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闺门秀媛 亦乐闻之

清同治七年(1868),江苏巡抚丁日昌上疏,提请查禁“淫词小说”,并开列“小本淫词唱片目”,通饬各地实施具体禁毁事宜。此处“小本淫词唱片”,即包括通常所说的民歌唱本在内。丁日昌所列“小本淫词唱片目”(下称“小本唱片目”,省称“丁目”)具体篇目如下:

《杨柳青》《男哭沉香》《龙舟闹五更》《五更尼姑》《十送郎》《情女哭沉香》《十二杯酒》《王文赏月》《怨五更》《端阳现形》《妓女叹五更》《如何山歌》《叹五更》《西湖遇妖》《三十六码头》《夜合思梦全传》《文鲜花》《百花名》《湘江滩头》《荡河船闹五更》《活沉香》《采茶山歌》《活捉鲜花》《扬州小调叹十声》《月正皎》《妓女滩头》《戏叔武鲜花》《王文听琴刘氏思春》《叫船》《书生戏婢》《西厢待月》《新刻送新房诗》《剪剪花》《窗前自叹》《十二月花神》《薛六郎偷阿姨山歌》《十八摸》《六花六节》《小尼姑下山》《大审梅乌县传》《卖草囤》《四季小郎》《十双红绣鞋》《毛龙访兄茶坊》《新码头》《红娘寄书》《王大娘补缸》《捉文密拿钦召》《娘姨赋》《寡妇思夫》《玉堂春妙会》《送符服毒全传》《插兰花》《四季相思》《王大娘问病》《杨邱大山歌》《拷红》《上海码头》《赵胜关山歌》《三戏白牡丹》《佳期》《堂名滩头》《唱说拔兰花》《大审玉堂春》《卖橄榄》《时辰相思》《文必正卖身》《庵堂相会》《跳槽》《妙常操琴》《小红郎山歌》《八美图》《九连环》《门倚栏干》《来福唱山歌》《花灯乐》《巷名》《半老佳人》《十二月花名》《拾玉镯》《哈哈调》《三笑姻缘》《沈七哥山歌》《玉蜻蜓》《湘江郎》《姑嫂谈心》《小翟冈山歌》《闹五更》《卖油郎》《美人闺怨》《手巾山歌》《卖胭脂》《男相思》《美女沐浴》《花魁雪塘》《南京调》《女相思》《偷鞋戏美》《送花楼会》《冷打调》《断私情》《望郎送郎》《诊脉通情》《志诚嫖院》《小郎儿》《女风花劝》《姑苏滩头》《琴挑》《巧连环》《一匹绸》《结私情》。

丁日昌并说及查禁事由云:

淫词小说,向干例禁,乃近来书贾射利,往往镂板流传,扬波扇焰,《水浒》《西厢》等书,几于家置一编,人怀一箧。原其著造之始,大率少年浮薄,以绮腻为风流,乡曲武豪,借放纵为任侠,而愚民鲜识,遂以犯上作乱之事,视为寻常。地方官漠不经心,方以为盗案奸情,纷歧叠出,殊不知忠孝廉节之事,千百人教之而未见为功,奸盗诈伪之书,一二人导之而立萌其祸,风俗与人心,相为表里。近来兵戈浩劫,未尝非此等逾闲荡检之说,既酿其殃。若不严行禁毁,流毒伊于胡底。本部院前在藩司任内,曾通饬所属,宣讲《圣谕》,并颁发《小学》各书,饬令认真劝解,俾城乡士民得以目染耳濡,纳身轨物。惟是尊崇正学,尤须力黜邪言,合亟将应禁书目,粘单札饬,札到该司,即于现在书局,附设销毁淫词小说局,略筹经费,俾可永远经理。并严饬府县,明定限期,谕令各书铺,将已刷陈本,及未印板片,一律赴局呈缴,由局汇齐,分别给价,即由该局亲督销毁;仍严禁书差,毋得向各书肆借端滋扰。此系为风俗人心起见,切勿视为迂阔之言。并由司通饬外府县,一律严禁。本部院将以办理此事之认真与否,辨守令之优绌焉。

丁日昌将“近来兵戈浩劫”“盗案奸情,纷歧叠出”的现实,与《水浒》《西厢》及民歌唱本一类“奸盗诈伪之书”的“扬波扇焰”相联系,因而提请查办禁毁,以正人心风俗。与丁日昌同一时代的无锡戏剧家余治,亦列有“各种小本淫亵摊头唱片名目”(同简称“小本唱片目”,又称“余目”),具体篇目为:

《新满江红》《倭袍唐诗》《门依栏杆》《王文赏月》《堂名摊头》《姑嫂开心》《姑苏摊头》《四季相思》《公偷媳妇》《情女望郎》《五更十送》《送花楼会》《小板捎》《十八摸》《闹五更》《湘江浪》《十弗攀》《哈哈调》《杨柳青》《小郎儿》《姨娘叹》《九连环》《长生歌》《男风化》《女风化》《雌赶雄》《武鲜花》《绣荷包》《红绣鞋》《十不许》《白洋洋》《新码头》《买草囤》《暗偷情》《琴挑》《偷诗》《荡河船前本》《荡河船山歌》《荡河船叫船》《荡河船卖布》《荡河船小板捎》《落庵哈哈调》《十二月花名》《搭脚娘姨摊头》《唱说拔兰花》《来富唱山歌》《男女哭沉香》《情女哭沉香》《绣花绷算命》《好一朵鲜花》《王大娘补缸》《文必正楼会》《赵圣关山歌全传》《王小姐卖胭脂》《小尼姑下山》《文必正送花》《三戏白牡丹》。

余治所呈理由,与丁相近,而特别强调“山歌小唱摊簧时调”对“乡间男女”的危害性。其云:

从来愚蒙之性,从善为难,淫秽之词,移人最捷。有如淫词小说,伤风败俗,例禁久严,往年苏郡绅士曾禀奉大宪出示,设局收买,将各书店淫书板片,一律缴毁,勒碑永禁,使数百年风俗人心大害一旦扫除,快事也,亦盛事也。但恐奸商射利,此散彼聚,辗转贩售,妖焰仍炽,非得有心人时相提倡,照案续办,频频收毁,则毒种必难永断。尤可恶者,近时又有一种山歌小唱摊簧时调,多系男女苟合之事,有识者不值一笑,而辗转刊板,各处风行,价值无多,货卖最易,几于家有是书。少年子弟,略识数字,即能唱说,乡间男女杂处,狂荡之徒,即借此为勾引之具,甚至闺门秀媛,亦乐闻之,廉耻尽丧,而其害乃不可问矣。此而不为加意禁绝之,恐愈传愈远,祸及海内。是圣贤千言万语,十人中不及领略一二者,反不如此等粗淫小书,知之者几十有八九也。噫嘻,何物狂夫,编此秽语,灾梨祸枣,遍布人间,谁司风教,而顾令此等妖淫毒种,户诵家弦,远出于圣经贤传之上,为吾教之仇敌,能无痛心疾首,共为发指耶。……吾党同人,广推卫道之心,共展回澜之手,收一书则杜一书之害,禁一邑即挽一邑之风。更得贤父母登高而呼,严禁刊刻,吊板销毁,立碑永禁,不许发卖,庶致搜罗净尽,永绝根株,其所以培风化而正人心者,非浅鲜也。

一个有趣的事实是,丁日昌与余治所说的民歌俗曲唱本“几于家置一编,人怀一箧”“少年子弟,略识数字,即能唱说”的情形,包括对民歌俗曲“诲淫导欲”的负面评价,在明代江南文人沈德符《万历野获编》、顾起元《客座赘语》、范濂《云间据目抄》等著述中,均可寻得。如《云间据目抄》描述其时吴中民歌盛行声势云:“歌谣词曲,自古有之,惟吾松近年特甚。凡朋辈谐谑,及府县士夫举措,稍有乖张,即缀成歌谣之类,传播人口,而七字件尤多。至欺诳人处,必曰风云;而里中恶少燕闲,必群唱《银绞丝》《干荷叶》《打枣竿》,竟不知此风从何而起也。”“里中恶少燕闲,必群唱《银绞丝》《干荷叶》《打枣竿》”云云,与丁、余所痛陈情形,何其相似乃耳。此种“相似”,一是说明尽管时代不同,南方民歌受民众欢迎、在民间流行的传统始终未有中辍;二亦说明以“私情谱”著称的私情乃至艳情特征,一直是南方民歌的显性标签。丁、余两目中重复的有《王文赏月》《十八摸》等,汰除重复部分,两目共计150余首。这个大全式的“小本唱片目”,体现了主流意识形态对非主流文化的一般态度,反映了晚清也即近现代民歌发展史的初始阶段,南方主要是苏南苏中(包括现在的上海)一带民歌俗曲流行的基本情况,某种程度上,可作近现代南方早期民歌分析的典型文献。

针对丁日昌、余治所列“小本唱片目”,车锡伦先后作《清同治江苏查禁“小本唱片目”中的俗曲》和《清同治江苏查禁“小本唱片目”考述》予以讨论。 车先生的考述文章,民歌俗曲部分大致介绍了《杨柳青》《剪剪花》《小郎儿》《九连环》《哈哈调》《鲜花调》《新码头》《十送郎》《十二杯酒》《扬州小调叹十声》《十双红绣鞋》《四季相思》《十二月花名》《三十六码头》《百花名》《情女哭沉香》《龙舟·闹五更》《活捉·鲜花》等的由来与内容。20多年来,日本东京大学东洋研究所双红堂文库、早稻田大学图书馆风陵文库藏汉籍民歌俗曲已经上网供人阅览,车王府藏民歌俗曲、中国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下文简称“史语所”)藏民歌俗曲、方浚颐藏民歌集《晓风残月》等陆续影印出版,郑振铎、阿英、赵景深、张仲樵等前辈学者藏时调文献先后面世, 以及国家层面将传统民歌列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出台相应的传承与保护政策、措施,历代民歌整理与研究日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凡此种种,均为重新梳理丁、余所列“小本唱片目”提供了更好的条件,也提出了更新的要求。此处借助近年所见文献,择取此前研究者提及较少、关注不够或说法不尽准确的丁、余“小本唱片目”中的部分民歌俗曲,作一较为详细具体的介绍与评析。 EbgoQiVZfPi+l7VZKTWEWqkFcCwnV7DkzsX/rigzOoqp6rsYAkG9W7vHag0LnRc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