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兼爱

一、理想教育

兼爱是墨子创说的第三论题。《兼爱》记录墨子演讲,展开墨子与“天下之士君子”,即儒家信徒的争论。《孟子·滕文公上》解释“兼爱”是“爱无差等”,主张人类应该不分血缘关系亲疏、身份等级贵贱,普遍平等,相爱互助。

兼爱原则,是“为彼犹为己”:为别人就像为自己。墨子引用《诗·大雅·抑》说:“无言不售,无德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即没有问话不应答,没有恩德不回报。你送给我桃子,我送给你李子。

兼爱是墨子仁义学说的主要内容。《经说下》发挥墨子思想说:“仁,爱也。义,利也。”仁爱义利相连,互相定义。“兼相爱”和“交相利”紧密结合,“爱人”就要“利人”。兼爱是墨子心目中“贤人”的高尚品德。

墨子说:“为贤之道将奈何哉?曰: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墨子的“兼爱”思想,是当时处在萌芽状态的手工业行会内,会员间互助互利原则的理想化,是“农与工肆之人”朴素平等愿望在理论上的升华,传承中华民族的美德。

兼爱是墨子希望实现的道德理想、要求和愿望。墨子看到现实生活存在“不相爱”的事实,说:“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由于“不相爱”,故“强必执弱,富必侮贫,贵必傲贱,诈必欺愚”,造成混乱。他针对现实说:“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

墨子把兼爱理想看成治理社会混乱的药方,孜孜不倦“劝人兼爱”“教人兼爱”,运用教育游说手段宣传兼爱,希望当权者(“王公大人士君子”),接受实现兼爱的理想。“天下之士君子”不接受墨子兼爱主张,屡屡发难抵制。

二、兼爱用处

《兼爱下》借“天下士君子”即儒者的口说:“您的兼爱学说,好是好,可是有什么用?”墨子说:“如果真没用,连我也反对。世界上哪里有好的,却没有用?”

墨子像编剧本,假设有两个人,一人是“兼士”即墨者,赞成兼爱学说;一人是“别士”即儒者,反对兼爱学说。“别士”说:“我怎么能对待朋友,像对待我自己;对待朋友的父母,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于是,他看见朋友肚饿,不给饭吃;身冷,不给衣穿;生病,不治疗;死,不办丧事。“兼士”说:“我对待朋友,像对待自己;对待朋友父母,像对待自己父母。”于是,他看见朋友肚饿,就给饭吃;身冷,就给衣穿;生病,就给治疗;死,就办丧事。

墨子假定第三人,披铠甲,戴头盔,要出发参加野战,不知将死将活。假定第四人,受命出使巴越齐楚,不知能否活着回来。这时,他们要把父母妻子托付给朋友照管,那么是托付给“兼士”,还是托付给“别士”?无论是谁,尽管他不赞成兼爱学说,但一定会托付给“兼士”。这种人,言论上反对兼爱,行动上却选取兼爱,是言行不一。

听了墨子虚拟故事,“天下之士君子”说:“这是选择士,国君能选择吗?”墨子接着假定一位“兼君”、一位“别君”。“别君”说:“我怎能对待百姓,像对待我自己?这不合人情。人生没有多少年,就像白驹过隙,倏忽而过,我应该把自己先照顾好。”于是,置百姓饥寒病死于不顾。“兼君”说:“我先考虑百姓,后考虑自己。”于是,处处先替百姓想。假定遇到灾年,百姓在死亡线上挣扎,即使他们不赞成兼爱学说,也一定会选择“兼君”。这也是言行不一。

三、兼爱实现

《兼爱下》借“天下士君子”的口说:“兼爱算是够仁义,可是能实现吗?实现兼爱,就像手提泰山过江河,不能实现。”墨子说:“你的譬喻不恰当。手提泰山过江河,自古到今,不能实现,可是古书记载,古圣先王,禹汤文武,亲自实行兼相爱,交相利。”

《兼爱下》借“天下士君子”的口说:“即使能实现,恐怕也很难。”墨子说:“上行下效,国君实行,下级照办。晋文公有个怪癖好,喜欢下级都穿破烂衣,于是下级竞相实行。楚灵王有个怪癖好,喜欢下级腰细身苗条,于是下级都拼命节食,屏住气息,束紧腰带,拄着拐棍,才能站起,扶着墙头,才能走路。越王勾践有个怪癖好,喜欢战士勇无比,教练三年不放心,故意大火烧宫船,编造谎言欺诈说:越国宝贝都在此,大家都来救火吧!越王亲自擂战鼓,命令战士来救火。战士听到战鼓声,争先跳水死无数。下级都穿破烂衣,腰细节食屏气息,争先跳水死无数,这些都是够难的,但是只要国君喜,百姓都会争着做。兼爱交利是好事,比这更易办得到。兼爱所以难实现,是因国君不喜欢。如果国君喜兼爱,给予重赏来劝导,给予重罚来管教,兼爱交利好实现,容易就像火向上,容易就像水向下,不可阻挡争着做。”墨子把实行兼爱、改良社会的希望,寄托于当权国君、卿大夫和士阶层,花大力量去游说,说服他们行兼爱。

四、孟子诋毁

《孟子·滕文公下》说:“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即是说,战国初哲学家杨朱提倡为我主义,是目无君主;墨子主张“兼爱”,是目无父母;目无君主,目无父母,就与禽兽无区别。

《兼爱上》说:“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此所谓乱也。”墨子反对儿子“不爱父”,哪里会是“目无父”?墨家儒家不同点:墨子主张爱人父,应该同于爱己父。孟子攻击说“墨氏兼爱,是无父也”,分明歪曲了墨子意思。又说“无父”是“禽兽”,更是谩骂,没道理,创了乱扣帽子的先例。

墨子兼爱儒家反,孟子痛骂禽兽比。兼爱主张无差等,兼爱交利倡平等。儒家坚持有差等,亲疏贵贱爱不同。儒者口号叫“亲亲”,热爱自己的父母,比爱别人父母多;热爱自己同族人,比对别族施爱多。墨子把这叫“别爱”,意指分别有差等。“别士”“别君”墨子责,指其维护宗法制。“农与工肆”墨代言,提倡平等互为利。

五、墨子智辩

《耕柱》说:“巫马子谓子墨子曰:‘我与子异,我不能兼爱。我爱邹人于越人,爱鲁人于邹人,爱我乡人于鲁人,爱我家人于乡人,爱我亲人于我家人,爱我身于吾亲,以为近我也。击我则疾,击彼则不疾于我,我何故疾者之不拂,而不疾者之拂?故有我有杀彼以利我,无杀我以利彼。’子墨子曰:‘子之义将匿邪,意将以告人乎?’巫马子曰:‘我何故匿我义?吾将以告人。’子墨子曰:‘然则一人说子,一人欲杀子以利己。十人说子,十人欲杀子以利己。天下说子,天下欲杀子以利己。一人不说子,一人欲杀子,以子为施不祥言者也。十人不说子,十人欲杀子,以子为施不祥言者也。天下不说子,天下欲杀子,以子为施不祥言者也。说子亦欲杀子,不说子亦欲杀子,是所谓经者口也,杀常之身者也。……子之言恶利也?若无所利而言,是荡口也。’”

即巫马子对墨子说:“我跟你不同。我不能兼爱,我爱邹国人超过爱越国人,爱鲁国人超过爱邹国人,爱家乡人超过爱鲁国人,爱家里人超过爱家乡人,爱父母超过爱家里人,爱我超过爱父母,因为更切近我。打我我痛,打别人我不痛。为什么使我疼痛的,不去防卫,不疼痛的,倒去防卫呢?因此只会杀别人以有利于我,而不会杀我以有利于别人。”

墨子说:“你这种思想,要隐藏起来,还是要告诉别人呢?”巫马子说:“我为什么要把思想隐藏起来呢?我将要告诉别人。”墨子说:“那么,如果一个人相信你的说法,就有一个人想杀死你,来利于自己。十个人相信你的说法,就有十个人想杀死你,来利于自己。天下人都相信你的说法,天下人都想杀你,来利于自己。反之,有一个人不相信你的说法,就会有一个人想杀死你,认为你是散布不祥之言的人。十个人不相信你的说法,就会有十个人想杀你,认为你是散布不祥之言的人。天下人都不相信你的说法,天下人就会都想杀你,认为你是散布不祥之言的人。喜欢你的想杀你,不喜欢你的也想杀你,这就是轻率之言,将殃及自身啊!你的话有何利?如果没有利,还一定要说,那就是存心胡说。”

儒家信徒巫马子,常与墨子辩伦理。墨子对巫马子的驳斥,一针见血。巫马子犹有不忿,于是又有一场辩。《耕柱》说:“巫马子谓子墨子曰:‘子爱天下,未云利也。我不爱天下,未云贼也。功皆未至,子何独自是而非我哉?’子墨子曰:‘今有燎者于此,一人奉水将灌之,一人掺火将益之,功皆未至,子何贵于二人?’巫马子曰:‘我是彼奉水者之意,而非夫掺火者之意。’子墨子曰:‘吾亦是吾意,而非之子意也。’”

即巫马子对墨子说:“你兼爱天下,没有看到什么利益。我不爱天下,没有看到什么害处。都还没有实效,你为什么只认为自己对,而批评我?”墨子说:“现在假如有人在这里放火,一个人想用水灭火,一个人想浇油,让火烧得更旺。都还没有实效,你认为哪一种思想可贵?”

巫马子说:“我认为,想用水灭火的人的意图,是对的;想浇油,让火烧得更旺的人,意图是不对的。”墨子说:“我也认为,我兼爱的用意是对的,你反对兼爱的用意,是不对的。”墨子认为,宣传兼爱是善意,反对兼爱是恶意;提倡兼爱天下治,反对兼爱天下乱。巫马子坚持别爱说,论题错误意不善,必以失败而告终。

六、斥子夏徒

《耕柱》载:“子夏之徒问于子墨子曰:‘君子有斗乎?’子墨子曰:‘君子无斗。’子夏之徒曰:‘狗豨犹有斗,恶有士而无斗矣?’子墨子曰:‘伤矣哉!言则称于汤文,行则譬于狗豨,伤矣哉!’”

即子夏学生问墨子说:“君子之间有争斗吗?”墨子说:“君子没有争斗。”子夏学生说:“猪狗还有争斗,哪里有士而无争斗呢?”墨子说:“可悲啊!言则称于商汤、周文王,行则譬于狗猪,可悲啊!”

鲁迅1934年8月创作历史小说《非攻》,开宗明义写道:“子夏的徒弟公孙高(人名虚拟)来找墨子,已经好几回了,总是不在家,见不着。大约是第四或第五回罢,这才恰巧在门口遇见,因为公孙高刚一到,墨子也适值回家来。他们一同走进屋子里。公孙高辞让了一通之后,眼睛看着席子的破洞,和气地问道:‘先生是主张非战的?’‘不错!’墨子说。‘那么,君子就不斗么?’‘是的!’墨子说。‘猪狗尚且要斗,何况人……’‘唉唉,你们儒者,说话称着尧舜,做事却要学猪狗,可怜,可怜!’墨子说着,站了起来,匆匆的跑到厨下去了,一面说:‘你不懂我的意思……’”

鲁迅描写的儒墨对话,源于《耕柱》。墨子所说“君子无斗”命题,有特定含义,指在君子仁人间应相亲相爱、互助互利,不应互相残害欺侮。《非儒》说:“若皆仁人也,则无说(理由)而相与(敌)。仁人以其取舍是非之理相告,无故从有故也,弗知从有知也。无辞必服,见善必迁,何故相与(敌)?”

即仁人实行兼爱互助,无理由相互为敌。在君子暴人间,墨子主张“有斗”。因为君子为天下兴利除害,可以兴正义之师诛讨惩罚不义之师。如对暴人不斗,纵容坏人残害好人,是天下最大“不义”,不能称“君子”。

无论君子内部“无斗”,还是君子暴人间“有斗”,都不能与猪狗打斗相提并论。子夏之徒把这两个不同问题混为一谈,必遭墨子痛斥。儒者言必称汤文,行动却学习猪狗,墨子连呼“伤矣哉”(有伤人格)。

七、兼以易别

用墨家兼爱学说,取代儒家“别爱”学说。兼,指兼爱学说,即普遍平等地爱全人类。别,指别爱学说,即有区别地爱一部分人。易,即取代、代替。《兼爱下》说:“非人者必有以易之,若非人而无以易之,譬之犹以水救水,以火救火也,其说将必无可焉,是故子墨子曰:‘兼以易别。’”《兼爱中》说:“既以非之,何以易之?子墨子言曰,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

《天志中》说:“兼者,处大国不攻小国,处大家不乱小家,强不劫弱,众不暴寡,诈不谋愚,贵不傲贱。”“别者,处大国则攻小国,处大家则乱小家,强劫弱,众暴寡,诈谋愚,贵傲贱。”《天志下》说:“兼之为道也,义正;别之为道也,力正。”

八、兼之为道

以兼爱作为治国的道理和指导思想,是墨子和墨家的政治理想。《天志下》说:“兼之为道也,义正;别之为道也,力正。曰义正者何若?曰大不攻小也,强不侮弱也,众不贼寡也,诈不欺愚也,贵不傲贱也,富不骄贫也,壮不夺老也,是以天下之庶国,莫以水火毒药兵刃以相害也。”

九、兼王之道

兼王之道即兼收博采。《亲士》说:“江河不恶小谷之满己也,故能大。圣人者,事无辞也,物无违也,故能为天下器。是故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夫恶有同方不取,而取同己者乎?盖非兼王之道也。是故天地不昭昭,大水不潦潦,大火不燎燎。”“其直如矢,其平如砥,不足以覆万物。是故溪陕者速涸,逝浅者速竭,峣埆者其地不育。”

即江河不嫌弃小溪水注满自己,能汇成滔滔巨流。江河水不是来自一个源头。价值千金的裘皮大衣,不是来自一只狐狸腋下。哪有合乎道理的话不听,只听跟自己相同的意见呢?天地不是经常光明,大水不是永远清澈,大火不是长燃不熄。直得像箭杆,平得像磨刀石,不能包容万物。小溪干涸快,浅水枯竭快,坚硬土地不长庄稼。

懂得集中群众智慧的必要性、重要性和优越性,是中国传统文化民主性精华。群众智慧,可补充个人智慧不足。墨子引《诗》:“我马维骆,六辔沃若,载驰载驱。周爰咨度。”“我马维骐,六辔若丝。载驰载驱,周爰咨谋。”即我的马,是黑色鬃毛的白马,六条马缰绳柔美光滑,在路上快跑,到处咨询访查。我的马,是黑色毛片的青马,六条马缰绳丝一般光滑,在路上快跑,到处探问谋划。

十、兼爱影响

《孟子·告子下》说:“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即墨子坚持兼爱理想,即使从头顶到脚跟,都磨成粉末,只要对天下有利,都坚持到底,尽力而为。《庄子·天下》说:“墨子泛爱兼利。”《尸子·广泽》说:“墨子贵兼。”

孙中山《三民主义》说:“古时最讲爱字的莫过于墨子。” 又说:“墨子是世界第一平等博爱大家。” 英国李约瑟说:“墨子早在公元前第四世纪就宣传兼爱学说,受到了人们一致的推崇。” 梁启超《墨子学案》说:“墨学所标纲领,其实只从一个根本观念出来,就是兼爱。”曹耀湘《墨子笺·兼爱下》说:“兼爱者,墨氏之学之宗旨也。”皮嘉佑《平等说》也说:“平等之说导源于墨子。” hcNCtC209l8iPR6ob+smNWCEX2Bi53Hp6B2E3ERtX5wm9Xf9/BBpsrL9z7g9Yn9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