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自心宝藏的探索
DISCOVER THE INNATE TREASURE

主持人:

欢迎大家来到香港大学,参加由佛学研究中心主办的讲座——“自心宝藏的探索”。

我是今年佛学研究硕士专业的学生,很高兴有机会站在这里做司仪。在正式请出索达吉堪布之前,请允许我为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索达吉堪布,是喇荣五明佛学院的大堪布,在翻译方面,堪布已将大量珍贵藏传论典译成汉文;在讲法方面,堪布借用网络视频等手段广泛传播佛法;在慈善方面,堪布以“启动爱心”等方式,劝勉佛教徒关爱可怜之人;在佛学学术方面,堪布曾应邀前往清华、北大、人大、复旦以及香港中文、理工等大学,与大家作过广泛的交流。

那么今天,我们也有幸邀请到堪布来香港大学作开示,下面有请——

大家好!今天很高兴来香港大学,与诸位老师、同学以及学者们进行交流。在交流佛学之前,我想先从一个佛教徒的角度,讲一点这次来香港以后的感想,其中有让人高兴的地方,也有令人担忧的地方。

一、来到香港的喜与悲

让我高兴的是,在你们香港大学,现在有颇具规模的佛教研究中心,也有颁发佛教硕士、博士学位的强大机构。一所大学能够如此重视佛学研究,如此着力于佛法的传播,在我个人看来,意义是相当深远的。

刚才在和老师、法师们沟通的过程中,大家也都有个意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有一些藏传佛教的修行人来到这里,与香港大学一起,就“佛教与科学”等课题、理论与实修等方面,做些共同的研究与合作。我想这是个很好的方向。

我常常认为,能够学到佛法,是人生的一大幸事。不论是出于信仰,还是学术上的兴趣,从我们被佛教的教义和理论所吸引,进入到这个殿堂那时候起,生命便有了深刻的意义。不知道各位做何感想,就我本人而言,不说一生一世,就是生生世世,也不愿意舍离佛法的智慧光明,这是我发自内心的誓言和信心。

你们都知道,现在是一个功利社会,人人为一己私利而奔波忙碌,但在我眼里,这些不是很有价值和意义。最有意义的,应该是弘扬佛法、推广真理,以此来帮助世人、利益众生。

我对香港算是比较熟悉,20年前就来过了,那时候看到这里的信仰自由,心里十分羡慕。据我了解,从五六十年代起,敦珠法王就在这边建了一些修行中心,1987年时我看过照片,那种景象,当时在内地的各个城市里,如此广泛弘扬佛教的很少很少。

不过,10年前我再次来这里时,除了羡慕之外,还平添了一些忧虑——或许是太开放的缘故,这里的个别佛教团体,不免有鱼龙混杂的现象。而这次来香港,感觉就更强烈了:虽然从某些层面来看,有些人在佛教的修行或学术研究上,是有突破性的进展,但在某些地方,与20年前相比,不但没有进步,反而还有倒退的迹象。

也许是因为太忙了吧,为了生活,香港人的脚步越来越快,我见到有些人过马路时,还没有等红灯转成绿灯,就冲出去了。很明显,要让这种匆匆的脚步停下来,静心接受纯正的佛法,是有相当难度的。所以这里不像内地,在佛教的学习及修持上,好多人有所欠缺,这一点非常可惜!

心里没有正法,人就容易受到欺惑,以至于不如法的现象也大行其道。比如,有些人明明不是藏传佛教的,也不是汉传佛教的,却偏偏打着藏汉佛教的旗号,穿戴着怪式怪样的衣服、帽子,还光明正大地召集多少多少人,而下面的人也都崇拜得不得了……他们在这里如此受欢迎,正是让我担忧的地方。

当然,内地也有不如法的现象。藏传佛教里有、汉传佛教里也有,出家人有、在家人也有,但是,那边没有太多这种“怪现象”,多数佛教徒在学佛修法的路上,走得还是比较正的。

诸位老师、同学,也许你们不一定都信佛,有些只是在学术上担负着责任。但不管怎样,怀抱信仰也好,作学术研究也好,当你环顾如今的佛教现状,应该会引发一种责任感——对佛教、对周围的人和事、对整个世界……而当我们真正关心这些时,我想,可能就会有一些行动,引导大家学习真正的佛法,让他们走上真正的快乐之道。

二、快乐的主因和外缘

快乐之道在哪儿呢?在我们自己的内心。所以,我们要探索自心的奥秘,开启自心的宝藏。

当然,要深入了解和开启,需要你亲自去通达、证悟,短短一两个小时的讲座,我讲者也好,你们听者也好,恐怕都难以触及,只能象征性地解释和体会。

不过,就浅近的层面而言,一个人活在世上,学会观察内心很有必要。我也知道,现在人很难接受所谓的理论和修证体验,但那些提取过的简单教言,应该还是受欢迎的。毕竟不管你是什么身份,出家人也好、在家人也好,学生也好、老师也好,谁都向往愉悦的心境,既然如此,我们何不尝试着探索内心,找寻快乐的因缘,保持开心的状态呢?

1.快乐的主因是内心

当然,光是嘴上说“开心、开心”,不见得真的开心。我读过一本书,书名就叫《开心》,但它的“开心”是指证悟。证悟了,当然开心了,而如果能用智慧观察,提升自己的认识,也可以调整出一种开心的状态。

要知道,我们之所以不开心,往往是被日常的琐事困扰,难决难断,纠纠缠缠。所以,这里我想告诉诸位一个最好的观察方法,就是古印度寂天论师在《入菩萨行论》中提出的:“若事尚可改,云何不欢喜?若已不济事,忧恼有何益?”我经常用这句话提醒自己,你们也可以这样想:当自己遇上了不开心的事情,不论事大事小,如果还有转圜的余地,那为什么不欢喜呢?如果就像碗被打破了一样,事情已无法挽回了,那你沉浸在痛苦当中,不停地怨天尤人,又有什么用呢?

能想明白这一点,我想你也会信服:前辈大德的智慧,与我们平常的认知相比,确实是最珍贵的财富!

当然,这些若想在生活中用上,还要学会思考。亚里士多德曾说:“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但现在很多人正好相反,他们只在意“生存”,计较得失,甚至为此愁眉苦脸,好像除此以外再没有别的了。

如果人人都如此,那人类跟动物又有什么本质区别?动物就只是生存而已,除了吃、喝、睡,与同类生活在一起,它们没有更高的思维。而人若在社会压力的驱使下,心也渐渐转入这种狭隘状态,那跟动物就差不多了。

因此,若想获得快乐,就应善于思考、善于调心,不论遇着什么事都要想得开,一旦想开了,心也就能容纳下整个世界了。诚如雨果所说:“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2500多年前的佛陀也说:“心如虚空。”既然心是如此宽广,又何必为一些区区小事纠结,放不下呢?

如今,我们其实并不缺乏开心的方法。且不说佛教中的理论和修证,这对一般人来讲,未免高深莫测,体系也过于庞大。单就是世间的很多畅销书,也都提供了种种好方法,足以让人开心起来。

一个人不开心,主要是因为有压力。尤其在21世纪,无论东方西方,人类的生活方式基本一样,在机械化、电子化连续不断的挤压和逼迫下,人如果没有调心的窍诀,那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只剩下痛苦、焦虑、疲倦了。这样的状态,又何谈生活的品质?

因此,要开心,首先就要解压,让心放松下来。随着藏传佛教传入西方,很多大德都教人坐禅,并称之为“放松解压法”,让人们在初步的经验体会中,感受一种放松的心境。心一旦放松下来了,不管你碰到什么事,完全有力量不执著它。那时候你会知道,其实自己以前的痛苦,就是因为执著,越执著越束缚,直至被压垮了,崩溃了……所以,生活中压力太大的人,要学着放松,有时间就坐坐禅、修修心。

这种放松的修心法,也可以叫“安心法”。本来,“安心”一词,在禅宗有特别的意义,不过从浅显的角度解释,了解事物通常的真实面,不受束缚,也算是一种安心。

就像一本书中所说:曾有一个名人,他的心很不安,一直在浮躁、焦虑中饱受煎熬,始终不明所以。后来他不经意读到《无量寿经》中讲:“人在世间,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当行至趣苦乐之地,身自当之,无有代者……”他当下豁然大悟,心放松了下来。

这就是安心——明白了真相后,心便踏实了。真相是什么呢?我们生存于世,被爱欲所牵,日日夜夜奔波营造的一切,不过是虚幻的聚合,而我们每一个人,到头来都是独生独死、独去独来,并且苦乐自受,没人可以分担……

当你知道了这一点,就不会把快乐再寄托在外境上了。很多人认为,找一个好的伴侣就会快乐,找一个好的工作就会快乐……其实这些都不一定。或者说,即使得到了快乐,也只是暂时的。因此,佛教告诉我们:快乐的根本在于自心——说来说去,我就希望各位能明白这一点,并从中得到真实的利益。

2.快乐的外缘靠不住

关于“真实的利益”,有不同生活背景和需求的人,理解上一定有许多差异。但是,如果你抛去想象的成分,再来看时就会明白:实际上,快乐不在财富或爱情上。

那么,这些需不需要呢?对世间人来说,确实需要,但这只是帮助你快乐的外缘。外缘起不起作用呢?也确实起作用,但是靠不住、不长久。

就好比没有钱的穷人,心心念念想着发财,结果腰缠万贯了,照样还是快乐不起来;没有地位的无名小卒,成天都渴望飞黄腾达,可是一朝大权在握,心里还是不满足。爱情、美名、婚姻等也是如此:得不到时,认为得到了就一定会快乐,但得到以后,不仅没带来快乐,说不定还让自己深陷痛苦,无法自拔。

我曾看过林肯的传记,他说自己一生中最大的不幸,就是长达23年的婚姻。他的太太脾气暴躁、喜怒无常,对他身上的每一个部位都看不顺眼。每当林肯出现在她面前时,她就会喋喋不休,嫌他的头太小,手脚太大,鼻梁不直,下颚突出,看上去像只猩猩。她最讨厌的,就是林肯的走路姿势,成天逼着林肯在房间里学她的步法。甚至有一天,当林肯跟别人一起用餐时,因为没有答她的话,她竟然将一杯热咖啡,泼到了林肯的头上……当然,这是林肯在步入婚姻之前,绝对不曾想到的。

无独有偶,托尔斯泰的婚姻,也是悲剧的典型。这位俄国著名大文豪,有无数的人崇拜他,在他那个年代,只要他说一句话,马上成了头条新闻。但就是这样一个人物,家庭生活极为不幸,甚至成了他致命的导火索。

他结婚之初,对妻子非常温情,两人经常一起许愿、祈祷,希望这种快乐的日子能长久。但遗憾的是,好景不长,婚后一段时间,两人就开始争吵不休,昔日的爱意每况愈下,最终变成了怨恨的敌意。

在经历了漫长的猜疑与痛苦之后,晚年的托尔斯泰热衷于人类和平,并将大量稿费捐去做慈善,解救贫困穷苦的人。但这与妻子的想法完全相反,因为她的虚荣心太强,守着钱财不愿意行善。终于,在每日不断的争吵之后,82岁高龄的托尔斯泰,于一场大雪中弃家出走,离开了共同生活48年的妻子。在俄罗斯寒冷的冬天,他颠簸在四处漏风的火车车厢里,最后患上肺炎,死于一个小车站的木屋里。

在临死之前,所有子女都来到他膝下,但他唯独不想见妻子最后一面。

如今许多年轻人,对爱情充满了憧憬,恋爱时总认为:“他就是我永远的幸福!”可时间久了以后,当无常上演时,才意识到“永远”原来并不远,于是开始哭诉:“为什么我的命这么苦?为什么他这样没良心?……”其实,与其到时候这样怨天尤人,还不如早点了知:自己的快乐要靠自己掌握。有了这种认知,当他带给你快乐时,你会感激他;即使相反,也不会太执著。否则,恩恩爱爱,纠缠太深,最终肯定会自尝苦果。

当然,上述那种悲剧的婚姻,并不是人人都会遭遇的,但即使在一般的婚姻中,无常的变故也随时在发生着,这是不争的事实。了解到这点以后,你就会明白,把快乐建立在一个人身上,是相当不明智的选择;以此类推,把快乐建立在钱财上或其他外缘上,也不例外。所以,我们应掌握好快乐的主因,也就是自己的心,进而通过修行开启心的宝藏,获得真实的快乐。

三、心的宝藏需要开启

要知道,每个人的心里都有宝藏。什么宝藏呢?佛在《如来藏经》《楞严经》《解深密经》《楞伽经》《涅槃经》等许多经典中都讲过,就是众生皆具的佛性光明——如来藏。

这个宝藏,从最高层面来讲,十地菩萨也无法彻底现见,但从浅显的层面上说,只要你去学、去修、去挖掘,多多少少都能获取一些。打个比方说,像比尔·盖茨、巴菲特那么多的财富,人人拥有也是不现实的,但只要你肯努力,想维持比较好的生活,应该没有任何问题。

不过遗憾的是,现在大多数人普遍只重视物质,虽然这无可厚非,就像车不加油便会抛锚一样,人不从早到晚拼命地干,生活就没有保障了。但是,你们也想一想:当自己一味地为这些忙碌时,若没有时间调整自己的心,会不会得不偿失呢?

从小到大,我们了解的“幸福”,全来自外在。比如有钱了就幸福,没钱了就痛苦;有人爱就幸福,失恋了就痛苦……但实际上,这一切并不稳定,随时可能发生变化。而佛教所揭示的“幸福”,建立在内心的基础上,这是人人平等具有的,只是很少有人懂得该怎样挖掘。可一旦你认识了它,才知道何为不变的幸福。

《入菩萨行论》中也告诉我们:“若不知此心,奥秘法中尊,求乐或避苦,无义终漂泊。”这个窍诀非常重要!假如我们不了知心的奥秘,纵然整日忙忙碌碌,想从外物上寻求快乐、逃避痛苦,终归也只是徒劳而已。

现在许多人都喜欢“幸福”两个字,并将此常常挂在嘴上,特别是作家、媒体、影视,天天拿“幸福”大做文章。但是,又有几人真正得到了幸福呢?少之又少。问题的关键出在哪里呢?就是没有找对幸福的来源。

如果我们想要幸福,就要多少探索一下心的奥秘。当你真正去做了,是利根者的话,一反观自心就会了悟。这不需要长期研究,也不需要用理论细细推敲,只是依靠上师的一种表示——简单而甚深的窍诀,当下就会证悟心性本面。而这样的证悟者,在汉地、藏地的佛教历史上,也可以说很多很多。

从前,慧海禅师去参访马祖时,马祖问他:“你来这里有什么事?”

他回答:“来求佛法。”

马祖说:“我这儿什么都没有,来求什么佛法?你自家宝藏都不顾,跑来跑去做什么?”

慧海禅师忙问:“哪个是我自家的宝藏?”

马祖说:“如今问我的这颗心,就是你的宝藏,一切具足,无有欠缺,何须外求?”话音一落,慧海禅师就开悟了,从此认识了本心。

所以,对有缘者来说,上师只需几句话指点一下,他当下反观自心,便了解了:“哦,原来世界的真相就是如此,除此以外,什么也没有……”

这就是“大道至简”!不了解的人,弯弯曲曲地探索、追寻,以中观的方法观察,以唯识的方法观察,以其他方法观察……但这些都是分别戏论。同样,学术界的人士,今天用考古研究佛教,明天用哲学分析佛法,虽然很想揭示其中奥义,但因为没有掌握关要,也始终触及不到深的层面。

这种层面,确实是一种深奥的境界,说深就极深;但说浅的话,也很浅,认识起来并不难。下面我简单地讲一讲——不过,讲密法可能不太方便,这要求听者修过加行、得过灌顶,有很多严格的条件。所以,我只是从密宗的理论上,讲一点与禅宗相似的道理,与诸位分享。

不管是教授、学者,还是一般的佛教徒,现在请你们观一观自己的心——

观的时候,你会发现:我们这颗心,并不是像机械唯物主义所说的那样在大脑上,也不是在心脏里,更不是在别的什么地方。从小到大,我们一直认为有个“我”存在,认为“我”有一颗“心”,但是这颗“心”,到底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什么样貌?……这么一一观下来,你会生起一种前所未有的认识:“稀有啊!原来心的本体是空性,同时又是光明。”

这种认识,在词句上,就是经论中所说的“如来藏”“光明”“法性”“现空无别”“明空无别”……但词句毕竟是词句,不是真正的认识,如果谁通达了这些名称背后的真实意义,那即使他看似普通人,也已经与众不同了。

就像藏传佛教的伟大上师麦彭仁波切,有一次他去求见大名鼎鼎的蒋阳钦哲旺波,被傲慢的侍卫挡在门外。麦彭仁波切奋力把侍卫推到一边,强行闯进院内。一进门,见蒋阳钦哲旺波披着斗篷,蒙头坐着,他吓得大气不敢出,低头乖乖跪在上师面前。突然间,蒋阳钦哲旺波从斗篷里伸出头来,一巴掌重重拍到他头上,大喝:“你是谁?”麦彭仁波切当下开悟。

这是什么?就是禅宗的“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当你的分别妄念被打死了,法身智慧就活过来了。在佛教历史上,依靠这种方式证悟的,可谓比比皆是,有直接获得极高境界的,也有一般的明心见性。所以,当我们开启自心宝藏时,这种直接的方式最为殊胜。像密宗的直指、禅宗的棒喝,都是以这样一种简单的表示,驱散修行人内心的贪嗔痴乌云,当下现前心性的光明。

其实,了悟心性,对任何一个人都至关重要。而且,这并不是修行人才能做到的,世间各阶层人士中,都不乏“见性”者,只不过他们不明说而已。所以,希望诸位在心性上多下点功夫,以认识自心,开启自心宝藏。

四、透视“色”与“空”的关系

倘若我们做不到像利根者那样很快开悟,花一些时间,用显宗的中观教理一点点分析、研究,也不失为一条捷径。

只要你以推理的方式,懂得心的本体不是有,不是无,不是亦有亦无,也不是非有非无,乃至不来不去、不常不断、不生不灭、不增不减……推得多了,到了一定时候,就会认识空性的道理。诚如《心经》所云:“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不过,有人对此很不理解:“色怎么是空,空又怎么是色?”甚至有人解释:“空,是色之外的空;色,是空之外的色,色和空完全分开……”这种说法是不对的。

我建议你们知识分子,可以借助量子力学的分析,作类比推理。量子力学认为:物质是可以不断细分的,分子、原子、夸克、亚夸克……我们暂以“夸克”作为物质的最小构成单位。从瓶子的角度来说:瓶子的本体是不是夸克呢?是。那它是不是离开夸克之外的瓶子呢?不是,它“不异”于夸克。再从夸克的角度看也是一样:组成瓶子的夸克,就是瓶子,它不是离开瓶子之外的夸克。

如此从量子力学的分析中,也可以推出同样的结论:色不异夸克,夸克不异色,色即是夸克,夸克即是色。这个推理很有借鉴性,现在推荐给你们,以后理解《心经》的这四句时,不妨一试。

也许有人会问:“如果瓶子是夸克,甚至是空性,那怎么用它喝水啊?”其实这里有两种层次,不能混淆:在真实的层面上,也就是详细观察时,瓶子是夸克等细微粒子,乃至空性,除了这些以外,的确不存在瓶子,当然也谈不上喝水这回事;而到了显现的层面,也就是不作细致观察时,瓶子就是瓶子,它不是夸克,也不是空性,我们可以用它喝水。

但有些人太过分了,认为所谓的“空”,就是不存在,整天宣称“没有因果,不要执著”。其实,如果你真的不执著,那也可以不吃饭、不上厕所,因为这一切都是空的,但你能做到吗?

所以,这些人说“空”,只是一种口头禅,是把胜义和世俗混淆了。毕竟在世俗显现中,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不虚的,这是名言规律,任何人都不能逾越。然而如今有不少人,对佛教的这些基本理论,自己不懂不说,还断章取义地随便解释,这样不仅错解了经义,还让人误解了佛教。

刚才讲到了色和空不二,这个不二的状态,就是我们的自心宝藏:心的本体是空性,但这种空性并不是单空,还有与之同时并存的光明。不然,假如只是单空,我们现在的起心动念就失去了基础,而将来也无从现前色身与法身。所以,现和空不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才是心的本来面目。

这些义理虽然比较深奥,但我们可以相似地观察和理解,并通过修行获得证实。在观察的时候,以显宗的推理可以大概地认识心性,这一点并不难;而在修行的时候,则需要一些加行的次第。

在佛法中,很多修法都需要基础,否则,法再殊胜,修起来也有一定危险性。所以,对学佛的人来说,最好的方法就是先依次修完所有加行,之后依靠密宗“直指心性”或禅宗“不立文字”等方式,直截了当地认识心性。

要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最好经由上师的指点。有时在恰当的因缘下,上师的一个表示,比如让你看看阳光,看看花,或者随便说一句话,利根者当下就开悟了。开悟以后,当你用智慧观照无边众生,见他们因为不认识这一点,而毫无自在地漂泊轮回中,日日夜夜饱受煎熬,自然就会生起悲心。这种悲心深刻而周遍,即是大乘佛教中所说的“大悲心”。

当然,值得一提的是,开悟时所现见的佛性,是人人本自具足的。所谓“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这个本具的佛性,就是我们自心的宝藏,我们每天夜里都抱着它入睡,清晨又与它一同醒来,从来没有远离过。就像水,哪怕变成了坚硬的冰,水的本体也没有离开;或者像海里的波浪,无论是小浪花还是滔天巨浪,跟大海也是无二无别的。同样,你我不论生起什么分别念,贪心、嗔心、痴心……在起现的当下,与本来的佛性都并未远离。

不过,虽未远离,我们却不认识,这也是最悲哀的地方。所以,大家一定要通过学习来了解,尤其要接受善知识的引导,否则,我们照样还是不认识,照样迷惑,照样在轮回中感受三大痛苦、八大痛苦的折磨。

五、没有信仰的人生是悲剧

当然,对每个人来说,如果暂时没有认识心性,了解一些佛法,有一个信仰也是好的。否则,缺乏引导和约束的人生,终究是一场悲剧。

现在的学校不缺高科技,现在的人也不缺智慧,但是缺什么呢?缺传统文化的教育,缺乏信仰。缺了这些,即使是硕士、博士,进入社会后也难以立足,既不会做人,也不会做事。一个人没有信仰,其实不是个小问题,我看到一份韩国的资料中说:没有信仰,就等于没有希望,没有幸福!

乍一看,有些人可能觉得离谱,但你要知道,没有信仰的人,只会盯着眼前的得失,执著这一生的成败荣辱,却从不知道为来世准备。在这种错误理念的引导下,他们几十年活得庸庸碌碌,甚至为达目的而无恶不作,这又怎会有幸福可言?

现在有些大学生很可怜,从小没受过传统文化的教育,也没有正确的信仰,所以性格比较自我,经常跟导师产生矛盾,跟同学们发生冲突;他们平时喜欢挥霍,但又没什么钱,看到别人逛街、消费,心里就很不平衡;再加上学习又不用心,虽然身处于平静的校园,但内心相当浮躁,成天胡思乱想……总之,大学时代一旦缺乏信仰,人就会变得自私、焦虑,对周围的一切也充满了敌意。

这些人在学校里不知珍惜时光,等到毕业以后,找了工作、成了家,又觉得被琐事缠绕,沦为生活的奴隶,开始怀念起学生时代的美好……如此从小到大乃至到老,因为没有信仰的支撑,无论生活在什么环境里,都觉得非常空虚,心里很不满足,一辈子这样白白空过,徒留遗憾。

其实,人有没有信仰,跟自己的福分有很大关系,此外,亲友的言行、环境的熏陶,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有了信仰,身心就会得以自在,行为上也会自觉约束自己,这种人谁都愿意亲近,生活上自然也轻松、惬意。

所以,信仰真的必不可少,不然,就算你有房子、有车子、有爱情、有地位,也无法带来内心的宁静。倘若你的人生只围着“我”转,整天想“我多赚钱”“我过好日子”,而从来没有想过利他,对社会也没有责任感,那不论你在学校里学习再好、在社会上赚钱再多,也体会不到真正的快乐。

因此,想要获得快乐的人,就应该把眼光放远一点,多为周围的人着想,培养一颗利他心。这方面,我建议大家多看佛书——当然,光是看还不够,还要对里面的教义,怀着一颗虔诚的心来感悟。有了这颗心,哪怕只读了一本书、一段话,乃至一个句子,效果都和平时截然不同。甚至对有善根的人来说,心念可能会立即转变,过去的行为再恶劣,当下也会得以重生。诚如思业禅师所说:“昨日夜叉心,今朝菩萨面,菩萨与夜叉,不隔一条线。”

当然,心的本性,需要你们自己去认识、去体证,否则,我口头上讲得再多、再好听,也不过是词句而已。莲花生大士也说:“不了解心的本性,就算是宣讲一切要诀的大法师,也摆脱不了迷惑;懂得了心的秘要,即使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小牧童,也会获得解脱。”

《六祖坛经》里还有一句精辟的告诫:“不识本心,学法无益。”假如不认识心的本来面目,学法、修行都对解脱无益,只不过是种个善根而已。

听说你们很多人喜欢做火供,这些善法固然很好,但最关键的不是这些,而是应该先了解佛法,并对此真修实证,以认识心的本性。就像一个大学生,在学校里可以参加各种活动,以此丰富自己的见识,锻炼自己的能力,但最重要的学业却不能丢。同样,在学佛的时候,分清主次相当重要。

另外,还要提醒大家的是:学佛的话,不论学显宗、密宗,都应彼此和睦相处,只要是清净的佛法,就应当同等恭敬,没必要在一些小事上争来争去,说是说非。

前两天我遇到一个潮州的佛友,我问他:“以前我在新加坡和泰国见过许多潮州人,人都不错,也很成功,你们是怎么做到的?”他说:“年轻一代就不知道了,但我们老一辈潮州人,既勤俭又团结,一听说是潮州来的,大家都互相帮忙,不分彼此……”听了以后,我在想:同一个家乡的人尚能如此,更何况是我们佛教徒了?

当然,佛教徒要团结起来,并不是为了排斥其他宗教或者非佛教徒,而是为了共同维护佛陀的利他理念,为了更有力地传播真理。往昔佛陀创立佛教,是源于种种因缘,而在此之后,佛教若想发展壮大,以利益更多的众生,也需要因缘的推动,离不开大家的众志成城。

在这个过程中,佛教若想日益为世人接受,遣除大众内心的困惑,不能缺少的就是佛法的教育。离开了它,就算是佛教徒,甚至是知识型的佛教徒,也很难对佛教生起正信。这样的人我接触了不少,有些人的专业是佛学,但感觉上好像投入的时间并不多,学得也不够深入,如此一来,当他给别人传法时,说是在讲“佛法”,但与佛法的本义还是有一定差距。

所以,佛教学者也好,修行人也好,系统学习佛法很有必要。而且,只学一两部论还不够,只在理论上了解也不够,唯有广泛、深入地学修,才有可能生起定解。就像世间的学问,比如数学、物理、化学,走马观花地看一下,然后就给出“结论”,这显然不够严谨,也得不到学术界的认可。而佛教的教义,相比之下更广大、更甚深,若只浮皮潦草地看几本书,又怎么可能真正通达?

要知道,佛教若离开了系统的教育,就会失去原本的精髓,到头来只会沦为一种形象。像现在的很多人,学佛只是磕磕头、烧烧香、念念咒、求灌顶加持……这些表面行为虽然也有利益,但跟真实的利益相比,实在太微不足道了!其实,佛教能给我们的,远远不止这些。如果你沿着佛法的教导向内心探索,就会发现,佛教中不仅有解除痛苦、净化身心的关要,还有提升利他心的方法,乃至明心见性的窍诀,这才是最珍贵的宝藏。

当然,若对此不去学习、不去修行,宝藏虽然就在你心里,可还是得不到。你明明怀揣着宝藏,却四处流浪,在外面拼命寻宝,这不是一种悲哀吗?

所以,大家学了佛以后,应随着各自的缘分,围绕内在的“佛性”做些努力,以期早日开启本具的宝藏,这是至关重要的!

六、境界再高也不忘因果

最后,我还想强调一点:在修学佛法的过程中,如果你有一定的觉受和修证,此时千万不能轻视因果。

在佛教历史上,虽然是有“南泉斩猫”“丹霞烧佛”“济公吃肉”等奇特行为,但这是大成就者才能行持的。当他们证悟了至高境界时,为了调伏个别众生的执著,故意那样去示现,而我们作为凡夫人,万万不可效仿!

汉地的药山禅师曾说:“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你的修行境界再高如山巅,行为上也要低如海底。此外,藏地的莲花生大士也说:“是故见比虚空高,取舍因果较粉细。”可见,祖师大德们的意趣是相通的:哪怕你的境界再殊胜、见解再高妙,行为上也务必要谨慎,不能妄造任何恶业。

总之,希望大家要学会调心,放下执著,用善行来润泽心灵。若有一天,你真正打开了自心的宝藏,必定可以满足一切众生的愿求,令其获得暂时与究竟的安乐!

现场互动

问:我是香港大学医学院的学生。我听说在修行之初,最重要的就是一定要修好福慧资粮。您能不能传个窍诀,让我们在积累福慧上来得快一点?

堪布:现在的人太忙了,什么都喜欢“快一点”。有人说这是一个“快餐时代”,看来挺有道理。如果有一所“快餐寺院”,传授“快餐佛法”,相信参加的人会特别多。

不过,这种来得快一点的修法,也并不是没有。从我长期学修佛法的经验来看,不论是哪一个教派,在积累福慧资粮方面,堪称窍诀的,还是前行法。

像人身难得、寿命无常、轮回痛苦、因果不虚,当你修了这些基础法以后,自心会有深刻的转变,也只有在那个时候,你才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佛教徒。否则,一个连前世后世都不承认的人,要参禅、要修密是谈不上的。然后,是不共内加行——皈依、发心、忏悔、供曼茶罗、上师瑜伽,这些修法,哪一个不是积累福慧的窍诀?

又是窍诀,福慧来得又快,就看你修不修了。如果连这点功夫都不肯下,想积累广大的资粮,恐怕是很难的。在汉传佛教中,古大德为什么要先让弟子长年累月地苦行?就是为他们培养修行的福报。

所以,不论你修的是密法还是显宗法,要进入高深的修行,一定要打好基础。否则,就像冰上的建筑一样,看起来倒是很壮观,但一点也不稳固,最终会全部坍塌的。

问:请问怎样才能证悟空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解脱,而所有文字都是苍白的。

堪布:既然文字是苍白的,那你让我讲的话,我的文字也一样苍白。 (众笑)

心的本性确实超越了文字,诚如佛典中所说:“不可言说智慧到彼岸,无生无灭虚空之体性,各别自证智慧之行境,顶礼三世诸佛之佛母。”不可言说的智慧度,是不生不灭虚空的体性,是圣者各别自证智慧的行境,也是出生三世诸佛的母亲。但是,你要证悟这一点,又离不了文字。因为证悟的前提是闻思修,而闻思修必须依靠文字。

当然,证悟还一定要祈祷上师,而且应具足恭敬心。印光大师说过:“有一分恭敬,即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这种“随着恭敬心的比例增上,自身所获利益也随之增长”的说法,与密宗的修行教言完全一致。在我们的传统里,一个想要证悟的人,必须对传承上师、对这个法门,具有特别大的信心和恭敬心,而且要常常祈祷。

当你这样去祈祷时,虽然你的所求超越了文字,但确实可以得到它。

问:我是香港大学经济系的学生,皈依佛门不久。我有一位上师,但我们很少在同一个地方,所以向您请教:当我在修行中遇到了疑惑,该怎么办?

堪布:修行时有上师在身边,当然最好,但如果没有这个条件,我建议你先系统地学习佛法。

系统学习的好处,一是可以去除我们对佛法的误解和偏见,许多疑惑也能迎刃而解;二是在深入其中时,以前心里装的那些世俗染污,就渐渐被净化了,日子久了以后,佛法自然融入你的生活,修行也就可以独立自主了。

问:以前我烦恼的时候,出去玩一下、买个东西就过去了,但现在学着反观的时候,它反而多起来了,这是为什么呢?

堪布:并不是修行让你的烦恼增多了,而是你反观的时候,烦恼变得明显了。

烦恼就像个调皮的孩子。小孩子自个儿在那儿调皮,你不关心他,他怎么闹你也不会放在心上,好像看不到一样;但当你开始关心他时,他的所作所为,在你的眼里就异常敏感了。所以,你现在觉得烦恼多了,原因就在这里。

但这也是一个标志,说明你已经有能力认识烦恼了。从这个时候开始,只要你不断地精进实修,烦恼和痛苦就会越来越少,这是大多数修行人的必由之路。

问:我是港大医学院四年级学生。您能不能为我们指点一些认识自心的方法?

堪布:在认识自心方面,我也很惭愧,虽然感兴趣,但除了一点理解以外,也没有什么证悟。

你们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如果有兴趣,可以循着密宗的修行次第,从前行法修起,之后得灌顶、求大圆满窍诀,这样一步一步地来,最终必定能证悟不可言思的境界。或者,也可以像禅宗修行人那样,首先学习《金刚经》《六祖坛经》《般若经》等经论,只要有了正确的指点,并满怀恭敬心与欢喜心去阅读它,也一定会有所收获。

比如说,你由此可以得到一种见解,像《金刚经》中讲:“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这就是最殊胜的见解。但“不可得”有两种:一是不存在而不可得;二是存在而不可得,就像我丢了东西,虽然它就在某个地方,但我找不到它。而心的“不可得”是前者——并非明明存在却找不到,而是它根本就不存在。

那么,单单一个“不可得”,或者说空性,是不是就是法性了呢?还不完整。你若只认识了这一点,按密法的教言看,还不是真正的认识,因为在不可得的同时,其实还有光明的一分,也就是说,在究竟的实相上,光明和空性无二无别。这个明空无别的道理,在第三转法轮的《宝性论》《大乘密严经》,以及龙猛菩萨的《法界赞》等经论中,都有细致的宣说。只要下点功夫,你就会慢慢明白。

当明白了以后,即使成千上万的人说你修法错了,你也绝对不会动摇,而是会坚定不移地修下去。这种“坚定不移”,并不是因为太顽固,而是因为已经开悟了。

问:我是港大社工系的研一学生,学佛已经三年了。我现在的方向是,想从佛法、传统文化以及西方的研究中,找出一个能预防心理疾病,甚至能解决某些社会问题的方法。但到目前为止,让我感到困惑的是,虽然自己很信佛,却没有力量,也不知道该如何让更多的人信佛,该如何让他们相信传统文化的力量。请问我该怎么办?

堪布:你的这种心态,我也有。在这样一个时代里,虽然问题多之又多,但人们的所作所为还是只顾金钱,不重视传统文化,不重视前辈大德的珍贵教言宝藏,所以,有时我也有点伤心,甚至很无奈。

不过,回顾历史可以发现:在任何一个时代里,逆流而上、扭转颓势的,还是大有人在,即使将来的社会越来越复杂,也仍会有一大批有识之士。所以,你也不要担心太多,越有困难,就越应该发大愿:一定要以最广泛、最深刻的方式,传播佛法、弘扬传统文化,让每一个人都认识到这些珍贵理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只要我们不是以自私自利心,而是以对社会人群负责的心,尽力地去做,就必定能让一些人渐渐有所触动。尤其是年轻人,再不帮他们一把的话,可能就真的一代不如一代了。

以前的人还好一点,怎么说也受了一点传统的约束,但现在的人被西化久了,连传统的概念都没有了。汤恩比博士说得好:“要拯救21世纪的人类,就应该寻求大乘佛教及孔孟思想。”但是,该怎么去拯救呢?首先我们自己要有所认识,要花些时间去潜心研究;然后,利用现代的科技手段,有耐心地进行传播。

尽管现在是末法时代,但只要我们持之以恒,真正去做的话,肯定也会有很多人响应的。

问:我是香港大学的佛学研究生,也是佛教徒。通过学佛,我懂得了一些方法,让自己开心,保持平和的心境,但我该如何帮助身边的人,改变他们的命运呢?

堪布:在这里听到很多学生说自己是佛教徒,我心里十分欢喜,感觉气氛也似乎不一样了!

的确,有信仰的人——不论是信佛教、基督教或其他宗教,内心一般都比较平和,而且乐于助人。刚才你说想帮助身边的人,对此我非常赞叹,因为作为佛教徒,唯一的追求就是断除自利心。你能为身边人着想,这就是一种很好的修行。

那么,在去帮助他们的时候,除了尽量谦卑、恭敬之外,还要懂得善巧,要能安忍。这样经过长久努力之后,除了前世不可逆转的因缘之外,很多人的命运是可以改变的。

所以,在成办自他利益的问题上,我只有一句话:一定要往积极的方面努力!

问:我是内地学校的一名老师。我在上课时发现,如果直接灌输传统文化或佛教的内容,多数学生会有点儿反感,所以,我一般不会正面去说,只是间接地以“挂点钩”的方式介绍一点儿。但有时我也担心,不知道这样如不如法,是不是对佛法的一种亵渎?

堪布:这是善巧方便,并不是“亵渎”。

大家都清楚,现在整个社会的风气,对传统文化还不是很认同,如果直接传播,尤其在不恰当的环境里,效果很可能适得其反,不但帮不了人,还会造成种种误解,甚至出现违缘。所以,你的做法是对的。

不过,佛教里也说“一切都是无常的”,这种情况或许有一天会改变。记得“文革”期间曾有句口号——“批林批孔,坚持到底”,但时代一变,口号就没人喊了,也没人批了。现在不但不批孔子,反而开始赞叹了,甚至连教育部门也有了转变,想在各个学校恢复传统文化。如果真要恢复的话,传统文化中最主要的就是释、道、儒三者,作为其中之一,佛教届时一定会有广泛的弘扬空间。

当然,眼前还是要善巧地包装一下,“馅儿”是佛法,“皮儿”就用人们喜欢的东西。这样包得好一点送出去,不但没有过失,反而有很大的功德。

问:刚才你提到了“不可得”,《道德经》里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我想这里把二元对立的美与不美破掉了,这种“既不是美也不是不美”的中间状态,是不是“不可得”?是不是“空”?

堪布:这也可以算是一种“不可得”,或者说“空”,但还不是现空不二——现即是空、空即是现,也不是远离四边八戏的中观境界。

真正的“空”,不是单单破除“美”或“不美”这种显现的空分,而是“现”与“空”不二。当然,这种境界无法用语言文字描述,因为在我们的分别念里,要么是“现”,要么是“空”,现空不二是无法呈现的。只有通过长期的闻思修行,才能以实证的方式获得。

问:我是香港大学化学系的学生。请问,您对高学历的年轻人出家有什么看法?

堪布:其实,高学历年轻人出家的比例,在整个大学生群体中是非常少的,而它之所以受到关注,主要还是认识的问题。

以前大家都觉得,出家是件消极的事,一个人如果出家了,肯定是被逼得走投无路了。而且在很多人眼里,出家人的水平也很低——通常是找不到工作了,只好到佛门里混。可能就是基于这样的心态,一听说有高校才子出家,很多人就觉得可惜。

但实际上,当一个人的缘分成熟时,走上了自己想要的道路,这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出家也是一种人生选择。在我们佛学院,具有国内外高学历的出家人,就比比皆是。

那么,这会不会对社会造成什么影响呢?当然不会,因为出家的要求很严,要看破红尘、守护戒律……这些对大多数人来讲,即使想出家,也恐怕做不到。所以,有些父母也不必担心儿女一学佛就会出家,如果因为担心这个,就不让他们学佛了,这也太不明智了。

换个角度看,大学生出家,实际上也是正常之举。历史上有那么多帝王将相都出家了,现在有几个才子出家,也没什么不可以的。

问:我刚上网查了一下您的微博,发现您有65万多粉丝,当然,我也是其中之一。我经常看您的微博,发现您会用一些时下流行的网络用语,那您是不是也经常上网?

堪布:首先,我不可能有那么多的粉丝。前不久我在微博上也说:“听说粉丝也可以造假,我开微博,不需要什么人气,也不会为此花一分钱。我的粉丝应该不会有这么多!”不过,粉丝数量也不代表什么,即使有这么多,可能还是好奇者居多,他们对佛教是不是真有兴趣,我不得而知。

然后,我确实偶尔会上网,但上网不喜欢看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只爱读一些国内外有启发性的好书,并了解一下世人的想法,这些在网上找起来也比较方便。

这次我来香港,手机因为没有办漫游,就无法更新微博了,当时只好提前跟大家请假:“这几天我要前往一个城市讲法,因为那里没这个信号,故暂时无法发微博……”

结果有人就在评论中教训我:“你去一个连信号都没有的鬼地方,有什么必要呢?不要去啦!” (众笑)

问:我是香港大学金融专业的研究生。在我身边,有许多信仰基督教的朋友,请问,基督教与佛教在见解上有什么异同?作为一个佛教徒,我在和他们交流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堪布:香港有接近一百年时间属于英国统治,在文化及政府理念的影响下,基督徒比较多也是正常的。

在见解方面,佛教与基督教的确有许多相同之处,比如,佛教教人以慈悲为怀,基督教让人有博爱胸襟,这些都是利他的理念。然而,不同的地方也是在这一点上:佛教的慈悲,遍及一切生命,不仅是人,也包括动物;而基督教却认为,动物是人的食物,我不得不说,这确实是一个很大的差异。

不过,矛盾的地方可以放着。就像国家与国家的交往,虽然彼此有些观点不一致,但高层领导在会晤时,都只赞叹对方的好处,矛盾似乎已经不存在了。同理,当佛教遇上了基督教,不同的地方可以忽略——毕竟信仰是根深蒂固的,谁也不可能因为谁,就轻易改变自己的信仰。所以,为了人类的福祉,大家应该共同合作、彼此鼓励,宣扬一切善的理念。

善的理念真的很重要!基督教就是从善的理念出发,建医院、办学校,做了许多的慈善事业,这是我们很多佛教徒都做不到的。所以,我在不同场合中说过,我们佛教徒应该向基督徒学习。当然,也不是学习所有的行为,而是有些行为,就像慈善等。

对基督教而言,虽然我们佛教是异教,但异教中也有不共的教义,像菩提心、空性等,有许多可以交流的空间。所以,以后因缘成熟时,不仅是佛教与基督教之间,各大宗教的人士都可以坐到一起,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其实在这个世界上,各个宗教都有其魅力与价值,也有它生存的原因,完全没必要互相敌视,甚至排斥、诋毁。假如非宗教人士都可以团结和睦,那宗教人士之间为什么做不到呢?

因此,在有些大学里,如果基督徒比较多,你们也不要歧视我们佛教徒,不要非得把佛教徒拽入你们“神”的团体;而如果佛教徒的力量比较雄厚,也不要强行吸纳非佛教徒,非要让他们进入“佛”的国度。这种洗脑式的灌输,在西方的认知里,是很不道德的行为。

所以,我们应互相尊重各自的信仰,与此同时,也应当彼此学习对方的长处。

问:我是香港大学社会科学院的学生。佛法里讲“福自我求,命自我造”,我想知道,命运到底能不能改变呢?

堪布:命运,可以改变,也不能改变。

某些命运可以改变,就像《了凡四训》里讲的,袁了凡后来20多年的生涯,就是因为努力行善而改变了。所以,佛教不是宿命论,不是命中注定就不能改了。比如,即使是一个判了无期徒刑的人,如果有些方便途径,也还是可以被释放的。

但也并不是所有命运都能改变。如果前世造了特别严重的业,也就是所谓的“定业”,那就不能改变了,必须要承受它的果报。就像有些囚犯,无论怎么找关系,也依旧放不出来。

问:我是一个中学生。请问,有了慈悲心,是不是就是有了菩提心呢?

堪布:慈悲心,包括慈心与悲心,有世间、出世间两种:世间的慈悲心,一般是对身边的人,最多是对“一切人类”有悲悯心,范围比较小;而出世间的慈悲心,尤其是大乘佛教的,是愿“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这个心量相当大。

但慈悲心还不是菩提心,它只是菩提心的因。

问:在我们语文课本里有许多古文,比如,司马迁的《史记》、王勃的《滕王阁序》等,好像字里行间都在教我们追名逐利,要怎么怎么……但我想知道,在我们长大之后,是不是一定要追求这些东西呢?不管它好还是不好。

堪布:在现在的教育中,教导学生追名逐利,似乎成了一种趋势,“你长大以后要成功,要成名,要怎么怎么……”但在这样教导的同时,最好也能为孩子们树立一些利他的理念——“你以后要帮助别人,要关爱生命,要回馈社会,要怎么怎么……”

如果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教自己如何生存、如何索取,那他长大之后,也只会成为这种人,目光狭窄,心里只有自己。相反,倘若小时候就让他懂得为人着想,不能只为自己活着,那一路成长起来,他自然就会为社会考虑,为人类乃至一切生命付出和奉献。所以,好的教育,会让一个人的生命呈现出利他的趋势,而这种趋势相当难得,也相当重要。

当然,古文中的思想该如何取舍,这一点可能还是要具体分析。一方面,古人虽然有智慧、有德行,但毕竟是世间人,所以在文章中教人求名求利,也可以理解。但另一方面,古人的很多思想,其实也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对此不能一概而论、完全舍弃。

问: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宗教信仰,希望我的话不会有任何冒犯。我想问的是: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人,可不可以通过自己的善心,在学习以及思考之后,来实现类似于宗教所带来的那种宁静与智慧?

堪布:在我们这样的交流中,有信仰的、没有信仰的都可以参与,这是一个自由开放的平台。我个人而言,对没有信仰的人一向非常尊重,因为我相信,他不受持任何信仰,一定有他的理由和价值观,以及由此建立起来的生活方式。

当然,我作为一名佛教徒,在长期研读佛学以后,因为经过了许多思考,也有过一点感悟,所以,还是希望人最好有个信仰。但正如你刚才所说,一个没有信仰的人,如果有一颗善心,并借由某种思想来完善自我,甚至造福人类的话,我认为也未尝不可。

不过,你若是借助了某个宗教的理念,可能也要算是一种信仰了。狭义的信仰,是要你变成一个信徒,但从广义上讲,你在阅读和学习的过程中,对某种教义生起的信赖与仰慕,已经是“信仰”了。所以,信仰也分很多的层次。

问:每一个宗教都有它的经典之作,但如果人们都抱着一种虔诚之心去读,会不会因为太过信赖了,从而伤害自己的心智,影响那种批判思考呢?

堪布:真理是绝对不会伤害你的心智的。

如果是一个不健康、不科学、不包含真理的作品,当你过于信赖它而阅读时,可能会对你的生活、甚至人生带来不利的影响。但若是真理,尤其是我所接触过的珍贵佛典,里面都是人类的思想精华,凡是读过它的,心灵会被洗涤,思想会被净化,有百利而无一害。

当然,我也理解你的顾虑。一般来说,人在年轻的时候,思想比较活跃,不肯就范于任何一种认识;而所谓的“批判思考”,也让很多人在接触经典时,因为担心失去自己的立场,宁肯采取远离的态度,敬而远之。然而,人到了垂暮之际,在感受到悲欢离合的种种经历、饱尝了生老病死的无常变幻以后,对经典里所提到的教义,可能会更容易接近。

其实,你也不用担心被“染污”,只要带着思考去研究,一段时间以后,你就会明白:真理就是真理,它是任何时代、任何社会的真实需要。

当然,如果不是真理,那就不好说了。

问:我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我想皈依,请上师慈悲授我皈依。

堪布:小学三年级就想受皈依,好嘛!

那我念一个皈依偈,你们想皈依的,也可以一起,坐着不要动,一会儿就好了。不想皈依的也不用怕,心里不作意就可以,不会强迫你皈依的。

(堪布用藏语念皈依偈……)

问:证悟空性就可以获得自在,请问这与什么有关系?是实修吗?

堪布:是要实修。不过,首先要长期学习和思维法义,以此生起坚定不移的信解,之后再去实修。不论是谁,只要这样次第地修行,那种超越自然、超越心灵的境界,自然而然就出现了。

问:修行时要注意什么?

堪布:在修行的过程中,一般人都会遇到一些违缘和障碍,要战胜这些,让内心呈现美好的境界,一定要下些苦功。同时也要多学习,汉藏高僧大德们留下了许多金刚语,经常研读的话,很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问:我是香港大学的学生。今年七月,我们几个同学一起去了西藏,本想去五明佛学院拜见您,但后来没有去成。没想到,您竟然来了!

那我的问题是,能否请您介绍一下藏传佛教在内地及世界各地的弘扬情况,以及五明佛学院的教学近况?

堪布:这次来你们香港大学,与法师、老师们接触的时间虽然很短,但大家沟通得非常愉快。知识分子以其特有的敏感,在关心着社会、关心着佛教,而我多年以来最关注的也是佛教教育,所以,我们有很多共同的语言。

说到藏传佛教的弘扬,近二三十年以来,内地了解藏传佛教,应该说,与我们五明佛学院的确有很大关系。法王1987年去五台山之前,藏传佛教几乎是鲜有人知,但从那之后,对于藏传佛教闻思修行的传统,了解的人越来越多。如今,虽然不敢说特别兴盛,但在汉地的很多佛教团体中,大家对藏传佛教已经有了一些正面认识。

藏传佛教在香港、台湾,发展得是要早一些,但有些“怪现象”,也让许多人产生了误解,甚至有人对藏传佛教特别排斥。当然,佛教的弘扬也是随缘,要看众生的福报,就像大乘佛教在印度刚刚兴起、禅宗初到汉地,也都是不被人接受的。所以,透过历史观察今天也是一样,港台这边如此,汉地那边也如此,一上来不被接受,这也是正常现象。

但现在,也许是经历了这个过程以后,在西方的知识分子人群中,却形成了“藏传佛教热”。为什么在20世纪、21世纪,西方人会对藏传佛教如此渴望和仰慕呢?很多大德认为:就像人渴了要喝水一样,当人们被痛苦逼迫时,就需要一种力量来解除它,而藏传佛教,恰恰就具有这种力量。所以,“热”也是需求导致的。

至于我们佛学院的教学,我从1985年待到现在,大致是差不多的,有显宗的课程,也有密宗的课程。在显宗课程中,有五部大论——戒律、俱舍、因明、中观、般若,这是每一个人都要学的。当然还有密法的学习,以及法会的修行。我们学院不排斥任何教派,只要是如法的,不论是藏传、汉传的教义,都可以在那里教授。

其实,不仅是我们佛学院,在整个雪域这片土地上,依然完整保留着纯正的佛教体系和传统。既然生活在这么一个时代,我们一方面想要把它传承下去,同时也想让更多的地方、更多的人从中得到利益。

问:我是港大佛教研究中心的出家学生,我想请堪布对“他空”做个简短的介绍。

堪布:大学里还有出家人,这让我感觉很亲切!那次在复旦大学看到一位斯里兰卡的出家人,当时感觉很新鲜,而这里更多,所以一来的时候,我就觉得既新鲜又亲切。

你问的这个“他空”问题,显宗经论里有讲,密宗的《时轮金刚》里也有讲。在藏传佛教的派系方面,如果从主要的角度来说,一般认为讲自空的是格鲁派,讲他空的是觉囊派。而宁玛派的大德认为,自空、他空并不相违。

所谓自空,就是释迦牟尼佛第二转法轮的教义,阐释这一教义的论典,主要是龙猛菩萨的《中观六论》、圣天论师的《四百论》、月称论师的《入中论》等;所谓他空,则是第三转法轮的教义,主要讲如来藏的道理,像弥勒菩萨的《宝性论》、龙猛菩萨的《赞法界颂》及《佛三身赞》等,都是重要论典。

其实,自空和他空是不矛盾的,只不过侧重点不同:一个侧重空性,一个侧重光明。但实际上,在《大幻化网》乃至《时轮金刚》的究竟观点上,都认为光明与空性是不二的,也就是现空双运。

现空双运就是如来藏的本体,你可以用自空的方式抉择,也可以用他空的方式抉择。觉囊派用的是他空。他空的意思,就是自体不空而客尘空,这样说来,既然如来藏的自体不空,那和外道所说的“常我”有何差别?对此,《入楞伽经》中讲得很清楚 ,如来藏和外道的常我不同,因为它是远离我法、远离一切戏论的。

可见,自空、他空全是分别念的安立,真正的如来藏,超越了这些概念。

在印度历史上,月称论师和月官论师就二转、三转法轮,辩论了长达七年之久,但最终他们的观点还是融为了一体。因此,我们作为后学者,应在前辈们抉择的理论基础上,把二、三转法轮的教义结合起来,直接理解为现空双运。而这种现空双运,也就是超越了心识、超越了自空他空的所谓“大空”,这才是佛陀的真实密意。如果要详细了解这个道理,可以研究一下麦彭仁波切的《他空狮吼论》。

总之,“他空”在佛教中的专业性很强,是有一定深度的研究领域,短短的文字可能很难描述它的真正涵义。

“金钱要布施,

爱情要奉献,

名声要服务于众生,

这样才会终生快乐。” V1CCUKnNe4TO2sS1YKKir/qzW+5O31O8ifJpFIRzPXMyaBM4gYldcyLpT2Bht77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