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写在前头的话

钱三强(1913—1992),一位有成就有建树的实验核物理学家,是20世纪中国颇具声望和影响的科学名人,在国际上也有相当知名度;他出自文化世家,祖父钱振常,清同治进士,曾在绍兴龙山书院教导出蔡元培;父亲钱玄同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锋健将,《新青年》的几位轮值编辑之一,曾经在北京绍兴会馆补树书屋催生了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并使得鲁迅的写作“从此以后,便一发不可收”。钱三强本人阅历丰富,结识甚广,亲历过许多科学的、政治的、社会的重要事件,有的还处在一些关节点上。

遗憾的是,钱三强这位有文化渊源、阅世渐宽的科学名人,却没有留下多少往来书信。梳理个中原因,无外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

从客观上说,钱三强往来书信少,因为他一生中多半处在外界因素限制的环境下。早期在法国,遭遇“二战”之灾,陷身希特勒占领下的巴黎多年,被禁止对外通信;回国后,他参与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工作,因“隐姓埋名”需要断绝个人书信交往,亲朋学友也自觉避而远之;接着,“文革”十年浩劫中,他被“抛出”批斗审查,抄家时,大半辈子的日记、笔记,以及为数不多的信件等统统被抄走,连本子上记的一处香港通信地址,也曾被当作敌特嫌疑线索进行了清查。

主观方面,钱三强一向不习惯动笔写东西,尤其不喜欢写与科学业务无关的书信,后来他意识到这一“缺点”,但说:“几十年养成的习惯,要改还是不容易的。”还有一点,他也没有留信的习惯,看完便随手一放。

然而,还是值得庆幸。经过多年方方面面努力搜寻、“捡漏”,特别得到钱先生几位家人(钱德充及钱祖玄、钱民协、钱思进等)和一些学友襄助,终归汇集成这本具有文献价值的《钱三强往来书信集注》,也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多视角认识钱三强及有关的事和人。

关于这本书的编辑体例,现作如下简述。

(一)本书收集的钱三强往来书信,共计275通(包括信函、电报、明信片、评语、贺词、赠诗),时间跨度近六十年,最早的是1933年(钱三强刚入清华大学物理系),最晚的是1992年6月17日(钱三强逝世前11天)。

(二)本书以附文方式收入若干通信对象不是钱三强的他人信函。书中,有具重要历史意义和研究价值,并与钱三强直接相关的若干他人信函(如:胡适1946年致函约聘钱三强为北大教授,随而为“启动原子物理研究为国防工业用”的计划,专致国防部长白崇禧和参谋总长陈诚的书信;1948年中央研究院总干事萨本栋转达美国大使馆查询钱三强主办北平原子物理研究中心事,致清华大学梅贻琦、北京大学胡适密函等),以引录附于相关信函之下。书后,附录若干人士悼念钱三强致夫人何泽慧等的信函、电报、诗文,这些文字均属亲历者对某些历史事件的记录与述怀,且重要并鲜为人知,弥足珍贵。

(三)所辑书信均按年月日顺序编排。凡月份不详的排该年之末,日期不详的排该月之末。

(四)编者在每封书信的标题下,标注了信件时间和语种、译者、内容大意等信息,以方便读者。

(五)书信据原文照录,外文书信依原文译录,原有错字以小括号及楷体字体在正文处注明,脱字或补足内容以中括号及楷体字体注明;少数带有时代性和因书写习惯产生,而不造成阅读误解的文字(如动词“作”为“做”,语助词“的”与“地”、“的”与“得”等),尊重原文。

(六)为便于读者和研究者了解书信及涉信相关情况,本书加入编者注释,为的是辅以关节性历史材料,起到对简洁信文的扩充作用。“编者注”分三类:(1)对有些书信所涉重要事件的背景及前后情况,以“解说”形式在该信后做必要说明,使得所涉事件及本意更清晰;(2)通信对象中的重要人士,以脚注作简介;(3)书信中一些重要人士用简称或别名的,直接在正文中以小括号及楷体字体形式加注说明。

本书编辑过程中,中国科学院档案馆为查阅相关档案提供了极大方便;世界图书出版公司重视本书出版,特别是徐国强、夏丹、刘天天三位编辑,以认真、细致、专业的工作精神为之付出了大量有效劳动;中国科学院院史研究项目积极支持并给予出版经费支持;科技史专家刘晓教授在采集信函以及本书的出版上给予了有力协助,钱三强与鲍威尔教授的早期通信,是他在布里斯托尔大学采集的,在此一并致以谢忱。

如有不当,诚请指出并批评。

编注者
2022年6月28日 vCVExyKLCMpB4sU6zEriMYky/AoSDle/O7+BsYmXrI+0UAHFi4UPc3hYQErGZxB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