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嵩被褫夺兵权,而张温被委以重任,君子道消,小人道长,东汉政权至此已可预见败局。洛阳城内,明眼人已经开始寻找避祸之地。
太常(掌祭祀)刘焉是刘氏皇族,历任县令、刺史、太守,资历完整。他看到朝政日非,天下将乱,就向灵帝建议:“四方之所以变民纷起,都是因为州刺史权小威轻,权力不足以禁制邪恶,同时又任用非人,才招致人心叛离,建议把刺史改成州牧,提升等级并遴选重臣出任,方足以镇住地方。”同时,他私下积极活动,争取外放交趾(亦称交州,包括今天广东、广西及越南北部,州治在今广州市)牧,远离中原避祸。
侍中董扶私下对刘焉说:“京师即将动乱,我夜观天象,益州那一块有天子之气。”于是刘焉请求前往益州。
刚好,益州刺史郤俭横征暴敛,恶名远扬。于是灵帝任命刘焉为益州牧,同时任命的还有豫州(今河南、安徽、江苏交界一带)牧黄琬、幽州(今河北北部)牧刘虞。从此,州政府地位提升,为后来的割据局面创造了条件。
刘焉还没到任,益州已经有民众起义杀了郤俭,而官军又镇压了起义,刘焉被益州军民迎接就任,上任后招抚起义军,宽以治民,收揽人心。
刘焉府中有一位妇人经常出入,这名妇人是五斗米道的大姐头。刘焉利用五斗米道在汉中的势力,任命大姐头的儿子张鲁为司马,镇守汉中,切断关中通往四川的交通,杀害朝廷派来的使节,并将罪状都推给“米贼”。于是刘焉割据益州,不受朝廷节制。
五斗米道是东汉张陵所创,信徒每人要捐五斗米,因而得名,张陵带着徒众入云锦山炼“九天神丹”,神丹炼成时,空中有龙虎现形,自此称为龙虎山(在江西鹰潭市)。
张陵传道给儿子张衡,张衡传给儿子张鲁。张鲁后来自称汉中王,建立政教合一王国,割据汉中达三十年。
张鲁死后,儿子张盛重回龙虎山,建立“天师道”。尊张陵为天师、张衡为嗣师、张鲁为系师,成为道教在民间发展的一个源头。
侍中广汉董扶私谓焉曰:『京师将乱,益州分野
有天子气。』焉闻扶言,意更在益州。
——《三国志·蜀书一》
预见动乱的,如刘焉,已经避祸外地。可是洛阳的权力中枢,仍然上演一幕又一幕的权力斗争。
汉灵帝刘宏兴建超级阅兵台,台上建十二层阁楼,高达十丈,然后集结步骑兵数万人,皇帝亲自主持阅兵,戴盔穿甲,骑上战马,自称“无上将军”。检阅全军之后,将佩刀交给大将军何进。
何进是何皇后的哥哥,这个动作乃令上军校尉蹇硕大为忌讳。蹇硕是中常侍,也是太监集团掌握禁军的代表人(西园八校尉之首)。于是中常侍们联合奏请,派何进西征凉州变民,灵帝批准。何进当然知道这是宦官的阴谋,他使出拖延之计,奏请派中军校尉袁绍前往徐州(江苏北部)、兖州(今山东、河南交界的南段一带)征集军队,等征集完成,再行出征,汉灵帝也批准所奏。
宦官与大将军互斗,汉灵帝虽然看在眼里,却已无力阻止,因为他已经病重,不久就驾崩了。灵帝驾崩,蹇硕立即展开行动,计划先诛杀何进,再拥立皇子(非太子)刘协登基。太子刘辩是何皇后所生,废嫡立庶,这是一个排挤何进的政变计划。
蹇硕派人召何进入宫议事,何进起身前往,在宫外迎接他的是上军司马潘隐。潘隐是蹇硕的副手,却又是何进的好友,他用眼神向何进示意,何进领会,掉转马头,直奔自己直属的部队,然后在百郡邸布防,称病不入宫。
百郡邸是什么地方?东汉的一级地方政府,也就是各郡国,都在洛阳设立宾馆,供本郡、本国来京城洽公的官员住宿与办公,百郡邸就是地方政府驻京单位集中区,何进在百郡邸布防,等于拉拢所有诸侯与地方政府跟他站在同一阵线。
形势迅速转为对何进有利,于是太子刘辩继位登基,何皇后升级为何太后,太后临朝,大将军何进“录尚书事”,也就是进一步掌握行政权力。何进网罗袁绍、袁术、何颙、荀攸、郑泰等人才,密谋尽诛宦官。
蹇硕则意图联合宦官,诛杀何进。可是赵忠等中常侍决定牺牲蹇硕,于是由黄门令(宦官总管)逮捕蹇硕并处死。
宦官集团担心何进有进一步行动,于是靠向灵帝生母董太皇太后和她的侄子骠骑将军董重。
董太皇太后仍然想插手政治,但都被儿媳妇何太后阻止。董太皇太后有一次怒骂何太后:“你今天能够如此张狂,还不是仗着你哥哥何进的势力!我教董重砍下何进人头,可是易如反掌!”
董太皇太后看不起何太后,因为何太后出身贫贱(屠沽之女),可是她忘了“母以子贵”,如今可是儿媳妇临朝。
结果,何进找了个莫须有的理由,发兵包围骠骑将军府,逮捕董重,免了他的职,董重自杀,董太皇太后则在一个月之后暴毙。《三国演义》说董太皇太后是被何进所诛,无论如何,何氏因此而声望下跌,失去人心。
董太后每欲参干政事,何太后辄相禁塞,董后忿恚,詈曰:『汝今辀
张,怙
汝兄耶?吾敕骠骑断何进头,如反手耳!』。
——《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一》
何进一直下不了手诛除宦官,心理因素是重要原因——他出身很低,以往对宦官非常敬畏,骤然擢升到最高权力的地位,除了尚未适应,也害怕因为冒进而失去荣华富贵。
何进最倚重的人是袁绍。袁家累世居高位,从高祖父袁安以次,到父亲袁逢,四代人皆担任了三公的高官,人称“四世三公”。袁绍是中军校尉(禁军八校尉之一),弟弟袁术是虎贲中郎将,二袁作风豪爽,得到天下豪杰的归心。
袁绍一再向何进建议:“如今大局尽在掌握之中,正是天赐良机,将军应该为天下铲除大害,不可错过时机。”
可是何太后身处禁宫,被宦官包围,始终不同意将宦官全数诛除。宦官集团也有着“生命共同体”意识,因此总有亲近何太后的太监出面求情,何进乃迟迟未发动。
何进不敢自己发动诛杀宦官,袁绍再提建议:征召四方将领率军入京,以武力向何太后施压。这是一个超级馊主意,何进却接受了,因此加速了东汉中央政府的崩溃。
大将军主簿(幕僚长)陈琳对何进说:“将军集天下之权,手握重兵,龙行虎步,想做什么都可以达成。诛除没有武力的宦官,就好像用炼铁的烈火去烧毛发,应当机立断,展开雷霆行动。如今将军想借助外援诛除宦官,好比倒持兵器,授人以柄。一旦外地大军齐集洛阳,到时候强者为雄,必定造成大乱!”何进不听。
典军校尉曹操听到消息,失笑说:“宦官这玩意儿,古代就有,如今到了这种地步,问题在人君不应该给他们权力。如今要治他们的罪,只需诛除元凶即可(不必赶尽杀绝),那只是劳动一名狱吏的工作。何至于劳师动众,征召外兵?想要赶尽杀绝,则消息必然走漏,我已预见他(何进)的失败!”
何进采纳了袁绍的馊主意,引进了一个煞星。
主簿广陵陈琳谏曰:『……今将军总皇威,握兵要,龙骧虎步,高下在心,此犹鼓洪炉燎毛发耳。但当速发雷霆,行权立断,则天人顺之。而反委释利器,更征外助,大兵聚会,强者为雄,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只为乱阶
耳!』进不听。
典军校尉曹操闻而笑曰:『宦者之官,古今宜有,但世主不当假之权宠,使至于此。既治其罪,当诛元恶,一狱吏足矣,何至纷纷
召外兵乎!欲尽诛之,事必宣露,吾见其败也。』
——《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