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阳(化名)是一个很喜欢运动的男生,尤其打篮球,是校队的主力。他每天都要去打球,平时还会积极参与校队的训练。这些都使他的学习时间比许多同学少。
但从高一开始,他的成绩就一直名列前茅,这是因为他从小学开始,就养成了一个学习习惯——每节课下课后,不立马去玩,而是先回顾、总结这节课学习的内容,确保都学明白了的同时,还能掌握得更扎实。马阳说,每次的课后总结只需要三分钟左右,如果超过了五分钟,那大概率就是有知识没能在课堂上全部理解,就需要额外花时间了。
马阳的这个习惯传承自他的爸爸。马阳的爸爸是一位工程师,也曾是一位学霸,当年读书自己摸索有没有方法,能让学习效率大幅提升,于是就有了“课后三分钟总结”的习惯,最终他也从一所县城高中考上了当年的重点、如今的一所985大学。
马阳坦言,他在学习上花的时间相对不多,即使在高三,他也会争取参加每场篮球比赛。他的成绩一直很好,这个习惯功不可没。
最终,马阳在学习和运动两不误的情况下,以全省前五十名的成绩考上了清华大学。
为什么“课后三分钟”能有如此好的学习效果呢?这主要是因为,通过课后总结,就能在短短的三分钟内完成三重学习。
一堂课结束后马上进行课后回顾总结,在这个过程中,就能知道你是否理解了课堂上教的所有内容,很容易发现还存在的问题。有些问题你通过看书或者回忆课堂内容也许能够马上解决,但是有些可能需要你额外花时间钻研。不管怎样,解决了这些问题,就学明白了整堂课的知识。日复一日,你的成绩便不会太差。
回顾、总结的过程相当于重新学习、记忆一遍。这样,你的印象会更深,理解得也更好,学习效果自然更显著。
在一堂课的主要时间里,老师会用不同的方式讲解某几个重要知识点,其实要学习的内容并没有那么多。因此,“课后三分钟总结”就相当于你把知识理解、内化成自己的之后,再把课堂要点总结出来。可能会有同学说,这个总结对我来说太难了。你不用着急,因为老师在每一堂课开始之前,都会告诉大家这节课会讲什么,这就是在概述这节课的核心内容;在每节课结束的时候,老师也会总结这节课的核心要点。其实,老师开头的概述和结尾时的总结,就是你需要总结的要点。
比如,某一堂数学课,老师讲的是“行程问题”。这堂课开始的时候,大概率会先简单讲一下什么是行程问题,还会讲这堂课会通过哪几个方面来解释。接着老师就按照这个框架讲课。快要下课时,老师基本讲完了,接着就会对这节课所教的内容进行总结。
所以,上课听讲时,除了听预习时不太懂的地方,老师的开头概述和结尾总结,也都是你要认真听的地方,这就是老师在帮你把零散的内容变得系统化。形成整体的理解后,课后做总结基本就是重复老师在这两个部分讲的内容,会容易很多。
很多同学到快下课的时候就坐不住了,只想着下课了出去玩,那怎样才能安心在课后进行三分钟的总结呢?除了要在心理上意识到这件事的重要性,我们还可以按照如下三步去做。
这一章提到的第一个小习惯,就是要列出每日学习清单,那么你可以把“要课后总结”这件事写进你的每日学习清单上。这样,就能时刻提醒自己。
回顾总结每节课学习的内容有很多种方式,你可以找一个难度最小的方式开始,别管效果怎么样,先行动起来。
比如,在你下课出去透气,或者上厕所的时候,尝试在脑海中回顾上一堂课学习的内容,回教室后,趁着下一堂课的上课铃声还没有响,试着把刚才回顾总结的东西写在笔记本上。
多坚持几天,你会发现你的学习容易了很多,上课更能跟上老师的节奏了,考试成绩也提高了。
当然,这是我假设的一个场景,你可以找到一个你觉得最容易的方式。比如,你总是喜欢下课后找同学聊天,那你们也可以顺带聊一聊这堂课学的知识,这也是回顾总结。
在培养“课后三分钟总结”这个习惯的过程中,你大概率都会找到一个最适合自己的方式,你可以把这种方式固定下来,形成自己的模式。
在这里,我也给同学们推荐两种做课后回顾总结的方式,供你挑选使用。
下课后,你可以马上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写下这堂课的核心要点。如果不能顺利写出来,你可以翻开课本,或是看看课堂笔记,这样就能把学得不到位的地方再理解一遍。
在你的笔记本上,可以设置一个专门的板块,用来记录你自己总结的这堂课的核心内容,方便你日后复习查看。
你还可以在去厕所的时候,在头脑中回顾总结,或是自言自语,讲这节课的核心内容,也可以讲给你的同学听。重要的是先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再记在笔记本上。如果说的过程中有困难,那就翻看下教材和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