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帝国巨变中的诗人心境

大唐,天可汗的朝代,中国人的历史骄傲,壮盛、繁荣、绚丽,是吧!

但事实却不尽然。

首先是帝国的版图。帝国直辖治理的领土,跟我们的一般印象很不一样,原因就在“天可汗”是所有部族的可汗,因此草原部族只是名义上臣服。帝国基本上只管农业地区,而那道界线大致就是气象学的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天可汗的廓然大度,在国力强盛时不是问题,可是一旦国力衰退,就成为国防上的弱点。而国力衰弱,则是难以避免的。

自唐高祖李渊称帝到朱温篡唐,将近三百年。简单分成两部分,前一半是大唐盛世,天下太平,四夷宾服;后一半则藩镇跋扈,朝廷几无威信可言。前后的分水岭是唐玄宗的两个年号,开元与天宝,前者是巅峰,后者转趋向下,而转折点是安史之乱。这本书的涵盖区间,大致就是大唐帝国由盛转衰的那一段,前后一百多年。

唐朝留给中国人的,除了“天可汗”的骄傲,还有文学上的璀璨遗产——唐诗。隋唐废除九品中正,开始以科举取士。那意味着寒门士子可以通过考试求取仕进,因而唐朝的文学活力旺盛,唐诗之盛放毋庸赘言,唐人传奇更开启了后世小说家的门扉。然而,那些才华洋溢的文学之士,怀抱盛世理想,却处在动荡年代,周旋于军阀、权臣、朋党,乃至宦官之间,随时局而浮沉。他们的心境如何?

最著名的唐朝诗人当数诗仙李白与诗圣杜甫,他俩的生平则刚好见证了大唐帝国由极盛而急转衰弱:出生于开元盛世,拜盛世之赐,得以游历四方,并且交游广阔,见闻广博。但是又经历一场大乱,造成他俩的颠沛流离,而那些颠沛过程,也丰富了他们的作品,这是当时诗人的“幸与不幸”。

“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对李白、杜甫的诗推崇备至,有“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少陵无人谪仙死”等名句。(李白被称为“谪仙”,杜甫自号“少陵野老”。)透过诗仙与诗圣的作品,感受文学家在变局中各个阶段的心境,绝对有助于我们感受当时的实际情况。

本书顺着历史的进行,带进文学家的故事,同时揣摩他们当时的心境。书中引述文学家的诗文,对当时人物与政治进行褒贬,印证当时的时局变化。

公孙策 ftyFAKaoNJwzNZEK+gGL8x/SOxzcOkIquYFJzrqShiPRkCDed2ANvY5wNnhjWv5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