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庄公“攘外”与“安内”为自己争霸诸侯创造了条件,但是,在实现自己战略目标的过程中,他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换言之,他遇上了一个很大的“坎儿”,这个坎儿几乎让他前功尽弃,这就是他与周王室之间发生了严重的危机,双方关系急剧恶化!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郑国与周王室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周平王在位时为了稍加限制和分散郑庄公的权力,曾打算任命虢公林父为卿士。但由于事机不密,为郑庄公所侦知。郑庄公对此甚为不满,对周平王提出质询。平王力图予以否认,结果发生了“周郑交质”事件。周以王子孤质于郑国,郑则以太子忽质于周。一场风波表面上暂时平息,但实际上双方猜忌更趋严重。
公元前720年周平王去世,其孙姬林继位,是为周桓王。在此之前,在郑国充当人质的王子孤已经客死于郑国。王子孤是周桓王的父亲,他的死使得桓王痛恨于郑庄公的专横忌刻、无法无天,加之桓王本人年少气盛,缺乏政治经验,因此上台伊始,即急不可待地处处侮辱和打击郑庄公,双方的关系更是日趋冷淡恶劣。
周桓王虽然对郑庄公深恶痛绝,但顾忌到郑庄公羽翼已丰满,一开始并不敢马上就剥夺郑庄公的权力,而是“以迂为直”,投石问路,想模仿乃祖的做法,任命虢公担任右卿士。哪知道郑庄公态度强硬,寸步不让,立即打脸周桓王,派遣大臣祭足统兵抢割了属于周王室所有的温地的麦子与成周附近的稻禾。这样一来,周、郑之间的关系就更加没有回旋的余地了。
郑庄公毕竟富有政治经验,他知道一味和周天子闹僵并不符合郑的根本利益,所以他不愿激化矛盾,面对周桓王的作梗为难,他努力克制心内的恼怒,百炼钢化为绕指柔,于公元前717年主动前去王都洛阳朝拜周桓王,希望缓解长期以来彼此间的对立情绪。谁知周桓王只图一时痛快,不顾后患无穷,让郑庄公吃了个闭门羹,让其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周桓王又极不理智地接连干了两桩让郑庄公极度不愉快的事情。一是在公元前715年正式任命虢公林父为王室右卿士,让其与身为左卿士的郑庄公分庭抗礼。二是于公元前712年向郑庄公强行索取了邬、苏、刘、鄢等四座郑国城邑,而以本不属于周王所有的十二座邑作交换,这等于是开了一张空头支票,让郑庄公望梅止渴、画饼充饥。此番作弄使郑庄公极没面子,令他气不打一处来,但他深知“小不忍则乱大谋”的道理,最终还是按捺住怒火,硬生生地忍了。这种打落牙齿往肚里咽的忍劲,实在了得。可见,老谋深算、工于心计、喜怒不形于色,则正是郑庄公厉害之处,其迟早干成一番大事业的素质非同寻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