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绪论
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争做时代新人

文化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不同的民族状况、地域特点孕育了不同的文化。文化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随着历史发展和民族利益的变化,总会产生一些新因素,淘汰、更新一些旧因素。而所谓“传统文化”指的是那些被积淀、被保存下来,能够世代传承的文化,其中能够助力该民族更好地走向未来的部分就是“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记载了中华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其核心部分构成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浸染下,中华民族形成了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的独特价值体系。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薪火相传、顽强发展,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中华民族有着一脉相承的精神特质、精神脉络,而这些都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一、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意义

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深情寄语:“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大学生是青年中知识层次较高的一个群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认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成长为能够担当起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

其一,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是大学生担当起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前提和基础。

进入新时代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其提高到了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没有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文化”,包括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其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基。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新时代大学生只有深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有从精神深处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奠立文化自信和历史自信的基础,才能自觉传承、发展中华文化基因,进而才能担当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其二,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是在大学生群体中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

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在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浸染下,中华民族形成了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的独特的价值体系,形成了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中华传统美德,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体现了向上向善的特点,其铭记在中国人的心灵中,融入到中国人的血脉里,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具有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必须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

其三,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色,可以帮助大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落地生根的历史必然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引导大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决中国的问题只能在中国大地上探寻适合自己的道路和办法。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中国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偶然的,是由我国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决定的,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这对于引领大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落地生根的历史必然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怎样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以“了解之同情”的心态去学。 陈寅恪先生在1931年3月《学衡》第74期的《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一文中用到了“了解之同情”一词:“所谓真了解者,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而对于其持论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表一种之同情,始能批评其学说之是非得失,而无隔阂肤廓之论。”简而言之,“了解之同情”就是指对古代思想文化进行一种深入其境的理解和思考并寄予一种同情,这种对待古代思想文化的态度,受到学界的广泛认可,这也是我们这部教材所提倡的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能够回到中华传统文化发生、发展的历史背景中,去思考中华先哲为什么这么说、这么做,思考其背后的理论深意及其历史价值,而不是脱离历史事实做一番简单、武断的评判。“了解之同情”是批判继承、转化创新的基础。

在阅读古代经典中去学。 中国古代各家各派的经典文献,是承载中华先哲思想理念的直接载体,是了解中华传统文化最可靠的方式。回到经典文献中,通过反复体味和诵读,可以产生与中华先哲直接对话的感觉,这种方式与单纯地课堂学习相比,可以更快地提升思想境界和文化素养。就阅读材料来看,本教材编写者认为,对大学生来说,可从儒家的《论语》、道家的《老子》读起,然后逐渐深入儒家、道家的更多的典籍,并拓展至中国古代其他思想流派的经典著作。

以辩证分析的态度去学。 中华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不可避免地会存在陈旧过时或糟粕性的因素。这就要求大学生在学习、应用中华传统文化时,特别是在应用传统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时,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要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对有益的东西予以继承和发扬,对负面的东西加以抵御和克服,而不应该采取全盘接受或者全盘抛弃的绝对主义态度。

结合自身的人生体验去学。 中国古代思想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人生哲学发达,讲天理是为了讲人理提供根据,论天道是为了论人道树立准则。这种人生哲学只有与人生实践相结合才有意义,所以,中华先哲所倡导的“学”,是为了提升自己的人格修养、人生境界而学,这种“学”要求落实到人生实践中去,要“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荀子·劝学》),正如宋代大儒程颐所讲的那样:“如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四书章句集注·论语序说》)。因此,本教材的编写者鼓励大学生带着自己的人生困惑去学,在中华先哲的思想中寻找答案,将其中有益的成分落实到自己的人生实践中去,真正达到“为己之学”的境界。

怀着开放宽容的胸怀去学。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中华民族有着开展对外交流的优良传统,中国的本土学说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也正是在吸收外来文明的过程中得到丰富,并走向世界,成为人类文明的一部分。历史的发展表明,中华文化正是在与世界其它文化互通有无、交流互鉴的过程中,获得了丰富的营养,也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文明进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承认和尊重本国本民族的文明成果,不是要搞自我封闭,更不是要搞唯我独尊,而是应该虚心学习、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这是增强本国本民族思想文化自尊、自信、自立的重要条件。因此,大学生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应树立起宽容开放的胸怀,具备以我为主、博采众长的视野,只有这样,才能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

拓展文献

1.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9月25日第2版。

2.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21年。

3.《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出版社,2021年。

4.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22年。

拓展思考题

1.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论述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成为时代新人之间的关系。

2.思考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区别。 6+JJ5jfYzW3S4ezmtQnPKFGT8xdj0nl+VQIjqRzZrm4OmD4Zz+mymDurtwUzB8d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