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苏范、徐冠

苏范,顺德人。徐冠,字士元,泾县人。俱举人。弘治间,先是范为教谕 ,敦厚谨饬 ,教士以行谊 为先,而本之心德 。适冠来为训导 。冠才性豪迈,为文奇瑰典赡 。以教士,耻为空疏 剽窃 之学,至今称善教者必曰“苏徐二先生”。冠尝应聘山东乡试同考官 ,取士得人后升都昌知县。

注释

①教谕:学官名;宋时置于京师小学,正九品,负责教导生员。又各州武学、各路医学亦有教谕之设置。元、明、清三代于县学设教谕一人,主管生员之教育及文庙祭祀;清代教谕为正八品官。

②谨饬:谨慎小心。[汉]荀悦《汉纪·成帝纪二》:“谭等虽近于臣至亲,行皆奢侈,不如御史大夫音谨饰,臣敢以死争之。”《南史·程文季传》:“文季临事谨饬,御下严整。”[清]冯景《癸酉试顺天上董总宪书》:“江浙走名者,不过数人,谨饬自好者比比也。”

③行谊:品行,道义。《汉书·董仲舒传》:“今世废而不修,亡以化民,民以故弃行谊而死财利,是以犯法而罪多,一岁之狱以万千数。”[唐]韩愈《争臣论》:“主上嘉其行谊,擢在此位。”《明史·李敏传》:“敏生平笃行谊,所得禄赐悉以分昆弟、故人。”[清]梁启超《立宪政体与政治道德》:“若执心目中,本无国家无国民,其所以误国病民者,不在措施之失宜,而在行谊之负慝。”

④心德:指人的意识与性情。[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参两》:“此上二章,因天化以推心德之主宰,尤学者所宜尽心也。”

⑤训导:学官名。明清府、州、县儒学的辅助教职。《明史·职官志四》:“儒学:府,教授一人,训导四人。州,学正一人,训导三人。县,教谕一人,训导二人。教授、学正、教谕,掌教诲所属生员,训导佐之。”《清史稿·职官志三》:“儒学:府教授、训导,州学正、训导,县教谕、训导,俱各一人。”

⑥典赡:文辞典雅富丽。《旧唐书·文苑传上·王勮》:“勮立召书吏五人,各令执笔,口占分写,一时俱毕,词理典赡,人皆叹服。”[宋]陆游《南唐书·乔匡舜传》:“弱冠能属文,以典赡称。”陶曾佑《中国文学之概观》:“彼夫左氏之文,非不典赡也,然涉于浮夸,公、谷亦树其帜;《国策》之文,非不雄奇也,然失之诡谲,申、韩亦辨其疵。”

⑦空疏:空虚浅薄。[宋]苏轼《乞校正陆贽奏议上进札子》:“臣等猥以空疏,备员讲读,圣明天纵,学问日新。”[清]黄宗羲《与陈介眉庶常书》:“暮逢丧乱,负母流离,退栖陋室,与百姓杂处,又焉得有奇闻异见,下逮于农琐哉!是空疏不学,未有甚于某者也。”

⑧剽窃:抄袭窃取。[唐]柳宗元《辩文子》:“其浑而类者少,窃取他书以合之者多,凡孟管辈数家,皆见剽窃。”[清]昭梿《啸亭续录·国史馆》:“而如蔡绥远毓荣、苏侍郎拜几至万言,皆剽窃碑版中语也。”

⑨同考官:明清乡试、会试中协同主考或总裁阅卷官之统称。乡试同考官,明朝定制四人,由保举中选,多用科甲,兼用教职。清朝多用科甲出身之属官。会试同考官,明初定八人,其后渐多。翰林、京官并用,由部科简任。清朝沿之。因在闱中各居一房,又称房考官,简称房官。试卷由房官选阅,以蓝笔加批后荐给主考或总裁。 CYn7ZqH9ZbAoEn8i5ju2xgeNkzryIpkn5vxRIUyiV4clp15qbs0cyjTPxklVmwa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