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非攻?就是反对攻伐和掠夺。墨子保护小私有,认为攻伐不义多。非攻主张反攻掠,保护人民劳动成果;主张为世除害可兴师诛讨残暴之国。战国时期兴起大国攻小国,强国攻弱小国。墨子选择防守小国,以积极防御为战略。他认为,攻伐掠夺是不义的,弱小自卫是正义的。《非儒》说:“暴残之国也,圣将为世除害,兴师诛罚。”
非攻是兼爱引申。墨子从劳动人民朴素的道德观念出发,概括出“兼相爱、交相利”的“兼爱”说;又从“兼爱”说,引申出“非攻”的概念。非攻是平民道德的引申。《兼爱中》说:“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非攻兼爱紧相连,兼爱必然要非攻。
墨子常用私有制社会的普遍道德规范“勿偷盗”,类比论证非攻。《非攻上》说: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其不仁滋甚,罪益厚。至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其不仁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滋甚,罪益厚。至杀不辜人也,拖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滋甚矣,罪益厚。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
杀一人,谓之不义,必有一死罪矣。若以此说往(以此类推):杀十人,十重不义,必有十死罪矣。杀百人,百重不义,必有百死罪矣。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诚不知其不义也,故书其言,以遗后世。若知其不义也,夫奚说书其不义以遗后世哉?
今有人于此,少见黑曰黑,多见黑曰白,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白黑之辩矣;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辩矣。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辩义与不义之乱也。
从保护劳动人民小私有财产观念出发,逻辑地引出非攻概念。类比推理,逻辑清晰,娓娓道来,入情入理。《天志下》说:“今有人于此,入人之场园,取人之桃李瓜姜者,上得且罚之,众闻则非之。是何也?曰,不与其劳,获其实,已非其所有,而取之故。”“今天下之诸侯,将犹皆侵凌攻伐兼并,此为杀一不辜人者,数千万矣。”
大意说:现在有人闯入人家果园菜园,偷窃桃李瓜姜,人听到都会说他不对,当政者抓到也会惩罚。什么原因?因他不劳而获,亏人自利。偷人犬豕鸡豚牛马,屠杀无辜,抢掠衣裘戈剑,翻墙而入,绑架人之子女,挖洞入室,窃人之金玉布帛,都是不仁不义,应该非难处罚。
《耕柱》《鲁问》记载,楚国封君鲁阳文君,对弱小邻国宋国、郑国,有攻伐兼并意图。墨子批评鲁阳文君说,假定有人,家里牛羊猪狗肉“食之不可胜食”,看见人家做面饼,千方百计偷,说这样可以节省家里食物。墨子问鲁阳文君,这是食物不够,还是有偷窃病?鲁阳文君说,是有偷窃病。墨子说,楚国四境之田,荒芜不可胜辟,看见宋郑间有空地,千方百计占有,也是有偷窃病。墨子对鲁阳文君说,窃一犬一彘叫不仁,窃一国一都以为义,这是知小不知大。墨子从当时劳动人民兼爱互利、不偷窃的道德观念出发,保护小生产者劳动成果、和平生活,谴责大国对小国的攻掠战争。
矛头所向:齐晋楚越。《非攻下》说:“今天下好战之国齐晋楚越。若使此四国者得意于天下,此皆十倍其国之众,而未能食其地也,是人不足而地有余也。今又以争地之故,而反相贼也,然则是亏不足而重有余也。”
《非攻中》载墨子说,南则楚越之王,北则齐晋之君,所有余的是土地,所不足的是人民,然而他们却“尽民之死”,以争虚城,“则是弃所不足,而重所有余也。为政若此,非国之务者也”。
《节葬》说:“南有楚越之王,而北有齐晋之君,此皆砥砺其卒伍,以攻伐兼并。”当时齐晋楚越四大国对峙,“四分天下”。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大诸侯国有齐秦楚越韩赵魏燕8个,小的有宋鲁郑卫、莒邹杞蔡、郯任滕薛曾等。大诸侯国不断进行兼并战争,攻城略地,矛头指向周边小国。在中国走向统一的过程中,这种现象不可免,但给小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耽误农时。“好战大国”,攻伐掠夺,耽误农时,使百姓饥饿。《非攻中》说:“今师徒唯毋兴起……春则废民耕稼树艺,秋则废民获敛。今唯毋废一时,则百姓饥寒冻馁而死者,不可胜数。”《七患》说,农业生产特点:“以时生财”,须“力时急”,抓紧农时,“五谷常收”,致“生财密”。兴师动众,攻伐兼并,短者数月,长者数年,贻误农时,破坏生产,民陷饥寒。
掠夺财富。墨子说:“今王公大人,天下之诸侯……将必皆差论其爪牙之士,皆列其舟车之卒伍,于此为坚甲利兵,以往攻伐无罪之国,入其国家边境,芟刈其禾稼,斩其树木。”犹如强盗,抢掠牲畜,把人民辛勤创造的财富窃为己有,是“非其所有而取”,“亏人自利”,不劳而获。《孙子兵法》《军事》和《九地》说“侵掠如火”“掠乡分众”“掠于饶野”,这是大国攻伐掠夺小国的实情。
残害无辜。《天志下》说,“好战大国”攻伐小国,“民之格者则劲杀之,不格者则系操而归,丈夫以为仆御胥靡,妇人以为舂酋。”即被侵掠国家百姓,稍有反抗,予以残害,不反抗者,用绳索捆绑,像牵牲畜一样掠回,强迫为奴,生如牛马。
天下巨害。《非攻下》说,“好攻伐之国”,兴兵“十万”,连年战争,“农夫不暇稼穑,妇人不暇纺绩织纫,则是国家失卒,而百姓易务”。国家失去劳动力,百姓不能务本业。被迫征战的大国百姓,征途饥饿,疾病死者,“不可胜数”。《非攻中》说:“丧师多不可胜数,丧师尽不可胜计。”“杀人多必数于万,寡必数于千。”攻伐掠夺战争,对交战双方百姓,都是灾难。《非攻下》总结说:“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