到各不相同的规范所支配,而本真者的行动则被一套特殊的规范所支配,这是一套他们投身于其中的、他们“拥有”的规范。

一种基于叙事来解读(narrative-based reading)本真性的做法也可以被视为至少与立场模式有一定的交集。这种解读的最著名的鼓吹者是查尔斯·吉格农(Charles Guignon)。在他看来,非本真者“跌入到日常实存的狂躁和专注中”,而本真的个体则“将每一瞬间活成了生活总体的部分”,这是一种以“连续和稳定”为特点的“生活过程” [7] 。这种解读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立场模式——延伸一下解读/阅读(reading)的比喻——我们可以在这样一个叙事中识别出一种可辨别的“性格”:我们将本真者的生活故事看作“某些个性特点、生活方式、身份或态度”的统一表述,这些东西“肯定属于[她的]同一性”。 [8]

立场模式提供了一种对什么叫作拥有一个关于自己的判断的理解:某人具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立场,这个立场形塑了此人生活的方式,这就叫作拥有一个关于自己的判断。立场模式也提供了对第二节指出的本真者之特征的自然而表浅的解读。本真的人能够被看作完整的,因为她的生活受到同一些规范、承诺等等支配而被统一起来。这些东西可以被认为是她的规范、承诺等等,因此她可以被看作决心遵循她自己的规范、承诺等等而行动。她能够对她的行动负责,因为她将同一些规范性的考虑看作具有跨情境效力的,而非本真者则不这么看,也正是因此,非本真者不会认为一个在某情境中做出的行动拥有规范性的蕴意,牵连着在其他情境中做出的行动——或者说,要求与后者保持一致。本真的人可以被视为“获得了自身性”,因为她所依附的规范、承诺等等体现出了一种对生活的统一把握;我们在非本真者身上看不到这一点,其行动当然不能被看作是从某个一贯的“自身”中生发出来的。她[本真者]也能被视为向着“行动的‘具体处境(konkreten Situation)’”而敞开——并且在无-封闭性这个更加字面的意义上展示出了Entschlossenheit——因为她并非仅仅在抽象中支持这个立场,而是使这个立场延伸到各个特殊的处境中——她就是在这些处境中发现自己的,也许这种发现还面对着与自己背道而驰的被社会公认并得到普遍支持的规范。立场模式会表明,非本真的人若屈服于后者的影响从而失去了上述完整性,就会“涣散”入das Man,即“常人”之中

[1] 例如请分别参见克罗(Crowe, B.D.):《海德格尔的宗教起源:解构与本真性》( Heidegger's Religious Origins: Destruction and Authenticity ),印第安纳波利斯:印第安纳大学出版社, 2006年,第10、188页,以及弗林(Flynn, T. R.):《存在主义》( Existentialism: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牛津:牛津大学出版社, 2006年,第122—123页。

[2] “拥有种种规范”是斯蒂文·高尔特·克罗韦尔(Steven Galt Crowell)的作品(例如请参见《胡塞尔与海德格尔的规范性与现象学》[ Normativity and Phenomenology in Husserl and Heidegger ],剑桥:剑桥大学出版社, 2013年),以及库克拉(Kukla,R.)的作品(《良知的存在论与时间性》[“The Ontology and Temporality of Conscience”],载于《欧陆哲学评论》[ Continental Philosophy Review ],第35期, 2002年,第1—34页)中的重要主题。

[3] 我自己曾在《海德格尔对本真性论述中的畏、选择与责任》(“Anxiety, Choice and Responsibility in Heidegger's Account of Authenticity”)(载于麦克马纳斯编,《海德格尔、本真性与自身:〈存在与时间〉第二部分的主题》,伦敦:劳特利奇出版社, 2015年),以及《视见、规范与敞开状态:海德格尔、默多克与亚里士多德著作中的一些主题》(“Vision, Norm and Openness: Some Themes in Heidegger, Murdoch and Aristotle”)(载于比尼[M.Beaney]、哈林顿[B.Harrington]和肖[D.Shaw]编,《维特根斯坦之后的面相感知》[ Aspect Perception after Wittgenstein ],伦敦:劳特利奇出版社, 2018年)这两篇文章中为立场模式的各种版本做过辩护。

[4] 豪格兰德:《展开的此在》( Dasein Disclosed ),罗思(J. Rouse)编,麻省剑桥:哈佛大学出版社, 2013年,第14页。

[5] 豪格兰德:《展开的此在》( Dasein Disclosed ),罗思(J. Rouse)编,麻省剑桥:哈佛大学出版社, 第14—15页,着重号是原作的。

[6] 瓦尔嘉:《本真性之为伦理理想》( Authenticity as an Ethical Ideal ),伦敦:劳特利奇出版社, 2013年,第7页。

[7] 吉格农:《哲学与本真性:海德格尔对哲思之根据的寻求》(“Philosophy and Authenticity: Heidegger's Search for a Ground for Philosophizing”),载于拉索尔(M.Wrathall)和马尔帕斯(J.Malpas)编,《海德格尔、本真性与现代性:向德雷福斯致敬》( Heidegger, Authenticity, and Modernity, Essays in Honour of Hubert L.Dreyfus ),卷一,剑桥: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 2000年,第89页;《早期海德格尔论历史与承诺》( History and Commitment in Early Heidegger ),载于德雷福斯(H.L.Dreyfus)和霍尔(H. Hall)编,《海德格尔:批判读本》( Heidegger, a Critical Reader ),牛津:布莱克韦尔出版社,1992年,第135页。

[8] 吉格农:《本真性、道德价值与心理治疗》(“Authenticity, Moral Values, and Psychotherapy”),载于吉格农编,《剑桥海德格尔指南》(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Heidegger ),剑桥:剑桥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225页。 ERkg0VvQMQ/qkYMR5sTAVU5XD1zVr1mA6zlruGZGW2a2/HEnPwSyV1bDpJ/+/3+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