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诗神的一生

在中国文化的历史上,有一位非常有趣的“大吃货”——哦不,准确地说是“大文豪”。他才高八斗,诗词书画样样精通,堪称北宋的顶级才子,连北宋皇帝宋神宗都夸奖他。

他也是非常乐观的人。他曾多次被贬,但不管所到之地的环境有多么恶劣,他都能活得有滋有味,还顺手创造了不少美食传说。

这位拥有“大吃货”“大文豪”双称号的人,就是这次不白吃要讲的主角——人称“东坡居士”的苏轼。

苏轼出生于一〇三六年 的四川,因为出身于一个文豪家庭,苏轼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据说,他的文豪父亲苏洵对他教学很严,即便苏轼人到老年,他也会因为年少时的经历而做梦惊醒。

得益于苏洵的严格教学,苏轼和弟弟苏辙的文学造诣突飞猛进,哥俩年纪轻轻便跟随父亲一同进京赶考。当时的主考官是文坛泰斗欧阳修,欧阳修看到苏轼的文章后赞叹不已,逢人便夸。

之后苏轼成功入朝做官。就在一切顺风顺水的时候,另一位我们熟知的人物——王安石,带着他的变法风暴来了。当时,北宋因为闲官和闲兵太多,每年都要消耗巨额资金,为此王安石便与宋神宗联手,对北宋的军事、经济等方面进行制度改革,想尽一切办法富国强兵。

不过由于变法在推行过程中操之过急,百姓在变法下的日子是水深火热的。苏轼虽然没有完全否认变法,但他最看不了百姓受苦,于是加入到了反对变法的保守派里,和司马光一起与王安石互㨃。

后来,变法派和保守派的斗争愈演愈烈。眼看形势不妙,苏轼为了明哲保身,最终决定外调到杭州做官。

苏轼到杭州任职后,曾游览西湖。西湖美景令苏轼心情大好,变法、派系斗争都被他抛到脑后。他还作诗记录下他看到的湖光山色。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不过,杭州虽然景美,但是百姓的日子却过得很不是滋味。苏轼深入民间,见到不少因为新法而受难的百姓,因此苏轼想尽办法帮助他们,并用诗词记录下他们的悲惨生活。

后来,苏轼又到密州(治今山东省诸城市)等地做官,他为百姓做了不少事。然而此时,一件改变苏轼命运的大事发生了,变法派为了进一步打压保守派,便利用苏轼的文章诗词大搞“文字狱”,无中生有地说他暗藏祸心,阻碍变法。推行变法的宋神宗知道后自然是生气的,立刻就要御史台调查这件事。

就这样,乌台诗案爆发了。宋神宗派出官差押苏轼回京,苏轼虽然提前得到了这个消息,但他还是十分慌张,不知道自己会不会被杀。

官差允许苏轼在进京前回家探望家人。结果,苏轼到家的时候,家人早已哭成了一片,他们都以为苏轼要被押杀了。苏轼只好笑着安慰他们,叫他们不要担心。

不过,事情远比苏轼想象的要严重。变法派将他打入大牢,多次要将他置于死地。其间苏轼的弟弟和朋友们想尽一切办法救他,最终在多人的努力下苏轼得以轻判,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但他弟弟苏辙也被降了职,不少人也因此受到牵连。

一〇八〇年,苏轼被贬到了黄州(治今湖北省黄冈市),他的人生也到了最低谷。他在此时不仅身份低下、收入微薄,还因身为罪官而受人监视。为了生活,他只好带着家人在城东的一片坡地上劳作,从此他就有了“东坡居士”的称号。

好在苏轼的性格一直很乐观,他不久便融入了当地生活,没事时就和邻居喝喝酒,交流下种田的经验。加上黄州有许多水果特产,鱼、蟹、猪肉更是十分便宜,这让苏轼的吃货属性也彻底暴露出来,他顺手发明了很多美食,还专门创作诗词以做纪念。

之后几年,苏轼一直在黄州、常州的周边游历,这期间他想通了很多事情。苏轼知道自己无缘官场后,便开始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快乐,他将所有的情感寄托在诗词创作中,写出了许多传世名篇。

有一天,苏轼在赶路时天空下起了雨,他不仅没有急着回家,还兴致勃勃地一边淋雨,一边散步。雨停后,他心潮澎湃,写下了一首《定风波》来表达他放下负担后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一〇八五年,宋神宗驾崩,变法派逐渐失去势力,保守派的司马光被任命为宰相,苏轼也被起用,之后从罪官上升到三品的翰林学士,负责给皇帝草拟圣旨。此时他意气风发,觉得自己重获新生,他更加努力工作,造福于民,他在百姓心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

不久,司马光开始打压变法派,废除新法。可这时的新法在某些方面已经获得了一些成果。由于司马光与变法派的积怨太深,他全面废除了新法,不管别人说什么。

这一点让苏轼很不爽,他认为变法中有益的地方应该保留,政令这么反复,最终倒霉的还是老百姓,他因此没少和司马光吵架。

这一举动使得苏轼在两个党派间都遭人白眼。后来,弹劾他的奏折越来越多。这让苏轼感觉自己好像身在苍蝇堆里,他实在是心烦。最终,在一〇八九年,他自请外调到杭州,不再参与任何争斗。

来到杭州后,苏轼在这里大搞基建、治理西湖,深受百姓的爱戴,过了几年舒心的日子。可好景不长,宋哲宗亲政后,决定再次开始变法。一些变法派的重臣重新得势,他们又开始打压保守派——将苏轼贬到了惠州(今广东省惠州市),准备让他慢慢地受苦。

好在苏轼有着乐观的性格。他到惠州后,看到什么都觉得很新鲜,且时常还有仰慕他的人与他结交,倒也淡化了谪居生活的艰苦,日子也算过得有滋有味,他还写下了不少内容轻松愉悦的诗。

纵笔

苏轼

白头萧散满霜风,

小阁藤床寄病容。

报道先生春睡美,

道人轻打五更钟。

不过这一举动却害了他。由于苏轼的诗名满天下,所以他的每一首新诗都会快速地风靡全国。据说,变法派的人看到诗后气得够呛,于是一〇九七年,他们决定将苏轼贬到儋州(今海南省儋州市)。

北宋时期的儋州属于蛮荒之地,苏辙担心哥哥此去之后,兄弟二人怕是再难相见了,于是陪苏轼走了很久。在兄弟分别前夕,苏轼的旧病复发,苏辙照顾他一夜,反复叮嘱他以后一定要注意身体。

到儋州后,苏轼发现这里的生活条件实在是太恶劣了,气候炎热、物资匮乏,他没地方住,只能借宿在官舍的破屋里。不过乐观的苏轼总是能苦中作乐,他很快便与当地人打成一片,为他们办学堂,教书育人,他还找到了不少美味,变着法地犒劳自己。

一一〇〇年,天下大赦,苏轼终于可以北归,他乘船离开了海南岛。在离岛的途中,他心潮澎湃,特别高兴,还作了一首诗来表达他当时前所未有的兴奋心情。

下船后,苏轼来到了广州,许多朋友为他设宴庆祝。大家因为太久没见了,所以有说不完的话。在一次宴席上,一位老朋友高兴地与苏轼聊天。

后来,年迈的苏轼染上重病,卧床不起。在他弥留之际,他的一位高僧朋友来看他,并劝他想想来生的事,他还乐观地与高僧打趣。

一一〇一年,苏轼死在了前往常州的路上,享年66岁。

苏轼的一生虽然充满曲折,但他依然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宝贵的财富。无论是诗词赋还是美食,他都展现了无与伦比的才华、乐观向上的性格和风趣幽默的灵魂。

苏东坡的小趣事
有趣的灵魂,自然能说出有趣的话

苏轼非常风趣幽默,堪称北宋第一“段子手”。他在《文与可画筼(yún)筜(dāng)谷偃竹记》中写道:某天晚上,文与可一边吃饭,一边看苏轼送他的诗,由于诗的内容太有趣,文与可顾不上咽下嘴里的饭,直接放声大笑,于是他将饭喷了满满一桌。此次事件也创造了一个经典成语——令人喷饭。

还有一次,据说是黄庭坚去苏轼家做客,苏轼高兴地跑出去迎接黄庭坚,苏轼的妹妹见他的样子有趣,便说了句上联“阿兄门外邀双月”,双月合起来是“朋”字,她在暗示苏轼与黄庭坚关系好。苏轼听完脑瓜一转,立刻回了句下联“小妹窗前捉半风”,风的繁体字为“風”,半风就是“虱”字,苏轼的潜台词就是“小妹在窗前捉虱子,她们的关系真好”。苏轼的妹妹听完特别生气,脸色都变了。

苏轼不仅喜欢用诗词调侃他人,他给别人写信时用词也十分特别。他为了表达自己的心情,特别爱在文中用“呵呵”做结尾。“呵呵”是外来词,它是随着佛教传入中国的。苏轼笔下的“呵呵”,呈现出的是一种皮笑肉不笑的感觉……

苏轼的很多朋友收到过他的信,比如前文提到的文与可,他是北宋时期著名的书画家。苏轼曾写信向他索画。 IWMgEjSkwxtIzCJPq7oiOVMJWvLIJbsqsMeT+Ev/AHbtq7vS32v+9lq2Vp8keRY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