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内容涉及行走坐卧、人际交往等繁杂小事,说的全是生活的细处。但是就算是对待生活中的小事,也要保持谨慎小心的态度。如“执器皿,必敬谨,唯恐有失”,这也是我们常说的“执虚器,如执盈”。
在过去,晴耕雨读,白天劳作晚上学习,所以朱熹提倡孩童们晚上多拿出一些时间来学习。晚睡不是因为玩游戏,而是沉湎于学习的原因,朱熹反对玩那些无益于身心的无聊游戏。《神童诗》:“饱食足衣,乱说闲耍。终日昏昏,不如牛马。”说的是一样的道理。
在衣食上,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来定,保持基本的温饱即可,不要过分追求享受。在和长上交往时要谦恭客气,称呼长上时,要准确清晰,不让对方误会。长辈需要尊重和照顾,陪伴长辈的时候要把舒适的位置让给长辈。
儒家提倡仁者爱人,推己及人。《论语·雍也》:“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关爱他人,就是能换位思考。能够知道父母时时关心、挂念孩子,孩子出门或回家就能主动及时禀告父母了。和别人交往要在意别人的感受,所以要吃有吃相、坐有坐相,不要给别人带来不适和不便。
人类能不断进步,皆因为知识能够代际相传,这很大程度上靠长辈对晚辈的教导和提携,以及晚辈对长辈的信任和学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和创新。朱熹对后生小子事无巨细谆谆教导,可谓苦心孤诣,孩童们应该虚心接受,认真学习。
凡子弟,须要早起晏眠 ① 。凡喧哄争斗之处不可近,无益之事不可为。谓如赌博、笼养、打球、踢球、放风禽等事 ② 。
①晏(yàn)眠:晚睡。晏,晚,迟。
②笼养:笼中喂养。这里指用笼子养鸟。打球:这里指一种体育游戏。本为古代军中用以军事演练的一种马上打球游戏。踢球:古代的一种体育游戏,即蹴鞠。类似于现代的足球。放风禽:即放风筝。因把风筝做成飞鸟的形状而得名。
孩童要养成早起晚睡的习惯。凡是争斗吵闹的地方不要靠近,对自己的德行、知识的提高没有帮助的事情不要去做。 如赌博、养鸟、打球、蹴鞠、放风筝等事情。
凡饮食,有则食之,无则不可思索,但粥饭充饥不可阙 ① 。凡向火 ② ,勿迫近火旁,不唯举止不佳,且防焚爇衣服 ③ 。
①阙:缺少。
②向火:烤火。
③焚爇(ruò):引燃,烧毁。
对于美味的饮食,家里有的话就吃,没有的话也不要闹着父母非吃不可,但是日常充饥的粥饭不可或缺。烤火的时候,不要靠得太近,这样做既举止不雅观,还容易引燃衣服。
凡相揖 ① ,必折腰。凡对父母长上朋友,必称名 ② 。及称呼长上,不可以字,必云某丈 ③ 。如弟行者,则云某姓某丈。 按《释名》 ④ ,“弟”训“第”,谓相次第也。某丈者,如云张丈、李丈。某姓某丈者,如云张三丈、李四丈。
①揖:向人拱手行礼。
②称名:子女、学生或者下级向父母、老师以及长上称呼自己时,要用名不用字。因为和从小就有的名不一样,一个人的字是成人之后由尊长所赐,有社会性。称呼自己的名,是对长上的一种敬重和谦恭。比如孔子和弟子们谈话时,弟子们都是以名称呼自己。“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赐也何敢望回?”等等。现代人一般只有一个名,都没有字了,所以和长上说话的时候只需要态度恭敬即可。
③丈:对老年男子的尊称。如“老丈”。
④《释名》:古代研究事物名称由来的著作,作者为东汉末年刘熙。
对别人拱手行礼时,一定要把腰弯下去,以示恭敬。和父母长辈说话,如果需要称呼自己,要用自己的名而不说字。如果称呼长上,不可以称呼长上的字,而一定要说“某丈”。如果长上还有兄弟,则要称呼他为“某姓某丈”。 按《释名》的解释,“弟”解释为“第”,就是排行、次第的意思。所谓“某丈”,是“张丈”“李丈”这样。所谓“某姓某丈”,是“张三丈”“李四丈”这样。
凡出外及归,必于长上前作揖,虽暂出亦然。凡饮食于长上之前,必轻嚼缓咽,不可闻饮食之声。凡饮食之物,勿争较多少、美恶。凡侍长者之侧 ① ,必正立拱手 ② 。有所问,则必诚实对语,言须不可妄。
①侍:侍奉,陪伴在尊长身边,以便及时为尊者服务,也能随时听从尊者教诲。如《论语·先进》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孝经》中仲尼居,曾子侍。
②拱手:双手交叉相叠,置于胸前偏下位置。这是一种对人恭敬的站姿。
每次外出和返回,都要到长辈那里行礼,告诉长辈相关情况,哪怕是暂时出门也要禀告。在长辈面前吃饭,一定要细嚼慢咽,咀嚼和吞咽的时候不要发出声音。对于饮食,不要计较多少以及好吃与否。侍从陪同在长者身边,一定要双手交叉相叠,端正站立。长上有问题询问,要诚实相告,不可以妄言。
凡开门揭帘,须徐徐轻手,不可令震惊响。凡众坐,必敛身,不可广占坐席。凡侍长上出行,必居路之右,住必居左。
开门掀帘子时,要轻柔用力,慢慢掀开,不要让帘子发出大的声响。和大家坐在一起,一定要收敛身体,在席位上不要占太多空间。侍奉长上出行,一定要走在路的右侧,而安居在家的时候,则要位于左侧。
凡饮酒,不可令至醉。凡如厕 ① ,必去上衣,下必浣手。凡夜行,必以烛,无烛则止。凡待婢仆,必端严 ② ,勿得与之嬉笑。凡执器皿,必敬谨,唯恐有失。凡危险,不可近。凡道路遇长者,必正立拱手,疾趋而揖 ③ 。凡夜卧,必用枕,勿以寝衣覆首 ④ 。凡饮食,举匙必置箸,举箸必置匙。食已,则置匙箸于案。
①如厕:上厕所。
②端严:端庄严谨,小心谨慎。
③疾趋:小步快走。
④寝衣:指被子。
喝酒的时候不可以喝到酩酊大醉。上厕所前,要先脱下上衣,上完厕所还要洗手。夜里走路要打着灯笼或手执火烛,否则宁可不出门。对待婢女和仆人,要端庄严肃,不要与他们嬉戏玩笑。拿盆盆罐罐等容器时,要小心谨慎,严防失手。无论危险的地方还是危险的事情,都不要靠近。路上遇到长者,要先面向长者站直拱手,再小步快跑向前行礼。晚上睡觉,要用枕头,不要用被子盖在头上,以免窒息。吃饭的时候,如果用汤匙就把筷子先放下,同样如果用筷子就把汤匙先放在饭桌上。吃完饭则把汤匙和筷子都放在桌子上。
杂细事宜,品目甚多,姑举其略,然大概具矣。凡此五篇,若能遵守不违,自不失为谨愿之士 ① ,必又能读圣贤之书,恢大此心 ② ,进德修业 ③ ,入于大贤君子之域,无不可者。汝曹宜勉之 ④ 。
①谨愿之士:指做事谨慎、诚实待人的人。
②恢大:发扬光大。恢,弘大,发扬。
③进德修业:提高道德,建功立业。
④汝曹:你们,汝辈。
生活中繁杂的小事,林林总总,不一而足,在这里我仅仅大略列举几项,让诸位大概了解一下童蒙应该知道的礼仪规矩。前面列举的这五篇内容,若能认真学习,遵照执行,自然会成为一个谨慎诚实之人。这样的人肯定愿意读圣贤之书,从而把这一谨慎诚实的品格发扬光大,进而完善道德、建功立业,跨入贤良君子行列,这一切皆有可能。诸位童蒙你们要谨记以上教诲,时时勉励自己,成就优秀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