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更法第一

孝公平画 1 ,公孙鞅、甘龙、杜挚三大夫御 2 于君。虑世事之变,讨正法之本,求使民之道。

君曰:“代立 3 不忘社稷,君之道也;错法务明主长 4 ,臣之行也。今吾欲变法以治,更礼以教百姓,恐天下之议我也。”

公孙鞅曰:“臣闻之:‘疑行无成,疑事无功 5 。’君亟 6 定变法之虑,殆 7 无顾天下之议之也。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负 8 于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骜 9 于民。语曰:‘愚者暗于成事,知者见于未萌。’‘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郭偃 10 之法曰:‘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法者,所以爱民也;礼者,所以便事也。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孝公曰:“善!”

甘龙曰:“不然。臣闻之:‘圣人不易 11 民而教,知者不变法而治。’因民而教者,不劳而功成;据法而治者,吏习 12 而民安。今若变法,不循秦国之故,更礼以教民,臣恐天下之议君,愿孰 13 察之。”

公孙鞅曰:“子之所言,世俗之言也。夫常人 14 安于故习,学者溺于所闻。此两者,所以居官而守法,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三代 15 不同礼而王,五霸 16 不同法而霸。故知者作法,而愚者制 17 焉;贤者更礼,而不肖者 18 拘焉。拘礼之人不足与言事,制法之人不足与论变。君无疑矣。”

杜挚曰:“臣闻之:‘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臣闻:‘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君其图之!”

公孙鞅曰:“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 19 ,何礼之循?伏羲、神农教而不诛;黄帝、尧、舜诛而不怒 20 ,及至文、武,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礼、法以时而定,制、令各顺其宜,兵甲器备各便其用。臣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汤、武之王也,不循古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然则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礼者未足多是 21 也。君无疑矣。”

孝公曰:“善!吾闻‘穷巷多怪,曲学多辩’。愚者笑之,智者哀焉;狂夫乐之,贤者丧焉。拘世以议,寡人不之疑矣。”于是遂出《垦草令》。 kBy4b9IES+SscuHaDewqUJ2sjKyWfkisFZgFnNDgbWwZl/nKNWq7n3MJW7goKW4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