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佛教的利他性

ALTRUISM IN BUDDHISM

陈坚教授:

这次特意邀请了喇荣五明佛学院的索达吉堪布,给我们讲讲佛学方面的道理。

索达吉堪布,是四川甘孜人,年轻时在甘孜师范学校读书,出家以后,专业是藏传佛教。堪布对儒学、道家等中国传统文化,也非常了解。近几年去过很多著名的大学,像北大、人大、复旦、南大,并作过很多讲座,深受学生们的欢迎。

索达吉堪布所作的学术工作,一方面是把藏传佛教的很多佛典,翻译成汉语——对我们汉传佛教而言,最初翻译过西域的佛经,后来又翻译了印度的佛经,接下来的一个潮流,可能就是翻译藏传的佛经了。这是我们了解藏传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堪布做的一个工作。另外一个工作,就是堪布还传播儒学,讲过《弟子规》,在汉藏交流层面做了很大贡献。

今天要讲的是“佛教的利他性”。利他性,是大乘佛教的根本特征之一。下面,让我们听听堪布是怎么诠释的。好,现在把时间交给堪布——

陈教授多年来带佛教的研究生、博士生,自己也读过佛教博士,我非常佩服!我曾在1999年去过泰国,那里的很多大学都有佛教博士,也有许多佛教的博士生导师。我看了以后特别羡慕,觉得“汉地知识界对佛教若也有深层的研究,该多好啊”,当时有这样一种向往之心。

而现在,汉地很多大学都开设了宗教系,对佛教有各方面的研究和学习。听说你们山东大学,除了对佛教研究以外,对其他宗教,如基督教、道教等也均有涉猎,这是非常好的。任何宗教,只要对众生有利,我们都应当尊重。

我个人而言,只是一名普通的出家人,对儒教等很多思想比较有兴趣,但没有什么更深的研究。你们山东,可以说是“孔孟之乡,礼仪之邦”,是儒教的发源地,孔子、颜子、孟子等儒家五圣 都出自这里。儒教所提倡的“仁爱”,与大乘佛教的“利他”也有不少相似之处,所以,下面介绍的“佛教的利他性”,相信大家并不会特别陌生。

一、佛陀与历史伟人不同

在座各位研究生、博士生,对佛教应该都比较了解。我本人多年来研究佛教,得出来的结论是什么呢?所谓的佛陀,并不是传说或神话中的人物,而是在人类历史上实实在在出现过的。这一点,不仅是我们佛教徒认可,现在的学术界也不得不认可。

大家都知道,最近佛牙舍利在缅甸供奉时,该国举行了隆重的恭迎仪式,缅甸副总统等2000多人,先是到机场列队恭迎;随后,缅甸总统率6000多名政府高官,在佛牙舍利的供奉地恭迎。在缅甸供奉48天中,每天会有多少人虔诚朝拜,应该也不难想象。以前佛指舍利被迎请到台湾时,短短的11天中,每天的朝拜者都超过十万,前后共有百万人前去瞻礼……

现在是21世纪了,人们有很强的辨别能力,不可能盲目信仰一种东西。那么,仅仅是佛陀的一节指骨,为什么就有这么多人尊重呢?这肯定有一定的原因。前段时间,我去西安法门寺时,也瞻礼了佛指舍利。听说国家为了保护佛指舍利,投入12亿修建地宫及合十舍利塔。当时,我一边顶礼,一边生起无比的信心。

人类发展到今天,曾涌现过许多著名人物,但他们有没有受到后人如此崇拜呢?大家应该有目共睹。像牛顿的话,他死后安葬于英国皇家教堂——西敏寺 (Westminster Abbey) 的“诗人之角”,在那里,还有莎士比亚 (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 、达尔文 (Charles Darwin,1809-1882) 、丘吉尔 (Winston Churchill,1874-1965) 等名人的墓碑。

还有爱因斯坦,他生前在遗嘱中要求,把骨灰撒在不为人知的地方,不建坟墓。但一个叫哈维的美国医生,却偷偷把他的大脑切了下来。为方便研究,他将爱因斯坦的大脑切成240块,分别装进10个储存切片的盒子里和2个大广口瓶中,精心保管。这件事曝光之后,没有给哈维带来任何荣耀,反而令他一直背负“盗脑者”的恶名,遭到很多人唾弃。他为此不得不辞去职务,并一度失踪。42年后,他才正式把爱因斯坦的大脑,交给了普林斯顿大学医院保管,让它回到了爱因斯坦逝世的地方。尽管后人对这个大脑作了一些研究,但在人们的心目中,它肯定没有佛陀遗骨那样的加持。

当然,也许因为我是佛教徒,以偏袒心对佛陀有一种敬仰、赞叹。但客观来讲,大家应该需要思考,看世间上被这么多人崇拜的事物,到底是不是一种迷信?佛陀为众生广开八万四千法门,藏地、汉地的《大藏经》中有那么多经、律、论三藏教典,它究竟有什么样的内涵?

在座的很多学生,听说也研究过佛教的《金刚经》《大乘起信论》。你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现佛经与世间文字有极大差别。我们都受过一些学校教育,小学、中学、大学的课本学了以后,不一定需要永远学习、永远供奉。而佛经却与之不同,短短一部《心经》,不管是谁看了,都有无穷的回味,都能获得无比的加持、无尽的利益,这就是佛陀不可思议的威德力。这一点,有智慧的人无法否认,这个事实谁也抹杀不了。

因此,我们首先要知道,所谓佛陀到底是什么样的?他的前世虽有许多精彩公案,但更重要的是,这一生在我们人类面前,他示现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今天在座的很多人,有些真正信仰佛教,有些也不一定,但不管怎么样,我们都应该去了解它、研究它,因为它不单单是一种信仰,更是一种智慧、一种教育。

在佛教中,除了出世间法以外,对世间的天文、地理、人文等知识也涵盖无余。假如它是一些落后的教条,又岂会有如此超越的智慧?就拿天文学的部分内容来说,当时佛陀不依靠任何仪器,就将宇宙的运行规律揭示得淋漓尽致,这种智慧令后人实在无法想象。

二、佛教精髓唯有利他

大家都清楚,由于一些历史原因,传统文化受到了史无前例的重创,这对人类有非常大的损害。如今这一代人,无疑就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为什么呢?因为在他们的人生信条中,除了追求金钱、地位、美色以外,什么道德理念都没有。

当然,我也承认,极个别的古代传统是比较落后,不一定适应当今的国际化潮流。但人类对于道德的崇尚与重视,却不应该弃如敝屣,而应当尽早恢复起来。

我不太清楚你们这边对传统文化的研究怎么样。其实,在古人的教育中,尽管没有佛教那样高深莫测的理论体系,但对为人处世、孝顺、仁义、礼仪等方面,还是有相当殊胜的教言。

现在很多人可能因为环境的影响,对好坏、善恶的分辨能力特别差,甚至有些人对“厚黑学”津津乐道,宣扬脸皮要厚如城墙、心要黑如煤炭,这样才能成为英雄豪杰。他们以为,只有变得越来越坏,才能活得越来越好,在这种观念的引导下,开始肆无忌惮地损人利己,这样的结果,只能是南辕北辙。不想痛苦,痛苦却一个接一个降临;想要快乐,快乐却像仇敌一样被灭掉了。

其实,若想真正获得快乐,佛教中早已告诉了我们答案——唯一就是利他。《大乘四法经》中也说:“世间明慧者,应发菩提心。”世间上有智慧的人,应该发起利他的菩提心。

不知道各位对“菩提心”陌不陌生?假如你们对它有个全面的认识,将来的人生之路,必定不会走得很艰难,不会一直困在自我的圈子里,看不到更广阔的天空。当然,作为世间人,爱自己、爱自己的家庭,这也无可厚非,但若一味如此,从来也不关心他人,这种爱就没有太大的价值可言了。

那么,什么叫菩提心呢?从究竟意义上讲,是愿天下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获得圆满佛果的发心。这是最上等的发心,非常难以生起。就算有些人一生研究佛经、修行佛法,口头上会这样讲,可是不要说对一切众生,仅仅是跟自己关系不好的人,不说去利益他,就算是想让他快乐的心,也生不起来。

今天的这次交流,大家如果记不住其他内容,只要记住了“菩提心”,也就不枉此行了。虽然“菩提心”是佛教的专用名词,但如果不懂这个,对大乘佛教根本无法研究。我遇到过很多研究佛教的学者,他们口口声声会说“菩提心”,但实际上不要说修行,连字面意思也解释不来。菩提心是大乘的根本,假如不了解它的深意,只是把它看得特别表面,跟慈悲心、善心、慈善等混为一谈,这是相当遗憾的。

所谓的菩提心,分为愿菩提心、行菩提心两种。愿菩提心,是发愿要利益天下一切众生,令其获得佛果;而行菩提心,则是在此发愿的基础上,于实际行动中真正去做,去行持六度万行。

这样的菩提心,理论上了解了之后,还要付诸实际,不能只是嘴巴上会说,可是一刹那都没有修过。如果你真的修过了菩提心,不但有助于世界和平、众生安乐,而且对自己身心各方面,也有特别大的利益。如《涅槃经》中云:“何人一刹那,观修菩提心,彼之诸福德,佛陀不能量。”意思是,哪怕只修了一刹那的菩提心,它的功德之大,连佛陀也无法衡量。

这个说起来可能太大了,你们不一定马上能懂,但即便无法一下子发起菩提心,也可以从慈悲心开始修。如今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剑桥大学,都建立了一些禅学社,专门修慈悲心。据我了解,国外的大学教授,甚至是小学教师,经常让孩子修慈悲心——慈心,是愿所有的生命获得快乐;悲心,是愿所有的生命远离痛苦。这样的慈悲心,上午修十分钟,下午修十分钟,一两个礼拜以后,再通过仪器检测,就会发现他们的心很柔和、很调顺。即便是以前脾气特别暴躁的人,心情也变得极其开朗、轻松了。所以,国外的许多医院管这个叫“轻松治疗法”。

我们的一些高等大学,研究佛教时,对此也可以借鉴一下,不能只停在理论上,否则很容易变成“法油子”。现在许多研究佛教的博士、博士后,在文字上会写、口头上会说,但内心与大乘佛法完全没有挂钩,甚至越学越有成见,对佛陀、对佛教历史、对最甚深的佛理,经常带有一些诽谤之词,这是非常不合理的。若想真正领会佛教的精神,至少也要修一下慈悲心、利他心,不然,什么滋味都没有品尝到,是很难评论其好坏的。

三、高僧大德的利他心

1.阿底峡尊者的开悟

关于利他心,我特别喜欢一个故事,讲的是藏传佛教中噶当派的创始人阿底峡尊者。这个故事对我的启发很大,在此也想跟大家分享一下:

阿底峡尊者,是公元11世纪印度最伟大的班智达。他原是东孟加拉国的王子,需要继承王位。有一次,度母在梦中告诉他:“你已当过五百世的班智达,解救众生脱离轮回苦海是你的使命,不可以半途而废。”他醒来之后,认清了自己过去的愿力,于是离开王宫,舍弃红尘出家为僧,依止当年印度著名的罗侯罗尊者为师。在上师的教导下,他很快就精通了三藏,并对诸多佛典过目不忘。

有一天,他在看书的时候,突然产生一个怀疑:“直接通往开悟,哪一条路是最迅速的?如果遵循大乘菩萨道,必须在无量劫中救度他人,才可达到涅槃彼岸,那么,我有可能达到开悟吗?”

他为此去请教上师,上师告诉他:“你太关心自己的成就了。长养菩提心,忘却自己的利益,多关怀他人的福祉,才是解脱的唯一途径。执著自我是痛苦的根源。”

此后不久的一天,他去转绕佛陀成道地——菩提迦耶,看到两个非常美丽的女子在对话。其中一个问:“什么是达到开悟的最好修行方法?”另一位回答:“无我的菩提心是成佛的大道。”

第二天,他又去佛塔及塔旁的菩提树绕行,听到一个老乞妇告诉一个麻风病人:“菩提心是超越苦海、获得开悟的最好方法。设身处地多为他人想想,放弃自私自利的想法。”

他听了以后,心想:“这里的每一个人,从最高雅到最卑贱,似乎都知道开悟的最好方法,和我上师说的一模一样,只有我一个人还迟疑不定。”

第三天,他手持念珠缓缓转绕圣殿,看见一只小鸟栖息在观世音菩萨像的膝上,佛像开口对小鸟说:“具备舍弃自己、爱护他人的菩提心,是圆满证悟的最好方法。”就在这一刻,他所有的疑惑都烟消云散了。

了知菩提心的重要性后,他前往印度尼西亚,依止金洲大师12年,唯一修持菩提心,最终获得了开悟。

后来,藏地因朗达玛灭佛,佛教遭到了毁灭,为了重振佛教,国王智慧光多次派人迎请阿底峡尊者。尊者祈祷度母,请求指引。度母告诉他:“如果前往藏地,你可以利益无量众生,但寿命会缩减20年,原本能活到92岁,去了藏地的话,将于72岁圆寂。”尊者为了众生,义无反顾地去藏地弘扬大乘佛法,并开创了噶当派,撰著了《菩提道灯论》——众所周知,《菩提道次第论》即由此而来。

阿底峡尊者所讲的菩提心修法,一直到现在,在藏地也保存得完好无损,所有传承教言、修行次第不但在寺院里随处可见,在世间上也广为流传。我个人对汉地、藏地的很多文化比较了解,相比之下,藏地在菩提心方面的窍诀,确实有不共的优势。这方面,阿底峡尊者功不可没。

如今,国内外有很多学者,对菩提心的教言十分感兴趣。可是在研究的过程中,单单从理论侧面来了解,是远远不够的。比如像“万法无常”,这个道理谁都会讲,可你若没有真正修过,面对生死大事时,光会说也派不上用场。所以,佛教中的很多道理,尤其是利他心,需要在实际中去运用,平时的所作所为,应该经常想着利益别人。

现在很多人,不管在什么工作岗位,目光总是盯着金钱,一天90%以上都想着自己,从来没有想过怎样尽己所能地帮助社会,为天下苍生做些有意义的事情,这是特别不好的。当然,完全不管自己的衣食住行,作为世间人来讲,恐怕也做不到。但你越是想着自己,越得不到很多利益;越是心里装着别人,自己的利益反而会不期而至。

2.华智仁波切与寡妇

近年来,常有媒体报道一些道德沦丧的现象,让人听了以后,感觉现在的人心大不如以前了。在我们藏地,一个人如果在路上被车压了,我可以拍着胸口保证:99%以上的藏人肯定会马上停车,全力以赴地抢救他。不要说是一个人,就算一头牦牛,大家也会想办法去救它,或者给它念经,不可能对众生的痛苦视若无睹。

在19世纪,藏地有一位鼎鼎有名的大成就者,叫华智仁波切,他的名声可谓家喻户晓、人尽皆知。一次,他徒步去石渠举办法会的途中,遇到一位寡妇带着三个孩子,也准备去参加法会。他见孤儿寡母十分可怜,便背起第二个孩子一路同行。有时尊者背着孩子去化斋分给大家,有时女人抱着小孩子去乞讨一起分享,有时大孩子去讨饭共同享用,人们都误以为他们是乞丐一家。后来一直到了目的地,女人才知道他就是华智仁波切。

这个故事虽然很短小,但我们也可以此来观察一下,自己在生活中遇到可怜人时,会不会出手去帮助他?对大多数人来说,自己的亲朋好友遇到困难时,伸出援手肯定义不容辞,但素不相识的人受苦了、遇难了,甚至是一些动物被杀了,自己往往不屑一顾,这就是没有利他心的表现。

前段时间,我跟一些知识分子探索生命价值的问题时,刚开始他们因为后天教育的影响,总觉得人类的生命才有意义,其他生命不值得关爱。但后来通过互相讨论、辩论,他们渐渐意识到了,每个生命对苦乐的感受都一样,都喜欢快乐,不希望感受痛苦。这一点,不仅仅是人类如此,其他动物也是同样。所以,对于这个问题,大家也值得好好思考。

四、利他心对我们极有利益

其实,我们佛教的核心,就是希望天下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这在其他宗教或学说中是没有的。或许有人认为:“这根本做不到,所以这种精神不一定很伟大。”但实际上,且不论这能否做到,仅仅是生起这样一颗菩提心,它的功德如果有形色,整个虚空也容纳不下。如《宝积经》中云:“菩提心功德,若有色方分,周遍虚空界,无能容受者。”而且,有了菩提心的话,可以治愈众生的一切心理疾病,施与他们最究竟的安乐,诚如《无畏授所问大乘经》所言:“菩提心功德,是胜妙良药,一切病能治,施有情安乐。”

这些经典的字句,希望各位要细细体会。其实,研究佛经并不是那么简单的,表面上看来,《心经》《金刚经》《地藏经》的文字不是很多,但它里面的甚深涵义,很多人穷尽一生绞尽脑汁也难以领悟。

也许有些人会问:“佛教如果真有这么好,为什么很多人都不信?”其实,任何一种高深的学问,不管是科学知识,还是佛教道理,能接受的人肯定只是少数,不可能人人都完全明白。就像懂得珍宝价值的人,在世间上也是如凤毛麟角,一般人很难分清真伪——不过,如今信佛的人也为数不少,据统计,中国13亿人口中,信仰佛教的就有1亿多,那么若算上没有统计的,应该会更多。

你们作为大学生,将来如果想研究一些古文化,了解佛教是不可缺少的,不然,写出来的文章会没有味道。因为佛教涉及宇宙、人生的方方面面,若不具足这种更深更广的智慧,研究一些事物会非常肤浅、非常表面。

尤其是每个人在这一辈子中,都要面对死、面对病、面对各种苦难。在这个时候,若能掌握大乘佛教的一些调心方法,比如自他平等、自他交换、自轻他重,还有阿底峡尊者传下来的知母、念恩、报恩等修法,不要说来世,今生的人生态度和观念,也会有极大的改变。

有些人可能想:“不能学得太深入了,不然的话,最后会不会出家,跑到山里去了?”这种想法在汉地比较常见,尤其是一些佛教徒的家人,非常担心学佛会毁了他的前途。其实这完全是杞人忧天,每个人的缘分不同,学佛不一定都要出家。从佛教历史来看,就算是释迦牟尼佛在世时,学佛的大多数也是在家人,出家人只占少部分。正因为如此,佛陀为在家人所讲的经典,数量是非常丰富的。

在西方国家,研究宗教和历史的人,最能得到人们的尊敬,而学经济贸易的,反而不一定很受重视。可在中国恰恰相反,再加上因为八九十年代的一些电影,误导了人们对佛教的看法,大多数人都认为出家是走投无路下的逃避之举,正常人不可能出家。

其实,一个人不管是否出家,至少也应具备一种信仰;即使没有信仰,也应该了解一下利他的教义,这样对人生、对社会才会有利。现在特别缺乏无条件利益别人的精神,而这一点,正是大乘佛教的精髓所在。

很多人都知道佛教中的“菩萨”一词,其实菩萨又名菩提萨埵,意思就是勇敢的心。为什么勇敢呢?就是他敢于放弃自己的一切,万难无畏地投入利他事业中,这是一般人根本做不到的。有些人总以为,菩萨只是寺庙里的塑像,实际上倒不一定,若能在生活中为了利他而不顾自己,这才是活生生的菩萨。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若有一颗利他心,就算暂时受到了各种不理解、侮辱、挖苦、蔑视,自己也问心无愧,每个人做事应该凭良心,这比拥有任何金钱都珍贵。青海那边就有一位出家人,听别人说,他是真正的菩萨。为什么呢?因为他自己的生活特别简单,平时只要是别人的事情,就愿意去帮忙,哪怕被人冤枉了也无所谓,他一生中都是如此。我们的社会,特别需要这样的人。现在的教育总是教我们怎样成功,怎样获得地位、财产等,许多学校也从来不讲利他心,假如长此以往,人类的未来会怎么样?真的不难想象。

当然,利他心的内容非常非常多,今天在短短的时间里,让大家完全明白它的重要性,也比较困难。但总的来讲,利他心就像一颗珍宝,它随时都可以散发光芒,遣除自他内心的愚痴黑暗,给我们指明人生的正确方向,故大家不可不重视!

现场互动

问:我是山大哲学系的老师,搞西方哲学的,但对佛教特别感兴趣。我有一个困惑:比如我走在路上时,遇到一个人需要帮助,但我又有特别紧急的事要去做。如果我帮他,就会耽误非常重要的事情;如果不耽误事情,就没法救他,这该怎么办?

堪布:这位老师问得很好!在这种情况下,关键要看自己的利他心重不重。

尤其当别人遇到生命危险时,假如你的利他心特别重,那么即使自己的事情耽误了,也会想方设法去救他。反之,一个人利他心不重的话,就算没什么要紧的事,也会前前后后顾忌很多,不愿意伸出援手。

所以,应该怎么去抉择,这个很难一概而论,要视每个人对他人的爱重程度来定。

问:我还有个困惑:现在骗子特别特别多,假如在路上遇到乞丐要钱,我是给他还是不给呢?

堪布:佛教中并没有要求,作布施时连是不是骗子都不必观察,就一定要把财物都给他们。一般而言,布施的时候,需要用智慧来抉择:被施者是否真的贫困。假如遇到的是骗子,也可以不给。

但有些人,因为自己比较吝啬,便把所有的可怜人都看成骗子,这不太合理。有些乞丐是真是假,基本上也看得出来。倘若实在看不出来,就以自己当时有没有慈悲心为准。

问:我是山大生命学院的研究生。请问,对于菩提心,我们应该怎么修持?

堪布:菩提心的修法特别多,有愿菩提心、行菩提心的修法,也有自他平等、自他交换等修法。具体在《三处三善引导文》《前行》等中都有介绍。

简单说的话,你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观修:把自己的快乐奉献给众生,众生的痛苦自己代受。

有些人觉得这太可怕,别人有传染病的话,会不会因此而传给自己了?实际上并不会这样,大可不必有此担忧,反而依靠菩提心的强大力量,你可以获得不可思议的利益。

问:我们怎么寻找正确的人生方向?

堪布:人并不是只有这一辈子,生命会延续至生生世世,所以,我建议大家了解一些佛教的理论,这对你们不会有任何危害。

我本人翻阅过《大藏经》,以及古今中外很多典籍,通过对比,发现佛教对我们的人生,确实有难以想象的指导作用。因此,从佛教中寻找人生之路,我觉得是最明智的。

问:我是山大中医专业的学生。请问,利他就要放弃自我,那放弃自我之前,是不是先要找到真我,就像爱他人就要先学会爱自己一样?如果是这样,怎样找到真我、找到自我?

堪布:若想找到真我,完全可以通过利他这一途径。

按照佛教的观点,执著自我,实际上是一切痛苦的来源。大家也可以想一想,自己往昔所流过的眼泪,到底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利益众生?一观察就会发现,人生中的一切痛苦、烦恼、不安,根源统统都是自我——为了“我”的工作,我们辛辛苦苦;为了“我”的感情,我们患得患失;为了“我”的身体,我们殚精竭虑;为了“我”的待遇,我们怨天尤人……

只要执著自我,痛苦就会如影相随、挥之不去。而只有放弃自我、选择利他,证悟了无我的境界后,才能找到真我。这一点也是佛教中最深的地方。

如今很多年轻人,生活的压力、世间的竞争特别重,若能通过学习佛法,得到一定的境界,很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所以,对当前来讲,佛法是特别宝贵的精神妙药。

问:我是山大中国哲学专业儒学方向的,很荣幸见到您。听了您讲的菩提心,我受益匪浅!请教您一个问题:儒家讲的“仁”和菩提心,相同之处在哪儿,不同之处又在哪儿?有没有一个境界的高低?

堪布:我对儒教典籍很有兴趣,也学习过一些,它的理念对当前来讲不可缺少。不过,儒教的“仁”,范围只涉及关爱人类,时间也仅限于今生。而菩提心的范围,包括天下一切生命,从时间来讲,是生生世世。

现在很多人没有专门研究这些领域,以至于概念上有点模糊,觉得二者好像一样。但实际上,佛教是非常甚深的,不管你研究《法华经》《华严经》,还是中观、唯识的思想,都很容易体会到这一点。当然,有些人如果没有公正的态度,对此只是一味地排斥,那就另当别论了。但你若是有兴趣,进入这样的领域后,就会发现它确实不可思议。

所以,儒教的“仁”和菩提心的相同点,是对人类都有一种仁爱之心。但在爱的广度和深度上,二者之间有一定的差别。

问:我是山大佛教专业的研究生。您能否通过在汉地、藏地的所见所闻,比较一下汉藏佛教之间有何不同?

堪布:以前,汉地对藏传佛教的认识非常少,直到1987年,法王如意宝前往五台山,汉地很多人才开始慢慢接触藏传佛教。

汉传佛教历来推崇吃素、参禅、念佛,这方面比藏传佛教做得好。而藏传佛教中提倡辩论,以此可消除对佛法的各种疑惑;同时,它有系统的修学次第,就像现在的高等教育,从小学到大学之间,一层一层的知识学习,所需时间约十到二十年;此外,藏传佛教还有很多修行人,通过长期的讲法、辩论、造论,以及各方面审核,具备合格的法师资格。

总体来讲,汉传、藏传都是大乘佛教,没有太多的差别。不过,希望汉传佛教今后不仅要在寺院里弘扬,还应该在老百姓中、大学里,传播佛法的教义,尽量创造这样一个机会。

如今汉地很多人特别虔诚,但有点偏于形象化,到寺院里去只是拜佛、烧香、办皈依证,却不明白自己为何要皈依、皈依的好处是什么,这样的话非常盲目,也不是真正的佛教。

还有许多佛教徒,别人问他学的是大乘、小乘,他很得意地说是大乘。但以什么来衡量你是大乘佛教徒呢?很多人却一无所知。其实,大乘与小乘的区别,唯一要看有没有利他的菩提心。若没有度化一切众生的这颗心,即使你天天修庙,天天做很多很多善事,也根本谈不上是大乘佛教。

所以,现在形象的东西比较多,真正通达佛理的却非常少,这是比较遗憾的地方。

问:请您介绍一下藏地现在的宗教状况。比如说,佛教以外的宗教,与佛教有没有一些冲突?藏传佛教内部也有许多宗派,彼此之间有没有矛盾呢?

堪布:在我们藏地,除了佛教以外,历来很少有其他宗教。近几年虽然也有极少数的,像我的家乡,信基督教的可能有几户,但现在基本上没有了;还有甘肃那一带的藏族人,也有信伊斯兰教的,但也不是特别多。所以,到目前为止,其他宗教在藏地并不兴盛。

而佛教,是从公元333年起,兴盛于藏地的。时至今日,尽管它经历过风风雨雨,像历史上的朗达玛灭佛,但佛教的清净传承仍保存完好,并吸引了国外很多学者前来求学。

藏传佛教的内部,分为格鲁、萨迦、宁玛、噶举、觉囊等八大教派。过去极个别地方因为教派不相同,稍微有过一点不和,但如今各教派之间非常和睦,都承认修行之道是最初发菩提心,中间积累资粮,最后获得佛果。所以,各派教义在大的方面,应该说没有任何冲突。

问:我们是山东大学的藏族大学生。非常感谢堪布能来这里讲法,也非常感谢学校提供这样的机会,我们心里特别激动!

学校里有九十多个藏族人,今天下午才知道您来,所以来的比较少。我也是上课时才听说的,我平时不太会骑自行车,但今天骑着自行车就“飞”过来了。本想到宿舍拿哈达,可是时间来不及,所以没拿。

认识您,我们主要是通过网络,您的放生等好多视频,我们看了都感同身受,也经常学习您讲法的视频。请问,我们在内地读大学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另外,我们藏族大学生,对在网络上学习佛法非常热心,也很认真、很积极。可否请堪布在网上多弄一些藏文方面的视频,让我们来学习。要不然,我们学习的方式太少了。

堪布:你们为了求学,来到人生地不熟的异乡之地,非常不容易。在这里,大家应该好好希求真理,学习汉地的优良文化,不要虚度时光。

刚才也讲了,山东是儒教的发源地,而儒教,数千年来一直是汉地的主流文化,就像我们藏地的佛教一样。前不久,我在青海的一个大学里提到过,现在藏族的很多大学生,对自己的传统文化——佛教,不是特别重视;而我去了汉地很多学校,那里的不少老师和大学生,却对藏传佛教极有研究。这一点是值得惭愧的。

所以,希望你们在读大学的同时,既要研究汉地特别优秀的文化,也不能舍弃藏传佛教。

同时,还有一点要提醒的是:现在很多藏族大学生到汉地读书后,把母语忘得一干二净,回家后基本上不说藏语了,对此我觉得很可惜。就算是汉地的学生去国外留学,回家也会讲特别流利的汉语,而不会跟父母沟通时,满嘴都是英语,那我们藏族大学生为什么要这样呢?

好多藏族孩子可能是赶潮流吧,包括我以前资助过的一些大学生,到了汉地某某大学以后,四五年就把自己的语言文字全忘光了,这一点相当遗憾。因此,特别希望在座的藏族大学生,以后应该引起注意。

关于藏文的音频、视频、著作,在“智悲佛网”的藏文版块,以及我的藏微博、藏博客中,都有一些资料。以后因缘成熟的话,我还想开个单独的藏文佛网 ,一方面弘扬藏传佛教这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将现实问题与佛教结合起来,做一些适合年轻人看的东西。

问:佛教有句话叫“看破、放下、自在、随缘”,那么,是不是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宇宙人生的真相,再去放下,才能做到自在、随缘呢?

堪布:不了解佛教的理论,一开始就想看破、放下,是不太现实的。而且,“放下”也不能一概而论,比如行持善法、断除恶法,这些就不能放下,否则,很容易变成善恶不分,误入可怕的歧途。

其实,看破、放下,是修行比较高的一种境界。如果真达到了这种境界,对世俗完全看破了,那出家也可以、不出家也可以,一切都自在随缘,没有任何执著。

但如果是一个初学者,没有系统地学过佛法,也不知如何对治自己的烦恼,光是喊这样一个口号,在日常生活中却是烦恼、执著一大堆,这可能会有点矛盾。

所以,能否做到这一点,需要分个层次。

问:我虽然读了一些佛教书籍,但在生活中,经常第一念想的还是自己,到头来还是以自我为中心,对此我感到挺苦恼。请问上师,怎样才能真正将菩提心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呢?

堪布:将菩提心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是非常非常困难的,但即便如此,慢慢训练自己也很有必要。

我个人而言,学佛那么长时间了,但也经常第一个念头就是“我”,对此感到特别惭愧。所以,我们应经常看些像阿底峡尊者等前辈大德的传记,一点一滴学习他们的行为,逐渐减轻对自我的执著。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可能会天天想着“我”,但通过了解利他的重要、自我的毒害,对“我”就不会那么看重了。

当然,这不是一天两天或者一年两年,就能修成的。只有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最终才会做到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能自然而然想到众生,而不是“我”。

其实,古往今来许多大德都是如此。包括我们学院的一些大德,最初也是下了很大功夫,长期训练自己不管是说话也好、做事也好,时时把利益众生放在第一,久而久之,菩提心的境界才能运用自如。

问:佛教讲用利他心来指导我们的行为,明显强调行为的动机,这样是否对行为的后果不够注重呢?

堪布:做任何一件事情,“因”才是最关键的。“因”好了,“果”自然就好;“因”不好,“果”也不可能好。就像农民种庄稼,种子颗粒饱满的话,才能结出沉甸甸的果实。同样,行为的动机正确了,行为的后果才会圆满。

所以,佛教中强调动机,并不是不注重后果,而是最有智慧地注重后果。当然,有时候自己发心非常好,但事情却没有成功,这不是对结果不重视,而是由于因缘不具足。

问:我是学传媒的,今年已经毕业了。我学佛吃素两年了,正在学《大圆满前行讲解》,每天也会磕大头、念经、观修等。我真心希望所有众生都好,自己能今生成就来度化他们。

我一开始还能每天五点半起床,坚持念经、磕200个大头,但过了一两个月,内在的惰性、厌烦心就慢慢生起来了。我看您的法本里说:“一个好的修行人,一生的修行都像一天一样固定。”但我的心力真的是不够,特别特别自责。

我师兄说:“应该是这个样子,因为你发心越大,违缘越大。”我很想知道,为什么发心越大,违缘就越大呢?

堪布:首先,很赞叹你的修行精神,但我不承认发心越大,违缘越大。

虽然是有“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种说法,世人也常讲“树大招风”,一个人的事业越大、修行越成功,遭遇的违缘就可能越多。但这并不是千篇一律的,也有些人修行越来越好时,一切违缘反而统统消失了。

所以,刚才你那个师兄的说法,我不太认可。现在有些人宣扬的道理似是而非,甚至有时候不懂装懂,别人听了却特别相信,把他的话当成金刚语一样对待,这样可能不太合理。

有时候,的确有些人刚开始非常精进,慢慢就有一些懒惰之举。但只要懂得了修行的重要性,学佛给自己也带来了真实的利益,此时你不会放弃的。

当然,作为一个大城市里的人,经常有说不尽的烦恼,这也是在所难免。但我相信,只要你的修行越来越精进,违缘就会越来越少,成就也会越来越快。

问:我是山东中医药大学的学生。常看到校门口或路边有卖鳖、鱼的,我本想拯救这些生命,但俗话说:“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放生也是一种“买卖”。所以,我就对这种行为产生怀疑、自责,甚至更极端地想,会不会有一种人专门去捉来为了你放生。对此我该怎么做才对呢?

堪布:所谓的“买卖”,不一定都会带来“杀害”,就像放生便是如此,所以,有时候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当然,有些人为了我们放生,是会专门去捕捉一些鸟、鱼,但即便如此,生命也是最宝贵的,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应把救护生命放在首位。

同时,我们在放生的时候,需要注意一些问题,例如不一定非要定期放生,否则,有些人就会摸准规律,专门在初一、十五或者佛的节日里,抓很多动物来高价出售。因此,我们应避开这样的时间,随时都可以放生。毕竟放生是一种偶尔的行为,一个月中随机放一两次,别人也猜不出你的计划,不会为了你放生而去抓。

所以,对于放生的行为,有些人可能需要考虑,若能如此,你所担忧的问题也就不存在了。

问:请上师开示,您有什么样的成就?

堪布:我没有什么成就,只是始终觉得佛法是真理,多年以来自己坚定认真地学习、修行,得到的收获非常大。这种心灵的财富、智慧的财富,很想跟世间上不同角落的人,尤其是苦难深重的人分享。只有这么一颗心,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所谓的“成就”。

问:我是山东大学的博士生。佛教中提倡利他,但我主动去帮助别人,别人会不会因此而欠我的,被动接受了这种因果?这会不会与利他的观点冲突呢?

堪布:佛教中提倡的利他,是无条件的,不希求任何回报。在这种情况下,别人所接受的帮助,将来是不需要还债的。就像一个东西,我借给你,你以后要还;但若是送给你了,你就不用还了。

问:我是山大文学院的学生。我没有皈依佛教,有很多疑惑。请问,在佛陀之前,应该就有世界的存在了,那这个世界是怎么来的?是由谁创造的?

堪布:无论在任何场合,我都很高兴跟非佛教徒进行交流!按我们佛教的观点,在释迦牟尼佛之前,就曾有无数的佛陀出世,所以,这个世界并不只有释迦牟尼佛。

在佛陀之前便已存在的世界,不是由神或上帝创造的,佛教认为,这个世界是因缘而产生的。不仅仅是这个世界,包括春夏秋冬的植物、千奇百怪的动物等,也无一不是如此。这方面的道理,在《俱舍论》《瑜伽师地论》以及密宗的《时轮金刚》中有详细阐述。

“培养一个人的心智而忽略道德,

无异于给社会树敌。” 30l9ZXKvMnKUhdANuuiMnMJL4xhdKdMtI3Poq0Ge/9pVkf+7vQGoodNhhHJduWS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