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郑玫

郑玫,传之弟也。世乱聚义 自守。乾符末,黄巢两陷饶州,玫自歙达县界,设方略 ,先后捍卫。中和元年,以都统郑畋 檄率兵勤王 。历官至天祐三年为检校尚书左仆射 。卒于浮梁。子孙葬而家焉 。明知县傅元初追记其墓,谓玫与畋有竹林之谊 云。

注释

①聚义:为维护正义而聚集在一起。[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九回:“感蒙众豪杰到此聚义,只恨敝山小寨,是一洼之水,如何安得许多真龙?聊备些小薄礼,万望笑留,烦投大寨歇马,小可使人亲到麾下纳降。”[清]梁启超《中国历史上革命之研究》:“军至金陵,喘息甫定,而最初歃血聚义之东、西、南、北、翼五王,或死或亡,无复一存矣。”

②方略:方法与谋略。《史记·淮南衡山列传》:“诸辨士为方略者,妄作妖言,谄谀王。”《史记·孝武本纪》:“天子既诛文成,后悔恨其早死,惜其方不尽,及见栾大,大悦。大(指栾大)为人长美,言多方略,而敢为大言,处之不疑。”[宋]司马光《尚书驾部员外郎司马府君墓志铭》:“所治职事皆有方略,或素号繁剧者,兄处之尝有余暇,气色不动,而众务修举。”[明]李东阳《姜贞庵传》:“其弗率者,简练勇壮,授以方略,擒其魁,余党悉散。”

③郑畋:(825—887),字台文,荥阳人,唐朝宰相、诗人,桂管观察使郑亚之子。出身于荥阳郑氏。进士及第,在藩镇幕府为官。咸通五年(864)入朝,累官至户部侍郎、翰林学士承旨。后贬梧州刺史。唐僖宗即位,被召回朝,任兵部侍郎。乾符四年(877),任门下侍郎、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乾符六年(879),罢相,贬为太子宾客。广明元年(880),出为凤翔陇右节度使。长安失陷后,并传檄四方,号召藩镇合讨黄巢。中和元年(881),被部将李昌言逐离凤翔。中和二年(882),亦至成都,进位司空,兼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和三年(883),被排挤出朝,改任检校司徒、太子太保。光启三年(887),在陇州病逝。赠太尉、太傅,谥号“文昭”。

④勤王:多指君主的统治受到威胁而动摇时,臣子起兵救援王朝。《后汉书·袁绍传》:“乃下诏书于绍,责以地广兵多而专自树党,不闻勤王之师。”《南史·梁武帝纪》:“畜兵九派,用拟勤王。”《东周列国志》第三回:“百姓皆归怨申侯。申侯无可奈何,乃写密书三封,发人往三路诸侯处,约会勤王。”[清]孔尚任《桃花扇·哭主》:“孤臣左良玉,远在边方,不能一旅勤王,罪该万死了。”

⑤检校尚书左仆射:官名。检校是正员不足,权补试、摄、检校之官。尚书左仆射相当于宰相,是尚书省的一、二把手。有的朝代是左大,有的是右大。

⑥家焉:在这里安家。

⑦竹林之谊:魏晋时嵇康、阮籍等七位贤者常常游集于竹林之下,号称“竹林七贤”。此处比喻亲密的友谊。《晋书·山涛传》:“后遇阮籍,便为竹林之交,著忘言之契。” IfMWFglZvpMnMOUDOL/QOnkic+3IvgPBfcw35ONvlfBiqbiQ0l0eXrmRAOTUBq3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