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随着越来越多女性参与到社会生产的各个领域,大量女性精英的崛起,某种程度上意味着一股生机勃发且自强不息的女性力量之觉醒。无论是传统或新兴媒体,对女性要独立自信、活出自我都浓墨重彩地加以渲染。
但我们放眼现实,普通女性的家庭、工作、情感等成长的每一步依然都充斥着难言之隐。尽管现代女性的地位已经大大改善,但在家庭和职场中的女性,依旧面临多种自我角色的冲突。
《82 年生的金智英》虽是一部韩国电影,但金智英作为一个群体形象的代表性人物,所呈现的却是不少亚洲女性的生活缩影。电影播出后,在韩国及亚洲获得两极分化的评分,不少男性对其羞辱谩骂、怒气指责,很多女性却感同身受甚至痛哭流涕。因为电影所呈现的赤裸现实,毋庸置疑地戳中了身为女性的各种痛点:成人后身材和容貌焦虑;单身时求偶的焦虑;产前的焦虑和产后的抑郁;抚养与教育孩子的焦虑;外加创业或打工、车贷房贷、人情世故、两性相处、婆媳关系等延伸出的各种压力。
其实,不只是婚姻生活,职场中的女性除要兼顾社会显性或隐性的贤妻良母式家庭责任的规训,更要面临对事业女强人的性别偏见和能力发展限制的考验。
在企业工作时,女性常遇到的困境是:当两位实力相当的竞争者争取同一个职位时,已婚未育或未婚未育的女性很容易就成为被排除的弱势选项,因为母职天性让人无法回避她将来可能因为生育而带来的潜在精力分散。这份担忧随时在提醒决策者,未来的她很有可能无法以全部热忱投入工作。最终,她也会因而很大可能失去这份宝贵的工作机会。
当然,焦虑等负面的情绪感受不单属于女性。当从性别的坑洞中爬出来,我们会发现: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不幸的根源,其实也是雷同的。
实际上,除去生老病死这种难以逃避的身体苦痛,人多数时候的痛苦来自精神的困局。换句话说,幸福这种积极情绪的丧失,很大程度来自人们无法感受到自己真实的存在,从而无法贴切地察觉自己的感受和情绪,不能理解自己真正的需求和欲望;我们在社会责任和周遭舆论的合力推动下,选择那些外部世界认为好的目标和方式来生活,一味盲从于周围环境对自己的要求而含混行事,却无法基于自我觉察,作出清醒符合内在的行为选择。女性是如此,男性又何尝不是呢?
这就是当下许多人的心理困境:尽管心力交瘁且枯燥无味,却只能兢兢业业地前行,忙碌和劳累之中丧失了兴趣和希望,幸福感也越来越远。
世界上不快乐的人很多,美女安娜也是其中一个。当年,中央美院毕业、热爱画画的她依靠年轻的勇猛赚得对外贸易的第一桶金,而后顺风顺水成为美国某科技企业驻中国的代理商。
很快,三十出头的安娜从敦煌壁画的绘者变为有美貌、有学历、有财富、有男友、有公司、有身份的小老板。但这些外在的羽毛和光环并不能阻挡她在难以入眠的深夜,静下心来面对热爱绘画的自己时,感觉被一种浑浑噩噩的状态缠绕,“活死人”般的空虚感四处蔓延。每天强颜欢笑却自相矛盾,甚至在重要的亲密关系里都无法表达真实的自我。日复一日,安娜感觉自己被关在一个四周密闭的蚌壳里,无法呼吸。
终于有一天,她开始问自己:人这一生,到底有多少时间是为他人的标准而活?有多少时间是为了自己内心的火花而绽放?到底是安于世俗沉溺于金钱诱惑,还是在众人的惊讶甚至反对声中回归自我,从挚爱的绘画重新起步呢?
安娜是我的朋友,也是无数个“我们”中的一员。当我们开始打破周遭的桎梏,开始反问真实的自我到底需要什么时,属于个体本身的幸福感才会随之到来。
EMPOWER WOMEN
容许自己带着问题生活,在沉闷的空间里打起精神,把每一个此刻都变成幸福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