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参军入伍来到新训大队,感觉很长很长时间了,班长说还不到四十五天。这一段时间我们经过了紧张的训练、学习并且通过了武警支队组织的复检,已经基本上达到了一名战士的标准,班长说这几天就要给我们新兵授衔了。战友们都非常高兴,奔走相告、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因为不用为退兵、复检担心了,即将成为一名真正的武警战士了。
其实,军衔在授衔的前一天晚上就已经发给我们了,是红色的列兵衔。班长说不能佩戴,要等明天举行授衔仪式的时候才能佩戴。我们掩饰着喜悦的心情,把军衔放在上衣口袋里,等待着明天的授衔仪式。
记得授衔那一天,吃过早饭,大家正在准备集合参加上午的操课。这个时候新训中队的通讯员班长来传达中队长的指示,说是今天上午不用训练了,等着武警支队领导来给新兵们授衔。让大家先在班里休息一会儿,随时集合以新训中队为单位带到训练场。授衔仪式就在训练场举行,因为我们新训大队的训练场有观礼台,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主席台。我们新兵听到这一消息后,在宿舍内,搬着马扎整整齐齐地坐成一排,一个个喜笑颜开、心情舒畅。
九点钟集合号响了起来,各班排迅速在宿舍门前集合,分别向新训中队值班员报告人数,一时间口令声、跑步声响成一片。新训中队长、指导员在队列前强调了应该注意的事项,尤其是队列纪律。然后新训中队值班员带领我们中队全体官兵,跑步前往训练场。“一二一、一二三四”的口号声响彻云霄,与其他新训中队遥相呼应、此起彼伏!由于新兵们马上就要佩戴上军衔了,精神头十足,口号声特别响亮。
到达训练场,新训大队值班员整理队伍,向右看齐、向前看、稍息、立正、报数、整理着装。然后跑向新训大队长,距离五至七步处向大队长报告:“大队长同志,新训大队全体官兵集合完毕,应到xx人,实到xx人。请指示!”大队长说道:“入列!”然后面向新训大队全体官兵开始讲话:“同志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一名真正的军人了。今天上午武警支队首长来给你们授衔,大家一定要把我们新训大队的精神面貌展现给首长们。下面同志们先把军衔佩戴上,原地活动一下。”我们新兵们赶紧把军衔拿出来,两人一组,你给我戴我给你戴。不一会儿就佩戴好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个个都咧开了嘴,眼睛眯成了一条线。不时地你给我整理整理,我给你拾缀拾缀。
这个时候,我们看到新训大队大门口来了几辆小轿车,班长说:“武警支队首长来了。”只见新训大队长跑步迎了上去。大队值班员赶紧整理队伍。武警支队首长下了小轿车,向我们走来。走到队伍前面的时候,支队长面向我们新训大队的全体官兵边走边说:“同志们好!”我们全体官兵齐声回答:“首——长——好!”支队长接着说:“同志们辛苦了!”我们全体官兵仍然齐声回答:“为——人民——服务!”随后武警支队首长走上了主席台。
新训大队长重新整理队伍向支队长报告,授衔仪式正式开始。支队长代表武警支队开始讲话。讲的什么我记不清了,大概意思就是,说我们经过了一个半月的学习、训练,基本上达到了一名军人的要求,现在是一名真正的武警战士了;队列中精神面貌非常好,一个个精神抖擞;最后提出了几点要求:在政治上、思想上要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服从领导、听从指挥;再接再厉、刻苦训练;等等。总而言之一句话,就是鼓励我们在部队建功立业、再立新功!不给部队抹黑,不给家乡丢脸。
授衔仪式结束后,我们新训大队全体官兵以热烈的掌声欢送武警支队首长。整齐的队伍在往回带的过程中,统一的列兵衔、统一的动作、统一的口号,头顶着庄严的警徽,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经过接近四个月的艰苦训练,我终于由一个普通老百姓转变成为一名合格的军人。
马上就要下连了。战友们都很高兴。我们从不认识到认识,又经过这几个月的摸爬滚打,同吃一锅饭同举一杆旗,我们之间的感情得到了升华。要下连了,战友们喜形于色、奔走相告,因为还不知道分到哪个连队,互相留了老家的地址,等将来到了连队以后,可以通过老家的联系知道彼此在哪个连队。便于互相鼓励、支持,干好本职工作。争取早日把立功喜报送回家。
明天就要公布命令了,早上八点整,全体官兵在训练场集合,等待部队警务部门公布命令,战友们焦急的心情无法形容,因为我们武警部队担负的任务比较多,有机动大队、执勤大队、教导大队和直属中队等等,有的在市区,有的在县区,有的在比较偏远的郊区。战友们大部分都想留在城市里,不想去偏远的郊区。因为我们这一批兵都是来自比较穷的地方,很少在大城市里待过,每个人的想法也都不一样,有的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取军事院校,有的想转志愿兵,有的是想通过三年的尽义务,回家后安排好的工作。反正是小小年纪各种想法都有。
公布命令了,身体素质好的大部分都去了机动大队,这个大队主要是担负各种处突任务,以及啤酒节执勤和大型体育赛事的执勤。身高、体重、形象比较好地去了机关、疗养院执勤中队。因为哪个连队都需要补充新兵,我分到了县区直属中队。分到县区和偏远郊区的新兵,统一在支队招待所住两天,由支队安排在青岛市区游览,从穷困的地方来到大城市,感觉什么都很新鲜,我们游览了著名的中山路,栈桥,第一海水浴场等等,记不清了,总之是吃饭、睡觉、游玩,这是当兵以来最舒服的两天。
到了第三天一早,我们中队长就带车来到了招待所,准备接我们回连队,在路上中队长给我们讲了中队的情况以及所担负的日常勤务。我们感觉都很好奇和新鲜。我们中队长是一位很好的领导,和蔼可亲,他是从西安武警工程大学毕业的,水平相当高。通过一路的交谈,我们都很佩服他。能在这样的领导下当兵,感到非常荣幸。到了连队,指导员、副队长等中队的其他首长以及县区公安局的领导,还有全中队的所有老兵,敲锣打鼓、鞭炮齐鸣热烈欢迎我们全体新战友的到来。公安局的领导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鼓励我们在部队建功立业,没想到部队首长和地方领导这么热情,完全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死板、一脸严肃、不好接近的形象,而都像老大哥一样。到了一个新地方,让我们感到非常温暖。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
欢迎仪式结束以后,副队长公布了我们的分班情况,我被分到了一排一班,也就是连队所说的“先行班”。听我们中队长讲,我们一班班长功夫很深,尤其是九节鞭练得出神入化。但是给我的印象是,个头不高,面带微笑,和蔼可亲,比较容易接近。
就这样,我成了一名真正的武警战士,开始了警营生活。
高中毕业以后,我的高考成绩离中专分数线还差六分。你可别小看这个中专,我们那个时候,考个中专就吃上商品粮了,毕业国家包分配,也算是国家干部了。分数不够,看来只能接父亲的班种地了,农闲的时候进城务工建楼盖屋。
我父亲是我们方圆三里五庄有名的泥水匠,徒弟无数,农闲时节除了种田,带领我们村和邻村几十人,谁家起新房、谁家翻旧屋,都是他们一帮人。一般都是包工不包料,主家买料,我父亲他们负责建造。
高考成绩未下来之前,我已经跟着我父亲的小包工队掂泥了,掂泥不需要技术,是个力气活算是小工,但也是学习泥水匠的基础,师傅才能拿瓦刀垒砖盖房,而且师傅的工钱比小工高很多。
(作者时任机关司务长)
我去掂泥,我父亲是不同意的,他想让我继续读书,跳出农门。因为他知道种地的艰辛,就是学泥水匠也得先掂几年泥,师傅才让你拿瓦刀。即使是我父亲教我,也不如吃商品粮。
一次偶然的机会,父亲决定让我去当兵。我有一个远房表叔,在我们县武装部军事科任副科长,有一次,我父亲碰到他,聊起了我,说:“你看看,你大侄子高中毕业,也没考上学,咋办呢?”我表叔说:“让他去当兵吧!重点高中毕业,到部队考个军校一点问题都没有。”我父亲一听很高兴,回家就和我说:“你表叔说,你去当兵吧,到部队锻炼锻炼。”他怕刺激我没敢说考学两个字。
于是,在表叔的指导帮助下报了名,参军入伍来到了青岛市薛家岛镇北营房新训大队,成了一名武警战士。
来到部队以后,摸爬滚打、上岗执勤、虽然也很累,但是火热的军营让我心潮澎湃,直到现在看到整齐的队伍,我就心情激动、斗志昂扬!
因为我从小在农村长大,虽然没有老一辈吃的苦多,但也不怕吃苦,不怕受累,比起当年春播秋收的苦累,在部队这点苦算什么。由于能吃苦肯干、尊重领导、团结同志,部队的各级领导也非常照顾我,让我当了班长、提了干、入了党,在部队风风雨雨几十年,有苦也有乐,但我从来没有后悔过。
有一次,和我母亲拉呱,谈起了当年学泥水匠的事,我母亲说:“早知道你去当兵,好几年都不能回家,还不如在家跟你父亲学泥水匠呢?”我说:“妈,我现在不是吃商品粮了吗!”我母亲说:“你高中毕业,如果学泥水匠,至少也是个建筑公司小老板。你看看,你父亲的徒弟你宋叔,初中都没毕业,现在是个建筑公司大老板了。前两天还过来看你父亲呢。”
我母亲年龄大了,思儿心切,“儿行千里母担忧。”由于我常年在部队,不能常在他面前尽孝,他才说了这些话。并不是真的想让我学泥水匠。
我说这些,就是想说:“人这一辈子,有无数个机遇,看你能不能抓住,抓住一个就可能闯出一片天地。”所以,也可以说,火热的军营,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想到哪写到哪,乱敲键盘,让大家见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