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言

何祥迪是我认识经年的青年学者。他这些年的学术贡献,从博士论文到近年的一些成果,我都曾关注,感觉虽非一日千里,但进步十分明显。这次他带来一个新的惊喜——《理想国》的新译本。

当前的学术评价体制对翻译工作是很不友好的,以至多少青年教师只能以炮制论文为第一要务,其他学术工作基本无暇他顾。诸如《理想国》这样的经典翻译,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这需要的不单是案头直接翻译的时间,还有多年的必要积累。祥迪能够拿出这样一个译本,足见他沉得住气,潜得下心。这在当前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这些年社会各界对读书的需求比较旺盛,听讲的渠道也不少。《理想国》是很多人希望接触的书,更不必说国内多家大学推行的通识教育,基本上少不了这本书。译稿我曾寓目,虽未能细读,但还是可以发现一些优点。其中明显的有两条。第一,处处为读者考虑,关于专有名词的译注非常丰富、翔实,好像不比岳麓书社版的译本少,肯定比更通行的商务版多。如果说大学里修课的同学也许未必喜欢太多“剧透”的脚注,那么作为普及,这样做就十分有助益了。第二,我专门看了书中谈哲学最深的几个部分,发现祥迪对一些微妙的术语和困难的段落,还是把握和翻译得相当妥帖的。这样在哲学上,此本就不会像有些译本那样产生比较大的误导。

这两条优点,一条显示了古典学功底,另一条显示了哲学功底。当然合在一起更显示了译者的认真负责。有了这些,此译本的质量应该不会差,相信它能起到一个良好译本应当起到的作用。或许它在大学的经典教育中,也能占据一席之地。希望祥迪再接再厉,在经典的教学、研究和翻译中有新的贡献。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丁耘 SN/fDAX04ywP+6o3zzqAgAS/JGAkp8pOMKXh7Md/eWOg3IQSTcZ9NwueZC2JsTk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