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对抗渺茫的概率

手术之后,我们会尽可能地使用呼吸机帮助患者呼吸,并给予一些镇静和镇痛的药物来减少大脑的耗氧量,让脑组织有时间休息。很高兴,手术的目的达到了,当我把他送出手术室时,我不用回避家属期待的眼睛。

“医生,手术怎么样?成功了吗?”推出手术室的一刻,父母一下了迎上来。

“手术很顺利,剩下的恢复就得看他自己了!”这种手术其实没有什么成功可言,我们只能尽可能地帮他争取时间,剩下的得交给他自己了。

“接下来的几天很关键,如果他脑肿胀能减轻,就有机会恢复!”

“那头上没有骨头怎么办?会不会很危险?”母亲非常关切。

“如果能恢复,3个月后再来用人工材料修补头骨。”医生忌讳对患者说“再见”。

不过对于修补头骨的患者,再次相见,意味着他活了下来,我们的一切救治工作都没有白费功夫。

安抚完家属,终于可以重新躺下休息一会儿了。我的脑海里依然不能平静,始终回荡着患者父母和其女友的眼神。对抗渺茫的概率,总要帮助患者最后一搏。这次能成功吗?

因为年轻,我觉得他还有希望。脑炎本身并不致命,致命的是并发症。如果我们能帮他熬过癫痫、脑组织弥漫性肿胀等并发症,他是有机会自己恢复的。其实,除了移植,大部分的手术和药物是建立在人体细胞自我修复的基础上的,医生能做的只是“帮助”。

半年后,我接到了患者父亲的电话,问我有没有床位,要带孩子来做颅骨修补。

“孩子恢复得怎么样?”我迫不及待地问道。

“几乎完全恢复了,跟生病之前一样啦!感谢你啊,医生!”

“太好了!”我也难掩欣喜。

“是的,修补好颅骨,就可以回去上班啦!”父亲的话语同样充满着希望。

这是大家期待的好结果,让人欢欣鼓舞。遗憾的是,无论我们付出多少努力,积累多少经验,下一次面对这样的患者,依然不得不让结果做出最终的审判。

“为什么他治好了,我却没有治好?”是医生很难面对的问题。即便已经做好准备,每次手术仍然不得不再次接受命运的选择。

遇到癫痫怎么办?

癫痫有很多原因,如脑炎、肿瘤等。

生活中,遇到癫痫发作,也就是羊角风发作的患者,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拿东西塞到患者的嘴里。这种东西常常是勺子、筷子,甚至是身边可以想到的一切东西。

最近还看到这样的新闻:有个乘客在动车上抽搐发作,乘务员为了保证他不咬伤自己,把手指伸到患者的嘴巴里,长达数十分钟。接受采访的时候,乘务员说患者嘴巴力量太大,把手拿出来就怕撬不开嘴了,为了患者安全只能忍痛坚持。普通老百姓可能会因这样的行为非常感动,而专业医生只是笑笑而已,不加评论。这就是急救知识欠缺导致的误区。

不塞东西,不怕患者咬伤舌头吗?

答案是,不用担心。现实中,确实有因为癫痫发作而咬伤舌头和嘴唇的,但这都是“皮外伤”,不会致命。相比口腔放入异物引起的窒息风险,这点皮外伤根本不值一提。所以,两害相权取其轻。

临床上有很多因塞东西导致患者反受其害的病例。患者处在抽搐状态,不单单是四肢的肌肉抽搐,口腔的肌肉也是痉挛的,上下颌牙齿咬紧。

1. 强行撬开患者嘴巴,导致嘴唇撕裂。

2. 尖锐的勺子、筷子末端插入口腔深部侧壁组织,造成口腔内持续性出血。

3. 塞毛巾或衣服导致患者窒息。

不仅以上几件事不能做,更不要按压患者抽搐的肢体和身体。患者四肢抽搐抖动,多数人会习惯性去按压,这样有可能导致患者关节脱位、骨折,或者自己受伤。也不要喂水、喂药和食物,患者不清醒,所有进入口腔的东西都有导致窒息的风险。

突发癫痫的正确做法

1. 扶患者缓慢躺下,清除身旁凳子等坚硬物品,防止患者肢体抽搐时被物品碰伤、划伤。

2. 缓慢翻转患者,使其侧卧位,或者使头偏向一侧,防止舌头后坠,堵住呼吸道,也方便口腔分泌物流出,避免窒息。

3. 松解过紧的衣物。

4. 用毛巾或厚衣服稍稍垫高头部,保护头部。

5. 陪伴等待,记录时间。 PT7wg1Sjp+8tu1dhciw7dA3VphinFVuaLH7q9p99r+SloRHwvBcuci2LV5pbFe/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