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金瓶梅》的作者、创作年代和版本

接下来我们要谈《金瓶梅》的作者、创作年代和版本。

我读台大中文系的时候,叶庆炳先生还在任教。他的《中国文学史》,我个人当成“圣经”一样,这几十年都快要翻烂了。他那时候经常对我们小考,讲完一章就要考试,每次考一百个填空题,把我们当小学生、中学生来练。当时大家就有点儿不服气,自己已经是大二的学生了,怎么还考这些琐碎的东西呢?但是现在的我非常感谢他,因为如果你要从事文学研究,那么对文学史的脉络要很清晰地了解。这一点我深受其益。在此,我又把叶先生的《中国文学史》拿出来,关于《金瓶梅》这一段的介绍,我觉得是目前最好的。下面我且以叶先生这段千余字的文字介绍一下《金瓶梅》创作的大致情况。

叶先生说:“明代四大奇书中,《金瓶梅》之写作最无傍倚。”也就是说,《金瓶梅》的故事并不是从历史上的真实事件中衍生出来,是独立创作的,其书名就是从潘金莲、李瓶儿和庞春梅的名字中各取一个字组成的。当然,也有学者认为《金瓶梅》好像是一只金质的瓶子里插了一朵梅花,但我个人认为不如前一种说法简单明了。

我们目前能看到的最早的《金瓶梅》版本,是万历丁巳年(即万历四十五年,公元1617年)刻印的,名曰《金瓶梅词话》。书里有东吴弄珠客作的序,序里讲到这部书用潘金莲、李瓶儿、春梅的名字命名的原因:“……亦楚《梼杌》之意也。盖金莲以奸死,瓶儿以孽死,春梅以淫死,较诸妇为更惨耳。”梼杌是神话中凶恶难驯的怪兽。万历本《金瓶梅词话》中载有欣欣子的一篇序,说兰陵笑笑生作《金瓶梅》是“寄意于时俗”,即表面上写的是西门庆一家,又把大背景放在宋徽宗年间,其实描摹的是明嘉靖年间到万历初年的实况。

那时《金瓶梅》的手抄本非常多,你抄一段,我抄一段,来来去去都是零散的。有人想把它印出来,却遭到反对,认为这样会“坏人心术”(叶庆炳语),于是印书之事暂时作罢。后来,这部书还是刊行了,而且分为十卷本和二十卷本两种本子。十卷本和二十卷本中都缺第五十三回至第五十七回的内容,后由一个署名“陋儒”的人补写,最早收在万历四十五年刊行的二十卷本里。

那么,作者是谁呢?王世贞的说法是大家最熟的,可是这个说法百分之百是假的。到目前为止,被猜测是作者的晚明作家就有三十几位,但我们仍没法确定兰陵笑笑生到底是何许人也。他好厉害,伪装得真好。

“明代四大奇书中,独《金瓶梅》为社会写实小说。《金瓶梅》文辞质朴生动,所暴露者多为明代官场之黑暗与富家生活之荒淫无耻。”叶先生言简意赅,几句话就将一部书讲清楚了。“质朴”是说《金瓶梅》没有故意倚红偎翠、雕章琢句。可是它又非常生动,“尤以对后者之绘形绘色,遭世人目为淫书”。接着,叶先生又说,那个时代就是这种风气,从上到下都喜欢这种东西,“盖上有好者,下必效尤”,并不是作者特意要怎么样。“当时戏曲多淫艳之作,山歌杂床笫之语”,各位看看《金瓶梅》里那些唱的曲文,哪一首不是淫艳之曲?所以,“《金瓶梅》多叙淫亵之事,实属风气使然”。为什么独独说它不好?很简单,假设当时有一百本写这类内容的书,其余九十九本都不够好,很快就被时代所淘汰了,剩下一本最好的,于是大家的箭都朝它射过去。

叶先生还引用了清朝人刘廷玑的一段话:“深切人情事务,无如《金瓶梅》,真称奇书。欲要止淫,以淫说法;欲要破迷,引迷入悟。其中家常日用,应酬事务,奸诈贪狡,诸恶皆作,果报昭然。而文心细如牛毛茧丝,凡写一人,始终口吻酷肖到底。掩卷读之,但道数语,便能默会为何人。”我们以前以为只有《红楼梦》可以做到这一点,现在才发现《金瓶梅》的语言也非常精确。你看,出自潘金莲那张嘴巴的话,月娘不会讲出来;孟玉楼讲的话,潘金莲也说不出来。而且,它的“结构铺张,针线缜密,一字不漏:又岂寻常笔墨可到哉”!刘廷玑已经看到了《金瓶梅》的优点,谈论起它的写作技巧也非常中肯。

叶先生在后面又提到了版本问题。《金瓶梅》的版本非常多,因为它在被刊印出来之前,已经有各种手抄本;刊印后又被禁,一旦有人拿到,就会赶快抄下来。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手抄本,在这些手抄本里,有手误,或抄错,或遗漏;也有擅自添减,比如手抄者觉得某个部分实在太淫秽,就把它删掉了;甚至还有从头到尾都是伪造的,比如无名作者写了一本香艳刺激的书,就弄个《金瓶梅》“古本”“古古本”“创始本”“原作本”之类的名头吸引人。虽然《金瓶梅》的版本非常复杂,但我们现在通常看到的有两个版本,一个是“词话本”,一个是“崇祯本”。

词话本是万历四十五年刊印的版本,叫作《金瓶梅词话》,也是我们所使用的梅节先生校订的“梦梅馆校本”(台湾里仁书局出版的《金瓶梅词话》采用的就是此版本,本书摘录《金瓶梅词话》原文,以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为准),欣欣子和东吴弄珠客的序都收在这个本子里面。不过这个版本是没有图的,里仁书局出版的词话本中的绣像,是从“崇祯本”里借来的。顾名思义,“崇祯本”是明崇祯年间出来的,名为《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古典章回小说的刊行本经常配有绣像。所谓绣像就是版画,在印书的时候请匠人刻些贴合内容的图画,然后大量印刷。

崇祯本共有两百张绣像(插画),每张绣像均有创作者的名字。如在第一回“武二郎冷遇亲哥嫂”(如图1)这幅绣像的右侧有几个字——“新安刘应祖镌”,新安在今天的河南。这两百幅绣像是弥足珍贵的风俗画,诸如晚明时家具的样子、建筑的布局,还有人们的衣服穿着,都可以看到,是很难得的第一手资料。

在这些绣像里,年轻俊俏的后生就是西门庆。我们先看第一回的“西门庆热结十弟兄”绣像(如图2),西门庆在哪里?就在桌子旁边,右手指着一张纸的那位。应伯爵在哪里?我觉得应该是西门庆左手指过去的那个满脸络腮胡子的人。你看那座房子的门内门外:桌上有一支蜡烛,桌子、椅子是标准的明式家具。在“武二郎冷遇亲哥嫂”(如图1)这幅里,围墙、房子,武松、武大郎,武大郎卖炊饼的推车,都出现了。门后有一个女人,当然就是潘金莲,她长得也很好看。那门帘,那窗户,那屋顶,以及那些人的穿戴等等,都是明崇祯年间建筑和装潢及人们衣着的非常珍贵的资料。接下来,我们除了要看故事,也不要错过这些绣像。

图1-武二郎冷遇亲哥嫂

除了插画之外,崇祯本中也已经有批评的内容了,和《红楼梦》的脂砚斋眉批一样。后来这个版本就盖过了词话本,变成最流行的版本。清康熙年间,张竹坡将《金瓶梅》列为四大奇书之首,并在崇祯本的基础上进行删节、添加评语,推出了一个新的版本,即《皋鹤堂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

张竹坡也是一个很特别的人。他生于康熙九年(1670年),二十六岁开始评《金瓶梅》,每一回前都有总评,每一回的文字当中都有眉批,留下十余万字的评论。张竹坡一世坎坷,后死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当时吐血而死,年仅二十九岁。他为这部书耗尽心力,也因此在历史上留名。他点评《金瓶梅》,有很多独到的见解。比如,他认为《金瓶梅》并非淫书,是愤世之作,是一部写尽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作品。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观念。此外,他还提出了《金瓶梅》的读法,总共一百零八条。比如,他将第一回视为总回,认为这回是最重要的,重要人物都出场了。他的这些工作,对于我们中国整个文学批评史有很重要的贡献。

图2-西门庆热结十弟兄

可是,有一点对于我个人来说是没有办法接受的,就是张竹坡认为整本小说最坏的女人是吴月娘。只要月娘一出现,他的眉批就骂她两句;月娘说一句话,眉批就骂她三句。我觉得这是很深的偏见,有点儿像《红楼梦》的各种评本,如“拥林派”“拥薛派”之类。只要林黛玉一出现,“拥薛派”的评论者就开始骂;而薛宝钗一出来,“拥林派”也开始骂——不仅骂薛宝钗,连薛姨妈也骂,认为她们母女都没有安好心。将这样的偏见诉诸公评,我觉得有些奇怪。张竹坡骂月娘,在于他觉得她所做的、所说的一切都是虚伪的。就我个人来说,我倒是蛮喜欢月娘的,觉得她很不容易,作为一个大家庭的主妇,她已经尽力做到了自己能做到的。 IljyxarArjV0tIi2GqUrHQ2suFKy/gs/8nEI848/3R8rKtVIIIZM/p1myTOxxB7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