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言

1983年,保险史上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件是重大疾病保险在南非诞生了,另一件是我本人在中国诞生了。当然,彼时的我和我的家人都不会想到,日后我和保险会结下不解之缘。

虽然我是学保险专业的,也在保险行业从业多年,但比较戏剧性的是,我第一次接触保险,是从“骗保”开始的。当时我还是个中学生,我的母亲被猫咬了,要打狂犬疫苗。下面这段对话发生在我们乡卫生院的诊室里。

大夫:“你妈妈有没有保险?”

我:“没有。”

大夫:“你有没有保险?”

我:“没有。”

大夫:“学校没有给你买保险吗?”

我:“好像有吧,我记得交过钱。”——那时,我还不知道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学平险。

大夫:“那开你的名字吧。”

从业之后,我接触的第一位准客户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是“保险我可不要!”——我想这是很多同行都经常遇到的尴尬局面。那个时候我要是放弃了,我现在可能在另外一个行业发光发热呢。

2021年,我的一个客户拿到保险公司的理赔款后给我转了8万元表示感谢(当然我退还了),那时我很庆幸自己当初没有放弃。

2015年,我开始在互联网上公开讲保险课,至今已经七年多了。我做这件事的初心很简单,就是把我在这个行业中的点滴心得讲出来,没想到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可能这本书能够出版,和我当初选择公开讲保险课有关吧。

这本书的主题是重疾险,写作风格沿袭了我一贯追求的“用人人都能听懂的话讲保险”,更像是“闲谈”而不是“上课”。我希望能跟大家以一种轻松的方式,交流有关重疾险的基本知识和常见误解。更多时候,我提供的是解答问题的思路要点,而不是教科书式的唯一正确答案。如果你读了之后能有自己的想法,或者想要反驳我,那正是我期待的。也许有人批评我这么写作不够严谨,我接受批评,欢迎反驳;但是,我坚持这种写法。

黄仁宇先生在《万历十五年》一书中写道:“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其间关系因果,恰为历史重点。”

人生和历史一样,一个小小的选择,再加上坚持,也许会在未来的某个时点得到一个不期而遇的惊喜。

那么,写了这本书的我,未来会遇到什么惊喜呢?读了这本书的你,未来又会遇到什么惊喜呢?

也许,只有时间知道答案吧。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陈凤山
2022年10月于杭州 iHVTWwmmWKJhR8ygbkG4dvirCzjG0Ut3OhogD3OXIlRk593nQDQjyufAElydA6d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