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投资时钟统御江湖

过去20年的周期股行情大体分为两段:2003—2015年是需求驱动的行情,2016年以后由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迎来第二春。2003—2015年是需求驱动的年代,在内是中国经济的崛起,在外是全球化的反复,具体又可细分为周期股的黄金年代、白银年代和黑暗年代,本章重点复盘黄金年代和白银年代,本节解析行情总论和主流方法论。

行情总论:十年周期股兴衰历程

2003—2015年,周期股经历了“盛极一时”到“被人遗忘”的全过程,分为黄金年代(2003—2008年)、白银年代(2009年)和黑暗年代(2010—2015年)。

黄金年代:内生需求驱动的盛世

1998年开启住房体制改革,2001年加入WTO,2003年全球化进一步加深,这期间中国经济有了很大增长。反映在股市上,2003年出现“五朵金花”的周期股预演,2005—2007年展开主升浪,2008年遭遇逆流。

2005—2007年:难以复制的周期牛市

这个“周期牛市”真是难得一遇的机会,很多子行业从低点到高点都达到10倍涨幅,许多个股都达到20倍甚至30倍的涨幅(见表2-1)。

表2-1 2005—2007年周期股大幅上涨

资料来源:同花顺,作者整理。

到2007年10月,很多周期股的估值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步(见表2-2)。要知道,那个时候的景气度也是极高的,在如此高景气度的位置还给这么高估值,难怪当时的证券化率会接近150%。

表2-2 牛市顶点,周期股估值高企

资料来源:同花顺,作者整理。

那时候我刚入行不久,还在旁观,事后我时常反思:为何投资者会如此疯狂?其实事后看,当时很多看好的逻辑都对:中国的城镇化率还很低,未来提升空间还很大。一些行业龙头股的市值也不大,与国际巨头差距还很大,可谓“小荷才露尖尖角”。可泡沫就是崩盘了,多年后有些公司走了出来,但很多当年被寄予厚望的公司从此一蹶不振。问题是,事先我们怎么知道?谁能在承受这么大回撤的情况下坚持这么多年?所以,一切讨论都是理论层面。

此外,这次泡沫让我对100倍市盈率(P/E)记忆犹新,我发现很多泡沫都会到100倍,这似乎与行业无关。或许某些个股能通过高盈利来消化估值,但我从来没有见过一个100倍的投资组合能够不回撤。当然,这并不是说估值到了100倍泡沫就破灭,泡沫何时破,以什么方式破是偶然的。

2008年:一夜回到“解放前”

2007年10月至2008年10月,短短一年A股就跌了70%。很多行业从顶部到底部跌了80%甚至更多,一夜回到“解放前”(见表2-3)。

表2-3 2008年周期行业大跌

资料来源:同花顺,作者整理。

这段经历告诉我们:当泡沫破灭时,股票不是跌30%或者腰斩,而是70%,而且跌70%甚至80%的还是好好做事的公司,那些经营存在问题的公司股价可能直接就跌没了。在这个下跌的过程中,千万不能抄底,因为一只从100元跌到20元的股票,你在50元抄底,看似占了很大的便宜,其实别人亏80%,你亏60%,差别并不大。

白银年代:货币宽松带来的回光返照

美国的次贷危机破坏了“美国消费—中国制造—资源国提供资源”的金色魔环,2003—2007年健康循环带来的需求驱动被终止。但全球央行联袂放水,各国政府不断推高债务水平,促成了周期股的白银时代。

2009年:肌肉记忆

如果说2005—2007年是健康需求驱动的周期,那么2009年以后就进入债务扩展和货币宽松的周期,同时全球开启了以邻为壑的反全球化。全球放水使股市V形反转,而肌肉记忆使得反转的主力还是那些周期股(见表2-4)。

表2-4 2009年周期股大幅反弹

资料来源:同花顺,作者整理。

虽然这轮上涨幅度不如2005—2007年,但还是很大,最终许多行业的估值虽不及2007年高点那么夸张,但基本也达到30多倍。在这轮反弹中,汽车是一个标志性的行业,主要受益于消费升级和政策红利。同样受益的还有白色家电,这几乎是白色家电过去20年最好的时光。所以,2009年的反弹已经不完全是周期股的天下,消费股开始崭露头角。

2009年8月:风格切换的开始

2009年8月的下跌虽然短暂,幅度也不算很大,但意义深远(见表2-5)。因为这就是风格切换的开始,周期股开始走下神坛,一年不如一年。关于此点,在后文2009年的复盘中将会详解。

表2-5 2009年8月大幅下跌

资料来源:同花顺,作者整理。

黑暗年代:周期股逐步被人遗忘

此后,周期股进入漫长的黑夜,时间为2010—2015年,中间有过2次上涨和4次下跌,但整体估值不断下移,慢慢被人遗忘。

2010年上半年:地产调控、周期下跌

2010年4月,地产行业正式开始被调控,周期股应声下跌。这次下跌的时间不长,大致一个季度,跌幅也适中,但大大降低了周期股的估值(见表2-6)。

表2-6 2010年周期股下跌

资料来源:同花顺,作者整理。

估值下降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股价下跌;另一方面是由于地产的韧性和基建的配套投资,周期股的整体业绩超预期。在分子和分母的共同作用下,周期股的估值下降到一个可接受的范围(见表2-7)。

表2-7 2010年周期股估值有效下降

资料来源:同花顺,作者整理。

虽然当年10月,周期股有过短暂的爆发,但整体已如明日黄花。周期股的退却也促成了消费股的崛起,关于此点,将在第三章详解。

2011年:通胀高企、货币紧缩,周期股进一步下行

2011年,通胀高企、货币收缩带动经济下行,周期股连续两年下跌(见表2-8)。但实际上,当年成长股也迎来了倒春寒,跌幅不小。有基金经理凭借“少跌”的周期股,如银行、电力和地产等,取得了不错的相对收益。

表2-8 2011年周期股进一步下跌

资料来源:同花顺,作者整理。

2012年:第三年下跌,最后一个月逆袭

2012年经过短暂的春季躁动,市场迎来了长达半年的下跌。到2012年12月初,周期股完全被市场抛弃,即便中间有过两次降息、一次降准,即便9月以后经济就明显企稳,但周期股还是让位给了成长股(见表2-9)。一个时代正式落幕,另一个时代开启。

表2-9 2012年,周期股第三年下跌

资料来源:同花顺,作者整理。

经过近三年的下跌,再加上业绩韧性,周期股的估值终于降低到低位区域(见表2-10)。很多行业的P/E降到个位数,只有黄金年代的零头,银行股也开始破净。A股的下跌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快速下跌,类似2008年和2015年的“股灾”,许多个股的股价在几个月内就可以腰斩;还有一种就是连续几年的阴跌,一般都是三年,周期股从2010年到2012年是三年,创业板从2016年到2018年也是三年,经历三年才可以彻底出清。

表2-10 2012年年底,周期股估值到了低位

资料来源:同花顺,作者整理。

2012年9月至2013年2月:昙花一现,暖场工具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2012年年底引发了一场周期异动。这段时间,周期股迎来难得的上涨,但幅度已经完全不复当年(见表2-11)。直接的触发原因是经济暂时企稳、周期股估值处于低位,但更本质的原因是市场整体处于低位,成长股的牛市一触即发。

表2-11 2012年12月至2013年2月,周期股短暂上涨

资料来源:同花顺,作者整理。

因此,这段时间周期股的上涨只不过是暖场工具,最终把市场搞热,迎来主角(创业板)登场。这段时间的上涨基于很多错误的假设:彼时投资者认为周期股的估值见底了,实际上后续净资产收益率(ROE)才加速下滑,当时的估值并不是真实情况;彼时银行股打响了第一枪,龙头是民生银行,事后看,实际上银行业刚要步入10年坏账处理的泥潭。

2013年3月以后,周期股的行情整体退潮,创业板却愈演愈烈。此后一年半,周期股在底部如心电图般横盘,中间经历了“钱荒”的下跌和修复,直到2014年第四季度的逆袭。

2014年下半年:牛市补涨,主角休息

2014年下半年,横盘已久的周期股开始补涨,在第四季度一度逆袭(见表2-12)。但从整体格局看,只不过是创业板涨累了,休息一下。

表2-12 2014年下半年周期股逆袭

资料来源:同花顺,作者整理。

从涨幅看,这波行情级别不小,仅次于2005—2007年和2009年,但这是一次没有基本面支持的上涨。彼时的中国经济正面临一些问题:地产销售放缓、库存累积,制造业投资增速下滑,很多周期品的盈利能力降至历史低点,银行业坏账压力加大。但在牛市的氛围下,只要位置低就构成利好,所以即便2014年11月的降息对银行业构成利空,也不妨碍其股价大涨。此外,此时很多具有周期属性的公司放弃主业,拥抱互联网,并购重组成风,所以当时很多股票的大涨原因和传统主业无关。

以上就是2003—2014年周期股兴衰变换的全过程,世事变迁,沧海桑田。如今的投资新人或许很难想象当年周期股的盛况,而我们入行的时候曾一度认为“周期股是永恒的赛道”,“投资时钟”是终极的投资方法论。

主流方法论:投资时钟

任何一种投研方法都是事后的总结提炼,当年也是如此。事后看,当年的行情由地产和加入WTO双轮驱动,主流的方法论是投资时钟。但这只是事后总结,绝非一个亲历者的切身感受。在我看来,2003年至2007年上半年,投资者对经济始终战战兢兢、犹犹豫豫,2008年才对宏观和全球经济有较深刻的认知,2009年以后才有各种“中国版”投资时钟。

由于年代久远,我怕自己记错,所以特意翻阅了一些著作。当我们复盘和回溯的时候,一定要找到当时的记录,站在亲历历史的角度,而不是一些事后的总结,否则会有误导性。我首先查阅的是董德志的《投资交易笔记:2002—2010年中国债券市场研究回眸》(业内称“红宝书”,后面还有“蓝宝书”和“黄宝书”)。董德志2003年入行,在申万和我共事过两年,在2011年出这本书之前已经积累了足足九大本心得笔记。因此此书是亲历历史,不是简单的事后总结,很有参考意义。

2002年(经济回升第三年)市场还笼罩在悲观预期中,10年国债收益率触及最低点2.4%,其标志性的事件是首只超长国债(期限30年)在2002年5月24日的发行利率只有2.9%,和1年期国债的发行利率仅有100个基点(bp)差距。

2002年2月21日,央行自1996年来第八次降息。到了2003年(经济回升第四年),利率虽有所回升,但依然处于10年的底部区域。一季度,市场的主流预期依然是“存在降息预期”,站在历史回顾的角度,这似乎是很荒唐的,但当初的市场投资主体根本没有领会来自宏观经济基本面的信息。

而二季度的“非典”更打断了经济复苏的节奏,全市场一片悲观。直到5、6月份,市场才意识到经济可能已经走出了通缩。

7月29日,周小川在央行内部学习会上首提“要警惕通胀的发生”,但同时统计局总经济师在新闻发布会宣称“不存在通胀压力”。

债券收益率从2003年8月开始缓慢上行,而央行在12月20日下调了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随着11月消费价格指数(CPI)的走高,理论界开始激辩通胀还是通缩,而争论的焦点是生产价格指数(PPI)。

到了2004年(复苏第五年),利率才单边上行,触及历史高点5.35%,4月9日国务院季度经济分析会确立了宏观调控的方向和重点,4月11日央行上调准备金,4月28日股份制银行暂停放贷,10月28日加息。

从上述的描述可知,即便是对宏观最敏感的债券,都是到了复苏第五年才对经济做出反应,而A股的反应更慢。就我复盘和个人经历而言,2003年曾经爆发过短暂的“五朵金花”行情(主要集中在2003年9月到2004年2月)。当时与其说是反映宏观,还不如说是对微观煤电油运紧张情况的自发反映。但随着宏观调控,这些股票很快跌了回去,很多创了新低,相关股票再次突破2003年的高点要等到2006年11月了。

我于2006年年中入行,一开始的任务是研究美国经济和港股市场。那个夏天,我抱着伯纳德·鲍莫尔(Bernard Baumohl)的《经济指标解读》,霸着研究所唯一的彭博终端,把美国经济的各种指标查了个遍。这个过程对于我从象牙塔走向金融界,从书本理论找到现实生活中的对应指标大有裨益。那两年,虽然宏观已经开始主导行情,但大多数投资者还是从微观出发,直观感觉就是对周期股的盈利预测不断上调,其速度甚至超过股价上涨。

2008年才是市场接受宏观洗礼的一年。2008年上半年,微观主体的盈利水平依然不差,很多周期股的景气度还在创新高,但股价已经腰斩。市场对大洋彼岸的“次贷”保持观望和警惕,而我由于之前熟识美国经济指标体系,也做着“隔岸观火”的研究,经常在研究所晨会上讲解。那一年,市场上最红火的是高盛的宏观和策略研究员,但由于高盛不参加新财富评选,所以那一年新财富的宏观、策略冠军都花落中金。那一年,投资者对宏观投入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每天睁开眼睛就看美股、美元和大宗商品夜盘,人人都是美国经济专家。

2008年年底,由于机缘巧合,我获得了美林的三篇文章,就是传说中的“投资时钟”,一时感到惊为天人,仿佛在漫无边际的策略探索中找到了方向,我曾一度认为投资时钟就是策略的终极版本。2009年,投资时钟得到了完美的应用,经济由衰退到复苏到繁荣到轻度过热,债券市场由牛入熊,股票和商品市场出现繁荣。并且行业轮动也严格按照时钟转动,一开始是汽车、地产等先导性行业,后来过渡到中游,再后面是金融,最后是后周期的消费及科技、传媒和通信(TMT)。一时间,市场上的投资者对投资时钟都顶礼膜拜,某大型基金公司投资总监夸张地说:“每天晨会前都要带领投研团队拜一拜时钟。”而投资时钟更成为那个阶段卖方策略报告的标准模式。21页幻灯片(PPT)的前20页都在论证“时钟几点了”,最后一页直接给出配置建议。

彼时,我经过三年系统的阅读思考,开始输出体系性研究报告。我们团队建构的第一版研究体系明显受到了“投资时钟”的影响(见图2-1)。

在这个框架中,我们把行业分为两大块、六小块,而每块的关注点都不一样。两大块分别是制造业和服务业,其中制造业分为下游(需求)、中游(制造)和上游(能源),服务业分为物流、TMT和金融。下游重点关注需求的产生,特别是房地产和汽车的需求,而这一点要靠宏观判断和微观调研,要形成专门针对需求调研的扩散性指数。中游的需求可以通过下游的订单来把握。中游又分为材料类(钢铁、建材、造纸和化工)和工业品类(机械),前者主要把握价格成本差,后者主要把握销售量。由于中游的投资机会比较短暂,弹性又比较大,所以需要重点跟踪价格、库存、现金成本、当前利润水平、产能利用率、产能扩展速度等指标。上游往往体现两种属性,即金融属性和商品属性,前者与流动性相关,后者与经济过热相关。在上游重点关注美元、避险情绪、流动性和库存等指标。物流系统主要关注港口吞吐量、公路运力等指标,此类指标体现经济的活力。金融系统主要从央行、商业银行、实体部门和出口部门的资产负债表去把握流动性和信用创造。TMT则相对独立,主要关注美国的TMT复苏情况。

图2-1 申万时期打造的框架

资料来源:申万研究所,作者整理。

2012年我们运用此框架大获成功,团队也再一次摘取了新财富策略第一名的桂冠。2012年6月,我们还接待了中国证券业协会的“驱动力+信号验证”策略研究体系创新项目的专家评审团,有中金、中信、国泰君安等九家机构的负责人到场,该体系得以在全市场迅速推广。

但世事弄人,当我信心满满、华丽转身到买方时,却遭遇了职业生涯的又一次滑铁卢。2013年开始,随着宏观波动的收敛,投资时钟的适用性大大降低,最终竟无人提及。而我又开始新一轮的探索,此为后话。

不管如何,2005—2009年,主流投研方法论就是投资时钟。 abLyHMzigEA85RcrZOItoWxGVbyJdD5g6H4B8/XTfzKgJhouj8oUHeC4+vYfR4P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