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避实击虚与齐、鲁长勺之战

高明的战争指导者善于“避实击虚”,他们的高明之处不仅在于发现敌之“虚实”,而且能够主导敌之“虚实”,从而达到以实击虚的效果。《管子·制分》对战争中这种虚实的辩证关系以及制胜的奥妙做过以下精辟的揭示:“攻坚则瑕者坚,攻瑕则坚者瑕。”因此,面对强大且兵力集中的敌人,如果一味硬碰硬,势必使敌人处于以逸待劳的主动地位,不仅未必有取胜的把握,而且即使取胜也必然要付出重大代价。相反,如果攻其要害,使其不得不救,不得不分兵,以至于分散敌人的力量,削弱其反应能力,使其顾此失彼、捉襟见肘,失去正常的判断,从而使自己实现“出其不意”的目的。同时,通过避实击虚,可以吸引、牵制、疲惫和削弱敌人,使敌人由严阵以待转而处于分散运动的状态,由强变弱,由逸变劳,而己方则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在决定性的地点和方向形成相对于敌人的优势,从而以逸待劳,扬长避短,掌握战争的主动权,使战局朝着有利于我、不利于敌的方向发展,实现“攻其不备”、克敌制胜的目的。

孙子所谓“避实击虚”,就是作战指导要避开敌人坚实而强大之点,打击敌人虚弱而要害之处,即孙子说的“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攻其所不守”,“攻其所必救”,从而使“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 ,确保一招制敌。避实击虚是孙子的重要作战指导思想,其内容既包括空间上的避敌强点,即“实而备之,强而避之” ,也包括时间上的待敌气衰,即“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这一思想的根本特点是斗智不斗力,避免与敌人以硬碰硬,死缠硬打,拼实力,拼消耗;而是强调运用高超的谋略能动地制造和正确地选择对手的弱点(同时也是要点),以“四两拨千斤”的点穴手法置敌于死地。这正是以孙子为代表的东方兵学的魅力所在,与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等西方军事理论所主张的通过大规模“会战”取得战争胜利的思想大相径庭。在现实之中,任何敌人有其实则必有其虚,有其强则必有其弱,有其长则必有其短;而且在一定条件下,虚实、强弱、长短、逸劳、饱饥、治乱、勇怯等因素,都是可以变化、转换的。因此,只要我们能充分了解敌之强弱,并掌握了“敌佚(逸)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等转换的规律和策略,通过避实击虚以克敌制胜是完全可以做到的,而且是取胜把握最大而损失最小的。

宋代许洞所著的兵书《虎钤经》继承了孙子击虚的思想,并将其具体化,“袭虚之术有二焉:一曰因,二曰诱”。所谓“因”,本质为“因势利导”,就是在敌人主攻方向上,我也假意摆出以主力迎击的态势,而另外派遣精锐部队秘密地出现于敌人防御薄弱的地方,或者攻击敌人堡垒,或者切断敌人后路,或者烧毁敌人物资储备。所谓“诱”,本质为“积极创造”,就是我想夺取敌人的重要地域暂且不攻,佯攻其相邻的地方。大量地显露进攻兵器,广泛地展开进攻部队,以引诱敌人;敌来迎战,不要跟他打,而把军队收缩到壁垒中进行防守,另外秘密派遣精锐部队袭击敌所出兵的城邑并占领该城。这两条原则,就是乘虚袭敌的办法。

孙子所谓“避实击虚”之“虚”,不是单纯的虚弱。如果只是单纯的虚弱,而与战略全局不发生关系,那么即使攻击成功,也不能对敌人造成真正的伤害,对战略全局产生不了实际的影响,只有打击敌人虚弱但又是要害的地方,方可打蛇七寸,真正置敌人于死地。就像乌巢之粮草,袁绍军队的守御不严密,使曹军有机可乘,这是袁绍方面军情上的虚弱之点。然而,军无粮,兵自乱,袁绍一旦失去这个后勤保障,那么全军便会陷于彻底的被动,只有失败的前景在等着他,所以乌巢粮草的有无对袁绍来说又具有致命的意义,既是弱点所在又是要害所在。曹操出其不意一把大火烧了乌巢粮草,就完全掌控了战局,为赢得官渡之战奠定了基础。这才是对避实击虚原则的高明理解和巧妙运用。

“避实击虚”的原则,其次还表现为对攻击时机的把握。其基本的指导思想是,避免同正处于士气高涨、斗志旺盛阶段的敌人作正面交锋,通过各种手段瓦解敌人的士气,消磨敌人的斗志,而后再予以突然而凌厉的打击,夺取战争的胜利。《军争篇》所提到的“治气”主张,就集中反映了孙子“避实击虚”原则在战机捕捉上的运用,“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另外像《九地篇》言“敌人开阖,必亟入之”,也是类似的意思。

公元前684年爆发的齐鲁长勺之战,鲁军之所以取得作战的胜利,关键就在于它在进攻时机的把握上高明地贯彻了“避实击虚”的基本原则,避开敌军“一鼓作气”的“实”,打击敌军“三而竭”的“虚”。当时,鲁军根据齐强鲁弱的客观形势,在长勺(今山东曲阜北,一说莱芜东北)迎击来犯的齐军。两军都摆开了决战的阵势,待布阵完毕后,鲁庄公准备传令擂鼓出击齐军,希望能够先发制人。曹刿见状赶忙加以劝止,建议庄公坚守阵地,以逸待劳,伺机破敌,鲁庄公接受了曹刿的这一建议,暂时按兵不动。齐军方面求胜心切,凭恃强大的兵力优势,主动向鲁军发起猛烈的进攻。但它接连三次的出击都在鲁军的严密防御之下遭到了挫败,未能达到先发制人的作战目的,反而造成自己战力衰落,斗志沮丧。曹刿见时机已到,建议庄公果断进行反击。庄公听从他的意见,传令鲁军全线出击。鲁军于是凭借高昂的士气,一鼓作气,迅猛英勇地冲向敌人,冲垮齐军的车阵,大败齐军。

庄公见到齐军败退,急欲下令发起追击,又被曹刿所劝阻。曹刿下车仔细察看,发现齐军车辙的痕迹紊乱;又登车远望,望到齐军的旗帜东倒西歪,判明了齐军确是败溃,这才建议鲁庄公实施追击。庄公于是下令追击齐军,进一步重创齐军,将其赶出了鲁国国境。鲁军至此取得了长勺之战的最终胜利。

战争结束后,鲁庄公向曹刿询问是役取胜的原委。曹刿回答说:“用兵打仗所凭恃的是勇气。第一次击鼓冲锋时,士气最为旺盛;第二次击鼓冲锋,士气就衰退了;等到第三次击鼓冲锋,士气便完全消失了。齐军三通鼓罢,士气已完全丧尽,相反我军士气却正十分旺盛,这时实施反击,自然就能够一举打败齐军。”接着曹刿又说明未立即发起追击的原因:齐国毕竟是实力强大的国家,不可等闲视之,而要谨防其佯败设伏,以避免己方不应有的失利。后来看到他们的车辙紊乱,望见他们的旌旗歪斜,这才大胆地建议实施战场追击。一番话说得鲁庄公心悦诚服,点头称是。

从曹刿战场指挥和战后分析的诸多言行里,我们可以看到鲁军取得长勺之战的胜利有其必然性。在作战中,鲁庄公能虚心听取曹刿的正确作战指挥意见,遵循后发制人、敌疲我打、持重相敌的积极防御、适时反击的方针,正确地选择战场,正确地把握反攻和追击的时机,从而牢牢地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赢得战役的重大胜利。可见,长勺之战的规模虽然不大,但它却正确地反映了弱军对强军作战的基本规律和原则。因此,其一直为历代兵家所称道。 ogTR85/oc1ftbMrBl4i8DRs/mRk7hgiSvRK8NTaYX1UuKQ9j1Gh9GkoSd5EC4kr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